大部分父母還沒意識到,毀掉孩子的殺手不是遊戲,而是父母的嘴

2020-12-27 尼莫的媽媽

現在對很多父母而言,教育孩子最大敵人,就是手機遊戲。身邊很多父母都曾反映過自家的孩子總是沉迷遊戲。

其實不管是哪個階段的父母,只要談起「孩子跟電子產品的愛恨情仇」,苦水總是滔滔不絕的。說也說不聽打也不怕,背地裡還是照樣偷偷玩。

然而,和很多父母控訴「孩子會被遊戲毀掉一生」不一樣的是,李玫瑾教授直言:毀掉孩子一生的「第一殺手」,不是遊戲而是最親的父母。

毀掉孩子人生的「第一殺手」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貪玩,迷戀玩遊戲的行為是非常錯誤的,這會毀了孩子的一生。然後就對孩子進行粗暴教育。殊不知,毀掉孩子一生的其實不是遊戲,而是自己對孩子的「責罵」

很多孩子之所以沉迷遊戲,是為了逃避生活中的痛苦,想在虛擬環境中尋求到心理的藉慰。而孩子在生活中的痛苦,很大可能就是源於父母的惡語相向

俗話說「惡語傷人六月寒」,而大人在用語言毀掉孩子這件事上是有天賦的。

有專家研究指出:在中國68%的家長在言語上傷害過孩子,而這種語言暴力將會成為跟隨孩子一生,成為她一生的傷痛。

而其中90%的父母渾然沒意識到:父母的言語,真的有可能是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

教育專家李玫瑾曾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在家經常遭受父母責罵的孩子,有25.7%的孩子會產生「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會產生「冷酷」,有56.5%的孩子會經常「暴躁」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家孩子可以隨便打、隨便罵,加上看到了有些別人家的孩子是在父母的打罵管教下變得很有出息的。回家後自然會對自己那還在打遊戲的孩子,氣不打一處來,然後開始貶低、辱罵孩子。

我很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總想著通過這種方法激勵孩子變得更好。但「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已經過時,孩子沒法消化父母這種不留情面的辱罵。

長時間讓孩子積累父母的這些負面語言,會讓孩子走向兩條極端路:一是自殘或自殺。另外一條是去打人或殺人。

2019年4月17日晚10時左右,一名17歲的孩子,在途徑盧浦大橋的時候,與車上的媽媽發生了爭執,孩子下車後穿過車流密集的馬路,從橋上跳了下去,鮮活的生命在5秒之內就結束了。男孩沒有一絲猶豫,只留下母親在橋上崩潰大哭。

很多人會覺得,現在的孩子心理怎麼這麼脆弱?不過就是父母的幾句牢騷話,怎麼就能到自殺的地步呢?

當他選擇跳海的瞬間連頭都沒回,可以想像當時的他內心是多麼的絕望。可能是無數次的不理解和責罵,也可能是孩子對自己的失望。而母親當時的某句話就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家長應該要知道,所有的語言暴力,都起不到一絲的教育成分。那若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該怎麼做呢?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放下手機?

父母教育孩子的目標,是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如果你想讓孩子放下手機,走出遊戲虛擬世界。那麼請先停止語言暴力吧,因為這是破壞彼此關係的頭號殺手。

首先,我們可以先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多和孩子互動,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才能有效防止他們沉迷於遊戲的虛擬世界裡。

其次對孩子玩遊戲我們應持開放態度。適當的娛樂有利於緩解孩子學習上的壓力和疲勞。

想讓孩子感受到關愛,看到一個值得尊敬的父母,我們就需要去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但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沒有經驗。這個時候,就需要外在的幫助。這套李玫瑾教授推薦《正面管教》育兒書,會教你如何做一位合格的父母

這套書共有5冊:《正面管教》,《好父母不吼不叫》,《好性格讓孩子受益終生》,《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正面管教、不吼不叫等多方面闡述育兒經,對孩子的心理、學習、生活、性格、潛能等進行全方位的解析。

百餘則貼近生活案例組成,每則案例後均附有畫龍點睛的「家庭教育觀念」,是父母必備的教子枕邊書。

這套書不僅家長可以讀,孩子以及青少年都可以讀。不少家長都是成套購買,從中更是得到了不少育兒的啟發。而對於孩子來說,這無疑不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這五本只需要78,就能讓孩子受益終生,點擊下面的連結即可查看併購買

