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武術形意拳與現代搏擊拳擊實用技法試析形意拳與拳擊的關係

2020-12-11 道韻筋骨開發體系

這段時間,在網絡上流行這樣一種觀點:形意拳的技擊實戰,外表看起來就如同拳擊!衲子不知道這個觀點的出處,好像是一位大師說的。磚家、叫獸,大溼……衲子要說,這不管是哪位「大師」所說的,那也一定是當不得真的醉話或者夢囈!

衲子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形意與拳擊,從外觀到實質,兩者都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拳擊是西洋拳法,主要以直拳、勾拳與擺拳所組成,當然,另外還有一些組合拳法;而形意拳則為中華民族內家武技。我們知道,所有拳種、所有門派,其秘籍歸納起來有兩項:身法與發力。

拳擊有拳擊的身法,拳擊有拳擊的發力方式;而形意拳有形意拳的身法,形意拳有形意拳的發力方式。

拳擊的身法與發力,與形意拳的身法與發力是截然不同的。形意拳向有「五行拳為體,八字功為用」之說,但這也只不過是說給別人聽的。形意拳八字功:斬、截、果、跨、挑、頂、雲、領,也只是作為平常練習使用,而並非能夠直接用於技擊實戰!

拳擊我們都知道,因此毋庸贅言。而形意拳的技擊實戰又是怎麼樣的呢?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個一般來說很少有人談及。衲子是末學晚輩,更非武林中人,因此說一說也當沒有什麼忌諱。

形意拳的技擊實戰是「纏法」和「捆法」。有人聽到《古拳譜》有「硬打硬進無遮攔」之說,便以為形意拳是「愣頭青」的打法,這就大錯而特錯了!

形意拳也有「單推手」和「雙推手」,只不過沒有太極拳那麼複雜而花俏罷了!「單推手」與「雙推手」是用來聽勁兒的。實戰過程中,形意拳的手是搭在對方身上的,這也叫「神光籠罩」。

當對方發力時,順著對方的力走,做到不丟不頂,在對方之力出尖之後,在那一刻發力,如此才能做到「犯者立僕」!而自己的上、下、左、右、前、後,卻一定要通過六面混元的爭力阻力,做到「形不破體,力不出尖」。

那麼,到底是拳擊好,還是形意拳好?到底是拳擊厲害,還是形意拳厲害呢?都好!都好!要想真正練好都不容易!(本文作者道韻國術學友我本佛前一青蓮)

