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基礎是什麼?你又打好基礎了嗎?修行基礎一:腹式呼吸

2020-12-23 騰訊網

東華禪的動、靜功是要一起修的,但很多師兄只喜歡靜功,然後就花很多時間在靜功上面,他覺得自己沒有力氣,所以不想動,這樣是修偏了!真正修的好的人動靜都可以、動靜要結合。靜的時候靜得住,動的時候有力氣!

我們知道了靜功的三個步驟是:一調姿勢、二調呼吸、三調意念。

第一,你的呼吸如何,你能否把氣吸到丹田呢?然後吸到丹田之後,你又是否能夠完全地把它給呼出去呢?

第二,坐姿是否正確,如果你的坐姿不正確的話,效果是不會有的。因為這個坐姿即是通道,坐姿不對,通道就不直不通,那麼後期的效果都是不會有的,甚至可能還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問題。

第三,坐姿中非常重要的是肩膀要向下沉。因為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都非常的大,肩頸問題都很多,很多人天天心都是提著的,所以肩膀也是天天都提著的,所以即使在練功時都很難往下沉了。

相對來說,動功比靜功還要好一些,因為動功是要動著的,還好把握一些。但是靜功更有很多講究、很多臺階。

具體要看個人欠缺的是哪一方面的,但你要想把修靜這條路走得更遠、更踏實,必須要與動功結合一起練。有人說,我就想圖個身體健康,也不想修什麼。那可以的,你就只練動工可以了。但你想要靜功有進步,那麼練動工是必不可少的。

問:之前我靜坐的時候。沒有胸骨痛的現象,但練了腹式呼吸後就有胸骨痛的現象了。我是躺著練的,為什麼呢?怎麼辦好?

答:躺著練是沒有問題的,但仍然要記得把胸腔往下沉,即躺下來時,你同樣也要把肩膀往下沉才行。你剛開始練時使的勁兒會比較大,因為你需要把氣沉到丹田裡,你可能渾身都會覺得痛,你可能在咬著牙,鎖骨和胸腔都在用力……這個都很正常。你只要保證氣能夠沉下去,腹部上的重物能被推起來就可以了。當你這個力量用得越來越多,氣越來越足之後,你就不需要再花這麼大的力氣了,這個都是過程。

而且你剛練幾天而已吧!你要是真正想走這條路,要有心理準備,到時你可能渾身都會像散架了一樣的疼痛。但你一旦習慣了,就會覺得這種疼痛是值得的,是很幸福的感覺。萬一哪一天沒有疼痛,你可能會想一想,我昨天的功夫是不是沒有練呀!所以酸、麻、脹、痛都是很正常的。這個其實是開始練時身體出現反應的標誌,就是說,我們的身體,先不說修道這個層面,一個身體從普通再到好一點,都需要我們的體質慢慢地去改變才可以的。因為我們這個肉身要去跟宇宙這麼大的一個能量體去對接的時候,如你身體不好的話,直接就會被甩出來了,根本排隊都輪不到你,你根本挨不著那邊兒。

所以你在一步一步地去走到這個你想要的目標的時候,你身體骨骼的聲音,還有你走路的方式都會發生改變。所以你不用害怕,不就是痛嗎?對吧!只要你把氣往下沉就可以了。你再練一段時間看看。剛練幾天就出現哪裡痛,那麼裡不舒服,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它只是個過程。

我看大家問的都是最基本的呼吸問題。那麼呼吸真的需要實實在在地去練出來的,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呼吸而已嘛,我天天都在呼吸,會有什麼難的呢!