每個孩子都有他閃光的一面和無窮的潛力,只要能激發這種力量,做到極致,他就是明日之星。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有可能你習慣性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能親手毀掉孩子的一生!這句話可以被統稱為:語言暴力!男子在家威脅女兒。家庭暴力概念李玫瑾教授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這些研究報告分析,都有一個相對一致的結論,那就是:被語言暴力傷害過的孩子,出現過激行為的概率非常高。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 李玫瑾教授直言: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和懶惰,而是最親的父母
    你覺得青少年犯罪者當中最多的人都有什麼特徵,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一個從小就不學習,懶得翻書,老師家長教育不聽,只知道打遊戲的「不良少年」形象。這種通過「青少年犯罪」這一個特點推斷出這個人的性格,生活環境,職業,成長背景等的過程在心理學上叫做「心理側寫」。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毀掉孩子生活的兇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的遊戲,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01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痛苦語言暴力就像一把消音槍,扼殺了孩子的尊嚴和生命。雖然聽不到任何槍聲,但是深深的痛伴隨我一生。相對於肢體暴力,言語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大!一些專家指出,中國68%的父母口頭傷害過他們的孩子。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一 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傷痛 福柯曾在《瘋癲與文明》中說過:在種種社會規條約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經捨棄身體的暴力,從而選擇一種更文明的暴力——語言暴力,用這種方式繼續侵害他人。
  • 五種父母毀掉孩子自信,長大了越來越怨恨父母,家長必讀!
    文/教育界的領跑再遠的路一步一步也能到達,再近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在現在這個時代,大部分孩子都是屬於不太自信的那一種,而現在的父母卻喜歡為孩子設立一些不適當的目標或者對比這樣非常容易毀掉孩子們的自信心,父母帶來的一些消極情緒和過度保護孩子的行為也能夠毀掉孩子的自信,今天來給大家分享如何會毀掉孩子的自信,看看你是否踩坑了。
  • 父母這五種行為,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可惜大部分父母都沒有察覺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美]泰曼·詹森教育的根在家庭,在父母,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一顰一笑中,一惱一怒中。孩子具有天生的模仿力,他會不由自主的模仿父母的行為、語氣和習慣,直到長大以後,活脫脫的變成父母的翻版。
  • 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孩子未來難有出息,真的要糾正!
    ……溝通不是說話這麼簡單,想讓孩子敞開心扉,也不是父母強迫就能做到的。我們的父母,天生沒做過父母,關於怎麼教孩子,全憑天性和本能。若你只按自己的方法教,完全不顧孩子的心情,會把孩子越推越遠。管住自己的嘴,不高高在上地說教,不隨便給孩子「貼標籤」,是為人父母最大的修養。
  • 「啃小族」正在興起,毀掉孩子的童年,父母卻還沾沾自喜
    這種"啃小族"正在悄然興起,這樣的行為會毀了孩子的童年,這些父母卻在沾沾自喜。 "啃小族"毀掉孩子的童年 1、孩子淪為掙錢工具,失去天真 無論是讓孩子當模特,還是拿孩子來拍攝視頻求打賞,都會讓孩子成為父母掙錢的工具,孩子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經歷。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孩子是否會沉迷遊戲
    但是,毀掉孩子的往往並不是遊戲,而是孩子得不到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感受不到父母對孩子的愛意和理解。孩子的年齡尚小,自控力差,因而很容易被遊戲吸引。而且最容易沉迷在遊戲的刀光劍影中的,一種是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另一種是被父母忽視的孩子。父母總是不加判斷、不加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從小被溺愛,就會變得驕橫無理而缺乏管教。
  • 父母:把路徑指給孩子,把選擇權留給孩子
