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三代皆穿她織的衣物!嘉興99歲「布鞋奶奶」用愛暖寒冬

2020-12-23 浙江在線

2020-12-18 14:57 |共享聯盟平湖站 |記者 錢澄蓉 丁阮育 通訊員 朱笑迪 姚佳偉 編輯 肖未

冬日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戶,給窗邊的縫紉機蒙上淡淡的光暈。幾乎每天,陸秀珍都會在這臺縫紉機前「工作」15個小時,流利而清晰的踩踏聲,很難讓人把她和「99歲」聯繫到一起。

雖近百歲高齡,可陸秀珍每年要做嬰兒小布鞋600多雙,無償贈送給親朋好友、社區居民、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等。她的「工作」沒有報酬,可經她手送出的每一雙鞋、每一副手套、每一條圍巾……都收穫了滿滿的感動與謝意。

因著她那顆綿長而又滾燙的愛心,很多熟悉她的人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布鞋奶奶」。

艱苦歲月裡成長

她,叫陸秀珍,出生在平湖市乍浦鎮,排行老二。小時候,陸秀珍總愛圍在母親身邊,母親打襪樣、搖襪子、打紗線時,她就會把小小的身子湊過去,想看個明白。「我最愛看母親做這些活了,可是母親卻常常要把我趕走,說孩子總是要多讀些書、多懂些道理好過幹這些活。」陸秀珍說,家中雖然清苦,可是父母卻竭盡所能,把他們兄妹三個都送去讀書。所以,即便陸秀珍喜歡手工,也只能遠遠地看著母親幹活。

在陸秀珍的記憶中,母親除了教導她讀好書,更教會了她怎樣做人。「那時候,大家生活都不富裕,要是有窮苦人家上門軋棉花時,母親總會蒸上一籠番薯,將熱氣騰騰的番薯一個個遞過去。母親總是不讓人餓著肚子、頂著冷風走。」陸秀珍說,就是這樣普通的一件小事,卻讓她記憶猶新。母親在做這些事時,臉上洋溢著的笑容也印刻在了她的心裡,每每想起,都是溫暖至極。

16歲那年,受戰亂影響,在蕭山工作的父親回家帶著一家人踏上了逃難之路。1938年,他們一家逃難到了江西弋陽。年少的陸秀珍讀過幾年書,會手工,不久便在弋陽不遠的貴溪縣找到了工作,前往貴溪各地教人識字、編草鞋等。1947年,在外逃難多年的陸秀珍和父母重新回到平湖。不久後,陸秀珍成為了一名小學的語文教師。

堅持不懈傳溫暖

生活安定下來後,陸秀珍重新拾起了針線。繡花、打毛線、做床品……「物資緊缺,什麼都得自己來,剛好我又有這個手藝,想想不能浪費,索性就在業餘時間操持起來了。」 陸秀珍說。

大兒子結婚時,床的走簷全是陸秀珍繡的;孫輩們滿月、抓周的衣物全是她做的;女兒出嫁時,床的套帳、床頂也是她繡的……等到家人的家居用品做了個遍,周圍的鄰居開始上門了:「陸阿姨,我這裡有對枕頭,你看看有時間幫我繡繡不?」「嫂嫂,我家媳婦下個月要生了,能幫我做幾雙小孩子的鞋嗎?這個我真不會……」「陸阿婆,你幫我參考下,孩子的帽子該做什麼樣的又暖和又好看?」每每有這樣的請求,陸秀珍總是樂呵呵地應著。

就這樣在物資並不豐富的年代,陸秀珍靠著一雙巧手成了十裡八鄉的「紅人」。用她自己的話說,農村人情往來多,陸秀珍總是堅持著自己買原材料,親手縫製成成品衣物,不僅節約「成本」,送禮還體面又有意義。如今在陸秀珍家附近的一些村或社區裡,不少家庭都是三四代人都穿過陸秀珍做的鞋襪衣物。