這個想法不對。不要輕視呼吸。表面越是簡單的其實就是越複雜的。你呼吸都練不好,想要更進一步的東西就絕不可能有,呼吸練不好,動功、靜功都不可能有進步的。如果大家要想基礎能夠打得牢的話,這個方法對於我們的身體或者說你想要的層次都會非常快。為什麼現在大家兩年、三年都過去了,功夫還是不行呢?都沒有什麼進步或改變,就是因為大家這個一步一步的基礎沒有打好。

呼吸何其重要!你知道嗎?我們從剛出生的那個嬰兒時刻開始就是用腹式呼吸。如果你們有當過父母的,你們會觀察到嬰兒在剛出生時,就只是那個腹部在起伏的呼吸。只有當我們慢慢地長大了,有了後天的意識存在後,這個呼吸才變得越來越短了,變成是胸部甚至是喉嚨在呼吸了。等那一天我們走掉的時候,這個氣就是停留在喉嚨這個位置了……所以這個呼吸對於我們的生命、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是站著、坐著還是躺著最容易練腹式呼吸呢?因為現代人工作緊張、生活壓力大,都不太會放鬆了,每個人都是一個緊固的個體,潛意識裡都有「你不要傷害我,我要把我自己保護起來」的意識。所以只有在躺下來的時候,才是相對放鬆的,也才有可能試一試這個氣能否向下沉,因為我們的呼吸已經習慣了是走胸腔的,都不習慣往下走。或許腹式呼吸這條通道很多年都沒有走過了,又或者我們後來的身體情況也不足以維持這條通道了。

所以我給大家設計的方法是,當你躺下來時,把雙腿屈起來使腳掌能踩在地板或者床面上,再在你的小腹上面放一個重一點的東西,比如書或者稍微重一點的東西,讓腹部感受到有一個承託的力,然後把口腔合攏,再用鼻孔吸氣,當然吸這一口氣要用比較力了。就像剛才那位師兄問我,為什麼這裡痛、那裡痛。就是因為你要用力把這口氣吸入而往下壓到小腹的位置,這兒的重物才會被這個壓下來的氣給推起來,其實氣是不會到小腹的(只是到這個下丹田裡)。但這裡不討論這個原理了,因為說起來有點複雜。

你只要用眼睛看或感受到這個小腹真正的推起來之後,需要再憋氣幾秒鐘(一般是3-6秒鐘,只要你自己覺得能夠承受的時間即可)然後再呼氣,這時候呼氣要慢一點,讓你腹部上的重物緩緩地下來。你必須經過這樣嚴苛的、枯燥的、每天至少要保持20分鐘以上的不斷的訓練,才能改變這口氣。

所以改變呼吸方式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你的大腦雖然非常快地接受了這個事情,但你的身體並不知道,所以身體的改變會很慢很慢。這個方法是用身體來練,不是只過腦子的,所以你必須用2個月、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練。必須要有這樣的一個過程,你才有可能去感受到真正的氣沉丹田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當能氣沉丹田時,你是有很多反應出現的,練過的人都明白。

