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判斷一名形意拳選手的演練水平
3) 易犯錯誤:現在很多拳友練習形意拳在眼法上存在問題最多,有的在練習過程中一直低頭,或一直抬頭,就沒有了氣勢。二、外形整:這是形意拳最基本的特徵之一,如果選手連這個要求也不能達到,肯定就不合格。2) 實戰作用:實際上「脆」就是物理加速度的運用,必須在最短時間從零速度達到最大速度和從最大速度降到零速度。前者可以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以最快速度攻擊到對手,後者是接觸到對手後又能以最大力量作用到對手身上。
-
形意拳練習訣竅
形意拳把它落實到地上,沒了馬可這間架和勁道不能少。三體式怎麼回事?最終落腳點都在腳後跟上。全身勁往裡兜一下放一下,體會鬆緊縮放;3、三體式,打拳擊的刺拳、直拳、擺拳、勾拳。人身體肌肉力量只發揮出百分之二十幾,形意拳就是把那百分之七十幾找出來。出來了沒人能抵擋。關鍵在轉胯,後腳跟一蹬,胯一轉,通過脊椎轉到手上。把這個勁練出來效果就厲害了。
-
形意拳的「尾閭」
特 別是尾閭同「腰關節」共同配合對全身運動作用則更為明顯。而尾閭在「腰關節」運動中起到了始動點的作用,形意前輩發現了此特點,並形象地稱尾閭為「轉鬥」。因此說尾閭動既包括尾巴根部運動和尾閭同「腰關節」共同配合運動兩類形式。「腰關節」是由腰椎(主要指2至4 節腰椎)與骶髂關節、髖關節等構成,共同配合完成類似單一「臼」體關節功能及幾何變形。
-
形意拳的三種練習方法
五行拳的三種練習方法練習五行拳有三個過程,也可以說是三種方法,只有經過這三種方法的訓練,日積月累、持之以恆地刻苦用功才可能提高至形神合一的階段。一、基本方法-用鬆柔勁學拳初學拳應重點掌握姿勢要領,內外放鬆,減不當用力,學好基本動作,使三型三法(手型、步型、身型、手法、步法、身法)合度, 做到式正招圓。這一方法的鍛鍊要點可以歸納為:鬆柔、連貫、圓活、姿勢正確、動作整齊、進退和順、均衡穩定七點。
-
形意拳的說手與實戰
形意拳的真功夫指克敵制勝的實際功夫,達到真功夫的境界,一是需要功力強勁;二是動手經驗豐富;這不是隨意練習一下套路就能做到的。 郭雲深大師為形意拳實戰派領軍人物,以半步崩拳打天下著稱,其實這就給了後人一個啟示,形意拳該如何實戰,那即是簡單直觀,形意拳裡面的招式不算太多,饒是如此五行十二形全部運用起來,沒有高出對手數十倍的功力,也是無法做到的;最簡單有效的就是精煉一兩種招式,反覆練習,直到形成信手拈來的本能,就如同張嘴吃飯一樣自然,再加上過人的功力,那就一定可以實用了
-
形意拳「鷹捉」練習的關竅,點破即透
形意拳鷹捉的核心是要做到「起鑽落翻」,要做到「鑽」到與眉齊,落(打)到胸口平,落翻後的手掌虎口與胸口在一條直線上。鷹捉是以三體式作為定勢,落勢後要做到沉肩、墜肘,兩肩要平,而這種平一定要在輕鬆自然中去尋求,切記:鷹捉定勢後後肩一定要下沉、肘要下墜,前臂中間不能有彎曲,使肩、肘、手在一條直線上,只有做到這樣能夠讓發出去的勁力灌送稍節(手)。
-
踩雞步是形意拳的基本步法和核心技術之一
很多人認為是單腿獨立,沒錯,但這是靜態的特徵,而步法的關鍵是動態的特徵,這才是真正能夠有實戰作用的,什麼是雞步的動態特徵呢?也是「踩」。由此看來,確切地說形意拳的基本步法應該稱為「踩雞步」,這種叫法在形意拳的近親「心意六合拳」中是普遍的。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說踩雞步是形意拳步法的核心技術?
-
形意拳「九歌」與「八字」訣
所謂「九歌」,是指在演練形意拳的過程中,對人體的身、肩、臂、手、指、股、足、舌、臀(肛)九個部位姿勢的要求。 1、身,是人體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連接上下肢和人的指揮機關頭部。在演練形意拳的過程中,身的姿勢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拳式運動的質量和攻防技巧的發揮。
-
練習形意拳的驚人反應——換勁
劉殿琛老前輩在《形意拳術抉微》中曾說「餘初學技藝時頗學運氣,如肩垂、項豎、齒扣、舌頂內提等,如法習之,數日一作勢,漸覺氣可至於心間,然即周身倦怠,四肢無力,強習數日,則氣漸覺稍往下行,而又有周身倦怠之弊,如是者數次,而後始能一經作勢,氣即直達丹田,此即五行為五關之說。
-
一位練習形意拳的前輩心得體悟
直到畢業之後,返校參加武協周年誌慶,才見過一個老前輩演練形意連環崩拳,那時真是開了眼界,見識到了形意拳剛猛霸道的特點。那時由於還在練習外家的東西,所以卻並不是很有誠意學,待到想學之時老前輩已經作古了。於是內心一直引以為憾,直到遇到我現在的老師。我的習練形意拳的歷程才算開始了。形意拳由習練之日起,便一直強調站樁,也即是三體式。
-
形意拳之精髓
慢得程度近似打太極拳,又像站「活樁」,極其枯燥,但很吃功夫。這種練法要求架子很大,很舒展,呼吸要求順暢自然。這個階段主要是練規範拳架,達到抻筋拔骨,通順經絡之目的。 有了形體的規範,下一步就是「摸勁」。這又有點像打太極了,不是外形的發力,主要是用意。有句話叫「有的放矢」,形意拳就是這樣,為了這一拳一腳的目的,發招迅捷明快,不拖泥帶水。
-
形意五拳的練習,應該注意什麼?
