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迷宮
學名:Hypancistrus sp. (L333)
分布:巴西辛谷河
全長:150mm
帝王迷宮是屬於下鉤鯰屬,迷宮類異型中赫赫有名的品種。帝王迷宮由上圖可見,有兩種常見體色,一般管黃色底色身上布滿迷宮紋路的,叫黃金帝王迷宮;另一種,純白底色的,叫白金帝王迷宮,兩種統稱帝王迷宮。帝王迷宮身上布滿了迷宮般的紋路,每條都是獨一無二的。
帝王迷宮作為迷宮類中必養的品種之一,主要除了其華麗的外表之外,飼養難度不高以及繁殖門檻很低,所以廣受玩家們的喜愛。帝王迷宮的市場量很大,每年的進口量很多,並且人工繁殖的數量也很是喜人,F1、F2甚至F4、F5代比比皆是,也造就了價格的親民。不追求野生個體的玩家,也可以購買便宜的人工個體練手。當然想繁育出自己喜愛的花紋基因的玩家,更多是選擇野生優質種魚來改善基因。
帝王迷宮的人工飼養溫度適合在26-31°C之間,較耐高溫,PH值6.4-7.2之間,偏弱酸性。一般的南美沉木環境或者裸缸都可以很好的飼養,保持水質清澈。帝王迷宮對飼料的接受度很高,雜食性偏葷食。總之,在購買時注意不要購買凹眼凹肚的生病個體,購買健康的個體之後,一般都較容易開食,膽子較大,性格很溫和,可以和大多數迷宮或者小型異型混養。
迷宮類的異形有很多種,在第一眼看來十分相似,並且大多數體色都以黃黑、白黑為主,有一些是紋路上的不同,有一些是體型上的區別,還有一些僅僅是細小的差別。L333比較容易混淆的是L66(國王迷宮),兩者的區別可以說非常不太明顯,根據很多玩家的經驗總結,大體上可以這樣區分:第一個明顯的區別是身材,L333帝王迷宮是迷宮類中體型最粗壯的品種,從頭至尾的整體都要顯得厚一些,相對的短頭高背,而L66則身材較平坦。第二個區別在於背鰭以及尾鰭,兩者都是斑馬條紋狀的紋路,但細分下,L333的背鰭和尾鰭更加寬大,尾柄更短,L66則比較窄小,並且有小燕尾的表現。第三個區別,有些人說L333的黑白顏色反差更大,顏色更有質感,L66則顯得有些暗淡,這一點個人認為不太能算作參考,因為個體差異,以及繁殖期等情況分析,很難分辨。第四個區別,自然是價格,當然要排除奸商從中搗亂的情況之外,野生L333的價格基本上是野生L66的一倍以上。因此多看多學習,才能從這些細微的不同中,用經驗類區分更加靠譜。
L333下圖:
L66下圖:
帝王迷宮的繁殖之所以說門檻較低,前提也是在你能夠給予L333足夠舒適的生存環境的情況下,基本上種魚達到足夠成熟以及健康的狀態下,比較容易配對,並且繁殖。一般繁殖組可採用公母1:2的比例來購買,增加配對機率,繁殖較適宜的溫度在28度左右,魚缸中配等量的繁殖罐,觀察公母魚堵罐以及產卵的情況,公魚會有護卵的行為。當然也可以採取人工孵化的方式,注意保持好水質以及給氧。總結下來就是良好的水質,適合的種魚以及足夠的耐心。
在繁殖過程中會出現種魚身上褪色的情況出現,無需驚慌,這也是屬於正常的反應之一,不會影響基因遺傳以及卵的健康。待產卵之後數日即可恢復。並且隨著人工繁殖,一代一代的飼養,每一代的體色會比上一代明顯暗淡一些,因此不建議同一批魚多代繁殖,也容易出現基因缺陷「短頭」等情況的出現。
區分帝王迷宮的公母,和大多數迷宮類異型相似。除了鰓部以及胸鰭,公魚會有更明顯的鬍鬚及棘刺外,公魚的頭部較大。從俯視視角觀察,公魚較苗條,母魚較豐滿。
左公 右母
最後奉上一張白化的個體,願大家繁殖成功!
END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 不定時更新 歡迎私信 你想了解的南美魚種類 和對已有文章的批評指正 小編我盡力而為 水平有限 敬請期待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