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之戀——記憶中的奶奶,那個年代,那些人,那一大家子事

2021-01-07 Hola長春

#故鄉之戀#奶奶已經故去了好些年了,由於父母的婚房緊挨著奶奶家,所以童年的大部分時光是和爺爺奶奶,叔叔長輩們一起度過的。記憶中奶奶永遠是那滿頭的銀髮和風風火火操持家務的樣子。

奶奶年輕時那會是建國前了。家是富農,在嫁給我爺爺前是大戶人家的閨女。在奶奶的記憶中她的父親是家族中最小的,也是最受寵愛的。

奶奶的父親英俊帥氣,經常拿著匣子槍天天和一幫人走街串巷的,無所事事。在和奶奶的母親成婚後染上了吸大煙的惡習,後來也就家道敗落了。

我爺爺的老家是河北的,靠海打魚為生。奶奶在嫁給爺爺時家徒四壁,只有一個很小的土坯房子。據奶奶以前回憶,之所以嫁給我的爺爺是因為想早點離開自己那破敗髒亂的家。

後來,國內戰亂,日本鬼子侵華,無奈之下我爺爺帶著我的奶奶,一個扁擔挑著我的父親由關裡逃難到了關外。先到了東北的「奉天」也就是現在的瀋陽。後來還是生計的原因,輾轉反側來到了吉林省長春市附近的「鄭家屯」。

再後來就在那安了家,又有了三叔,姑姑等。

在那個年代家裡的人口多了,日子也就更艱難了,吃穿都是個問題。衣服呢老大穿完老二接著穿,年紀小一點的還得排隊等著,米麵也是奶奶時常左鄰右舍的去賒借。就這樣日子一天天挺過來了。

記得在去年和四叔一次談話中聊起我的奶奶。在他的記憶中奶奶是一個閒不住的人,沒事時喜歡串門,東家長西家短的,和鄰居們相處得也都非常融洽。家裡遇到需要拋頭露面的事也都是奶奶去處理。

奶奶沒讀過書,但凡操持家務,人情世故這方面,奶奶卻能幹的。也真應了「遠親不如近鄰」的那句話,但凡家裡遇到難事兒的時候,也都是奶奶這些個鄰居們在幫襯著。

所以日子雖然艱苦,奶奶還是把所有的兒女都養育的平平安安地成家立業。並且在爺爺去世後自己獨居。

我少年時曾經問過奶奶,是否考慮再找個老伴一起生活?記得奶奶略有羞澀地乾笑幾聲說:這麼大歲數了還找啥,臊得慌。讓別人指著脊梁骨過日子啊?自己過挺好。

奶奶就是這樣一個人,平平凡凡的,對所有的兒女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對於貧困時家裡所欠下的人情債務,後來也都一 一還清了。