相關焦點

  • 形意拳古代-殺人術,如今為何不能戰散打和拳擊?
    我們以形意拳為例,創始人是誰,雖然眾說紛紜,但是終有定論了。創始人當時能開宗立派,讓這門拳術傳承下來,並且發揚光大,在當時,可以不誇張地講「打敗天下無敵手」的,起碼是罕逢敵手,對當世的高手都做過評估、甚至交流,不然你能混得下去?你說開館就開館,十裡八村的拳師同意了麼?你說開宗立派就開宗立派,普天之下的名門正派的傳承人多了去了,憑什麼你的徒子徒孫跟他們平起平坐?
  • 形意拳的說手與實戰
    縱觀當代傳統武術,大部分練習者處於健體強身的目的,這屬於傳統武術的主流,體現了傳統武術優於現代功夫的良好健身性,應大力發揚;但也有部分練習者亮出傳統武術的實用的一面,最直觀的反應就是說手,叫徒弟用拳擊打自己的特定部位,然後用事先預備好的招法來把徒弟控制或發出,這種招式的發揮固然十分巧妙,但這畢竟是紙上談兵,需要徒弟不用力氣,軟綿綿的來配合,如果換個生人沒有預兆的出手,那結局將會很尷尬。
  • 形意拳實戰技法選粹(七拳十四處打法)
    武術界同仁熟知的車永宏的「遊鼉化險,絕地逢生」,郭雲深的「連珠崩拳」,買壯圖的「雞形四把捶」,宋世榮的「燕子取水」,劉奇蘭的「龍形特技」,張樹德的「馬形技法」,布學寬的「獅吞手」,劉劍的「截手連珠炮」,宋鐵麟的「陰陽把」,孫德宜的「反手割脖、順手牽羊」,呂加麟的「連三腿」等等都是諸位先師的拿手絕活;技擊泰鬥李復禎的「五花炮、絞捎子、連環手法虎撲子」更是形意界眾所周知的絕招。
  • 他是近代形意拳高手,擂臺上智勝西洋拳擊高手
    中國近代,出了一位英雄豪傑,打敗過西洋拳擊高手,贏得了國術大賽冠軍,後來還培養出了一代拳王,這個人就是形意拳高手朱國福。五六年後,朱國福練出一身好功夫,形意拳功力深厚,摔跤術、刀術、槍術都非常嫻熟。朱國福在上海觀看拳擊比賽,被拳擊的簡潔實用技術吸引了,於是向一位法國拳師學習拳擊。由於朱國福有形意功底,數月後,那位法國拳師就打不過朱國福了。朱國福把拳擊技術與自己的形意拳融合起來,形成自己的特種風格。朱國福成立了一支女子拳擊隊,參加各種表演和女子拳擊比賽。
  • 傳統武術、散打和拳擊,哪個更適合街頭防衛?
    傳統武術、拳擊、散打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三種技擊術。傳統武術以其豐富獨特的技法獨樹一幟,拳擊和散打則以其簡單實用的特點備受喜愛。作為防衛的手段,該選什麼好呢?傳統武術:門類豐富、技法多樣傳統武術源於戰爭。最初的武術就是服務戰爭的,許多傳統武術的技法中依然保留著生死搏殺的技術。
  • 形意拳練習訣竅
    形意拳把它落實到地上,沒了馬可這間架和勁道不能少。三體式怎麼回事?最終落腳點都在腳後跟上。所以民國那陣如孫祿堂這樣的前輩都是把徒弟養在家裡,或者像中華武術會、國術館這樣的把人養在館裡專門練功。文武文武,過去人是真拿它當回事,如今是連影子都看不到了。蔣介石對文化傳統很重視,當時各地國術館都是中央財政撥款支持。民間還有各種國術館和武術會,都是當地財團支持。另外還有一些軍閥資本家自己辦的小型國術館等等。
  • 形意拳十二形拳用法歌訣
    崩拳形意拳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拳種。自形意拳創立至今,歷代武術名家總結出了很多打法歌訣,這些歌訣簡單易懂,但簡潔明了的指出了形意拳招法的特點。今天我們來分享下關於十二形拳的幾句歌訣,供大家學習!一、龍形盤根,虎形撲人。
  • 實戰性武術-形意拳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中國傳統拳術之一。據傳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際可(1602年—1680年)。形意拳創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神與氣合,氣與意合,意與力合,肩與肘合,胯與膝合,手與足合。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改革創立而成,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
  • 大成拳之感悟
    心意拳奉嶽飛為祖師傳至李洛能創立了形意拳,形意拳傳到王薌齋創造了大成拳。大成拳創立於民國年間,創拳之初有好友問一代宗師王薌齋大成拳是現代武術還是傳統武術?王曰:大成脫胎於形意,以深厚的傳統文化作為鋪墊,又吸收了國外拳術,是中西合壁的拳法。但若論歸納分類的話理應稱為傳統武術。所以大成拳與傳統武術能推手聽勁又能與現代搏擊打打拳,兩邊都能玩上能交流切磋。大成拳不是為擂臺比賽而創的拳,在街鬥中才能更具有優勢能有更好的發揮作用。
  • 「拳理」相對於現代搏擊,傳統武術有哪些特點?
    有人總是問我傳統武術到底是不是騙人的,我一般都會反問你眼中的傳統武術是什麼樣子的?你所了解的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有哪些區別?一般大家都會一頭霧水,今天就借這個機會,聊聊相對於現代搏擊傳統武術有哪些特點。我主要從習練和實戰兩個角度,談一下自己的總結。第一個方面是傳統武術相對於現代搏擊的習練特點。
  • 武術世錦賽項目科普:形意拳,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距離武術世錦賽開幕只有10天啦!小體繼續為你帶來武術世錦賽比賽項目科普系列《形意拳》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什麼是形意拳?形意拳是我國傳統武術中的一個優秀拳種,它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哲學、醫學、養生學等民族文化智慧,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300多年來廣泛流行於我國的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北方各省。形意拳是一種特別強調外形與內在意識高度統一的拳術。要求「心意誠於中,肢體形於外「,」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象形取意、仿形會物「。因此也稱」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
