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這首振奮人心的歌曲開場的小號聲宣告了響弦鼓和鋼琴旋律的來臨,而這部永恆不朽的影片,描寫的對運動的奉獻和奧運理想也令人難以忘懷。
你一定在很多場合聽到過這首樂曲,但很多人不知道它來自一部電影叫做《火之戰車》。
這是一部關於卓越人士的卓越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有關信仰、榮譽和運動帶來的激情。
《火之戰車》
「請給我一把火鍊金子的弓!
給我欲望的箭!
給我矛吧!雲啊,請不要遮住!
給我火的戰車!
我不會停止思想的戰爭,
我的刀也不會在我手上睡著,
直等到我們在英倫的綠草地上
建立了耶路撒冷。」
——威廉•布萊克《耶路撒冷》
科林•韋蘭特被「耶路撒冷」的詩詞所震懾,為他的劇本取名為「火之戰車」(《Chariots of Fire》)。威廉•布萊克則是以擅長寫宗教題材的詩歌而聞名,「火的戰車」一詞出自於《聖經》中的「以利亞的升天」。這個著名的以色列先知可以使私人復活,令火從天降,用外衣擊打就可分開河水。一天,當他和以利沙走在路上時,「忽有火車火馬、將二人隔開、以利亞就乘旋風升天去了」(《列王紀下》)。「火之戰車」這一神跡代表了以利亞堅持信仰並得到了最終的升華,那灼人眼目的火焰和力量便是信仰的光芒。
信仰在這裡並不一定是宗教信仰,它可以是任何東西,它讓你找到平靜,讓你不會因為現時的遭遇背棄一切,苟且於你曾經深深詛咒的世界中。俄國作家馬明•西比利亞克說過:「每個人總不免有所迷戀,每個人總不免犯些錯誤,不過在進退失據、周圍的一切開始動搖的時候,信仰就能拯救一個人」。
與影片同名的音樂遠比電影出名,可以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看到對它的致敬。那些猶如心靈脈動的電子樂出其不意地振奮人心,音符的餘韻營造出深遠的意境,仿佛在歌唱那些命運沉重的步伐在你腳下可以輕盈的跑過。但是,如此震撼的音樂並未像很多人想像的出現在比賽場上,只出現在了電影的開頭和結尾的相同場景中——一群身穿白色運動服的年輕人奔跑在沙灘上,腳下濺起的泥點弄得全身都是。鏡頭給了每個人特寫,無一例外的,他們都顯得快樂,享受著運動帶來的愉悅。
在比賽場上,導演沒有像很多體育勵志電影濫用音樂煽情,而是儘量去掉音樂的幹擾,最多用幾個簡單的音符,讓人們體會運動員跑步時窒息般的緊張,全神貫注時的寧靜世界。在跑過終點很久,他們才會再次聽到觀眾席的歡呼,再次找回呼吸和神志,回望這短短的跑道恍如夢境。電影在嘈雜的背景聲中放大了運動員得勝後的吼叫,那比任何音樂都更加震撼人心。
「火的戰車」代表的力量、傳統和信仰不是像大多數人心目中的那樣,只存在於運動場上觀眾的歡呼聲中,而在於他們平時訓練時的努力中,他們為了理想身陷困境時,在於他們完全陶醉於運動的快樂中。
電聲配樂的高手——範吉利斯(Vangelis)
1981年,電子合成樂之翹首 Vangelis (範吉利斯)憑藉為影片《 Chariots Of Fire 火戰車 》所作的主題配樂「 Chariots Of Fire 」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一舉揚名於世。
範吉利斯(Vangelis)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集創作,演奏和音樂製作於一身,一個真正的全才。被人們稱為現代的華格納(RichardWagner)。他的許多史詩般的電子音樂作品和電影配樂深得樂迷們的鐘愛。如《火的戰車》、《南極》、《哥倫布》配樂等等。
1970年代的範吉利斯全心投入電子音樂創作,並轉往倫敦為電影製作配樂,開啟他輝煌的電影配樂時代,其中包括1981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的《火的戰車》、1982年的《銀翼殺手》、1983年的《南極物語》、1992年的《1492徵服天堂》等重要作品,範吉利斯開創了電子音樂與電影配樂的嶄新前景,奠定了所謂未來太空音樂的發展,可謂居功厥偉。
感謝閱讀呦,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們!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很多東西,淬火後,才能永生,正如鳳凰涅槃。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版權聲明:文章圖片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8235540@qq.com
⊙責任編輯:善婆家(微信號:shanpojia)
⊙聯絡方式:善婆家·Quinton海洋水(微信號:shanpojia)
長按二維碼關注啦
志同道合的你,掃碼,和善婆家私聊啦
您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
謝謝您的轉發!
覺得不錯,請點贊 請打賞 請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