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明賢法師中秋當日開示
月光遍照、入如來家
中秋節是月光遍照菩薩聖誕,在《藥師經》裡邊,藥師佛的左右兩位脅侍,一位是日光遍照菩薩,一位是月光遍照菩薩。
中秋節的晚上,一般按照叢林的規矩是拜普佛,拜月光菩薩,如果是在菩薩的修行境界當中月亮實際的呈現,就是月光遍照菩薩的清淨化現,他的清淨化身化現成為月亮,化身和現在的實有世界的差異,這我們先前在學這些經論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探討過了。
佛法跟現實的客觀現象界沒有必要去衝突,月亮同樣可以是中國的月兔探測車可以上去,美國的太空梭可以上去,但它同時也可以是月光遍照菩薩的化現,這其實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在科學家的眼光中他們要尊重唯物,就讓他們去登月;我們要「一人一世界」,所以月亮還是不妨成為,我們的月光遍照菩薩的化身。
月光遍照菩薩他的宿世修行,在《藥師經》裡邊都有詳細的講解,還有《月光三昧經》、《月光菩薩經》,有好多部經典,是講述月光遍照菩薩宿世的修行因緣,還流傳出來月光菩薩的心咒。今天微信裡面這些好幾部經典,和月光普佛的儀軌這些都有了,晚上回去我們在休息之前都可以念誦,都可以念誦一遍。
今天念誦月光遍照菩薩所修集的功德,可能相當於你平時一年修集念月光遍照菩薩的功德,所以持咒、持月光遍照菩薩名號的功德意義最大。所有的寺院在中秋晚上都要拜月光普佛這個普佛跟平時普佛的儀軌都不一樣,我們微信裡面都有了。
月光遍照菩薩,我們拜普佛的時候,要以一種虔誠敬畏的敬畏之心來進行禮頌,因為平時我們偏重唯物的外圍環境對我們的影響太深刻了,好不容易才回到一種賢聖境界,對於我們這個世間的認識上面去,就要靠這些佛事了,就是做佛事的時候我們才有一絲這樣的機會。
在慈禧太后的那個時候,在吃月餅的時候,她提出了一個異議,她說月是不能夠被我們當成餅去吃掉的,這是屬於對月光遍照菩薩的不敬。她是信佛的人,她說可以把它說成是「月蔬糕」,就是說它不是代表月亮被我們吃掉,而是月光遍照菩薩加持了人間的美食,之後作為一種糕品、一種糕點、一種蔬食,讓我們來吃。她尤其反對在月餅裡面包葷的,所以她用了蔬菜的「蔬」字。
所以過去我們看歷代的這些帝王,還有王侯將相,絕大多數人是有著非常深厚的傳統文化的、傳統信仰的積累,他們在生活當中有很多敬畏之心。像禪宗語錄裡面講,「聖人之所謹,凡人之所忽」,或者反過來說,「我們凡夫之所忽,聖人之所謹」。
食用月餅的時候,我們動不動就在月餅裡面包著肉餡、蛋餡,這實際上又把禮敬月光遍照菩薩的意義失去了,把對他的敬畏也失去了,要把他吃掉,同時還要殺生,又把護生的月光遍照菩薩的這種慈悲的意義也給失去了。所以月餅的這番意義,我們作為佛弟子尤其要知道,這番意義還是要恢復。以後沒有必要像社會潮流似的,把送月餅變成一個賄賂官員,實現世間潛規則的這麼一件事情,我們是沒有必要這樣的,但是我們還是可以以殷重之心,把素食的月餅送給家人品嘗,在家人團聚、在朋友團聚的過程當中,還是可以把它當成一個重要的節日來慶祝。而且慶祝尤其不要忘記了,還要念誦月光遍照菩薩,讓佛法的種子在我們傳統文化的氛圍當中去滋養。讓我們周邊的人,下面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能夠受到更好的影響作為大乘的佛弟子。
素食的這根弦在心裏面一定要有。素食和斷殺這是漢傳佛教最重要的外護,可以說漢傳佛教的隨方毗尼當中最重要的隨方毗尼,隨方制定的戒法就是素食。那麼素食在民間的外護,那就是素食餐廳。如果餐飲行業全部清一色一律都是葷食,那我們大乘佛法的意義,在民間是得不到彰顯機會的,大家心裡要重視。
不光是要有這樣的發心,用企業的方式來推動,我們自己也要有一份維護之心作為漢地的佛弟子,對於維護佛法在漢地的隨方毗尼有一份責任。特別在南方,南方的很多佛弟子他沒有這根弦,他就覺得只要是三淨肉我們還是可以吃,但是這件事情如果是在漢地像三淨肉這件事情被推行起來了,推行起來那就是禍患無邊。知道雙匯這一個企業每天要吃掉多少生命嗎?每天要殺掉的豬是數十萬幾百斤重的豬,每天殺掉那麼多,每天銷往全國各地,如果是說對於漢地來講,不殺生不從吃素開始,想去拒絕殺生,想去做到不殺生,這是不現實、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漢地過去的祖師很早,從梁武帝那個時候開始,不殺、吃素就成為隨方毗尼,隨方毗尼是釋迦牟尼佛親允的。
釋迦牟尼佛當年親口說,有些地方,在印度沒有成為戒律的地方,到那個地方去有的條款就應該成為戒律,隨方毗尼就是這樣。如果是在藏區,「不壞生種」就是藏區的隨方毗尼,「不壞生種」就是說吃白菜的時候,你吃那個旁邊,撇的黃葉子可以吃,菜心你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吃的,吃菜心就是壞生種,就是壞掉一個生命。像我們在內地就沒問題。「不壞生種」不是內地的隨方毗尼,但是吃素是隨方毗尼,是一定要遵守的,所以吃素作為大乘佛弟子在菩薩行當中,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有些緣是不能隨的,就是說吃葷的,哪怕是三淨肉,這個緣不能隨。
再還有一個,就是作為大乘佛弟子,尤其是像在八月十五這種當口,要考慮到現在的受苦眾生,還有很多在受苦的地方,比如說對於「家」的理解,大乘佛弟子認為發菩提心就是入如來家,真正的家是諸菩薩聚會一處的地方才是家。親人的世間的家,是經常有聚有散的這種離合之家。如來之家是菩薩道所存在的地方,你內心裏面有菩薩道存在,你就是入如來家者沒有菩薩道者就是非入如來家者。作為入如來家者,就是以佛法相慶慰,不是以世間的收入相慶慰,不是以兒女私情相慶慰,而是以佛法相慶慰。按照月光菩薩的普佛的意涵來講,辛辛苦苦行持一年菩薩道的這樣的大乘菩薩,每年到了八月十五,到了月亮最圓的時候,在月光菩薩下面,大家共同來進行祝願,互相進行祝禱,祝禱天下國泰民安,人民生活吉祥和美滿,實際上它核心的意義是月光遍照菩薩的意義。
對於佛法來講其實是不分地域的,像我們大乘佛法來到中國以後,實際上在月光遍照菩薩聖誕時間段,進行慶祝八月十五,已經成為民俗裡面一個主流的節慶,不只是一般家人團聚的意義。菩薩修行、入如來家者,共相團聚,共相慶慰,這是入如來家的意義。這很重要。所以今天也是一個入如來家、居如來家者,來共相慶慰的這麼一件事情。
公眾平臺聲明
本平臺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禪林」微信關注方式
【微信號】:chanlinorg
【二維碼】:
「北海禪院」微信關注方式
【微信號】:beihaichanyuanorg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