只是有一件事,是奶奶所念念不忘的,就是對於自己的哥哥有一份愧疚。這也為後來發生的家庭矛盾埋下了導火索……

相關焦點

  • 我懷念的故鄉是一陣風,那個人
    文 | 糖醋會不會有那麼一個瞬間覺得它是異常的熟悉,不知是否是那個時間節點,還是那剛好合適的天氣,是那微微吹佛過的微風吧,用力地把它吸進自己的身體裡,它能打開自己那些走過卻如風般細碎的日子。是不是越是幸福溫暖的日子越過得最快,在我人生的記憶裡佔份微弱,但卻支撐起整個現在的我。從有記憶時起我的童年都是在爺爺奶奶的身邊度過的,那時候爺爺的背還沒那麼的佝僂,奶奶的頭髮還是烏黑的,面朝黃土背朝天是他們的日常,勤勞,善良,樸素是他們的特質。
  • 林寺山,永遠抹不去的故鄉記憶
    故鄉的山作者:老遲到在膠東半島東南部,有座小城,因地處黃海之陽,得名海陽,又因那場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享譽「地雷戰的故鄉」,聞名遐邇。從小城往北走,進入低山丘陵地帶,我家坐落在小山坡的半腰上,向南正望昌水河,河水自東向西流,蜿蜒入大海。
  • 山西憶舊03:故鄉那矮矮的醋柳林,多少酸酸甜甜的兒時記憶
    那些矮矮的、滿山遍野的植物,在我的老家只有一個名字——醋柳。也有許多地方把沙棘叫酸溜溜的,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醋柳這個名字山西憶舊03:故鄉那矮矮的醋柳林,多少酸酸甜甜的兒時記憶本文作者:趙樹義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我的老家根本沒有人知道沙棘是什麼東西。
  • 第二故鄉之戀
    自兒時從山東寧津遷入東光,這座古老的縣城就成了我的第二故鄉,於此地生息成長四十載,薰陶沐浴其之文化氣息,禁不住為它自豪並稱頌。
  • 記憶中的故鄉,我二伯父的那把「大斧子」丟了
    >發現自己終還是離不開那片土地故鄉,有滿山的映山紅故鄉的老房子早已經拆除在杭州的家戶口本上的地址似乎亦和故鄉無關但如果踏上故鄉的土地總有故事可以回憶記憶中總有故鄉的土牆特別是老家如果有什麼喜事大家在討論誰當家
  • 飢餓年代的記憶!
    這顯然是一個誤會,真實情況是那一片的店鋪建築陳舊破損,租期到期後就回收整改。那裡是糧店集中區,很多私營糧店同時騰退,並不是網傳的「私營糧店退出,國營糧店重出江湖」。「私營糧店退出」即便是一個傳說,也已經引起不安,因為這勾起了人民對那個可怕年代的記憶。那個年代到底餓死了多少人,並沒有名單公布。
  • 故鄉銅川記憶 —— 3號信箱兵工廠
    傍晚時分,977廠依然悄聲靜寂,我把工作室的牌子弄好,掛在牆上,默默望著,證明著一種存在,也許能喚醒人們殘存的記憶。坐在簡陋的屋內,伴著春寒,燃著煙,喝著水歇息。昏暗的光線裡,電腦裡那首熟悉的《共和國之戀》,驀然地又一次被歌曲的旋律感動了.
  •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2020-11-28 18: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博山區作協】第 162 期 同題散文《那個年代那個夢》
    那個年代那個夢文/陳殷山每個人對童年都有著深刻美好的記憶,都有過那個年代那個金色的夢。「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現草芽。」當春的鐘聲敲響,春天的腳步慢慢走來,南風瘋狂地嘶吼著,扑打著家家戶戶的門窗,沙土隨風起舞,分外的張揚。樹木雖被吹彎了腰,卻依然不屈的將頭高昂。
  • 80後宅客追溯那些年的酸甜苦辣之80—90年代的碎片記憶
    大家好!我是80後宅客,今年春節期間無意間在老家的柜子裡翻開布滿灰塵的老相冊,一股無法言喻的情感瞬間抵達腦海深處,猶如80年代的「犁」一樣把塵封在記憶深處「土壤」翻到大腦皮層來。迫不及待的跟老爸老媽聊天,找尋一些素材,想通過這篇圖文的方式分享給大家。我相信很多很多人會感覺非常熟悉,好像我們就是曾經的鄰居一樣吧。
  • 記憶裡那個讓人心疼的小丫頭
    記憶裡那個讓人心疼的小丫頭,倔強、任性,卻又善良、、堅強、樂觀並且充滿著一腔俠肝義膽的孤勇。喜歡一個人便是死心塌地巴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別人,不喜歡的人哪怕把心掏在我面前也不屑一顧。自己努力努力的繼續往上爬,不知道摔了多少次終於爬出了那條溝。已經忘記了當時心裡真正的想法,但是記憶裡那個倔強的身影卻一直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裡。
