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史演義一】遠古時代

2021-02-13 北京稅務



遠古時代,中國大地上活躍著諸多從事農業耕作的部落。當時生產力低下,沒有剩餘產品,沒有國家,沒有階級,當然也沒有稅收。相傳有巢氏構木為巢[1],燧人氏鑽木取火[2],伏羲氏結繩捕魚[3],神農氏遍嘗百草[4]。他們分別代表中國遠古的巢居時代、火器時代、漁獵時代和農耕時代,這是人類早期經歷的一個樸素而崇高的大同社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對後世文明的影響巨大,史稱「三皇」。《路史》載:「神農之時,為民賦,二十而稅一。」因此,有人提出中國賦稅制度起源於神農氏,其實這種說法是缺乏嚴密的歷史考證的。

傳說比神農氏晚的是黃帝,黃帝確有其人,是個著名的部落首領。黃帝開始建造房屋,據《新語》載,「天下人民野居穴處,未有室屋,則與鳥獸同域。於是黃帝乃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易·繫辭》載:(黃帝)「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黃帝號軒轅,可能跟車的發明有關。《漢書》載:「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方制萬裡,畫野分州,得百裡之國萬區。」據史籍記載推測,財政的徵收,即進貢制度,最早是發生在對周邊部落國的關係上:「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5]

司馬遷的《史記》始於黃帝,黃帝之後有顓臾、帝嚳,繼之以堯、舜,史稱「五帝」。夏朝以前沒有文字,「五帝」的事跡被列作傳說,沒有證實,但映射著歷史真實的影子。據民間傳聞,黃帝有熊氏始設井田,立什一之制,帝嚳高辛氏正甽(圳)均賦[6]。但這並未有正史記載,是民間對遠古祖先圖騰的崇拜。

《唐虞之道》載:「古者堯之於舜者也,聞舜孝,知其能養天下之老也;聞舜弟,知其能嗣天下之長也;聞舜慈於弟,……為民主也。」  《史記·五帝本紀》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禹」,最終堯將帝位傳於舜,後舜順天理,「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預薦禹於天」(《史記·五帝本紀》),於是禪讓帝位於大禹。堯命大禹治水,青州以鹽作貢。大禹治水有功,發展了農耕經濟,後世認為治水是治農的源頭,大禹治水為農耕經濟奠定了基礎,也為後世徵收賦稅創造了物質條件。相傳禹臣儀鍬造「酒」,就是當時稻穀充足的有力佐證。


《孟子·萬章上》載:「因象不得有為於其國,天子(舜)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焉。」這可能意味著舜統治時期,開始向民眾收稅。賦稅制度始見端倪,史學界認為是舜命禹治水成功之後,區劃天下為九州,按土質和地理遠近制五服,任土作貢;分田定稅,什一而賦[7]。明代顧炎武認為,「古來田賦之制,實始於禹。水土既平,鹹則三壤。後之王者,不過因其成跡而已」[8]後世史學家推斷,司馬遷所認定的「自虞夏時,貢賦備矣」,當指大禹治水成功之後,各個部落以土地出產向部落聯盟組織作定量的納貢,是後世徵收土地稅的起點。


隨著農耕時代的到來和治水的成功,五穀豐登,財富獲得增長,國力逐漸強盛。在大禹時代,由於其威望極高,所以財富的調配自然由他來決定,等大禹去世之後,要選舉接班人,按照禪讓制的傳統,很多幕僚大臣被推舉,但民眾都不服氣,因為大家懷念大禹,希望大禹身上的品德能夠在繼承他血統的兒子身上得到體現,所以大家最後提出來,要選擇大禹的兒子繼承帝位,也就是啟。自此中國開啟了世襲制的先河,形成了一種與原始社會推舉制不同的帝位繼承制,即權力的轉移只限於近親之間,而成為一種制度。氏族的共有財產變成氏族宗族的私有財產制。


啟建立夏朝,中國社會正式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私有制產生了,稅收的時代也逐漸開啟。由「氏族公有制」過渡到「宗族私有制」,逐漸出現階級分化此乃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中國的遠古時代也自此結束。

[1]韓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多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

[2]韓非子《五蠹》云: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燧人氏。

[3]伏羲時代就是漁獵時代,漢代《白虎通》記載:「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於是伏羲……因夫婦,正五行,始定人道。」這就有點類似於從摩梭人生活方式當中走出來。

[4]神農氏是中國的農耕鼻祖,也是醫藥鼻祖,神農氏居於姜水,取姓為姜。《白虎通》記載:「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鋁,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新語》記載:「至於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穀。」《太平御覽》載:「神農耕而作陶。」

