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喜歡用馬耕,而中國卻喜歡用牛耕?

2021-01-16 閉家鎖的紅楓先生

眾所周知,我國傳統上是用牛來耕田的,學界一般認為,從東漢初期開始,牛就成為耕田的主力。馬耕不是沒有,但只是少數現象。現在談到中國古代農業,大家必然會想到耕牛。

而在歐洲,在12世紀之前,也確實是用牛來耕田,但在12世紀以後,馬卻開始大規模的代替牛參與農業耕作,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脫口而出:歐洲的重型挽馬比蒙古馬力氣更大!但這其實忽略了時代因素,因為歐洲馬種的改良是近代的事情,而歐洲人使用馬耕來代替牛耕卻是中世紀,當時歐洲的馬並不比中國馬高大。

首先要講講用馬和用牛的不同。

成本:牛比馬便宜

無論在中世紀的歐洲還是中國古代,馬都比牛貴得多。漢代時一匹馬價相當於三頭牛,而到明代,馬價也相當於牛的二倍到一倍半。當然這裡談的都不是軍馬。

而歐洲也是如此,13世紀(相當於我國宋元時期)歐洲農學家就認為:

馬吃更多的燕麥,馬還需要訂馬掌,養馬費用比養牛多4倍。而且牛的脾氣更溫和,老了還可以賣給屠夫吃牛肉,而馬只能賣皮,而且歐洲有段時間禁止屠馬。

而且馬是很嬌氣的動物,很容易生病。舉個例子:

電視劇裡經常有策馬奔馳的場面,但實際上在冬天馬奔跑後很容易流汗,如果不給它擦乾,喝熱飲(喝涼水往往會拉肚子),再蓋上毯子保暖,馬很可能第二天就生病倒下了。

所以,現代很多電視劇中,大俠們孤身不帶傭人策馬遊歷天下,其實是很不現實的事正常情況下每天都要花不少時間伺候馬。這同樣也加大了養馬的成本。

耕田效率:馬略微有優勢

牛的力氣比馬大,但馬的速度卻遠遠大於牛,如英國農學家認為,17世紀末使用牛每天可耕作0.4公頃地,而馬耕可以達到0.5-0.6公頃。使用馬的效率似乎略勝於牛,但這還要考慮土壤硬度和農具的適合程度。相對來說,馬確實有部分優勢。

以上的情況來看,馬耕田的優勢並不大,因為相比效率的提高,成本太高,那為何歐洲人會更多的選擇馬耕呢?

這大概是因為:農民並不是完全靠耕田為生的。

在14-15世紀的英國以及歐洲大陸,農民除了種田以外,還需要將種好的糧食送到市場上銷售。所以農民的富裕程度,不僅僅取決於他種田本事的高低,而且還取決於他做生意的利潤。