  • 傳統武術不堪一擊?渾元形意太極掌門慘遭搏擊愛好者三次擊倒
    5月17日,在一場民間格鬥比賽中,68歲的渾元形意太極掌門馬保國在30秒內,慘遭50歲搏擊愛好者王慶民3次擊倒在地!傳統武術真的如此不堪一擊嗎?傳統武術一直被質疑為只能是修身養性的花架子,並不能對對手造成足夠的殺傷,不過也有很多人相信傳統武術肯定存在能打之人的,高手在民間之說也一直存在。
  • 形意拳,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武術世錦賽項目科普
    距離武術世錦賽開幕只有10天啦!小體繼續為你帶來武術世錦賽比賽項目科普系列第四集《形意拳》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什麼是形意拳?形意拳是我國傳統武術中的一個優秀拳種,它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哲學、醫學、養生學等民族文化智慧,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300多年來廣泛流行於我國的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北方各省。形意拳是一種特別強調外形與內在意識高度統一的拳術。要求「心意誠於中,肢體形於外「,」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象形取意、仿形會物「。因此也稱」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
  • 為什麼形意拳拳勁打得驚天動地卻不能實戰?
    二、現代舞搏擊中,多以拳擊為主,尤其是阿里舞步,動作速度極快,而且不給重心,而一般的形意拳練拳時,往往左、右腿交替前進,現代搏擊中基本都是上、右腿交替前進,不是左、右腿交替前進。同時要提前移動重心,移動中保持穩定,移動中進攻防守。教拳不教步,教步大師,也許是保守的傳統武術,能把步法練好的,步行比戰鬥重要。
  • 山東第一家綜合性武術暨拳擊格鬥俱樂部成立
    山東第一家綜合性武術暨拳擊格鬥俱樂部成立當拳擊遇上太極,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激情四射的拳擊和行雲流水的太極,揮汗如雨的拳擊和氣定神閒的太極,拳拳到肉的拳擊和若即若離的太極——看似很遠,其實很近。看似大不相同,實則拳理相同。昨日,將中西武術文化融為一體的山東拳尊俱樂部正式成立。
  • 形意拳與晉商
    形意拳之所以能發展完善,與明、清及民國初年山西晉中祁縣、太谷等縣興盛的商業是分不開的。考究資料表明形意拳與晉商是相扶相襯的關係。1、形意拳的概念形意拳的概念是以"心意誠於中而肢體形於外",或"以形取意,以意取形,形隨意轉,意自形生"。實則為意為本,形為標,以意練形,形意相隨並練的拳種。
  • 形意拳的腰為什麼這麼重要
    黃柏年老前輩傳這一分支,很注重習拳中腰的訓練,有腰為主宰一說。老前輩們,在搏擊(戰事)很早就注意到了腰,在實搏中的重要,強化腰(腹)能力的訓練,放在了極重要位置。現代體育,田賽,徑賽,拳擊,球類……無一不是十分重視腰腹能力訓練。形意拳這個拳種,習練,使用中,不知或不會使用腰,明眼人一看應知。這應是拳家評判他人,拳架走勢重要依據之一。這就象看投擲類(鉛球,鐵餅,標槍,鏈球等)教練看學生,只著一出手,便知遠近同理。看形意拳達到什麼層次,也與這同道。
  • 武術實戰放棄拳頭,形意拳利用小臂打擊對方重心,自由進攻無阻礙
    武術實戰放棄拳頭,形意拳利用小臂打擊對方重心,自由進攻無阻礙 2020-08-31
  • 形意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形意拳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差別。形意拳,又稱行意拳。雖然起源說法不一,但廣泛認可的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濟市)姬際可。形意拳創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要知道形意拳是心意拳的增強版,而不是獨立出來的東西。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改革創立而成,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
  • 風雲生 你是否真的懂形意拳的外三合
    我曾經收購一本書的複印件,叫《形意拳術秘訣》,作者高降衡,據說是郭維漢的弟子!書裡的形意拳體系,核心為丹田六合!而後來的形意拳,核心為三才六合!以前的文章裡,也有人評論說,不喜歡我說泰森什麼的,其實,按形意拳外三合作為技術標準,去衡量一些形意拳領軍人物和泰森,實際上首先領軍人物手腳不合,而泰森典型的肩胯,肘膝,手足都是合的,也就是說,練職業拳擊的泰森反而是外三合,而形意拳敢稱為領軍人物的一些人,在大談筋骨同時,反而是沒有做到外三合的!諷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