1980年,58歲的陸秀珍走下三尺講臺,成為了一名退休教師。就在退休半年後的一天,她在路過乍浦鎮老西門時,偶然走進了一家敬老院,看到一些孤寡老人腳受凍後長了凍瘡。「我要給他們每人做一雙棉鞋。」她給自己定下了這樣的目標。

從那個寒冬開始,陸秀珍每年都會給這個敬老院的老人們送手工品,從鞋子、襪子到手套、領套,每年一入冬,敬老院的老人們都會收到人手一份的「溫暖牌」慰問品。為提高效率,70歲的陸秀珍開始學用縫紉機,用二女兒陪嫁的老式縫紉機縫製鞋面,鞋底還是要靠一針一線納出來。次年重陽節,陸秀珍就將30雙用縫紉機製作的嶄新的棉鞋送到了老人手中。這樣的溫暖,陸秀珍堅持了近20年。

1998年夏季,長江發生了全流域性大洪水。看到新聞後的陸秀珍又坐不住了,當夜起她就連軸轉地開始縫製布鞋,實在來不及了,叫上親朋好友打下手,200雙鞋在過年前,全部寄往受災地區……

做手工底布鞋已經40多個年頭的陸秀珍,家裡經常會有帶著期望的陌生人到訪求鞋。雖近百歲高齡,但陸秀珍每年要做嬰兒小布鞋600多雙,無償贈送給親朋好友、社區居民、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等。「為別人做點事,高興。」已近百歲的陸秀珍說。

好家風裡有傳承

陸秀珍的善舉,離不開母親的諄諄教誨。在助人為樂的家風引導下,年輕時的陸秀珍雖清貧,卻一直懷揣著一顆想要幫助他人的善心。再次回憶起來,有件塵封往事,讓她終生難忘。

五十年前的一天,陸秀珍勞動完後聽說鄰居的妻子生了場大病,雙腿站不起來了,而當時這對夫妻還有個正在吃奶的孩子。

當時,陸秀珍家裡已經有六個孩子,每天還要為掙工分發愁。但她知道這件事後,一直記在了心裡。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鄰居家。

「病這麼嚴重,要趕緊去大醫院醫治,孩子沒人帶的話,我可以把他帶回去養著。」 一番思考後,陸秀珍決定替她撫養正在吃奶的孩子。那時候沒有奶粉,自己也過了哺乳期,只能每天衝米粉給那個孩子喝。陸秀珍忙的時候,就會讓大兒子抱著孩子去玩,就這樣堅持照顧了孩子三個多月。

從戰亂、饑荒年代走來,陸秀珍照顧過的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不止一個。每當看到路邊的棄嬰,不管家裡能不能揭開鍋,陸秀珍都會將孩子抱回來,撫養到半歲左右,再將孩子送給經濟條件相對較好、沒有自己孩子的家庭。「有些我還知道他們在哪裡、生活得怎麼樣。」陸秀珍說,看到這些孩子,如今過得幸福美滿,就是她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陸秀珍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影響著家人。兒子全星月深得母親「真傳」,退休後,一直做著公益事業,目前是平湖市家庭教育講師團的成員。乍浦鎮關工委還特地為他成立了一個以他命名的「星月家風工作室」,傳遞好家風。全星月通過新媒體上發布「家風短語」「家風故事」280篇,同時還應邀到社區、學校、企業開辦家風傳承講座。「媽媽近百歲了,還在繼續做鞋送人,而我也要堅持用自己的方式為大家服務、為社會做貢獻。」全星月說。

如今陸秀珍的言行還影響到社區裡大大小小的「孩子們」,朱福英就是其中之一。今年79歲的朱福英,從朱福英的婆婆開始家裡4代人都是穿著陸秀珍做的鞋子長大的。退休後的朱福英也開始跟著陸秀珍做「愛心鞋子」、打「愛心圍巾」送給有需要的人。

