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紀念史視角加強五四運動研究

2020-12-23 中國社會科學網

  五四運動是20世紀中國歷史上一件標誌性的重大事件,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乃至在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發展進程中都具有重要影響。處於新時代這一歷史條件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進一步推進五四運動研究,從更寬廣的視野認識中國共產黨和五四運動的歷史,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重要視角和進路

  從學術史的簡要梳理來看,有關五四運動百年來的紀念和研究成果已高達數千篇,並多以五四運動的整十年紀念為契機,形成階段性的井噴式爆發,2019年就達600餘篇。同時,如果著眼於反思的視角對這些文章進行檢索,則可見這樣一個事實:目前的五四運動史研究,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著眼於探討中國共產黨紀念五四運動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見。其中,陳金龍、胡國勝、陳文勝等將中國共產黨人與五四運動的紀念和解讀聯繫起來,頗有價值。不過,這些學者大多將研究時段限定在革命時期,進行整體闡述的論著也是著眼於闡發五四精神以及紀念活動的社會功能等視角。關於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人對五四運動的紀念和解讀,目前尚缺乏足夠關注;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是如何紀念五四運動的,也鮮有學者從長時段進行闡釋。

  實際上,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之間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係。從五四運動來看,它為中國共產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滋養,即無論在自身的成立、發展和壯大過程中,還是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徵程中,中國共產黨總是能夠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形勢和任務,通過對五四運動的闡釋和紀念,汲取自身前行的力量。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對五四運動的高度關注、紀念與闡釋,才奠定了五四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得五四運動歷經百年依然成為中國學術界探討的重要議題。那麼,位於新時代這一歷史背景,處於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建黨百年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如何進一步推進五四運動研究,闡釋中國共產黨之於五四運動的特殊貢獻和永恆情懷,並有益於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紀念史是一個重要的視角和進路。

  開闢研究新領域

  翻檢學界研究成果可以發現,紀念史尤其是中共紀念史,是近年來學界較為關注的一個重要領域。對於該領域,已有學者展開過富有創造性的研究和闡釋。其中,陳金龍最早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史這一概念,並申請了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包括重大項目),開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和闡釋工作,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在其倡導和推動下,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史研究逐漸引起學界關注,並湧現出胡國勝、魏建克等一批新生代學者和研究成果,進而開闢出中共黨史研究的新領域。

  著眼於五四運動記憶,學術界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學者從記憶層面對「五四」時人與五四運動進行了解析,形成了別具特色的研究理路。較具代表性的,如耿雲志《傅斯年對五四運動的反思——從傅斯年致袁同禮的信談起》(《歷史研究》2004年第5期);又如,歐陽哲生《胡適對「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新文化的理想與困窘——蔡元培看五四運動》(《史學月刊》2019年第5期)等。此外,張寶明專門以五四運動記憶為主題申請並主持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五四運動百年記憶史整理與研究」,並以此為契機組織學術團隊進行五四運動記憶史的資料整理,積累起五四運動記憶史的研究基礎,形成新的學術領域。

  當然,學術界還召開過涉及五四歷史記憶內容的學術會議,如北京大學召開的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就是以「五四的歷史與歷史中的五四」為主題,其中有些論文即對不同階段、不同地域追憶「五四」、反思五四運動的情形作了新梳理。

  以上表明,作為一個重要專題,無論五四運動紀念史還是五四運動記憶史,均已引起學界重視,並漸成五四運動研究中新的拓展方向。然而,儘管有此趨勢,五四運動紀念史尤其是關於中國共產黨與五四運動紀念的歷史仍需進一步倡導。

  紀念史研究大有可為

  實際上,從紀念史的視角研究五四運動,探討中國共產黨與五四運動紀念的大歷史,不僅可行,而且大有可為。

  首先,中國共產黨與五四運動的紀念史,有著較為豐富的可供挖掘的研究內容。在五四運動的紀念上,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極為重視五四運動歷史經驗的總結,並時時刻刻將五四運動紀念活動與總結五四運動歷史經驗、凝聚各方共識、實施政治動員、表達政治主張、進行社會整合等結合起來。基於此,我們可對中國共產黨五四運動紀念活動的緣起、類型、方式進行論述,從宏觀上把握中國共產黨紀念五四運動活動的總體狀況;可按革命時期、建設時期、改革時期的歷史分期系統梳理中國共產黨紀念五四運動的歷史脈絡,進而呈現中國共產黨紀念五四運動活動演進的歷史過程;還可從個案的角度對中國共產黨紀念五四運動活動進行研究,比如考察不同歷史時期中共主要領導人對於五四運動的紀念,不同歷史時期中共領導下的知識界和教育界對於五四運動的紀念,不同歷史時期中共領導下的普通民眾對於五四運動的紀念,以及不同群體在五四運動紀念上是否受大的時代背景的影響,彼此之間的紀念活動具有怎樣的同與異,對於當今時代五四運動的紀念活動具有怎樣的啟迪作用;等等。

