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恭祝月光菩薩聖誕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許多亞洲國家,也和我國慶祝同樣的中秋節。雖然節日稱謂各異,習俗各種各樣,但是中秋節跟春節、端午節一樣,是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環。在漢傳佛教中,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一天,恭逢月光菩薩聖誕。
月光菩薩為藥師如來二肋侍菩薩之一。《藥師經》曰:「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無量無數菩薩之上首。」又,月光菩薩與秘密曼陀羅中表如來化他之德,表示遷變眾生苦厄,使為利益安樂者也。其形像身為白色,左手為拳,安於腰,右手持蓮華,其蓮華上有半月形,乃以半月形為三形。
月光菩薩,又稱月神,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月神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月光菩薩等。崇拜月神,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山海經》 、 《搜神記》等古籍中都有類似記載。嫦娥奔月後成了月亮的主人,即成了月神娘娘、月光菩薩。
在佛教裡,月光菩薩是藥師如來的脅侍,又作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灌頂經》卷十二雲︰「有二菩薩,一名日曜,二名月淨,是二菩薩次補佛處。」據《藥師如來本願經》載,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同為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藥師如來之正法寶藏。
農曆八月十五, 月光菩薩聖誕!請大家戒殺、放生、吃素、誦經、持咒、供燈等,廣作功德,並回向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 願世界和平安寧!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遠離一切天災人禍!
諸位仁者,凡逢諸佛菩薩聖誕佳期若能持齋、禮拜、誦經、念佛、供花、上香、供燈,或者持戒、放生、布施、修橋、造路等等之善行者,勝過日常功課,有千百憶倍之功德,可得十方諸佛菩薩加持!
【南無阿彌陀佛】
農曆八月十五佛教月光菩薩聖誕日
中國彌陀村為廣大蓮友免費結緣法寶
願苦者得樂,願世界吉祥安樂!
願每顆心充滿善念!
月光菩薩來歷
月光菩薩贊偈
月光菩薩咒
月光菩薩經
月光菩薩聖誕上供儀軌
月光菩薩聖誕茶供儀軌
【月光菩薩來歷】
《覺禪鈔》曾引《藥師經疏》卷一而言,過去世電光如來時,有一梵士醫王,養育日照、月照二子,發心願利樂眾生,二子亦發願供養。梵士醫王即今之藥師如來,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薩。此外,釋迦牟尼世尊在因位時作大國王,施頭於婆羅門,即名月光菩薩,又稱為月光王。依《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身呈白色,手持月輪,坐鵝座上;但此像與歷代相傳者頗為不同,歷來所造皆為立像,而月光菩薩即立於藥師如來之右側。
如同日光菩薩一樣,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係。凡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過後,如果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則月光菩薩當會來加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月光菩薩的來歷有三:
他是印度古帝王,即釋尊於過去世修菩薩行之前身。據佛教賢愚經卷六、月光菩薩經、大寶積經卷八十記載:「此王具有大威德,後施頭予勞度差婆羅門,滿足檀波羅蜜行,又稱月光菩薩。」
佛世時中印度舍衛國波斯匿王之異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波斯匿,梵名 Prasenajit,巴利名Pasenadi,又作邏犀那恃多王、囉洗曩喻那王。意譯勝軍王、勝光王、和悅王、月光王、明光王。他為中印度憍薩羅國國王,約與釋尊同時,為釋尊教團之大外護者,兼領有迦屍國,與摩揭陀國並列為大強國。王初暴惡無信,歸佛後,屢蒙佛陀教化,篤信佛法,曾與其夫人摩利迦問答,得「人皆深愛自己」之結論。其後請教釋尊,其對話迄今仍知名於世。
月光菩薩又稱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是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右脅侍,與左脅侍日光菩薩並為藥師如來的兩大輔佐。藥師如來,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三尊菩薩合稱「東方三聖」。亦有相傳藥師如來與日光、月光菩薩本為父子,曾於電光如來法運中勤修梵行,受電光如來咐囑分別改名為醫王與日照、月照,發無上菩提大願,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輪迴苦。
【月光菩薩贊偈】
[護月贊]
月宮永德.總攝群陰.俄逢陽厄被相侵.
晴晦儼巡遮.恩戴照臨.惟願永光明.
[解脫月]
雲散空淨.獨露嬋娟.皎浩無瑕體自圓.
不動歷周天.照徹無邊.恩澤布大千.
[月光藏]
月光三昧.普照乾坤.法界眾悉永蒙恩.
一點淨圓明.性海澄清.隨處映禪心.