「如今像我這樣跟著陸阿姨一起做手工的人還有好幾個。」朱福英說,面對送去溫暖後又上門來的謝禮,她與陸秀珍採取一樣的「政策」,禮品基本上都拒收,但會收下一些舊面料之類。「舊面料一般人家用不上,卻適合給小寶寶做鞋,有時候想買也難尋。」朱福英說,如今她們這些「學徒」們和陸秀珍一樣,將做愛心手工活視為老年之樂。

1608274626000

相關焦點

  • 連續39年給子弟兵送布鞋,八旬「布鞋奶奶」獲表彰全國愛國擁軍模範
    四川省攀枝花市有一位「布鞋奶奶」叫唐明現,每年都親自給部隊子弟兵送去親手做的布鞋,一送就是39年。唐明現送布鞋80歲的唐明現老人有些駝背,臉上樸實的笑容從未改變。從39年前開始,這位出生農村、在礦區工作了一輩子、家庭並不富裕的老太太,每年都會買布料買針線,為部隊官兵親手縫製布鞋和鞋墊,寄向全國各地多個部隊。
  • 「毛衣奶奶」15年堅持為貧困孩子「織愛」
    她是大家心中的「毛衣奶奶」,也是孩子們心中的「愛心使者」,15載用一針一線溫暖了眾多貧困孩子的心。2020年11月,韓翠菊入選「中國好人榜」。 得知320件愛心毛衣從浙江寧波順利出發跨越數千公裡送往新疆庫車,韓翠菊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 滿滿正能量 兒女用藤椅抬九旬父親爬泰山 81歲奶奶十幾年愛心捐助
    四兄弟穿上了統一服裝,老人穿上紅馬褂黑外套,從紅門停車場大橋出發,四兄弟用藤椅抬著老人,穩穩噹噹,半小時時間一口氣就到了孔子登臨處。「椅子加上父親大概130多斤,對我們兄弟幾個來說,不算啥。」李永祥說。 「一路上別人都打聽我們,也給我們拍照拍視頻,誇我們孝順,其實我們只是做了平常都在做的事,盡了為人兒女應該盡的孝心。」
  • 母親織出的「愛心牌」毛衣,一直都是父親的最愛
    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就是過年,不是因為可以領到壓歲錢,而是有母親親手做的新布鞋、織的新毛衣,都等不到初一早上,除夕晚上就穿到身上到鄰居家去顯擺了。現在回想起來,那份喜悅依然掛在眉梢。母親是個大忙人,白天她的兩隻手從來都沒有歇息過,只有到了晚上,幹完所有的家務活,她才有時間坐在煤油燈下,從書頁裡拿出夾好的鞋樣子,把自己用漿糊打的厚布殼兒,一分不差地剪出一個個鞋幫來。她還有鞋底的樣子,依然是精工細活,有37碼的、有38碼的,父親的腳不大,穿40碼的鞋就行了。母親的鞋樣子,從小孩的碼到42碼,一樣都不缺。
  • 南通「毛衣奶奶」為孩子送溫暖:四年手織160件毛衣
    今年70歲的顧金珍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毛衣奶奶」。她從2016年起,四年裡共親手編織了160餘件毛衣,為南通市福利院、貧困山區的孩子送去溫暖。「毛衣奶奶」顧金珍在整理織好的毛衣。南通市崇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顧金珍退休前是崇川區幸福街道衛生院的婦產科醫生,對孩子有著特殊的情感。
  • 關愛至初,圍愛織暖丨用行動化作愛,助力每一個生命健康起航