[5]司馬遷:《史記·黃帝本紀》。

[6]甽,同圳,田邊水溝,常用作地名,如深圳,多見於廣東省地名。

[7]《通典·食貨四:賦稅上》。

[8]顧炎武:《日知錄》。

作者:蔡 昌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教授,稅務管理系主任


相關焦點

  • 每日一書:《隋唐演義》
    是一部具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小說。以隋末農民起義為故事背景,講述隋朝覆滅與大唐建立的一段歷史演義。  《隋唐演義》既是中國古代一部白話小說,也是一部演繹歷史風雲、歌頌的經典傳奇英雄之作。  內容簡介  講述了從隋朝末年開始,因隋煬帝荒淫無道,陷害忠良,以致朝綱不振,民不聊生,致使天下大亂,群雄揭竿而起;以瓦崗寨眾英雄為首的各路起義軍,匡扶正義,反抗暴政,推翻了隋朝統治,直到唐王朝建立、李世民稱帝這一時期的傳奇故事,再現了那個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歷史年代。
  • 「遠古 太古 上古 中古 近古」劃分的界限
    中國歷史,無論是神話傳說還是野史正史,總有關於時間段的記載,即「遠古、太古,上古、中古、近古」,那麼具體的時間段劃分你了解嗎?中國遠古史的奠基就是盤古開天地,伏羲氏以前就屬於遠古了,三皇五帝時期是太古。夏商周秦漢時期是上古,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是中古,宋元明清時期屬於近古。
  • 演義:以心傳心的「史記」
    全書分為元亨利貞四集,宋江等人的故事出現在元亨兩集,這是一本以民間話語形式出現的反金話本,卻在元初流行起來,其以反金為名,實為反元朝。到了元末,施、羅二人,一面參與民間起兵,一邊寫《水滸傳》。他們將時代精神同個人體驗結合起來寫,讀者和批評者也從這兩個方面來讀和評。
  • 為何上古時期被稱之為中鋒時代,盤點遠古時期四大中鋒
    大家都知道四大中鋒,分別是奧拉朱旺、奧尼爾、尤因、大衛羅賓遜,如今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畢竟現在被稱之為控衛時代、小前鋒時代,但是在四大中鋒之前,還有遠古時期,也被稱之為中鋒時代,下面來盤點遠古時期的四大中鋒。看看都有誰。
  • 【現場】遠古時代的中國(附視頻)
    嘉賓:宮本一夫 劉緒主持:方瞾時間:2014年7月19日15:00-17:00地點:言幾又(左起)方曌、宮本一夫、劉緒方曌:今天我們要談的題目是「從神化到歷史:遠古時代的中國」。東亞地區遠古文明的演變方曌:先問兩位老師一個問題,請兩位簡單勾勒一下對於遠古時代被成為東亞這個區域的發展和變化的看法,都有哪些主要時間,中間都有哪些重要的改變。宮本一夫: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 影(書)評第586話——《隋唐演義》:兩百年的帝國淫亂史
    在米國疫情跑步奔向三千萬,影院關閉的同時,筆者得以重溫褚人獲的經典之作《隋唐演義》。褚人獲(1635 - ?)
  • 封神演義中十五大超級法寶排名
    封神演義,作為明代最為傳奇的浪漫主義小說之一,以武王伐紂為歷史背景,重點講述中國古代歷史神話人物的名分定位史,講述了我國神話體系的形成,全書數百位神仙,各顯神通,演繹了一場遠古仙俠大戲。
  • 封神演義:2個商朝不忠之臣身上,竟隱藏著一部大秦帝國興亡史?
    #封神演義#成書於明朝時期,作者一直存在爭議。呼聲最高的有兩位,一是許仲琳,二是陸西星。但無論封神作者是誰,都應該對歷史有深刻的研究。在此前的文章中,咱們從北海七十二路諸侯造反分析到,其首領袁福通應該就是元朝末代,『乞顏氏』改漢的姓氏之一,袁氏。聞仲帶兵平定北海之亂,暗示著朱元璋徹底消滅漠南陰山的蒙元殘餘勢力。
  •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封神演義》就在明代萬曆年間出版,還有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全書一百回,寫姜子牙助武王伐紂、回國封神的故事,小說極盡想像、誇張。  早期的哪吒在神仙傳記和雜劇裡,有事跡而無性格;到了《西遊記》,哪吒開始有了情感和主體意志;《封神榜》中,哪吒的章節更加豐富,「熊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鮮活生動,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劇情更成為了經典。
  • 青銅器時代——中國遠古文化的一個璀璨時代
    東亞歷史之05篇:遠古中國之青銅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大約在距今五千年前結束,進入青銅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在世界各地得到發展,但在遠古中國尤為輝煌燦爛。1928年起,考古學家陸續在河南安陽挖掘出古代文明的屋宇、宮殿、墳墓等遺址,並證實了安陽曾經是古代「殷商」的首都,因此這些遺址被稱為「殷墟」。