【月光菩薩咒】
月光菩薩。亦復為諸行人。說陀羅尼咒而擁護之。 深低帝屠蘇吒。阿若蜜帝烏都吒。深耆吒。波賴帝。耶彌若吒烏都吒。拘羅帝吒耆摩吒。沙婆訶。
「月光菩薩,亦復為諸行人」:日光菩薩說一個日光菩薩陀羅尼咒,來擁護誦念大悲咒的人,月光菩薩,也為誦持大悲咒的人,「說陀羅尼咒」:說一個陀羅尼咒。「而擁護之」而擁護持咒的人。這個咒是:「深低帝屠蘇吒。阿若蜜帝烏都吒。深耆吒。波賴帝。耶彌若吒烏都吒。拘羅帝吒耆摩吒。沙婆訶。」日光菩薩陀羅尼和月光菩薩陀羅尼,誦持大悲咒的,一定要誦這兩個陀羅尼咒,功力才大。
【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為說法。時舍利弗、大目乾連,前詣佛所,五體投地,禮佛足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不忍見佛入於圓寂,而於此時,先入滅度。」
爾時眾中,有一苾芻,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舍利弗、大目乾連,有何因緣,今於佛前,先欲入滅?唯願世尊,為解眾疑。」
爾時世尊,告苾芻言:「汝今諦聽!吾為汝說。舍利弗、大目乾連,貪嗔痴等諸漏斷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有,非唯今日先欲入滅。於過去世,北印度內,有一大城,名曰賢石,長十二由旬,廣闊亦爾。彼有國王,名為月光,壽四萬歲,有天眼、宿命通,身色端嚴,諸相具足,光明照耀,如天滿月;所往之處,不假燈燭日月之明,故號月光。統領四洲六萬八千國土。時世豐熟,人民安隱,金銀珍寶,飲食衣服,象馬車乘,悉皆盈滿。於城四門,皆有樓閣,戶牖軒[窗/心],俱用眾寶而為嚴飾;街巷道陌,掃灑清淨,豎立幢幡寶蓋,真珠瓔珞。復有沉香、粖香、栴檀之香,微風時起,吹其香氣,周遍國城,車馬行人,不聞穢氣。處處復有花果樹木——多摩羅樹、迦尼迦囉樹、無優樹、貝多樹、娑羅樹、帝羅迦樹、龍花樹、末俱羅樹、阿底目伽樹、播吒羅樹、繁鬱茂盛。鸚鵡舍利、迦陵頻伽、俱計羅鳥等,於諸樹間,作微妙音。於城內外,流泉浴池,常出好花——優缽羅花、俱母那花、奔吒利迦花等,如是富貴,種種裝嚴。」
佛告苾芻:「爾時月光天子,於市肆街巷及城四門,堆聚金銀珍寶、象馬車乘、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種種莊嚴之物,即擊金鼓,告令眾人:『月光天子,以種種財物,普施一切。隨意所須,求者相給。』爾時南贍部洲,一切眾生,皆至王城,求其所施,無不豐足,得大富貴,無一貧乏及徒行者。
「爾時月光天子,復自思惟:『雖諸眾生無有貧乏,對我所用猶未齊等。』復以細妙衣服、最上珍寶、頭冠瓔珞、臥具飲食等,施諸眾生,富貴莊嚴,皆如月光天子身;城邑宮殿,樓閣園林,種種嚴飾,如忉利天。
「有七十二百千那由他人,常止此城;有二千五百大臣,有二輔相:一名大月、二名持地,容貌端正,福德淳厚,智慧深遠,高才博識,恆以十善,化諸眾生。
「是時大月,於夜睡眠,而作一夢,王戴天冠,變黑煙色,復有鬼來,就王頭上,奪冠而去。作是夢已,憂惶驚懼,恐有不祥而自思惟:『我王慈愍,惠施一切,求者不違。必有惡人,來乞王頭。』作是念已,即用七寶,造一寶頭,如有乞者,以此代之。
「時持地輔相,亦作一夢,見月光身,四體分散。即召婆羅門,佔夢兇吉。婆羅門曰:『此夢甚惡,必有遠人,來乞王頭。』持地聞已,悲泣感傷:『云何我王,有斯大禍?』
「爾時,一萬三千五百親位大臣,俱作惡夢,幢幡倒地,金鼓不鳴,恩愛別離,悲啼哭泣。如是夢已,共相議曰:『王若不吉,一切眾生,誰為救濟?我等云何而得安隱?』
「時月光天子,又告大臣:『盡我壽命,施於眾生,不得間斷。』
「爾時香醉山中,有大婆羅門,名曰惡眼,聰明多智,善解技術。知月光天子,於城四門,大開施會,擊鼓宣令,普告四方:『求者供給,而無乏少。』『我今往彼,乞於王頭。』作是語已,下香醉山。
