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故鄉,我二伯父的那把「大斧子」丟了

2021-01-12 天問觀世界

天問山野四叔首發公號「安徽人闖天下」

我想用一篇文章

懷念我的二伯父

我記得93年離開的時候

二伯父是健在的

到後來我終於回到故鄉

他們告訴我

「二老死了」

談不上有多悲傷

只感嘆生命無常

而在近些年

發現一轉眼

自己也快五十歲了

回家的次數多了很多

而且

發現自己

終還是離不開那片土地

故鄉,有滿山的映山紅

故鄉的老房子

早已經拆除

在杭州的家

戶口本上的地址

似乎亦和故鄉無關

如果踏上故鄉的土地

總有故事

可以回憶

記憶中總有故鄉的土牆

特別是老家如果有什麼喜事

大家在討論誰當家

而可能因為安排事情大家爭執不休的時候

我一定會想起二伯

「如果二伯在大家就不會爭了」

二伯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

一輩子也沒有什麼豐功偉業

在記憶裡面

二伯是種莊稼的一把好手

可以把田地「繡成花」呢

小時候吃不飽肚子的時代

感覺好像只有二伯家不缺糧食

網上用圖

二伯對我們家族

另一個重大作用就是家族裡面有什麼喜事

或者有什麼糾紛

比如妯娌吵架

兄弟分家之類

二伯就能夠發揮重大的作用

原因也不複雜

二伯父外號「大斧子」

這個外號的由來

是因為二伯父處理這些家族的事

不怕得罪人

為人公正

如果他說的你不聽勸

二伯父敢罵人

二伯父罵人你不敢回嘴

火起來的二伯父

真敢大嘴巴抽你

不過

大多時候

二伯父可以說了算

因為

二伯父發火

是因為公正

公正的二伯父

不僅是在家族裡建立了威信

一個生產組裡的外姓人有什麼糾紛

不找村幹部

也會讓二伯父去處理

二伯父死了

一輩子敢說直話的二伯父

並沒有大富大貴

但現在還常常被人記起來

故鄉的樣子

倘若現在老家有什麼糾紛

有人蠻橫無理而沒人出面說話

人們會說

「要是儲德懷在,他這麼橫是不行的」

二伯父在的時候

我總覺得鄉村因為他的存在

有著某種公正

天然的被維護著

但現在現實中的鄉村

開始著某種對財富的崇拜

家族裡面

似乎有錢的才叫大爺

在外面混得好

成為某種炫耀的資本

二伯父的那把「大斧子」丟了

好在

他還是用曾經的那把「大斧子」

把自己的名字

刻在墓碑上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回不去的故鄉,記憶中的外公
    恍惚間,隔著二十年的時光,我依稀看見那個秀麗的小山村看見外公清瘦的身影,我想看的真切一些,看了很久才明白,那個小村莊再也回不去了,而外公也只能存在於我的記憶中了。我的童年時期是在外公家度過的,而少年時又外出求學,所以我對故鄉的概念便是外公在的那個小山村。最難忘的是那青青的石板街,晨風中暮靄裡,一塊塊光滑的石板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它承載了年輕人的奮進中年人的奔波老年人的回憶。它也蕩漾著孩童天真爽朗的笑聲,感受著辛勤勞作後收穫的喜悅。
  • 故鄉:每一個生長記憶的地方都生長故鄉
    之前還無法對接烏蘭託嘎的名字,當《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天邊》《呼倫貝爾大草原》等熟悉的旋律響起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和他竟如此熟悉得陌生。熟悉的是,每當朋友聚會我唱的保留曲目,一定是和草原有關;陌生的是,這些曲目的作者居然就是烏蘭託嘎。
  • 小男孩的斧子!
    小男孩的斧子! 小男孩的斧子 很久以前,一個山村裡住著一個小男孩,他很窮卻很勤勞。他的父親生了很重的病。為了維持生計,小男孩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到叢林裡鋸木頭,然後拿到小鎮裡面去賣。
