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易經》重要傳承人

2020-12-23 歸園花子

易經是我國五千年文明文化綱領,是我國文明傳承的根基,也是世界公認的人類文明智慧結晶,那麼易經從產生到傳承到今天都是那些先賢哲人引導的呢?

伏羲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創造了八卦,從而衍生了易經,《易·繫辭》記載伏羲發明八卦的如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其次便是周文王,我們今天看到的《周易》主體便是周文王所創,看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他在被囚禁時根據伏羲的八卦進行推理演繹,創造出了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

還有一位最重要的人物便是春秋時期的孔子,在文王周易後添加了易傳,是我們今天認識易經的重要思想導讀。背後人們稱作十翼。

上面說的三位,是易經的最主要的創造者。

後面的是易經的重要傳承和發揚者。

董仲舒是西漢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對於易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另外一位是鄭玄,對易經作了註解,把象、彖和經文結合在一起,提出五行生成說與爻震說,對於易經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到了三國時期,陸績對於易經有比較深入的研究,著《渾天儀說》《太玄經注》,並註解易經。

到了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將易學與佛學理論結合在一起,著有《周易大義》等書。

孔穎達被稱為唐初大儒,他繼承並且突破了王弼易學,依據易傳對易經進行解釋,曾奉唐太宗命編纂《五經正義》,融合南北經學家的見解,是集魏晉南北朝以來經學大成的文人。

孫思邈大家比較熟悉了,是一位大醫學家,他提出「易具醫理,醫為易用」,將醫學和易學結合起來。

陳摶老祖把儒家,道家以及佛家各家思想融為一體,並且對外公布了多張易經的要圖。

朱熹是北宋易學集大成者,朱熹著述非常多如,《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提出「理」的觀念。

來知德是繼孔子後用象數注釋易經的又一位重要人物,其著作《周易集注》,易學成就更是獨樹一幟,時稱「絕學」,被稱為「孔子以來未曾有,對後世影響至深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在易學上有獨到的見解,其思想對於清代的影響很大。

尚秉和是晚清至民國時期易經的最重要的傳承發揚者,著作有《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詁》、《周易尚氏學》,提出「未學易,先學筮」對於象數易學貢獻非常大。