兩戶農民,在豐收時將糧食送去市場交易,那個能用更快速度把糧食送到市場的,有可能會賣出更高的價格--運輸速度的提高很大程度在於他家是養牛還是養馬。

另外,由於馬車速度比牛車更快,擁有馬車的農民往往可以走得更遠,在數個市場之間尋求更優惠的價格。

擁有馬車,還意味著生活中其他效率的增加---在生病時能更快的請來鄰居,空閒時還可以靠出租馬車來賺取外快,婚禮時開馬車也無疑比開牛車更氣派----等等。

所以,關於馬耕到底是不是在耕田方面遠遠勝於牛耕,這一點農學家們其實有爭議,但馬確實對農民生活的經濟影響,要大於牛。

而這,大概是歐洲人推行馬耕的原因----本身比較容易得到馬,而馬又非常適合商品化農業。

相關焦點

  • 東北「最牛」的公園,用總統名字命名,全是歐式建築被遊客們喜歡
    你最喜歡去哪裡旅行?大部分人都喜歡去有海有水的地方度假,眾所周知,東北是中國最冷的城市,你對東北有什麼印象呢?是東北大冷麵還是美麗的雪景,還是性格的豪放語氣?今天想要聊的是東北「最牛」的公園,用總統名字命名,全是歐式建築被遊客們喜歡。
  • 慶陽的牛耕文化
    中國自古以農業立國,牛在農耕時代是非常寶貴的社會財富。甘肅慶陽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周先祖不窋曾在這裡教民稼穡,開啟了農耕文明的先河,積澱了深厚的農耕文化底蘊,也傳承了許多以牛為標,化牛入性的牛耕文化習俗。
  • 牛年說牛 | 從漢代畫像石看漢代的牛耕技術
    漢代重視葬俗,視死如生,所以,漢代畫像石題材豐富,多為表現人們生前活動的畫面,其中,牛耕圖在農業生產活動畫面中佔有較大的比例,形象生動地反映了漢代人們田間耕作場景和牛耕技術,本文擬就目前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中的牛耕圖來探討兩漢的牛耕技術。 牛耕起源很早,關於牛耕何時出現,學術界眾說紛紜,有「中國牛耕西來說」,有始於春秋說,還有始於西漢武帝說。
  • 李零:為何歐洲和中國的重要建築物前都喜歡用獅子守門
    為何歐洲各國和中國的重要建築物前都喜歡用獅子守門?古代波斯給中國傳入了什麼的動物?為何歐美各國的國徽,對鷹、獅和鷹、獅合一的格裡芬情有獨鍾?波斯藝術給世界留下什麼樣的遺產?本文經出版社授權,摘選自李零的《波斯筆記》(下冊)第十五章。
  • 沒有耕壞的地,只有累死的牛
    農村有兩句俗語:「沒有耕壞的地,只有累死的牛」「牛越耕越瘦,得越耕越肥。」雖然有句名言說:「老牛明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但是,它們更需要我們好好照顧,畢竟牛老了,牙口不好,只喜歡吃嫩草。若體力不支時,就不要讓它們耕田了。聽五舅說,他年輕沒入社時,家裡有一頭耕牛,一頭耱牛。
  • 俗話說:「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當然也有一些俗語都被誤解了意思,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如今人們多用於形容男人的累,為何人們會把牛比作男人,把田比作女人呢?人們為何把牛比作男人呢?
  • 李零:為何歐洲和中國的重要建築物前都喜歡用獅子守門?
    想像的動物,則是用這三種動物和人,兩兩拼湊而成。三種形象最典型:斯芬克斯,獅身人首;拉馬蘇(Lamassu),牛身人首;格裡芬(Griffin),獅身鷹首。類似的拼湊還有很多種,如長翅膀的翼獅(winged lion)和獅怪(demon lion)。獅怪不光長著鷹的翅膀,而且前腳為獅爪,後腳為鷹爪,甚至有蠍子狀的尾巴。它們都是用老鷹、獅子、公牛拼湊而成。這種設計,推而廣之,所有走獸都可加翅膀。
  • 「故道杯」徵文014號 || 李陽波:故道牛耕七十年
    我很喜歡聽吆喝牛的聲音,經常跟在大人後面模仿。農民用口令來指揮老牛耕田,老牛雖然只有「牟」這一簡單的語言,但是對每一組口令都心知肚明。農民在喊每一句口令時都會拖著長音,不同的活計有不同的發音。「駕——」的意思是讓牛前進;有時會喊「得兒——駕」,意思是快走;「咿——」是告訴牛向左拐彎;「喔嗷——」這是讓牛向右拐彎。
  • 為什麼鳥喜歡站在牛背上?兩情相悅,互利共生!
    為什麼鳥喜歡站在牛背上?在農村放過牛的人都知道,經常會看見有許多蒼蠅、牛虻等跟著牛,牛也經常擺動著尾巴,來驅趕這些蒼蠅、牛虻。許多的鳥兒又喜歡吃昆蟲,包括牛的背上這些蒼蠅、牛虻。所以,為什麼鳥喜歡站在牛背上,是因為牛的背上有鳥要吃的食物,比如蟲、蒼蠅等等。而且牛也喜歡鳥在上面,是因為鳥不僅可以吃掉它身上的蟲,還能撓它痒痒,所以就兩情相悅了。許多鳥類都喜愛在牛背上覓食,比如最著名的莫過於八哥,它們經常會在牛的周圍覓食,或是在牛身上找寄生蟲;還有中國南方的黑領椋鳥、紅嘴椋鳥,以及牛椋鳥、犀牛鳥等都有這樣的習性。
  • 月經期間,為何外國女性喜歡用衛生棉條,中國女性喜歡用衛生巾?
    ,但是大多數的外國女孩都比較喜歡用衛生棉條,這是為什麼呢?來月經後,為何外國女性喜歡用衛生棉條,中國女性喜歡用衛生巾?我們也都知道,中國和外國的思想都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外國人相對來說比較開放而我們的思想還是比較傳統的,尤其是對於自己的老公來說,可能只知道衛生巾並不知道什麼是衛生棉條,其實這種衛生棉條是外國女性經常用的,而它的形狀是像圓形一樣的棉條,一般是在1~2釐米和3~5釐米兩種,同時在它的底端有一根細線,而這根細線也是為了幫助女性可以更方便的進行使用和拿出