  • 我的伯父吳宗曜 ‖ 吳紹芒
    我的伯父吳宗曜,在抗戰時期早早參政,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戰火中他入了黨,當過鄉指導員、農會長和情報站長。他有勇有謀,臨危不懼,留下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抗日故事。伯父迅速從屋裡躥了出去,眼疾手快地把盒子槍塞進草堆裡,又把身上帶的鋼筆甩掉。正當他想從屋後撤走時,誰知後面也有了偽軍,不幸落入敵手。      伯父被帶到楊莊炮樓頂上看押,偽軍隊長親自對他進行審問。從姓名、住家到是幹什麼的,為什麼到這裡來,都一 一問了個遍。      伯父知道自己的身份沒有暴露,便從容地說:「我是三樹西吳大園人,我在家是教書的。
  • 故鄉之戀——記憶中的奶奶,那個年代,那些人,那一大家子事
    #故鄉之戀#奶奶已經故去了好些年了,由於父母的婚房緊挨著奶奶家,所以童年的大部分時光是和爺爺奶奶,叔叔長輩們一起度過的。記憶中奶奶永遠是那滿頭的銀髮和風風火火操持家務的樣子。奶奶年輕時那會是建國前了。家是富農,在嫁給我爺爺前是大戶人家的閨女。
  • 藍莓大地:故鄉的記憶
    故鄉的記憶文/藍莓大地我的故鄉在遙遠的黑龍江。她有一個偏女性的名字叫香蘭,她還有幾個姐妹,近一點的有依蘭、英蘭,遠一點的有呼蘭,木蘭。還都在黑土地的周圍。小的時侯隨父母來到這裡,我的童年和少年就在這冬天雪花飄的地方快樂簡單的渡過,在那裡我考上了大學。自大學後便離開了,香蘭便成了我的故鄉。
  • 故鄉,帶血的記憶
    學長趙鵬的這組作品,特別是拉路梁梯田這部分深深地打動了我,故鄉距離拉路梁也就是二十多裡地的路程,生活勞作大同小異。故鄉的田地沒有拉路梁這樣平坦,大多山地,耕種極為不易,外祖母經常嘮叨的一句話就是十六歲嫁過來當了一輩子的長工,不僅辛苦勞作還養大了五個兒女,老大就是我的母親。
  • 故鄉,就是湘西人記憶中的不老仙丹
    關於故鄉的記憶,可以濃縮,可以提煉。
  • 故鄉的雲,四季的美景,記憶中的美景
    我的故鄉在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醍醐鄉的一個小山村裡,我很懷念故鄉的雲。有多久沒有看到過故鄉的雲了?算來大約該有三十多年了吧。但在我的記憶裡,卻好像就是剛剛看過似地,而且很美很美。故鄉的雲異常潔淨,並且不時隨意地擦拭著藍天。
  • 金斧子、銀斧子|中英文故事
    樵夫回答:「我在砍柴時不小心把斧子掉進了河裡。」The River-god took pity on the woodcutter. "I will help you. Wait for a moment." The River-god jumped into the river with a splash.
  • 我懷念故鄉的煙火氣
    故鄉是農村,西北特有的黃土塬(故鄉的地形屬於完整塬),一年四季我都喜歡它。小時候在離故鄉15公裡的鎮上讀書,從幼兒園到高中,十幾年的時間都交付給那座小鎮,但我還是更喜歡我的故鄉。故鄉我的故鄉裡只有稀疏的童年,用稀疏來形容是因為對於童年實在是沒有多少記憶。
  • 斧子
    與此同情,結論是,一克自己的思想比一噸他人的思想更有價值,前提是那當真是思想,否則天下滔滔將使宇宙不堪重負,思想是什麼呢,思想就是兩個音符之間的間隙,是一個樂章結束但你並不著急進入下一樂章,是寒山寺的鐘聲休止了,而茅店的雞聲還未曾叫,思想是風鈴中的刀聲,是空氣被破開的虛空,混沌被劈開了,腦殼被劈開了,大腿被劈開了,肋骨被劈開了,被劈開的地方,總是有神靈誕生,「一部書應該如一把斧子劈開北冥冰封的海」,
  • 唐代第一福將「程咬金」武器竟然然不是大斧子!
    說起程咬金我們肯定不會陌生,樂呵呵,胖乎乎使得一把大斧子。這基本上是我對老程的印象,現在電視劇,電影啥的。程咬金一出現基本上是個喜劇人物,而真實的老程是什麼樣子呢?
  • 《人生海海》:那詭秘而遙遠的故鄉,究竟藏著怎樣深不可測的秘密