  其次,中國共產黨與五四運動的紀念史,有著豐富的可供利用的研究資料。從官方文獻來看,中央檔案館和各地方檔案館所藏關於五四運動紀念活動的檔案、各種不同歷史時期的黨報黨刊、我黨歷任主要領導人關於五四運動的重要講話以及主要領導人的文集和回憶錄等,對於探討中國共產黨五四運動紀念史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從民間文獻來看,不同時期各種有關五四運動的資料集、親歷見證過五四運動紀念的各種時人的文集和回憶錄等,也都是探討五四運動紀念史的重要資料,充分佔有這些歷史文獻,可為探討中國共產黨與五四運動的紀念史提供一個他者的視角。

  最後,中國共產黨與五四運動的紀念史,有著豐富的可供運用的研究方法。正如陳金龍所指出的,紀念活動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政治儀式、政治象徵,是實現文化傳承、文化傳播的手段,也是促進社會認同、社會凝聚的途徑,還是保存歷史記憶的一種方式。由此而言,諸如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共黨史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都是五四運動紀念史研究中需要綜合加以運用的。而且,採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對象也會有很大區別。比如,運用比較研究法,可以探討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紀念五四運動活動的同與不同,進而揭示不同歷史時期紀念活動的各自特點等。

  總之,由紀念史這一視角來看,站在百年之後新時代的今天,梳理和總結中國共產黨與五四運動百年紀念歷程及其所呈現的不同特點,對新時代如何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當然,如果從話語分析的視角來看,中國共產黨與五四運動的紀念史還有著折射時代變遷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概而言之,時期不同,我黨紀念五四運動的話語體系也有所不同,分析紀念五四運動話語變動的歷史軌跡,解讀不同時期五四運動紀念話語的變化及其原因,既可折射出百年來世情、國情與時情的時代變遷和走勢,還可揭示中國共產黨在紀念五四運動活動中注重引領並建構自身意識形態話語的歷程。而如此種種的探討,均將有益於汲取滋養,進而促進當今的經濟社會穩定和發展。由此著眼,有志於此方面研究的學者不妨一試。

 

