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在漢傳佛教中這天,恭逢月光菩薩聖誕。
月光菩薩(梵名: Candra-prabha),又稱月神,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月神又被稱為月宮娘娘、月娘等。提到月宮娘娘,小夥伴們系不系會聯想到「嫦娥奔月」的傳說呢?是的,嫦娥姐姐奔月後便成了掌管月亮的主人,即月神娘娘、月光菩薩,《山海經》 、《搜神記》等古籍中都有相關記載。
月光菩薩形象
上圖這位面容安詳,手持月輪的菩薩就是月光菩薩。講真,這也是眾菩薩中顏值很高的一位了。依《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身呈白色,手持月輪,坐鵝座上,立於藥師如來之右側。
月光菩薩名號由來
月光菩薩是藥師如來的脅侍,作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
《灌頂經》卷十二雲︰「有二菩薩,一名日曜,二名月淨,是二菩薩次補佛處。」
據《藥師如來本願經》載,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同為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藥師如來之正法寶藏。
如同日光菩薩一樣,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係。凡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
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過後,如果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則月光菩薩當會來加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佛與陰晴圓缺
月的圓缺只是表相,其性湛然不動。從月亮的譬喻中,我們可以體會「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乘佛教教義的精髓:
1. 月亮的本身就是自覺。
2. 月光的普照,眾生的受益,就是覺他。
3. 月亮本性的皎潔、真如、常在就是覺行圓滿。
我們從月的圓缺中,能體會到什麼智慧呢?
大般涅盤經卷第九:複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見月不現。皆言月沒而作沒想。而此月性實無沒也。轉現他方彼處眾生復謂月出。而此月性實無出也。
2500年前我們以為月升於東,而沒於西。其實這是我們在地球東半球的主觀想法。我們「以為」。我們就錯覺了。我們錯覺,我們就胡塗了。我們糊塗,我們就煩惱了。
眾生皆謂如來生於閻浮提內。或閻浮提示現涅盤。而如來性實無涅盤。而諸眾生皆謂如來實般涅盤喻如月沒。善男子。如來之性實無生滅。為化眾生故示生滅。
我們眾生不僅是因為「月生」、「月沒」而起了錯覺。更糟的是我們會「自以為是」的起了「推演」。以妄起妄,妄上加妄,層層迭迭,無有盡期。
月並沒有增減,我們的佛性(如來藏)本來清淨,就好像是明月般,不要因為「看起來」的陰晴圓缺,而妄上生妄,越推越遠。
我們的佛性,生生平等,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以我們清淨的佛性而論,你與我沒有不同,你我與釋迦牟尼佛沒有不同,所有世界一切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等沒有差別。
因此佛弟子際此中秋良心,應一心持咒、念並禮拜月光菩薩,自然能獲佛菩薩加持垂護,淨除煩惱及一切障礙,福慧增長,身心康泰,所求順遂,事事吉祥!
中秋傳統
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天文專家指出,今年的中秋月卻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圓」喔~
據天文專家介紹,月球繞地球轉動一周為一個「朔望月」(約為農曆一個月),這個月中月亮最圓的那天稱「望日」,也叫「滿月」。月亮從一個滿月「走到」下一個滿月,需要29天半左右的時間。
觀潮
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猜燈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
吃月餅
月餅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從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月光菩薩咒
深低帝屠蘇吒
阿若蜜帝烏都吒
深耆吒波賴帝
耶彌若吒烏都吒
拘羅帝吒耆摩吒
沙婆訶
和月光菩薩一起吃月餅才會有味道。
總而言之,無論從聞思和實修,滿月之與佛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中秋佳節期間正是滿月之時,因此,建議行者在和家人團圓之時,勿忘以佛法要義促己、促家人等趨向圓滿解脫道,更當以精進修行為感恩佛陀之最上行。
年復一年無量壽,月又一月琉璃光
日日夜夜觀自在,時時刻刻妙吉祥
祝您中秋快樂!
願您六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