相關焦點

  • 修行的基礎是什麼?你打好基礎了嗎?基礎一之腹式呼吸
    具體要看個人欠缺的是哪一方面的,但你要想把修靜這條路走得更遠、更踏實,必須要與動功結合一起練。有人說,我就想圖個身體健康,也不想修什麼。那可以的,你就只練動工可以了。但你想要靜功有進步,那麼練動工是必不可少的。問:之前我靜坐的時候。沒有胸骨痛的現象,但練了腹式呼吸後就有胸骨痛的現象了。我是躺著練的,為什麼呢?怎麼辦好?
  • 修行的基礎是什麼?你打好基礎了嗎?基礎三之兩套生命系統
    現在有的人他的腦袋就非常利害,只要眼睛一轉就有了十個主意。這種人對於修行來說,要是他能管得住自己,讓大腦能為己所用,即超越了大腦,成為了大腦的主人。但我們仍然在用大腦來修行,這樣就會很快耗幹身體的精氣神,你會是那樣的一個身體狀態。那麼頭腦要怎麼辦呢?因為頭腦其實本是靈性的工具,我今兒用你,你起來幫我幹活;我今兒不用你,你就原地待命。
  • 修行的基礎是什麼?你打好基礎了嗎?修行基礎二:打坐和觀想
    還有靜功的盤腿姿勢,你真的充分了解原理了嗎?比如打坐的時候,身體的脊柱要使之向上挺拔,不是光直就可以了的,你要找到一個向上挺拔起來的感覺。如果你身體內真正有一股向上的力量,那麼只要你稍微地往上一挺,就會覺得整個身體就會有一點點往上的力量。
  • 要打好這些修行的基礎之五:如何讓身體的能量往上升
    因為剛開始練時,也有可能是因為你身體這個呼壓不夠。但是一定要儘量能一次呼乾淨啊!你可以在練腹式呼吸上,把放在小腹上的重物放得稍重一些,靠這個重物向下壓的力量,重複的訓練,這樣就能一口氣就呼乾淨了,因為練呼吸時小腹必須是要內陷下去的,要使肚皮能貼到後背骨上的感覺。要不你會越練越腹脹。因為畢竟你在練腹式呼吸的時候,意念是要放在小腹上的。
  • 什麼是腹式呼吸
    核心提示:瑜伽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經常練習瑜伽不僅可以減肥,而且還可以讓你更加有氣質,腹式呼吸法是瑜伽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種呼吸方法。因此,大家一定要學會腹式呼吸,那麼,什麼是腹式呼吸?這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要打好這些修行的基礎之四:如何證實念誦與盤腿的成就?
    問:觀想時妄念多了,就可以念三字明嗎?答:可以念三字明,一天念多少遍都可以,多多益善!三字明這個功效非常強大,也特別好,你們如果能夠完全地感受到,就會覺得其樂無窮。問:觀香時妄念多,也可以這樣處理嗎?要是呼吸沒有調好,妄念就一定會很多的。因為你氣沉不下去,也就是妄念在大腦裡沉不下去了。還有你如果姿勢不對,妄念還是一樣會很多的,所以觀香這個法門特別好,它能夠讓我們聚精會神。當然你要把基礎打好,你才能達到很容易就把精氣神往上引的狀態,要引到上丹田這個位置。但是你基礎如果沒有打好,對你來說就是很難的!妄念為什麼會多啊?
  • 看似簡單的腹式呼吸,卻對身體大有裨益
    我們在練習冥想的時候,經常執著於冥想的進階,往往忽略了呼吸的重要性,呼吸的訓練是冥想練習的精華部分,是冥想最重要的基礎活動,基礎牢靠才能擁有更多的上層建築,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同修,請先停下來,重新學習呼吸覺知的練習。本期氣脈通元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呼吸需要注意的點,記得收藏哦!
  • 你真的會呼吸嗎?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的區別
    你會呼吸嗎?這個問題可能會讓你莫名其妙。呼吸是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做的事情,怎麼可能會有人不會呼吸?事實上,很多人的呼吸姿勢都是不正確的。胸腔科醫師指出,不正確的呼吸姿勢,不僅會讓肩頸肌肉容易痠痛,甚至會影響到肺部健康。此外,想要達到更好的運動成效,學會正確的呼吸姿勢絕對是必要的。什麼是正確的呼吸姿勢呢?以下這篇文章就要為你深入介紹呼吸,以及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區別。
  • 長期腹式呼吸的壞處是什麼
    核心提示:呼吸方式有很多種,腹式呼吸只是其中之一,有很多人會習慣性利用腹式呼吸鍛鍊身體,能增加心肺功能,同時可以提高身體的攜氧能力。所謂的腹式呼吸就是利用腹部進行呼吸,是學習其他呼吸法的一種基礎,通過加大橫隔膜活動減少胸腔運動,完成腹式呼吸。雖說腹式呼吸的優點有不少,但長期腹式呼吸的壞處依然,不可忽視。
  • 腹式呼吸,不需要學就會,你還在努力呼吸嗎?