相關焦點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易經》——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的群經之首、群經之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誤解為一本算命、看風水的書。也基源於此,從《易經》中簡化而來的「數字易經」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誤解,今天我們請到了數字易經的傳承人,臺灣數字易經創始人張耀宗大師大弟子張海濤先生,來為我們解讀究竟什麼是數字易經? 筆者:張老師,數字易經與我們傳統的《易經》有什麼關係?
  • 《皇極經世》裡隱藏的易經術數智慧
    隨著對《易經》學習的不斷深入,對於易經裡暗含的人生智慧越來越痴迷了。對於《易經》透徹開悟的應該是易學大師邵雍。他對於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六十四卦等易經基礎知識都有深刻的分析。對於時間他也有獨到的認識。
  • 易經智慧的來龍去脈
    如果把《易經》合在一起講,那就是中國的歷史長河。如果我們把易和經分開來講,那就是講的不同的歷史時期。那就有人要問了,《易經》就一個易和一個經兩個字,怎麼把它可以分成不同的歷史時期,簡單來講就是易和經兩個字代表了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那有人要問了中國的歷史時期經過了無數個朝代,無數個時期,怎麼在這裡就變成了只有兩個歷史時期呢?
  • 失傳3000年的《易經》水書如今被發現,專家百般保護卻仍面臨失傳
    二、水書有可能就是失傳的《易經》  其實,《易經》的內容不僅包括了佔卜術也就是巫術的內容,毫不誇張地說,《易經》可以說是涵蓋世間萬物,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易經》對中國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是中國文化智慧的結晶,但是同時也是中國現存的古籍之中,存在謎底最多的一本書。  水書,是用水族文字寫成的圖書,水書的形狀非常的像金文和甲骨文,這些文字主要是用來記載水族的宗教、倫理和哲學等方面的文化信息。是水族的祖先在遠古時期所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的「易經」。
  • 一句善易者不佔毀掉了多少人學《易經》的衝動
    國學熱的今天《易經》作為六經之首真不該被忽視,畢竟《論語》、《道德經》中很多觀點都是出現它的,而一句善易者不佔更把易經推到了江湖算卦的行列。善為《詩》者不說,善為《易》者不佔,善為《禮》者不相,其心同也。
  • 法天象地,開物成務,易經入門之如何認識易經
    一、易經的產生易經的歷史極為悠久,所謂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有著一個長期形成和完善的過程,也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二、易經內容的易經產生之初可能承擔著計數(數學)、紀時(天文曆法以至陰陽五行)、記事(文字)、佔卜等多重功能,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其他功能逐漸弱化分離,易經便逐漸成為一部關於社會、歷史、人事經驗總經的百科全書。
  • 為什麼說中國歷史其實有六部《易經》
    奇怪的是中國從不依賴「神靈」召集人類,而是通過持續創新社會生產關係來現實更多族群的合作,由此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明自覺和文化自信,讓中國成為人類唯一沒有被歷史中斷的文明體。中國歷史特有的社會生產關係是一種被古人從爻位管理中總結為《易經》的,形成了關於人類合作的社會道德規範和立法原則。
  • 妙真堂易經文化關禎臻老師:承祖衣缽、得易大成
    易學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她包羅萬象,可以說是一部生活百科全書,我們當代文化傳承人承載著研究、應用、推廣和普及易學精華的重任,我們要使易經文化切入社會,接地氣,使易學生活化,讓易學文化廣泛的應用於當代社會並發揮其意義深遠而舉足重輕的作用。
  • 易經裡面的「四大天王」
    第二,伏羲是中國符號文化之父,《易經》八卦之母。伏羲時代是中國的符號文化時代,那時候,人們以符號記事,這些符號被認為是象形文字的上源,伏羲畫八卦是符號文化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神秘的八卦被視為《易經》的象徵,它由陰爻「--」、及陽爻「-」組成,原本是古天文學運動的標誌,《易經》說它是「天地定位」。陰爻陽爻的重大意義在於,它是中國陰陽文化的開端,是陰陽規律高度濃縮,對於中醫學及養生學方面都有很多重要啟示。
  • 《易經》到底值不值得研究?對現代人來說,學習《易經》有什麼意義?
    ——《莊子》 面對眾多文化經典,我們其實不需要為數量太多而煩惱,文化歷史研究是專家學者的工作。 對於一般讀者來說,面對中國文化,我們只要抓住重點,找到主脈,把握住核心,也就不需要再為選擇困難而煩惱了。
  • 易經預測學中最重要的基礎,《值年卦》的推演方法
    「值年卦」對一年當中的萬事萬物起著管理和控制作用的卦,值年卦是皇極經世裡的一個重要概念。《皇極經世》是一種數學的宇宙模型,宇宙是一個生命體,是一個周期循環的生命體,這個循環周期就是129600年。皇極經世把年月日時放大對應元會運世,然後把易經方圓圖的規律和八卦的變化規律結合在一起來研究歷史事件與易經中的卦的關係。
  • 《易經》裡最重要的二句話,感悟其中的智慧,潛藏著人一生的命運
    《易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漢族文化之根。整部《易經》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話。細細感悟其中的智慧,定能令人終生受用不盡。01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易經》裡邊數次提到一句話:「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許多 書裡邊說,「自天佑之」就是來自於上天的庇佑,實際上這是錯誤的。上天不會庇佑任何人。
  • 易經可以預測嗎?
    《易經》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等諸多領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易經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有認為夏商周分別有連山、歸藏、周易三種易經。
  • 《易經》科普前言
    然而轉眼間十幾年過去了,中間也零星有所瀏覽,只是蜻蜓點水,沒能深刻感悟《易經》中蘊含的智慧基因。十年前在我心底埋下學習《易經》的種子又重新煥發生機,近三年,我又系統的閱讀了幾遍《易經》全文及相關的著作。《易經》有猶如源頭活水,每次閱讀都能帶給我新的感悟和體會。我打算繼續長期的學習下去,以期望能更多的發現《易經》這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藏。
  • 易經演化時間與內容結構
    ——節選自太極博弈原理之易學入門指迷易經演化時間關於易經的演化時間,學界上是有很多爭議的地方,但大多無從稽考,故存而不論,經對比後,筆者總結了較為主流的說法相傳,在上古時期(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黃河流域附近,出現了一匹龍馬,其身上背負著「河圖」,伏羲研究之後,創造出先天八卦,後世又稱之為伏羲八卦,但是當時是只有圖案而沒有文字的。而其後,在大禹治水之時,位於現今的河南省洛陽西洛河中浮出了一隻神龜,其背負著「洛書」,大禹一看,並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
  • 中國歷史上哪些名人的名字出自《易經》?
    出自《易經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白居易:唐代大詩人,字樂天。出自《易經系詞上》:「樂天知命,故不憂。」陸羽:著有《茶經》一書,被後人尊稱為「茶聖」,字鴻漸,出自《易經演卦》:「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劉知幾,字子玄,唐代著名史學家。出自《易經系詞下》:「子曰:知幾其神乎。」呂蒙正,宋代宰相,字聖功。
  • 易經應用|探源《易經》的流派——明義理、解象數
    文:袁芊蕁 yuan-qianxun原創文章 抄襲必究《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成書於周朝,伏羲氏畫出先天八卦,周朝的周文王演繹八卦,周文王的兒子周公將其發揚擴充,而成書《易經》,經乃卜筮之書;《易傳》成書於戰國中後期,以孔子為代表的易學家對它做了哲學、政治學方面的新詮釋,寫成《易傳》,也叫《十翼》,發揮《易經》思想而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
  • 引人入勝的《易經雜說》
    》作者:閻修篆 《易經》是一部十分難讀的書,很多人想讀《易經》而不知從何著手,大家都以為《易經》是一部很神秘很玄妙的書。本書引人入勝處,即在透過作者淵博的學識,把握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將人事與自然法則、歷史規則結合為一。南先生以其極為嚴肅的治學態度,輕鬆的口吻,網羅逸聞,探玄尋秘,透露了《易》的消息與秘密。
  • 從華夏文明的起源,談《易經》中的智慧,揭秘《易經》的佔卜預測
    《易經》的出現、創作、傳承以及成書的過程,歷經了上古(伏羲、女媧生活的新石器時期)、中古(夏、商、周)和近古(春秋戰國)三大非凡的歷史時期。殷商末年,「文王拘而演周易」,文治武功的周文王將複雜的八卦再次演化,由此誕生了六十四卦的卦辭。春秋時期,聖人孔子為解讀《易經》著就了《易傳》,兩者合一,這就是後來的《周易》。
  • 《易經》背後的三位聖人,伏羲、文王、孔子,代表了易經成書的三個偉大時代
    第二,伏羲是中國符號文化之父,《易經》八卦之母。  伏羲時代是中國的符號文化時代,那時候,人們以符號記事,這些符號被認為是象形文字的上源,伏羲畫八卦是符號文化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  周文王時代正值我國商朝鼎盛之際,這是《易經》》的重要成書時代。商朝的社會歷史及周朝的興起、周滅商的歷史事實、奴隸制早期封建制的急劇變革,在《易經》的爻辭裡都有清晰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