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識一種魚(37)| 雅魚:比龍膽鳳肝還好吃!有劍則真,無劍則假

2021-02-08 魚大大

點擊「漁愉魚」關注 | 每天認識一個魚

下午5點半,不見不散

當年在慈禧宮,各地官員進貢的食品千千萬萬,而送去的能被慈禧太后吃到了算是幸運之極。據說當時的雅州府送了不少次雅魚,但都沒有機會送到慈禧身邊。那年初春,雅州府官員帶著雅魚和廚師親臨京城,花去些銀兩打通關節,慈禧才吃上了雅魚。在細嚼慢咽中品出別具一格的風味後,慈禧連連稱讚雅魚肉質鮮嫩,味美無窮,比龍膽鳳肝還好!

這以後,慈禧幾乎每月都要吃一次雅魚。後來雅州府的那位官員升級了,就連那位廚師也受到了提拔。雅魚因為生活在激流中,以鮮活的水生物為食,其肉細嫩鮮美無比。

雅安三絕之一

雅安有三絕,分別是雅女、雅魚和雅雨。纏綿銀絲兮,而謂之雅雨;江中美味兮,而謂之雅魚;二八俏麗兮,而謂之雅女。今天就來說說這雅安三絕中的雅魚。

雅魚,又名丙穴魚、嘉魚、丙穴嘉魚,學名裂腹魚,有齊口和重口之分,裂腹紅尾,形似鯉而鱗如鱒。產於青衣江(雅安段)周公河,故稱雅魚。雅魚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裂腹魚亞屬。雅魚體長,稍側扁,吻鈍圓,頭呈錐形,口下位,呈馬蹄形。

齊口和重口也有明顯的區別:齊口裂腹魚下頜前部具有明顯的角質層,屬植食性,口角須與眼徑大致等長;重口裂腹魚下頜前部無角質層,屬肉食性,口角須大致為眼徑的2.5倍。

生長與養殖

雅魚喜棲在水質清新,有水流,水量充足,具有礫地址的冷水溪流中。最適生長水溫為18~22℃。低於8℃或高於24℃時,雅魚食慾會減退,生長減緩。水溫超過26℃,雅魚就會停止攝食。長時間持續高溫,雅魚就會因為機體衰弱而死亡。

雅魚為喜高氧魚類。因此對溶氧要求特別高。水中溶氧量5mg/L,雅魚生長正常;水中溶氧量為7mg/L,雅魚生長最快。當水中溶氧量低於4mg/L時,雅魚呼吸頻率加快,感覺不適;水中溶氧量低於2.8mg/L時,魚浮頭,並出現死亡;水中溶氧量低於2mg/L時,大批死亡,此值為夏季雅魚的致死點。雅魚可生存於PH值為5.5~8.2的水環境中,最適PH值為7~7.5。

雅魚屬冷水性魚類,平時多生活於緩流的沱中,攝食季節在底質為沙和礫石、水流湍急的環境中活動,秋後向下遊動,在河流的深坑或水下巖洞中越冬。生殖季節一般在8~9月,產卵於水流較急的礫石河床中。以動物性食料為主食,其口能自由伸縮,在礫石下攝食;食物中幾乎90%是水生昆蟲和昆蟲幼體,也吞食小型魚類、小蝦及極少量的著生藻類。

雅魚寶劍

相傳雅魚是女媧在補天時,將一把寶劍落入江中所化而成。魚頭中有一枚酷似寶劍的骨刺,劍柄、劍把、劍刃栩栩如生。

其他任何的魚兒是沒有的,所以四川雅安人也叫它寶劍魚。此劍也成了鑑別雅魚真偽的標誌,「有劍則真,無劍則假」。

雅魚所謂的「寶劍」其實是頭顱內部的一個叫做副蝶骨的骨骼。

如果你到當地人家去做客,主人會將魚頭拈給你,而魚頭中的"寶劍"還會讓你帶走,做為珍藏。很有意思吧!

雅安名菜--砂鍋雅魚

雅安的傳統食俗,注意營養,講求養身,喜原汁濃味,故以砂鍋烹菜。「砂鍋雅魚」是雅安鎮城之寶,正式宴席每席必有,而所用砂鍋必須以榮經縣「白善泥」焙燒而成,保溫性極好。上席後,砂鍋內仍保持沸騰,鮮香四溢,魚嫩湯鮮。

做法:

1、將淨雅魚用川鹽3g、紹酒15g醃漬一下

2、將雞頸骨墊在砂鍋底,再將魚放在雞骨上。

2、將雞肉、豬舌、心、肚、豆腐切成1.5釐米粗、4釐米長的條;蔥切成馬耳朵形;火腿切成薄片

3、連同姜、蒜、蔥、蝦米、香菌、胡椒粉、川鹽、紹酒,放入盛魚的砂鍋內

4、加入奶湯,置旺火上燒沸後,撇去浮沫,移至微火上1小時。

5、將水發就魚片成薄片,瀝乾水,下人砂鍋,2~3分鐘後,將砂鍋置盤中,淋入雞化油,加味精即成。

吃遍五湖四海!

