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網名為「白不黑」的女大學生因用漫畫「對抗」抑鬱症走紅網絡。
10月29日,白不黑告訴記者,作為重度抑鬱症患者的她是在朋友的「逼迫」下才開始重拾畫筆的,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天繪出自己與抑鬱症鬥爭的漫畫就成了習慣,而她的抑鬱症也因為繪畫有了一定的好轉。
白不黑說,她希望,能夠以親歷者的身份畫出抑鬱症患者的各種疾病表現,讓更多的人正視抑鬱症,並減少對抑鬱症患者的誤解。
女大學生患抑鬱症
治療之路並不順利
今年20歲的白不黑是一個北京姑娘,在患上抑鬱症前,她是一所知名高校的學生,除了喜歡用漫畫記錄生活外,每天都過著與其他大學生無異的生活。
2019年10月,在寢室床上整整躺了一周的白不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很差,極有可能患上了抑鬱症。「我當時的狀態很差,覺得生活沒有希望,躺在床上莫名其妙地流眼淚。感覺不對後,我是自己去的醫院,沒敢告訴家人和朋友。」經過醫院的檢查,白不黑被確診為中度抑鬱症、中度焦慮症。
拿到診斷書的時候,白不黑看著抑鬱症幾個字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但情況沒有如白不黑想像的那樣逐漸變好,「12月時,整個人的狀態就已經非常差了,甚至到了連學業都無法繼續的程度,幸好那時候放了寒假。回到北京,我就和爸媽講了情況,那時候再去醫院,就已經發展成重度抑鬱了。」白不黑說,在被診斷為重度抑鬱後,她依然有些排斥治療,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住院接受治療。
白不黑的治療之路並不順利,「我身體的原因,有很多藥我不能吃,從年初到上兩個月,我都在換不同的藥來治療。在調整期間,我的狀態非常差,很多次想放棄。」
在朋友建議下拿起畫筆
把畫畫作為表達的途徑
今年7月,白不黑在朋友的建議下,拿起了病後就放下的畫筆,開始每天花一點時間畫漫畫。「其實我不想畫的,那時候就什麼都不想做。但是一直陪著我治療,也知道我興趣愛好的高中同學希望我能振作起來,就『強迫』著我每天畫一些小畫給她。」白不黑說,最初開始畫漫畫的時候,她畫得很糟糕,「我因為吃藥,手是抖的,而且我畫的時候注意力也很難集中。可就算這樣,我同學每天都能在我畫的畫裡讀出一些我的情緒。」
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天畫漫畫成了白不黑固定要做的事,從最初的每天畫十幾分鐘到現在,她用於畫畫的時間已經超過半天的時間。「現在她很忙了,有時候沒時間要我的畫來看,但是我也依然畫著,變成了習慣。」白不黑說,她也慢慢地發現,畫畫對她的病情似乎有一些幫助,「我不知道畫啥的時候,就把我的心情畫出來,然後我發現,畫畫就像我在跟自己對話,跟外界對話一樣,把那些我覺得說出去他人不理解的東西全都通過畫畫表達出去。」
把自己經歷畫下來
希望消除大眾誤解
在治療抑鬱症的過程中,白不黑還發現,雖然現在人們對抑鬱症這種疾病越來越重視,但是大多數人還是不理解的。「因為患上了抑鬱症,我才知道,抑鬱症患者的那些情緒變化真的是因為生病了而無法控制的,而包括我的父母在內,在我和他們溝通之前,他們也不明白我的那些『自怨自艾』是從哪裡來的。」
意識到這些問題,白不黑開始有了以親歷者的身份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抑鬱症患者的內心到底是什麼樣的想法。「我更多地把我在與抑鬱症抗爭的過程畫出來,主要是內心的抗爭。」白不黑說,她希望能夠用這種方式來讓大家正視抑鬱症,消除對抑鬱症患者的誤解。
在白不黑把自己畫的畫放在微博中後,這些畫不僅讓更多的人理解、了解抑鬱症,也引起了不少與她同樣患有抑鬱症的患者的關注。「他們覺得,我把他們想說的都畫了出來,帶給他們力量和溫暖,覺得這個世界上也會有人理解他們。」(記者 王天琪 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