  (作者單位:河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把準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研究的正確方向
    倪邦文表示,課題研究目標就是要進一步深入學習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和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強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的研究」「加強對五四精神時代價值的研究」等重要指示和要求,進一步引導青年傳承和弘揚五四精神,激勵青年在各行各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2. 把握研究的重點內容。
  • 要把準五四運動和 五四精神研究的正確方向
    本報訊(通訊員 周月亭)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近日在中央團校召開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認為,課題研究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準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研究的正確方向,拓展研究視野,深挖歷史意義,突出時代價值,讓研究工作更加有利於新時代中國青年牢記和傳承五四精神。
  •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論證會認為——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論證會認為——要把準五四運動和 五四精神研究的正確方向周月亭發稿時間:2020-07-06 17:16: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中國青年網  本報訊(通訊員 周月亭)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近日在中央團校召開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
  • 翻譯是前鋒 語言是利器 以翻譯視角回望五四運動
    圖說:活動現場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歷史進程中的翻譯——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暨第三屆《外國語》翻譯研究高層論壇」昨日在華東政法大學舉行。與會專家圍繞「五四運動」前後主要代表人物的翻譯實踐和研究發表成果和學術觀點,這場學術交流不僅展現了翻譯學科的最新成果,也凸顯了翻譯在歷史進程中,尤其是「五四運動」時期發揮的巨大作用。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許鈞圍繞「五四運動前後的翻譯與語言問題」展開論述,指出五四運動是一場涉及語言、文學、文化與思想各個層面的革命運動。
  •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論證會認為——要把準...
    原標題:「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論證會認為——要把準五四運動和 五四精神研究的正確方向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近日在中央團校召開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出席會議並講話。
  •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舉辦
    本報北京6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楊寶光)今天,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在中央團校召開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出席會議並講話。
  • 【哈爾濱革命史志】「一一·九」運動與五四運動:作為比較研究的...
    五四運動和「一一·九」運動都是中國近代史中的學生愛國運動,比較而言,二者有相似又有不同。歷史事件的比較研究使我們更加清晰的看到「一一·九」運動對於中國近代史、東北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作為生活在事發地——哈爾濱的一員,感到由衷的自豪之餘,更覺得有義務有責任把先輩的精神發揚光大,使更多的後昆受到教益。
  • 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意義
    【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者:倪邦文(中央團校黨委書記、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執委會主任)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深切緬懷了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總結了黨和人民探索實現民族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對發揚五四精神,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五四運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起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必須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加深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的認識」①,引導廣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勵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本文試從毛澤東關於五四運動及相關問題的論述入手,進行研討,以期有助於人民對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論述的學習和踐行。
  • 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  天安門集會遊行和火燒趙家樓的壯舉留下的文獻資料中,最珍貴的要推顧兆熊的《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之示威運動與國民之精神的潮流》、羅家倫《「五四運動」的精神》、張東蓀《「五四」精神之縱的持久性與橫的擴張性》。這三篇「短評」,是五四運動最重要的三份文獻。
  • 共青團中央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
    深刻領會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五四精神的時代價值。習近平總書記以「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偉大社會革命運動」、「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高度評價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從「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以全民族的行動激發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以全民族的搏擊培育了永久奮鬥的偉大傳統」三個方面深刻揭示了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深遠影響。
  • 韓國"國師":中國五四運動受韓國啟發
    節目以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韓國「三一獨立運動」百年為題,在介紹運動所帶來的世界影響時,竟稱「當時的中國人缺乏民族意識,國家觀薄弱,因為羨慕韓國的『三一運動』,所以後來發起了五四運動」。根據中共中央黨校崔龍水教授《三一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比較研究——以中國歷史資料為中心》一文,「三一運動」發生後,中國先進的報紙對事件真相進行了報導,聲援了朝鮮人民,中國民眾對朝鮮人民的呼籲做出了積極響應。另一方面,三一運動也鼓舞了中國人民,「可把朝鮮的三一運動看做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中國的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 李顯龍紀念五四運動,好像怪怪的?
    於是,五四運動百年之際,華語世界的大多數組織都從自己的角度紀念五四。然而,還是有一則紀念消息讓馬前卒工作室大吃一驚:紀念日當天正是這個楊榮文為新加坡的五四運動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書面致辭,查查聯合早報網,研討會的主辦方和聯辦方「亮點」無數,以至於馬前卒工作室甚至顧不上考慮李顯龍紀念五四的動機:座談會由南洋孔教會主辦,新加坡陳延謙基金贊助,新加坡東亞人文研究所、中國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臺灣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鵝湖月刊社、香港法住文化書院研究所聯辦。
  • 五四特輯 | 五四星火: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五四運動的傑出的歷史意義,在於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進了一步的地方。正是五四運動中,中國的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對於這場鬥爭的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 誰是五四運動的發動者和收割者?棋子或棄子?絕對顛覆你的認知!
    五四運動產生的背景,是梁啓超領導的〝研究系〞和段祺瑞領導的〝安福系〞,在國會和政壇的矛盾對立。〝研究系〞以梁啓超領導的進步黨為班底,〝安福系〞以段祺瑞的皖係為班底,都由一幫資深政客組成。在直系掌控北洋政府總統(總統徐世昌)和國務院總理之職的情況下,〝研究系〞和〝安福系〞在國會展開爭奪。
  • 五四運動百年:現代文明與野蠻落後的纏鬥
    已故的《五四運動史》作者、美國威斯康辛教授周策縱早已給出更直接的回答——「五四運動是活的歷史,因為它的精神還活著,它所提出的目標還沒有完全達到,還有更年輕的人志願為他而推動。自由、民主、人道、科學,都是永遠不會完結的事業。」
  • 五四運動,光芒萬丈
    5月初,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五四運動爆發。圖為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左起)陸徵祥、王正延、顧維鈞、施肇基、魏宸祖。圖片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是誰最先將消息報告給國內?又是誰推動國內掀起運動的浪潮?五四運動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1918年12月,梁啓超以個人名義組織了一個民間團體,赴歐洲考察。
  • 澳門舉辦系列活動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人民網澳門5月4日電(記者 毛磊) 5月4日,澳門青年通過五四青年節升旗儀式、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巡迴展揭幕儀式、「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社團結盟計劃」籤約儀式、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郵品發行儀式暨「五四精神百年傳承」青年論壇,以及「百人青年拼新章」等活動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 姜坤 朱凱娜:百年「五四運動」與「三一運動」的歷史影響
    「五四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主義運動,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篇章。今年「五四運動」迎來一百周年,同時朝鮮半島「三一運動」也迎來了百年滄桑。
  •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我們回望那段歷史,重溫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加深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的認識,可以更好推動新時代中國青年繼承五四精神,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那麼,我們就有理由在反觀和比較五四運動與以往革命不同之處的時候,在深入梳理五四運動精神脈絡的時候,充分認識到五四運動的確是比先前的所有革命都大大地前進了一步,充分認識到五四運動與其後百年間的重大歷史性事件都是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