    關愛至初,圍愛織暖丨用行動化作愛,助力每一個生命健康起航 2021-01-01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花」一柜子新布鞋
    奶奶特別要強,從陝北獨自一人嫁過來,一輩子辛苦操持家裡,爺爺脾氣十分暴躁,一言不合就動手,奶奶經常被打得頭破血流,還要繼續收拾屋子洗衣服。那個年代,女人在家裡受了多大的委屈,也只能忍氣吞聲繼續過下去。在這樣的環境下,奶奶依舊給了我無私的愛。奶奶會納千層底,做的布鞋很漂亮,我現在時常還能想起奶奶做鞋的情景。
  • 「毛衣奶奶」不是一個人在織愛 200套毛衣和圍巾送往青海玉樹
    「毛衣奶奶」韓翠菊(右)和志願者們正在整理毛衣。記者薛曹盛攝每年冬天,「毛衣奶奶」的溫暖都如約而至。6日下午,鄞州區東柳街道東海花園社區的韓阿婆愛心工作室裡暖意融融,百人編織團的志願者們正將一件件織好的毛衣放進包裝袋。
  • 太暖了!男生課間給媽媽織圍巾:誰說生兒子沒有棉襖穿?
    這又何止是一條圍巾,這一針一線都是愛啊,戴上它,一定可以溫暖媽媽整個寒冬。 原來家有兒子,有我們想像不到的幸福。 他可能調皮搗蛋,讓你操碎了心,可是一旦暖起來,也十分讓人動容。 男孩,總會用自己的方式,悄悄溫暖著你。
  • 千裡之外寄來手繪畫,寧波「毛衣奶奶」用千針萬線織就人間大愛
    「尊敬的李奶奶:我是甘肅省清水縣寧波小學的老師雷榮榮,您委託寧波壹行人公益團隊寄過來的愛心毛衣,我們已經全部送給貧困學生了。孩子們從來沒有這麼漂亮的毛衣,他們穿上您親手織的毛衣,別提有多高興了。我代表受捐贈的全體學生,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毛衣奶奶」李素玲今年11月初,老人委託寧波壹行人公益聯盟負責人趙傑把20件愛心毛衣捐贈給貧困學生。毛衣件數不多,也不是很貴,但這些奶奶一年辛苦的付出,每一針一線都凝聚了濃濃的愛。
  • 常州有位「棉鞋奶奶」七年捐出近千雙手工老棉鞋
    最近幾天降溫,大家都迫不及待穿上了禦寒的衣物在常州市新北區羅溪鎮青蓮社區同心苑小區,就有一位技藝超群的「棉鞋奶奶」,她做的手工棉鞋不僅暖腳還暖心。   上午十點多,一位特意趕來的市民正在陳玉娟家裡挑選棉鞋。
  • 怕69歲女兒打針時受凍 94歲媽媽為她織毛衣
    原標題:無論多大,在媽媽眼裡都是孩子 這個故事來自錢江晚報一位讀者的分享:94歲的老人家在陽臺上曬著太陽織毛線,問她給誰織的,她說給69歲的女兒織的:「給她織一隻袖子,她去醫院打針時候手臂容易著涼。」 故事是杭州施女士發在朋友圈的。94歲的主人公是她外婆,外婆記掛著的女兒是施女士的媽媽——今年69歲的方阿姨。
  • 寒冬送暖 | 「你們就像是我的孩子」
    這次兩地區志工再次聚首石門,首次為當地環衛工人送上寒冬送暖生活物資。12月19日中午12點,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長途奔波,搭載著19名長沙志工的大巴車順利到達石門,傍晚6點,參加活動的志願者也陸續抵達,大家觀看往期寒冬送暖視頻,了解活動細則,期待次日的發放順利圓滿。
  • 農村手工布鞋,這樣穿,舒適又養腳
