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奈良 法隆寺的幽思

2021-02-17 時尚旅遊

法隆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群,建於公元607年。

雖說它是日本飛鳥.白鳳建築藝術的代表,但據稱是百濟(朝鮮)工匠修建,而百濟工匠傳承的是中國寺廟和佛塔的建築技藝,具體說來是南朝的風格樣式。所以,來法隆寺旅行的意義似乎不僅是欣賞一座古老的建築,更是尋找我們缺失的建築文化碎片。

和辻哲郎曾說法隆寺的美是一種銳利的曲線美。這點在五重塔上體現得特別顯著。房簷大小遞減變化對比強烈,出簷頗深,外形英挺。塔的重心在塔身正中的八角形巨柱上,巨柱上面不釘任何釘子,只是通過塔身四面對巨柱的壓力來維持建築的穩定。

正如宮廷大木匠西岡常一所說,此塔兼具穩定感和動感。所以,穩定感可以不依賴於重力的堆積,而來自於微妙的平衡,這代表了古代建築技藝的精巧,也是漢文化圈哲學思想的自然外延。

法隆寺的迴廊既是走廊又是分隔寺廟與外界的牆圍。沿著迴廊慢慢踱步,數不清的木窗欞和木柱靜默著向遠方延伸,每走一步,似在前行,又似在原處;窗欞分割了窗外的風景,風景在前行中微妙變化,自己似乎身在其中,又置身其外。