  • 現在農村還有用牛犁田的人嗎?養牛少也少見了,花些錢用「鐵牛」
    現在是春季,耕種農作物的季節;以前沒有什麼犁田的先進機器,農戶犁田一般就是用牛了,像鄉居小菜生活的廣西這邊,以前每家每戶都養有牛,一般是養水牛,水牛力氣大、耐力好,比黃牛能幹活;而隨著人們外出打工,種田少了,養牛的人也少,有些小村莊甚至沒有人養牛了,犁田用「鐵牛」即耕田機器。
  • 為啥發達的歐洲國家愛用「技術老舊」的手動擋,國人卻喜歡自動擋
    現在的車型有手動擋和自動擋的區別,而且買那些的時候,自動檔的模型價格更高,但是,使用自動擋並不是說比手動擋更好,自動駕駛更簡單,但也有耗油量高的缺點,但是,為啥發達的歐洲國家愛用「技術老舊」的手動擋,國人卻喜歡自動擋?
  • 老外喜歡用地毯,為什麼中國人不稀罕用?原因你知道嗎?
    老外喜歡用地毯,為什麼中國人不稀罕用?原因你知道嗎?如果你不出去走走,就會以為這就世界。給它經常用於住宅,賓館,酒店,會議,娛樂場所等等,也會用在車輛或式飛機的地面,它起到減少噪音,而且隔熱裝飾效果讓人一眼看上去就非常心清氣爽,如果在自己的家中鋪滿的地毯,也可以起到改善腳感,防止滑倒,為什麼在國外?他們就那麼喜歡用地毯?在我們中國卻這麼不喜歡用呢?
  • 「藏種於民」,在中華最後的牛耕部落守護古代農耕文化
    只有梯田上散落的吊腳樓小木屋安靜地矗立著,用幾點微弱的燈火,等待遠方客人的到來。這是有牛哥剛剛收到的雙胞胎虎斑牛,品種稀有,雙胞胎則更為少見。圖片來源:Davis Xu 從廣西桂林乘坐高鐵到貴州榕江最快約1小時,再從榕江駕車到牛耕部落還須兩小時,路途雖僅有70公裡,但在山中穿行不似平坦的高速公路,可以心無旁騖的飛馳。
  • 同樣是硬土地,為什麼農村用的微耕機耕不下去?那是因為你用錯了!
    近期有很多農民朋友問到:我家土地很硬,屬於四川山區,以前從當地買的一臺小型微耕機,為什麼耕不下去?為了分析這背後原因,我們拿兩種微耕機做個對比,大家看完應該就知道了,區別在於參數差異和構造,如果用的微耕機耕不下去?估計是因為你用錯了機器!我們先了解一下現在大多農村用到的微耕機什麼樣:
  • 為什麼歐美國家喜歡用衛生棉條,而我國卻喜歡用衛生巾?不妨了解
    我國女性也多喜歡用各式各樣的衛生巾,可調查發現,和我國女性不同的是,為什麼歐美女性卻喜歡用衛生棉條呢?原因1:不知道衛生棉條是什麼相比於衛生棉條,在各大超市銷售的都是各種品牌的衛生巾,以及根據功能,主要分為夜用、日用兩種情況。
  • 為什麼大眾在中國喜歡用雙離合,而在國外市場用的都是at變速箱?
    中國的汽車保有量非常大,因為動力系統中的流行車輛不像模型國外的動力,在國內汽車市場上,動力系統是為公眾預留的,然後帶上車輛的變速箱,雙離合器已經成為大眾市場車型的代名詞。大眾在中國喜歡使用雙離合,在美國等海外同用變速箱,有很多方法,當然主要依靠公眾對於國內市場造成的不值,用雙水準足以描述,在國外市場上,對於汽車動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加之在美國的道路狀況和國內道路狀況是不同的,使用於使車輛的性能最大化以上,也可以避免國內變量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由變速箱熱保護引起的發熱等。
  • 為什麼年輕女生喜歡用iPhone?答案在這裡!
    在我看到的20多歲的女生中10個就有8個在用iPhone,那些安卓手機都哪去了呢?今天從成都乘坐高鐵回家,碰巧身邊就是兩個也是坐長途的妹子,其中有一個還因為穿的高跟鞋時間長了導致不舒服,然後把腳掛在了扶手邊,但是我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令我感到好奇的是她還有身邊那個女生都是使用iPhone手機。
  • 山泉冷水香,潔癖的冷豔美人開泰米——以牛耕傳統守護長三角、珠三角水源地
    這裡保留了最傳統的牛耕農作方式,被臺灣有機專家考察團稱作中國最後的牛耕部落。這裡是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稻魚鴨共育系統」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地,這裡的侗苗族山民保留著在梯田上割草養牛,牛耕梯田,牛糞肥田,種植許多古老的農業物種的民俗。
  • 為什麼90後喜歡用九鍵輸入法,00後喜歡用26鍵輸入法,原因很微妙
    這時候學姐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很多90後都喜歡用九鍵輸入法,而00後喜歡用26鍵輸入法,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學姐問了很多90後的朋友,大家大多數都在用九鍵輸入法,包括學姐也是一位90後,也在用九鍵輸入法。而學姐的幾個外甥都是00後,他們沒有人愛用九鍵輸入法,他們的手機都是26鍵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