「山有天人,知婆羅門來乞王頭,悲痛傷嘆:『苦哉,苦哉!此王心懷慈愍,利樂群生;如若命終,世間薄祐。』作是語時,天地昏黑、日月不現、泉井枯乾、暴風卒起、吹砂走石、樹木摧折、大地震動,有如是不祥之相。
「去城不遠,有一仙人,身具五通,名彌溼嚩弭怛囉,與五百眷屬,常以慈愍,護念眾生,見此徵祥,甚懷憂惱,告摩拏嚩迦曰:『必有災禍,臨於民主。我等云何而為救護?』虛空中緊那羅眾及諸天人,皆悉下淚,如降微雨;一切人民,心懷驚怖。
「時惡眼婆羅門,將欲至城。護城天人,詣月光天子前:『今有惡人,從香醉山來,懷殺害心,欲乞王頭,不得聽之。宜保愛自身,固安聖體。』
「王既聞已,心生踴躍,嘆言:『善哉!令我圓滿檀波羅蜜。』
「時惡眼婆羅門,即入王城;守門天人,見婆羅門,神情醜惡,隔住門外,終不放入。時月光天子,知彼來至、不放入城,即告宰臣大月:『有婆羅門,從香醉山來,欲見於我。令彼門司,不得障礙。』
「大月受教,白守門天人:『即令放入。』大月見已,問婆羅門曰:『汝來至此,有何所求?』
「婆羅門言:『我聞月光天子,慈愍有情,設大施會,若有所求,一切無吝。今來至此,欲乞王頭。』大月告言:『婆羅門!王頭膿血所成,終歸爛壞,汝今乞得,有何所用?我有七寶頭,復有種種金銀珍寶,俱奉施之,乃令子孫永得大富。』
「婆羅門言:『我本乞頭,非為珍寶。』
「時二大臣,啼泣雨淚,悲痛憂惱:『我等云何得免斯害?』
「時婆羅門,即詣王前,見已頂禮,住立一面,合掌白言:『聞王慈愍,普施一切。我今遠來,只乞王頭。願垂慈愍,歡喜布施。』而說偈言:
「『菩薩志求無上智,
安住最勝清淨法,
願垂慈愍速舍頭,
圓滿檀度波羅蜜。』
「時月光天子,即起合掌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不淨身,
汝求我頭歡喜舍,
滿爾本願稱心歸,
令我速成菩提果。』」
「說此偈已,白婆羅門言:『勿嫌我頭,骨髓膿血,皮肉相連,無有清淨,而即施之,滿汝本願。』
「時婆羅門,心大歡喜。王欲截頭,即去頭冠;是時南贍部洲,一切頭冠悉皆落地,人各驚惶。輔相二人,不忍見王捨棄身命,即於彼處,自盡其壽;以善根力,生大梵宮。
「時菩摩夜叉,於虛空中,高聲唱言:『苦哉,天子!今將命終。』復有百千億人,奔詣王宮,啼泣下淚,傷愛別離。王即說法安慰,令發道心。
「婆羅門言:『王若舍頭,宜於淨處。』
「王即告言:『我有一苑,名摩尼寶藏,花果茂盛,流泉浴池,種種莊嚴,最為第一;於斯舍頭,汝意云何?』
「婆羅門言:『宜速往彼。』
「王即攜劍,往彼苑中,立瞻卜樹下,告婆羅門言:『我今舍頭,汝來截之。』
「婆羅門曰:『王不自斷,令我持刃,非布施行。』
「時有護苑天人,見是事已,悲泣涕淚,告婆羅門曰:『汝大惡人!月光天子,慈愍一切,普利群生。何以此處,害天子命?』
「王告天人:『莫作是言,障礙勝事。我於過去無量生中,為大國王;於此苑內,千度舍頭。時諸天人,皆無障礙。昔濟餓虎,捨身命等,超於慈氏四十劫,彼時天人,亦不障礙。汝於今日,發隨喜心,當獲勝利。』
「月光天子復告天龍八部一切賢聖:『我今舍頭,不求輪王、不求生天、不求魔王、不求帝釋、不求梵王,為求無上正等正覺,令未受化者回心受化、已受化者速得解脫,得解脫者圓證寂滅究竟彼岸。又願命終之後,舍利如白芥子,於摩尼寶藏苑,建一大塔,令一切眾生,禮拜供養見聞隨喜;命終之後,皆得生天,發菩提心,出生死界。』
「發是願已,婆羅門曰:『王舍內財,甚為稀有,於未來世,速成佛道。』作是語時,王以首發,系無憂樹枝,即執利劍,自斷其頭。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於虛空中,天人贊言:『善哉,善哉!今月光天子當得成佛。』復雨優缽羅花、缽納摩花、俱母那花、曼陀羅花,及沉香、粖香、旃檀之香,種種供養;即以旃檀香木,焚燒遺體,收其舍利,於摩尼苑及四衢路,各起一塔,恆時供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於此苑中,行住坐臥,及於塔前,瞻禮供養;命終之後,生六欲天,及梵天上。」