 點這裡,吃遍五湖四海!

相關焦點

  • 越王勾踐和王后雅魚,吳國共同經歷屈辱,為何復國後雅魚要自殺?
    但是,有這樣一對夫妻,並不想我剛剛說的那些一樣能夠風雨同舟、有情有其,有些人只能共苦卻不能同甘,說的就是越王勾踐與王后雅魚。之前在講述範蠡如何在越王勾踐的屠刀之下脫離的時候,就跟大家講過越王勾踐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故事,很多人以為他只是對功臣下手,沒成想這個人對陪伴自己艱苦歲月的妻子雅魚也會如此。
  • 越王勾踐和王后雅魚,在吳國共同經歷屈辱,為何復國後雅魚要自殺
    但誰也沒有想到,面對重新當上越王的丈夫勾踐,雅魚卻選擇了一條自殺身亡的道路。越王勾踐和王后雅魚,在吳國共同經歷屈辱,為何復國後王后雅魚要選擇自殺呢?首先我們看看雅魚做為勾踐的王后,他是怎麼樣的一位女性?
  • 越王勾踐和王后雅魚,在吳國共同經歷屈辱,為何復國後雅魚要自殺?
    越王勾踐和王后雅魚,在吳國共同經歷屈辱,為何復國後雅魚要自殺? 蒲松齡落第自勉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 勾踐和王后雅魚,在吳國共同經歷屈辱,為何復國後雅魚要自殺?
    王后雅魚並沒有因為受辱而自殺,而是與越王勾踐一起忍辱負重,繼續在吳國當牛做馬。終於,勾踐的表演,徹底打動了夫差,越國得以復國,勾踐被放回越國。勾踐和雅魚回到越國後,勾踐每天睡在薪柴之上,每天品嘗苦膽,時刻提醒自己在吳國的屈辱。勵精圖治,勾踐親自下地耕種,雅魚為勾踐織布,親手做衣服。
  • 每天認識一種魚(30)丨烏蘇里擬鱨:身材修長像個牛尾巴一樣!
    ▲點擊「漁愉魚」關注 | 每天認識一個魚下午5點半,不見不散
  • 每天認識一種魚丨躄魚:有」腳「走遍天下
    躄魚,鮟鱇目躄魚科躄魚屬魚類的通稱。有24種,中國產5種。鰓耙退化。頭、體和尾部裸露或被小鱗,或被絨毛狀小棘。為暖水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主要產於印度-西太平洋 。為熱帶和亞熱帶海魚類,有時個別個體隨暖流達高緯度海域。
  • 什麼魚最好吃?這6種魚好吃但不好釣,價格昂貴還買不到
    當然了,大部分地區還是吃的,畢竟它味道真的很鮮美,而且據說還大補,我之前有看到過說是女人生完孩子身體虛,可以用黑魚補氣血,孕婦適當地吃點黑魚對胎兒也會有好處。當然這個我是從網上看的,也不知道對不對,大家別認真哈。
  •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1)小豹鯨
    飼養過程中需要一個相對安靜,有沉木或躲避物的魚缸,飼養溫度適合在26-28度,PH值6.5-7之間,可以以紅蟲等投餵開食,接受飼料程度也是很好的,吃食時遊動相當迅速,休息時喜愛一動不動。--END--每天帶你認識一種南美魚系列會不定期更新,敬請期待!
  •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55)帝王迷宮
    迷宮類的異形有很多種,在第一眼看來十分相似,並且大多數體色都以黃黑、白黑為主,有一些是紋路上的不同,有一些是體型上的區別,還有一些僅僅是細小的差別。第二個區別在於背鰭以及尾鰭,兩者都是斑馬條紋狀的紋路,但細分下,L333的背鰭和尾鰭更加寬大,尾柄更短,L66則比較窄小,並且有小燕尾的表現。第三個區別,有些人說L333的黑白顏色反差更大,顏色更有質感,L66則顯得有些暗淡,這一點個人認為不太能算作參考,因為個體差異,以及繁殖期等情況分析,很難分辨。
  • 每天認識一種魚(80)丨子陵吻鰕虎魚:原生的花衣小霸王
    ▲點擊「漁愉魚」關注 | 每天認識一個魚下午5點半,不見不散
  •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52期(鰈形目體形最原始的皇帝魚)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條魚據說吃到一半,放到水裡,還可以活,這麼神奇?想必只是傳說吧!
  • 每天認識一種魚(394)丨月光魚:嬌小靈活,五顏六色十分漂亮!