    其實大部分父母不僅不了解孩子,還總是居高臨下,想要把孩子改造成自己希望的樣子,讓孩子按照父母設計好的路徑按部就班,恰恰忘了孩子是一個自然人,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自己的喜好,自己對未來的設計。雖然有時他們的願景很模糊,想法單純幼稚,即就是這樣,他們的訴求也會常常被父母剝奪。父母總喜歡用成績的高低來評價一個孩子的優劣。
  •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修行
    今天,我就自己的家庭教育實踐與指導經驗,淺談《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01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兒子15歲上初二,言行非常叛逆,他只要在家一天就打遊戲十多個小時,玩遊戲都玩到深夜2點鐘。孩子不肯寫作業,經常以身體不適的緣故不去上學,正常吃飯也不吃。我看了很多網上的親子溝通文章,也了解一些,儘量想同他有良好的溝通,想知道他內心的想法,問他為什麼不做作業,為什麼不去上學,他總是回答不知道。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父母和孩子應該更像夥伴,而不是針尖對麥芒
    有些家長會把孩子送到那些所謂的「戒網癮」的書院,但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職責,將孩子丟給別人,只要結果,無疑是不負責任的表現。韓國一位叫做洪成浩的男生,在高中時期就沉迷於遊戲,除了吃飯時間和在校學習時間,每天其他時候至少要花六個小時坐在電腦前,有的時候到了休息日,甚至還會通宵打遊戲。
  • 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並不是餓了而是在「鬧覺」,父母要會分辨
    沒一會就回哭鬧不止,沒辦法閨蜜就只能一個勁的給孩子餵奶,我們還調侃:「你家孩子真是個小豬豬,太能吃了吧!」。結果在我們臨走前,想去看一下睡覺的孩子,結果剛推開門就看到孩子吐了一身,並且有些嘔吐物已經堵住孩子的嘴。
  • 父母年老後最大的心酸,不是子女不孝,而是……
    而當子女變得強大時,卻唯有父母會害怕成為他們遠大前程裡的暗塵和汙點。可是,若不是父母當初的奮力託舉,我們又何來如今的一切。父母總是用自己的委屈與犧牲,成全孩子的詩與遠方。但這種知情達理、善解人意的父母,卻讓人無比心疼。去年,黃磊在某節目中,談起自己82歲的老父親,感觸良深。黃磊說父親總是口是心非,心中明明很想念孩子,但嘴上卻不要自己去看望他。
  • 父母如果不重視這件事,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別不在乎
    「語言暴力」完全可以毀掉一個孩子父母的語言暴力,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國際兒童組織Safekids曾曝出過這樣一張海報,上面展示的是3個被父母傷過的孩子。父母的每一句話,說出來都像刺刀一樣,狠狠地刺在孩子身上和內心深處。當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們能出人頭地,將來能有所成就,為此,就想採用「激將法」來督導孩子,言辭上一般都會尖酸刻薄,可這樣說的結果,只會是讓親子關係越來越差,最後毀掉一個心智健全的孩子。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甚麼?」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生,卻是石裡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傍,乃是古月。
  • 家長進來看看:這幾種父母容易毀掉孩子自信!建議收藏!
    家長毀掉一個孩子的自信非常簡單,比如給孩子設立一些並不適合他自己的目標,對孩子,不良的態度和消極怠慢的情緒,還有對孩子過分的保護行為,都是毀掉孩子自信的一大部分原因。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有哪幾種父母容易毀掉孩子的自信?看看你自己對孩子是否存在這種行為。
  • 優秀的父母,不是給孩子留多少錢財,而是教育他們的氣質
    孩子從小的行為習慣可以看出他們今後的成就,所以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為了教育好一個孩子,父母應該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如果孩子從小教育不好,父母再怎麼努力,孩子長大了也糾正不了他們的壞習慣。
  • 當孩子說:我遊戲打的好,我想當電競選手,父母應該怎麼做
    洋洋媽媽面臨的問題可能也是許多家長所共同面對的,孩子愛玩電子遊戲,甚至是想成為一名專業的電競選手,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這個「夢想」都是難以接受的,但是孩子喜歡打遊戲,想成為一名專業的選手就一定是錯的嗎?小編認為孩子的這種想法並不是錯的,甚至是值得家長鼓勵的。
  • 偷走孩子視力的三大「殺手」,電視手機不在列,很容易被父母忽視
    請點擊輸入圖片偷走孩子視力的三大「殺手」,電視手機不在列,父母不知道我們通常知道長時間地玩手機,尤其是在黑暗的情況下,會對於眼睛有很大的傷害,但是還有其他三個「殺手」在對孩子的眼睛下手。1)病理性近視這是由於父母本身的身體條件,在遺傳的時候就傳給了孩子,這種情況一般孩子都會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近視的情況,這大部分都是源於遺傳,手機電腦可不該背這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