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漁愉魚」關注 | 每天認識一個魚
下午5點半,不見不散
當年在慈禧宮,各地官員進貢的食品千千萬萬,而送去的能被慈禧太后吃到了算是幸運之極。據說當時的雅州府送了不少次雅魚,但都沒有機會送到慈禧身邊。那年初春,雅州府官員帶著雅魚和廚師親臨京城,花去些銀兩打通關節,慈禧才吃上了雅魚。在細嚼慢咽中品出別具一格的風味後,慈禧連連稱讚雅魚肉質鮮嫩,味美無窮,比龍膽鳳肝還好!
這以後,慈禧幾乎每月都要吃一次雅魚。後來雅州府的那位官員升級了,就連那位廚師也受到了提拔。雅魚因為生活在激流中,以鮮活的水生物為食,其肉細嫩鮮美無比。
雅安三絕之一
雅安有三絕,分別是雅女、雅魚和雅雨。纏綿銀絲兮,而謂之雅雨;江中美味兮,而謂之雅魚;二八俏麗兮,而謂之雅女。今天就來說說這雅安三絕中的雅魚。
雅魚,又名丙穴魚、嘉魚、丙穴嘉魚,學名裂腹魚,有齊口和重口之分,裂腹紅尾,形似鯉而鱗如鱒。產於青衣江(雅安段)周公河,故稱雅魚。雅魚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裂腹魚亞屬。雅魚體長,稍側扁,吻鈍圓,頭呈錐形,口下位,呈馬蹄形。
齊口和重口也有明顯的區別:齊口裂腹魚下頜前部具有明顯的角質層,屬植食性,口角須與眼徑大致等長;重口裂腹魚下頜前部無角質層,屬肉食性,口角須大致為眼徑的2.5倍。
生長與養殖
雅魚喜棲在水質清新,有水流,水量充足,具有礫地址的冷水溪流中。最適生長水溫為18~22℃。低於8℃或高於24℃時,雅魚食慾會減退,生長減緩。水溫超過26℃,雅魚就會停止攝食。長時間持續高溫,雅魚就會因為機體衰弱而死亡。
雅魚為喜高氧魚類。因此對溶氧要求特別高。水中溶氧量5mg/L,雅魚生長正常;水中溶氧量為7mg/L,雅魚生長最快。當水中溶氧量低於4mg/L時,雅魚呼吸頻率加快,感覺不適;水中溶氧量低於2.8mg/L時,魚浮頭,並出現死亡;水中溶氧量低於2mg/L時,大批死亡,此值為夏季雅魚的致死點。雅魚可生存於PH值為5.5~8.2的水環境中,最適PH值為7~7.5。
雅魚屬冷水性魚類,平時多生活於緩流的沱中,攝食季節在底質為沙和礫石、水流湍急的環境中活動,秋後向下遊動,在河流的深坑或水下巖洞中越冬。生殖季節一般在8~9月,產卵於水流較急的礫石河床中。以動物性食料為主食,其口能自由伸縮,在礫石下攝食;食物中幾乎90%是水生昆蟲和昆蟲幼體,也吞食小型魚類、小蝦及極少量的著生藻類。
雅魚寶劍
相傳雅魚是女媧在補天時,將一把寶劍落入江中所化而成。魚頭中有一枚酷似寶劍的骨刺,劍柄、劍把、劍刃栩栩如生。
其他任何的魚兒是沒有的,所以四川雅安人也叫它寶劍魚。此劍也成了鑑別雅魚真偽的標誌,「有劍則真,無劍則假」。
雅魚所謂的「寶劍」其實是頭顱內部的一個叫做副蝶骨的骨骼。
如果你到當地人家去做客,主人會將魚頭拈給你,而魚頭中的"寶劍"還會讓你帶走,做為珍藏。很有意思吧!
雅安名菜--砂鍋雅魚
雅安的傳統食俗,注意營養,講求養身,喜原汁濃味,故以砂鍋烹菜。「砂鍋雅魚」是雅安鎮城之寶,正式宴席每席必有,而所用砂鍋必須以榮經縣「白善泥」焙燒而成,保溫性極好。上席後,砂鍋內仍保持沸騰,鮮香四溢,魚嫩湯鮮。
做法:
1、將淨雅魚用川鹽3g、紹酒15g醃漬一下
2、將雞頸骨墊在砂鍋底,再將魚放在雞骨上。
2、將雞肉、豬舌、心、肚、豆腐切成1.5釐米粗、4釐米長的條;蔥切成馬耳朵形;火腿切成薄片
3、連同姜、蒜、蔥、蝦米、香菌、胡椒粉、川鹽、紹酒,放入盛魚的砂鍋內
4、加入奶湯,置旺火上燒沸後,撇去浮沫,移至微火上1小時。
5、將水發就魚片成薄片,瀝乾水,下人砂鍋,2~3分鐘後,將砂鍋置盤中,淋入雞化油,加味精即成。
吃遍五湖四海!
▼ 點這裡,吃遍五湖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