    月光魚,別稱花斑劍尾、滿魚、新月魚,二名法為Xiphophorus maculatus ,屬於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
  • 每天認識一種魚(343)丨丁香魚:聞之似丁香花味,美味!
    圖片來源:i.ytimg.com本魚體側有銀白色縱帶,幼魚不明顯,成魚則不易消失;口小,上主上頜骨2片,上下頜骨約略等長,上下頜骨、鋤骨、舌上均有細齒,易於脫落而變無齒;腹緣鈍圓無稜鱗,鱗片中型易於脫落;腹鰭小型易於破壞,背鰭有鰭條11~16枚。體長可達9.5公分。
  • 雅魚為了越王勾踐在吳國夜侍晉國使者,為何吳國滅亡後她卻自殺?
    雅魚與勾踐一起在吳國為奴婢,夜侍晉使,極盡凌辱,三年後歸國,她卻自殺身亡。在勾踐還是太子的時候,知書達理、溫柔賢淑的絕世美女雅魚就嫁給了勾踐,成為越國的太子妃。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相約白首,她相信是嫁給了愛情。後來勾踐繼承了王位,雅魚也成了王后,但勾踐卻膨脹了,敢殘忍地用死士與別國開戰。
  • 巴沙魚和龍利魚是不是一種魚?今天終於知道了,以後再不會買錯了
    巴沙魚和龍利魚是不是一種魚?今天終於知道了,以後再不會買錯了。魚是很好的一種水產品,營養價值高口感好,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普通的淡水魚和海魚大家基本都能分辨,也都認識,唯有兩種魚讓我們有些不好辨別,甚至有時超市的物價籤上也會標錯,這兩種魚便是巴沙魚和龍利魚。
  • 每天認識一種魚(349)丨水馬騮:山河肉食魚王!
    而在原始的河流中,有一種兇猛的索命生物,名叫水猴,即「水馬騮」。其實這是一種魚的名堂,是一種珍稀淡水肉食魚,出沒於森林的原始山河中,以水中小動物如蜥蜴、青蛙、蛇、小魚、小蝦、昆蟲為食物,又稱作魚虎或叢林鱸。英文名字叫:jungle perch,馬來名字叫:sebarau。
  • 被「誤解」的一種魚,因冷凍被人嫌棄,比帶魚有營養,比鯽魚好吃
    ,雖然生活在同一個領域,但是口感是截然不同的,有一些海鮮特別受人喜歡,而有一些海鮮並不是那麼受人待見了,不受人待見的海鮮,有一些是因為味道特別差,還有一些是因為被人誤解,就比如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種魚,它是被誤解最深的一種魚,因為冷凍被人嫌棄,其實它比帶魚還有營養,比鯽魚更好吃一些,你知道這是什麼魚嗎?
  • 每天認識一種魚(58)|中華沙鰍:鰍中花姑娘,身材細又長
    但有一種像泥鰍,卻是中國特有魚種--中華沙鰍。嘴巴又長又尖的中華沙鰍中華沙鰍,學名: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 1892),南方俗稱「穿金妹」,為鰍科沙鰍屬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 什麼魚沒有刺,做出來又非常好吃?一次性了解那些刺少又美味的魚
    前段時間,很多人來問我,有沒什麼魚刺少,做出來又非常好吃?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的魚類千千萬萬,刺多、刺少的都有很多。刺多的魚,吃起來確實很影響食慾,一口下去,全是那種小刺的話,往往都不想繼續吃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刺少,做出來又非常好吃的魚。1.肉質鮮嫩的鱸魚。鱸魚,我們比較常見的分有海鱸魚(也叫花鱸)和淡水鱸魚。說到鱸魚,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沒有肌間小刺,肉質非常地鮮嫩。
  • 這種魚身價不菲,對水質要求極高,這次有幸釣了兩條,你們見過嗎
    自從接觸釣魚這項戶外休閒運動之後,小編也跟大家一樣,變得不再畏懼酷暑嚴寒,但凡能有一點時間,總會想著外出垂釣一番。在祖國這廣袤的土地上,也是孕育著許許多多的生命物種,可能對於我們垂釣者而言,魚類資源才是我們最為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