我下面提出的五拳練法部分要點,是傳統的說法結合個人領會而成,可作初學者的參考,有無失誤、不當,希方家指正。形意五拳(即劈、崩、鑽、炮、橫),在形意拳術系列中,屬於基礎部分,故又名之為「母拳」。是初學者開始學的拳,看似簡單,實際卻不易練好。其中關鍵在於師傳以掌握「要領」和下功夫練才可練好,只有打好基礎,再練其它形意拳套,才容易合轍而臻於佳境。
-
形意拳三法詮真
習練形意拳術,須依「氣法」培植養護真氣。調氣解:調氣是「氣法」的基本要義。調氣,即通過調整氣息的運行,整合五臟六腑之間的陰陽關係。臟器自身的功能為內、為陰;其他器官功能的支持作用為外、為陽。調氣的實質是促導五臟六腑功能的有效發揮,整合五臟六腑之間功能的配合能力。在調氣的過程中,人體氣血的運行得以通暢、協調,進而達到氣血為一,強壯腎陰,培植真氣之目的。
-
形意拳術之震腳
各種拳術的要求和追求不同,震腳在各種拳術中的作用、表現形式、練法也不盡相同。形意拳術震腳技藝的運用十分常見,實踐性很強,僅靠筆墨實難以盡述。在此,僅對形意拳術震腳之技談點個人感悟。旨在藉此形式,同習拳摯友進行交流,對進一步了解形意拳術震腳之技有所裨益。一、震腳概念震腳是指腳離地面一定距離時迅速下落的行為。通常有踩、踏之意。
-
形意拳與站樁
二、形意拳站樁的作用拳諺說:「步不穩,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為此,形意拳特別重視站樁,以此來促進身體素質的均衡發展,提高套路的演練水平和技擊的實戰功力。意拳(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他在研習形意拳的過程中,對武學有所新悟,他把站樁作為該拳訓練勁力的核心內容,在武林中獨闢蹊徑,另立一家門戶,數十年來經久不衰。形意拳中的站樁功法,不但是提高拳式勁力的好方法,而且它還具有良好的祛病強身的作用。在它們特定的人體姿態調練過程中,人的相關經絡都受到了良性有益的刺激。
-
習武人夢寐以求的上乘武功-形意拳的骨力練習法
肌纖維的功能是通過收縮產生張力,筋和骨起調節、支撐和彈性作用。肌纖維必須通過筋的支持和聯繫,才能使肌肉附著於骨骼上,發揮其運動功能。 形意拳樁功中的「半撐傘」狀態,表現為骨骼合理支撐下的「筋緊肉鬆」;也就是拉長筋,拔開骨關節間縫隙(拉長骨關節肌腱),肌纖維相對放鬆。
-
從傳統武術形意拳與現代搏擊拳擊實用技法試析形意拳與拳擊的關係
這段時間,在網絡上流行這樣一種觀點:形意拳的技擊實戰,外表看起來就如同拳擊!衲子不知道這個觀點的出處,好像是一位大師說的。磚家、叫獸,大溼……衲子要說,這不管是哪位「大師」所說的,那也一定是當不得真的醉話或者夢囈!衲子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
別拿你的一知半解定義形意拳,你練的路數對嗎?你認為的是嗎?
普天之下練形意拳的多如牛毛,可是練出東西的人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注意,正確的方法不等同於正確的要求。在同一個老師的教導下,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考上大學,這個是需要我們深思的地方,練拳也一樣,並不是每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徒弟都能有成就。除了個人原因,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練習的路數是不是正確。
-
形意拳的秘訣
尚氏形意拳---通過力學原理指導實戰技擊,通過人體經絡感知身體勁力的節節貫穿,通過易經之理指導拳術之思想,正所謂: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真正遇事的時候憑的最根本的還是功夫,也就是所謂的勁力。其他可以說都不是很重要。有些人平時很厲害,與人交手點到為止。別人都以為他了不起,但真正和人動起手來,遇到事的時候。平時點到為止的東西根本發揮不出來。我就是這樣。這點我有切身的體會。平時我也注重和人對比,交流。認為這樣才能提高實戰水平。但是你平時和人點到為止,用的得心應手,但真正碰到事的時候,那完全是兩碼事。
-
形意拳要做到怎樣才能用步子打人?
拳能不能用好,關鍵是你有沒有體會。不是你拿來去用,去別人身上體會,當然也是在別人身上體會,但這個體會是被動,是別人在你身上運用。換句話說你的身法是你的師傅帶給你的,你的身法的改變也是你的師傅給你帶來的。身法的目的,不光是讓你能夠用上,而是讓你能夠用好。所謂欲速則不達。開始練拳,為了能夠用上一定會偏離原則。這個時候錯誤會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