    在那裡,蕭紅短暫的生命歷程變成了一副空間移動的線路圖,從故鄉呼蘭河啟程,一直到客死香港,短短三十一載,卻往返顛沛二十餘地之間,真可謂在苦難中掙扎漂泊的一生。其實,每一位中國現代作家的經歷都是一段生命漂泊和追求奮鬥的歷史,雖然他們漂泊流浪的路線各異,但起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各自的故鄉。當生命遠離故土,在異鄉的土地上,關於故鄉的記憶就成了精神的一片棲息地。
  • 山西憶舊03:故鄉那矮矮的醋柳林,多少酸酸甜甜的兒時記憶
    也有許多地方把沙棘叫酸溜溜的,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醋柳這個名字山西憶舊03:故鄉那矮矮的醋柳林,多少酸酸甜甜的兒時記憶本文作者:趙樹義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我的老家根本沒有人知道沙棘是什麼東西。把那片醋柳稱作林也許有些誇張,不過,它長得的確非常特別。記得那時候,整個河灣都是河水的走廊,那片醋柳就長在河中間的一片沙堆上,遠遠望去像一片小樹林。不知是土壤的緣故還是水分充足的緣故,那片醋柳比山上的醋柳高大,比山上的醋柳刺少,有樹的模樣,不過,樹幹和樹枝都是彎曲的。那片醋柳的果實比普通的醋柳大,顏色呈紅色,果實飽滿,味道甘甜。
  • 鼓浪嶼記憶:「阿彩仙」家族
    後排左一大女林胡椒,左二次女林甘杏,左三三女林蓮子,前排左一四女林仙桃(萱和),左二小女林伍寶。清末民初,鼓浪嶼曾有三大名中醫:阿彩仙、謝寶山、葉豆仔。關於阿彩仙六子,從林漢南之子林禧祝撰文中,我們得悉林漢南非常出息,成為黃奕住深為器重的電話事業得力助手,廈門電話公司先驅之一,其伯父們則在英華書院畢業後遠離家鄉,不明詳情,只知林漢中到了新加坡,林漢東到了菲律賓,林漢西到了越南。現已九旬高壽的林永福則仍在廈門頤養天年。阿彩仙五女,則因個個水靈而在當時的鼓浪嶼家喻戶曉。
  • 故鄉,那條一直在我夢中流淌的小河
    河邊柔軟泥土上長出翠綠的小草,立於河中,是它的根深深扎入了這片土地。小河從它身旁默默地流,不知疲倦地流過。淺淺夏的月,帶著淡淡的憂傷。因春走沒多久,夏的熱情有些嬌羞,春寒尚留。清冷的月輝映在河面不是那麼清晰,朦朦朧朧,遠方影影綽綽的人影。
  •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故鄉,是我們年少時想要逃離的地方,是我們年老想回,可能已經回不去的地方;故鄉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輪月,是春運時的那張車票,是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口音。而當我們不知疲倦,山一程,水一程,漸行漸遠,才發現故鄉是起點也是終點,是即便永遠回不去也依然是故鄉的那個地方。
  • 重新審視故鄉的意義
    唐先武從三個方面詮釋了這種認識:故鄉這個概念,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已然成為記憶而不是實體;經過歲月的洗滌,記憶中的故鄉已經被詩化了,而不再是原貌;對於一個融入城市生活的人,無論是空間意義的故鄉還是時間意義的故鄉,我們都很難返回了。故鄉的意義,只存留於精神層面而不是物質層面。  對此,我有同感。
  • 我父母給了十萬裝修款,老公卻硬要借給他做生意的伯父
    我問他原因,他總是支支吾吾,實在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我沉浸在新房的喜悅中,也沒過多在意張濤的反應,仍然興奮地考慮著裝修的事情。可就在裝修前兩晚,張濤伯父的一個電話,打亂了我的裝修計劃。那天晚上,張濤的手機響了,他正在洗澡。我看是伯父的電話就順手接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