    這類鍛鍊方式,都有一個基本的訓練,就是腹式呼吸。基礎瑜伽課上,老師會讓你的手放在腹部,告訴你,「吸氣時肚子鼓出來,橫膈膜下降,呼氣時肚子癟進去,橫膈膜上升」。於是你認真地學,努力地呼吸,儘管老師教得很和緩,聲音很溫柔,你還是感覺有點憋氣。等到練體式時,早把腹式呼吸忘得一乾二淨。
  • 老廖站樁:站樁呼吸的正確方法,站樁腹式呼吸的方法
    真正的腹式呼吸只有長久認真的練習才能做到,成功從來只會獎勵勤勞者。而不會青睞懶惰者!站樁一般都是採用自然呼吸,只有長久的練習,在正確的動作基礎上,才會形成自然的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分為逆複式呼吸與正腹式呼吸,也稱之為丹田呼吸。
  • 《菜根譚》修身篇論說:根是植物的基礎,心是修行的基礎
    假裝賢德的偽君子,與陰險狡詐、作惡多端的小人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而正人君子由於某些原因改變自己的端正品性,那麼,他的這種行為還不如一個改過自新的小人。一個人的內心時常保持圓滿和諧,世上的一切事物也就沒有缺陷;一個人的內心時常保持公正豁達,在任何人情世故上自然沒有陰險詭詐。
  • 你修行的是什麼?
    在紅塵中修行。在深山老林中修行。怎麼修都可以,不要拿環境當成修行的必要條件。你是在修環境還是在修心境?不管你是修仙修佛還是練魔,是誰在修?想清楚了嗎?要修什麼?想明白了嗎?什麼是修行?什麼不相符?身心皆不符合。行,應對。你的一動一念都是行,你如何應對?泰山崩於眼前而巋然不動,那是生死參破。破,是破世人生死法。不動是無我。生死恰是世人不可控的。世人又為何痴迷生死?破除生死是脫離死的恐怖。「朝聞道夕死可矣」隨時可以上道。「去去就來。」
  • 腹式呼吸,一定比胸式呼吸好嗎?
    胸式呼吸我們不用學習、也不用刻意,就能完成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則具有一定的學習門檻,我們需要刻意練習一段時間,才能完成腹式呼吸,甚至有些人還學不會。 但是,難度高,就意味著好處多嗎?
  • 練功不練氣,到頭一場空;阿斯湯加流瑜伽基礎知識--呼吸精講
    阿斯湯加基礎知識--阿斯湯加瑜伽裡的呼吸精講阿斯湯加瑜伽流派最顯而易見的不同就是體式。然而,更重要的不同點並不流於表面,而是阿湯的三種基礎技巧。這些技巧將一個個體式寶珠串聯成一個珠串。在vinyasa流瑜伽體系中,身體作為mantra曼陀羅,體式代表寶珠,三種基礎技巧是繩子,將寶珠串聯成一個體式珠串。該體系本質是一種動態的冥想,其中,體式之間的轉換跟體式本身同樣重要。
  • 太極拳的自然腹式呼吸
    人的呼吸方式有兩種:一是腹式呼吸,二是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的主要著力部位在腹部,先是橫膈膜下降,腹壁外脹造成胸磨護"大,外界空氣便壓入肺內而完成吸氣。腹壁松回原位,橫膈膜地回升,於是肺內貯氣便被壓出體外而完成呼氣。
  • 什麼是修行?這些常識,你應該知道!
    一談到修行,人們就很容易想到燒香拜佛、念經誦咒、參禪打坐、深山隱居等等,其實這都是修行的形式和手段,不是修行的目的。那什麼是修行呢?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初學的朋友有所幫助。所謂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什麼行為呢?分為身、口、意三種。
  • 6個瑜伽體式打開身體前側,為輪式打好基礎
    所以,如果初學者想要練習輪式,日常不妨多練這6個體式!>02、戰士一後彎從下犬式進入戰士一式,以右側腿為例髖部擺正,雙手於後背十指相扣吸氣,脊柱延展,呼氣身體後彎胸腔充分打開,手向後扶左腿停留5個呼吸,換另外一側
  • 「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怎麼回事?
    簡單,也就是說,一旦你理解了呼吸的一些基本原理,它會很快變得非常複雜。為了解釋「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區別,我將在這裡介紹一些基礎知識。呼吸既是生理的也是經驗的首先,它有助於區分兩種方式,我們可以評估呼吸的概念。
  • 最有效的修行調息功法:逆腹式呼吸的7個要領講解
    最有效的修行調息功法:逆腹式呼吸的7個要領講解 逆腹式呼吸法是道家的一種調息方法,是道家內丹修行者,在修行中總結的最為有效的一種呼吸形式之一,廣泛應用於道家丹道修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