  • 《龍蛇演義》國術流小說推薦,國家繁榮安定之術
    國術本來是想讓中國武術在和平時代不走向落寞,希望人們可以強身健體研習國術。在短視頻流行的趨勢下,更多的武術愛好者發現了武術的作用,迅速的進行了個人的身份包裝,本是一件好事,讓更多的人了解武術,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拳擊等運動。拳擊因健身的包裝在健身房風靡一時。
  • 《中國少數民族古代音樂史稿(遠古一清末)》出版
    《中國少數民族古代音樂史稿(遠古一清末)》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的項目,全書134萬字。此書以歷史朝代為緯,以各民族音樂為經,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大視野下來認識和理解少數民族的音樂發展史。
  • 什麼是太古、中古,秦始皇給出了答案,那上古、遠古、冥古呢?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小說、文章,甚至影視劇中,看到諸如上古、遠古、太古、中古,甚至冥古之類的詞彙。那它們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呢?多數時候,對於我們而言,這些詞彙可能也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時空概念罷了。這裡,我們就來嘗試梳理一下諸如上古、遠古、太古等等,到底代表了什麼。
  • 黑暗之魂:遠古時代的戰爭與火之時代的來臨,人類本該與神平等!
    初始:遠古的濃霧時代最初的遠古時代,沒有天,沒有地。只有高聳的大樹、不朽的古龍和灰色的巖石,世界籠罩在一片濃霧之中。然後有一天,某棵大樹的底下出現了最初的火,世界上就有了光,也有了黑暗,更有了生和死。如同所有神話時代的開端,得到了力量的死者們不願意再蟄伏下去。於是他們聯合起來,取得了神力的太陽王葛溫帶領他的騎士們挑戰古龍,伊扎裡斯的魔女則用火焰的風暴焚燒了這個灰沉沉的世界。古龍作為不朽的存在,只有代表神力的雷電才能傷害到它們。
  • 太古神遊——音樂考古與史前史
    中國音樂史學始終沒有建立起可以看作為「信史」的史前史。 傳統中國歷史的「信史」時段很晚,一般以西周共和 (公元前841年) 為界。今天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對應於中國自遠古直至夏商的漫長時期,歷史學家稱之為「傳說時代」。20世紀20年代後期,對殷墟的發掘證明了商代的確切存在,使商代走出了「傳說」的範疇。
  • 《西遊記》是結束,而《封神演義》是開始
    《封神演義》是一本有趣的書。它在我國古典神魔小說中佔有一席之地。當然,如果從文學的角度衡量,它不能說多麼的成功。它的文筆比起名列神魔小說榜首的《西遊記》來,要差了很大一個檔次。它的故事大多數是乾巴巴的,而且套路化非常嚴重。比如破十絕陣,一個個的。先進一個炮灰,再派一個厲害神仙去破。
  • ...件遠古石器在高安出土 系我省首個經正式考古發掘的舊石器時代...
    5000餘件遠古石器在高安出土 系我省首個經正式考古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 ▲考古人員從上湖遺址發掘出的石製品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上湖遺址考古發掘隊在江西高安市上湖鄉大盧村進行舊石器時代 考古調查時,發掘一處曠野遺址(距今約300萬年至1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演義(十六)——巴克拉:發現譜線獲大獎(下)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演義(十六)——巴克拉:發現譜線獲大獎(上)紙上辯論傳佳話原來,1907年夏,利物浦大學校方讓巴克拉閱讀一篇《物理學大事記》雜誌上的文章。亨利布拉格(即老布拉格)在此文裡說X射線是粒子,還配有一些實驗數據。
  • 遠古時代,十堰曾是國寶大熊貓的家園
    毫不誇張地說,遠古時代的十堰堪稱國寶大熊貓的家園。清朝《房縣誌》記載:大熊貓啃食銅鐵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被譽為「遠古活化石」。大熊貓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從已發現的化石來看,遠古時期它們在中國分布廣泛。
  • 傳奇、遠古傳奇、太古傳奇……暗黑3的裝備進化史
    傳奇、傳奇套裝,遠古傳奇、太古傳奇……每一道橙光或綠光的出現,都代表著無限的可能性;眾多可能性的結合,成就了暗黑3無與倫比的刷刷刷樂趣。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暗黑破壞神3》從傳奇裝備到遠古傳奇,再到太古傳奇的進化之路,探討暗黑3是如何讓廣大奈非天「停不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