    而我們老家除極少數人穿皮鞋外,更多的就是穿手工做的布鞋了,夏天穿的是單布鞋,冬天就穿棉布鞋。布鞋經濟實惠,柔軟舒適,透氣吸汗,特別養腳,如果有人腳愛出汗的話,這種布鞋可就是首選了。布鞋也是由鞋底和鞋幫兩部分組成,難度最大的地方就是鞋底了。鞋底是由很多層布重疊在一起,在用針線密密匝匝地縫製一遍,針碼要稀疏得當、鬆緊適中。
  • 雁過留聲09|我那一輩子穿斜襟褂的奶奶
    我媽從北屋探出頭,嘴裡嘮叨著,說我愛擺弄花的毛病肯定是隨了我奶奶。奶奶一輩子喜歡花,窗臺上,水井邊,院子裡都是花。這個「播了香」那盆「繡球花」,「美人蕉」「月季花」都在單把兒的壓水井邊肆無忌憚地盛開著。
  • 「水果姐」KatyPerry的奶奶婦女節去世,享年99歲高齡!
    據外媒,水果姐KatyPerry 的奶奶於婦女節當天去世,享年99歲。奶奶臨終前還與水果姐通電話了,算是圓滿。隨後,水果姐的媽媽證實了這一消息。奶奶已經知道孫女懷孕的消息,只是很遺憾看不到重孫出生。老人家99歲壽終正寢,希望水果姐能夠節哀順變,相信奶奶會在天堂化作天使來守護小baby了。現在還記得part of me紀錄片結尾可愛的奶奶說「 Loud!」如今卻去世了,果果這麼多年也算很孝順的陪她度過剩餘的日子了。
  • 91歲「椅墊奶奶」心靈手巧當街織椅墊!家裡需要椅墊的,可以過去看看!
    每天上午,天氣晴好時,91歲的胡桂珍會帶著她精心編織的椅墊,走出迎春裡4棟租住的下房,在海港區燕山大街馬路邊的大樹蔭下擺個小攤。小攤上圓的、方的不同樣式的椅墊有好幾種,還有嬰兒穿的虎頭鞋,這些純手工的編織品都出自胡桂珍之手。
  • 晉南五旬夫婦用千層底老布鞋秀恩愛,小編羨慕不已,啥情況
    大嫂看著我們好奇,笑著說這納鞋底有啥好拍的,在我們村經常有人納鞋底,一位朋友說好多年沒見過了,現在看到覺得很稀奇,大嫂眼前擺了一疊鞋底,我們問她給大哥做這麼多老布鞋他能穿完,大嫂笑著說他不愛穿我做的 老布鞋,他愛穿街上買的,我這是給兒子做的,兒子在南方上班天熱穿買的鞋不舒服還出腳氣,兒子前段時間打電話回來說我閒了給他做幾雙老布鞋。
  • 幼兒園萌娃穿7件衣服上學直喊熱,網友:有一種冷是奶奶覺得你冷
    夏季是清爽的白,小麻雀也要穿水手服,向藍天白雲報導。秋季是溫暖的黃,宣告著冷氣趕走了高溫。冬天是耀眼的紅,哪怕冰天雪地,也要給眼睛帶去溫暖。很快,給小麻雀織毛衣的人找到了。原來是車站旁小賣部的石川勝子奶奶。石川奶奶坐在小賣部裡,整天看著小麻雀「受凍」,實在是於心不忍。於是動了給它們織毛衣的念頭。
  • 何超瓊現身殯儀館,戴口罩穿黑色休閒外套,黑色布鞋格外惹眼
    何超瓊現身殯儀館,戴口罩穿黑色休閒外套,黑色布鞋格外惹眼賭王何鴻燊於5月26日病逝,享年98歲。 這種哀信傳來,引起了各界的關注,無論是媒體還是網民,對賭王家族的八卦都很感興趣。何超瓊穿著很樸素,她穿著黑色休閒外套裡的黑白條紋布衫,黑緊身衣,一隻手拿著黑包,另一隻手拿著手機,顯得很著急。 這身打扮已經很低調了,沒想到何超瓊鞋子出乎意料。 只見她腳上穿著黑色的千層底布鞋,現在也許只有爺爺奶奶這一代穿著這種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