爾時佛告諸苾芻:「往昔月光天子者,今我身是;大月、持地二輔相者,今舍利弗、大目乾連是;惡眼婆羅門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是因緣,先於佛前,而請入滅。」
時諸苾芻,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禮佛而退。
【月光菩薩聖誕上供儀軌】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月光遍照菩薩(三稱)
【東方文】
東方世界 藥師如來 功德智慧無量莊嚴放淨光明
過於日月 一切剎土 淨如琉璃與西方界等無有異
十二大願 利樂有情 凡有所求皆隨其心受持佛名
如佛無異 具大丈夫相 及八十隨形一切惡趣無量災難
以佛威神 皆得解脫 弟子眾等願得無上菩提生生世世
行菩提道 亦如藥師琉璃光如來所發十二大願利樂一切有情
即此娑婆世界 身心剎土 皆如琉璃面見我佛及阿彌陀
所願法界有情 東西相泯二見永忘於中道義共證真常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月光菩薩陀羅尼】
深低帝屠蘇吒,阿若蜜帝烏都吒,
深耆吒,波賴帝,耶彌若吒烏都吒,
拘羅帝吒耆摩吒,娑婆訶。(七遍)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
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具大悲心者。
怛侄他。唵。斫羯囉伐底。震多末尼。
摩訶。缽蹬謎。嚕嚕嚕嚕。底瑟吒。
篅囉阿羯利。沙夜吽。癹莎訶。
唵。缽蹋摩。震多末尼。篅攞吽。
唵。跋喇陀。缽亶謎吽。(三遍)
【藥師灌頂真言】(七遍)
【三真言】
【月光菩薩贊】
月光三昧 普照乾坤 法界眾悉永蒙恩
一點淨圓明 性海澄清 隨處映禪心
南無月光藏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月光菩薩聖誕茶供儀軌】
【戒定真香】
【東方文】
【月光菩薩陀羅尼】(三遍)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三遍)
【藥師灌頂真言】(三遍)
【三真言】
【月光菩薩贊】
【茶供回向】
【三皈依】
【心經】
【供曼茶】
嗡……也如是願
遍地香塗鮮妙雜花敷,須彌四洲日月頂莊嚴;
以此所緣諸佛佛土獻,願諸眾生清淨佛剎行。
自他身口意三三時受用善資糧,
大寶曼茶淨妙普賢供雲種種聚,
慧心攝取上師本尊三寶三尊供,
大悲自在垂哀納受為我作加持。
具德無上最勝諸師尊,法身遍布滿空悲智雲;
如其調伏如何作調伏,深廣正法雷雨願普興。
嗡意當谷入(曰阿)那曼茶勒更勒雅達雅麥
【米遮馬】(七遍)
【七支供】
遍地香塗鮮妙雜花敷,須彌四洲日月頂莊嚴;
以此所緣諸佛佛土獻,願諸眾生清淨佛剎行。
師是三寶師是本尊師是明妃護法尊,
從今受持竟菩提中皈師永不皈依餘,
如是中間諸有無邊慈悲鉤索願攝引,
離二怖畏悉地安排遣除中斷作伴隨。
盡我所有積集諸善根,興隆正法饒益徧有情,
尤願法王第二宗喀巴,聖教心流恆常普光映。
嗡意當谷入(曰阿)那曼茶勒更勒雅達雅麥
【回向文】
懺悔偈
無常偈
回向發願
🎦九宮觀位念佛法
🎦大同之治 預見方能遇見
🎦實現大同之治的根本方法
小編(平臺訂閱用戶必讀)
每日全球同步念佛及早晚課
🎦點擊此處文字直達早晚課
☞早課是提醒☞晚課是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