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三尊也稱東方三聖,這是相對於「西方三聖」而言。由於藥師三尊的主尊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琉璃光如來之故。藥師佛加上左右脅侍日光、月光菩薩,合稱藥師三尊。
藥師琉璃光如來屬般若部,於因地時曾發十二大願,可令眾生諸根完具,疾病消除,解脫厄難,因而成為佛教中治病、延壽、消災的本尊佛。日光菩薩、月光菩薩是東方琉璃佛土諸菩薩之首,將於藥師佛涅槃後,依次遞補佛位。
在藏傳佛教中,藥師佛為藍色身。日光菩薩為金黃色身,即太陽色,月光菩薩為白色身,即月光色。
從造型而言,藥師佛分為兩種:一種為七尊藥師佛造像,藥師七佛皆是右手持綠枝,結施願印,左手持藥缽,結禪定印。藥師七佛,依《藥師七佛本願功德經》記載,分別為:東方光勝佛土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妙寶佛土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圓滿香稷佛土 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佛土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幢佛土法海雷音如來;善住寶海佛土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淨琉璃佛土藥師琉璃光如來。
有時,也將宣講《藥師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加入其中,合稱「藥師八佛」。在大型康卡繪製中,除了藥師七佛外,也將藥師十二藥叉(十二大將)一同繪出。
另一種為單組造像,即一主尊二脅侍菩薩,也就是藥師三尊。日光菩薩、月光菩薩與藥師佛的關係甚深。據佛經記載,藥師佛和兩尊菩薩在久遠世為父子。
久遠世時,電光如來行化世間,見到有一位梵士並他的兩個兒子都發菩提心,誓願拯救眾生病苦。電光如來十分讚賞梵士,就將他的名號改為「醫王」,長子改名為「日照」、次子改名為「月照」。梵士後來成佛即為藥師如來,其二子就是藥師佛的兩位脅侍,即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簡稱為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
日光菩薩的名號,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源自菩薩的慈悲本願,普施三昧,猶如日光之遍照世間。
在藏傳佛教中,還有一位「日光上師」,藏文為咕嚕尼瑪偉瑟,有時候兩者容易混淆。日光上師為是蓮花生大師「蓮師八變」之三,和日光菩薩無關。
月光菩薩,依《月光菩薩經》記載,是佛陀釋迦牟尼過去世前身之一,為古印度的帝王。經云:「此王具有大威德,後施頭予勞度差婆羅門,滿足檀波羅蜜行,又稱月光菩薩。」
在我國漢地民間,相傳中秋節為月光菩薩的聖誕日。而中秋拜月又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所以在漢地經常講月光菩薩和「月神」視為同一神祗。月神,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崇拜月神,在中國由來已久。又因為在傳統習俗上,我國漢族人民習慣性地將非佛教內的其他「神」也稱為菩薩,所以月神有時候也就成了月光菩薩,這更加加劇了兩者的融合,而實際上,兩者並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