  • 《人生海海》:那詭秘而遙遠的故鄉,究竟藏著怎樣深不可測的秘密
    於是,在文學中,故鄉成了一個久遠的充滿苦澀與美麗的話題,因為與現實的苦難相比,故鄉的記憶雖然是苦澀的,但那是一種美麗。應該說,在人的意識中,「故鄉」是在時間與空間距離中的一種指稱,即人在遠離故土之後,對那個曾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的一種稱謂。周作人在《故鄉的野菜》中說:「我的故鄉不止一個,我住過的地方都是故鄉。
  • 你是否還記得陳汝佳與《故園之戀》?
    於是,陳汝佳經人推薦,找到了海政文工團著名的作曲家付林(代表作《小螺號》、《童年的小搖車》、《故鄉情》、《媽媽的吻》等)。趕巧付林剛好寫了首《故園之戀》(詞作者為李川、亦塵),這首歌就這樣誤打誤撞到了陳汝佳手中。
  • 回不去的故鄉,記憶中的外公
    恍惚間,隔著二十年的時光,我依稀看見那個秀麗的小山村看見外公清瘦的身影,我想看的真切一些,看了很久才明白,那個小村莊再也回不去了,而外公也只能存在於我的記憶中了。我的童年時期是在外公家度過的,而少年時又外出求學,所以我對故鄉的概念便是外公在的那個小山村。最難忘的是那青青的石板街,晨風中暮靄裡,一塊塊光滑的石板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它承載了年輕人的奮進中年人的奔波老年人的回憶。它也蕩漾著孩童天真爽朗的笑聲,感受著辛勤勞作後收穫的喜悅。
  •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網信...
    畫卷裡的故鄉還是當年的樣子時間裡堆疊出來的鄉愁記憶,很走心,不敷衍。綏化籍軍旅畫家尹升用四年的時間繪就一幅70米長卷,把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呼蘭河岸邊的自然風景和人文風貌全都收錄其中。畫家尹升在畫展上致辭11月28日上午,「故鄉回眸」丹青長卷作品展在綏化市美術館低調開展,畫家尹升的七十米長卷《故鄉》引來數以百計的書畫愛好者,也激發了無數人的情感共鳴。
  • 在人生的原野上冊立崇高——淺讀王躍英新著《賀蘭山之戀》
    那時候,這裡的火熱暗淡過漫天繁星。那時候,這裡的好日子好得讓人停不下來忙碌的腳步。」《石炭井》賀蘭山產煤,石炭井作為礦山,給詩人乃至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這是賀蘭山獨特的標記之一。但對詩人而言,對石嘴山人而言,大蹬溝是一個特殊的符號,深入一代人的記憶。它帶給詩人的可能是終生難忘的獨特感受。在《賀蘭山之戀》中,詩人通過對賀蘭山及身邊的人、事、物的寫作,寫出了帶有明顯地理印記的不一樣的賀蘭山。
  • 薦書|《紅磡1994》:收藏了那個年代的記憶
    1994年的紅磡演唱會,無論後世對其評價如何,都是會被歷史記住的一役。而那一役,高原就在現場。作為讀者,你手捧著的可能就是「不可複製」的「唯一」。竇唯、張楚、何勇、鄧謳歌、歐陽、劉義軍、張炬……熟悉的名字,不羈的面龐,靈活的軀體,躁動的心……近200幅從未出版過的,魔巖三傑、唐朝樂隊的珍貴照片,此次以大幅、黑白的面孔面世。佐以高原的手寫文字,坦率、直白,記錄下對那場演出的獨家記憶。
  • 傾城之戀:白流蘇與範柳原,在感情博弈中驚出來的愛
    《傾城之戀》是由張愛玲所著的愛情小說,也是她作品中較為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該小說主要講述了範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故事,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也就是從此刻起,白流蘇決定重新開始,她不能就這樣待在家中受氣,得做點什麼,之前不就是因為在那個大戶人家待不下去,才離的婚嗎?現在在這白公館裡,一大家子人耗盡了她帶回來的錢財後,竟然也待不下去了。
  • 故鄉,就是湘西人記憶中的不老仙丹
    關於故鄉的記憶,可以濃縮,可以提煉。
  • 故鄉的雲,四季的美景,記憶中的美景
    我的故鄉在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醍醐鄉的一個小山村裡,我很懷念故鄉的雲。有多久沒有看到過故鄉的雲了?算來大約該有三十多年了吧。但在我的記憶裡,卻好像就是剛剛看過似地,而且很美很美。故鄉的雲異常潔淨,並且不時隨意地擦拭著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