透過歷經風雨的建築,展開一次共同文化的追溯,不經意間,會感到自己的渺小,也感到內心的安定。這就是修行的心態吧。

今日推薦內容由碗丸提供

歡迎來稿至panhy@trends.com.cn


1.點擊標題下方的「時尚旅遊」訂閱我

2.查找微信公眾號「時尚旅遊」訂閱我

相關焦點

  • 探秘法隆寺——全球最古老的木建築
    這段記載表示法隆寺遭受火災,房屋被燒得不剩一間。 由於法隆寺的文獻沒有記載這場大火,建築史學家關野貞、美術史學家平子鐸嶺根據建築制式與裝飾藝術認為法隆寺非天智九年燒毀後的重建,而歷史學家喜田貞吉、足立康認為歷史記載不容有錯,法隆寺的確是重建的。
  • 很遺憾,你現在能看到的南北朝建築在日本法隆寺,被精心愛護著
    法隆寺南大門 法隆寺佔地面積約18萬7千平方米,寺內保存著大量的建築及文物精品,其中金堂的壁畫尤為美輪美奐,是古代日本繪畫的傑出代表。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重要文化財產的建築及文物珍寶。 法隆寺分為東西兩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東院建有夢殿等,西院伽藍是全世界現存最古的木構建築群。法隆寺建築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之名義列為世界遺產。
  • 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建築之一,屹立不倒的法隆寺,值得一遊!
    日本的法隆寺,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寺院,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是公元607年由聖德太子創建的,寺內建築包括樓廳、屋頂、牆壁和柱子,全部用木料建成,總建築面積達18萬平方米。法隆寺坐北朝南,分東西兩院,西院有南大門、中門、迴廊、金堂、五重塔、三經院大講堂、鐘樓等建築:東院有夢殿、中宮寺等寺殿,共有40多座古建築,其布局和結構深受中國南北朝時代建築的影響。
  • 法隆寺金堂燃燒時
    圖 3:法隆寺住持在火後的金堂內七十年前法隆寺金堂火災後的相關修理作業火災的發生引起日本政府以及全國媒體的高度關注,報導鋪天蓋地。日本最頂尖的古建築專家、壁畫保護專家、畫家等都參與到了對法隆寺金堂木結構以及壁畫的搶救工作中。法隆寺金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金堂建於公元七世紀末(相當於初唐)。
  • 南朝遺韻——日本奈良法隆寺
    去日本之前,早就聽周邊朋友多次提及法隆寺,這座號稱是世界上最早的木構建築據說更是有南朝建築的遺風,故自己將這裡作為了自己的必選也是首要的目的地。
  • 今生倍悽涼——法隆寺傳說故事(上)
    由於法隆寺建在武義江邊,履遭洪水侵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河床向西南改道,河道不斷變寬,寺田越來越小,直至完全被洪水衝走。清朝年間,法隆寺也遭滅頂之災,毀於洪水,全寺衝毀殆盡,連廢墟也不復存在,成為一片砂灘(金華人叫溪灘,亦叫金錢灘),和尚們四散而去,唯有法隆寺經幢、寺門和兩棵大樟樹倖存。
  • 法隆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建築群
    參拜道過了參拜道,就是法隆寺的南大門。簡介上說,距今1400多年的法隆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寺院,其實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木建築(群)。我們後面還會再細說。南大門,建於室町時代的1438年,雖然比核心建築晚近700年,無疑也算是文物。
  • 法隆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構建築群竟然在日本
    法隆寺全名為法隆學問寺,別名斑鳩寺,位於日本奈良生駒郡斑鳩町。飛鳥時代,推古天皇根據先帝用明天皇的遺命與聖德太子一起修建了法隆寺,全寺為木結構,據傳始建於607年,但是已無從考證。法隆寺有西院、 東院兩部分,共有伽藍40多座,西院的伽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構建築群。
  • 古佛之美|走近日本東法隆寺壁畫和百濟觀音
    法隆寺還是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1993年成為日本第一處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寺廟。寺廟中保留者日本最古老的佛像和工藝品,包括建築在內共有日本國寶38件,是日本擁有國寶最多的寺院。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法隆寺金堂中央的日本飛鳥時代(7世紀)製作的「釋迦三尊像」,其主尊釋迦摩尼是按聖德太子身高製作(「尺寸王身」)的等身佛。
  • 法隆寺夢殿——夢回唐朝
    佛教寺院建築在伽藍的配置格局上與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最大的變化就是寺院佛塔的位置,從以前的在迴廊之內,移到了迴廊之外。這種變化,在奈良東大寺等寺院的遺址發掘中,以及興福寺的布局上,都得到了證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位於奈良的法隆寺東院伽藍。東院伽藍的位置原先是聖德太子的住宅——斑鳩宮的原址。奈良時代的高僧行信因感嘆宮跡荒廢而發願重新修建。天平二十年(公元748年)在這裡舉行「聖靈會」。
  • 宿白| 日本奈良法隆寺參觀記
    這一點我們在考察法隆寺時應予特別關注。西院伽藍東堂西塔的設計即是一佳例。宿白(1922—2018),中國歷史時期考古學的開創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不僅在石窟寺、佛教建築、版本目錄等方面專有所長,而且自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成立(1952)之初便開始執教並掌管系內工作,桃李天下,奠定了後段考古的整體格局和方法,2016年曾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終身成就獎。
  • 東京國立博物館將重開,法隆寺壁畫與百濟觀音最終無緣展出
    由此判斷,聖德太子建造的最初的法隆寺燒毀後,得到了重建。法隆寺金堂,目前法隆寺中年代最悠久的建築。 圖片來自法隆寺網站那麼,在背面明確記錄著在622年鑄造的「釋迦三尊像」、現在位於夢殿(曾位於金堂)的救世觀音像,以及其他幾尊可能完成於火災前的佛像何以毫髮無損?它們是如何逃過火災的?
  • 日本的首批世界遺產,法隆寺(下)
    前文說的西院伽藍,是法隆寺的主要經典部分。東部的東院伽藍,也有一座重要建築,夢殿。從西院伽藍往東院伽藍的路上,有些比較新的建築,諸如XX院,XX寺,XX倉等等,無暇去看了。夢殿北側的建築,左邊的繪殿和右邊的舍利殿。繪殿內是與聖德太子有關的繪畫,舍利殿內供有佛舍利。繪殿前的石燈臺上刻有享保十三年的字樣,是江戶時代的1728年。夢殿周邊的環廊。從環廊的西南角看夢殿。
  • 宿白 | 日本奈良法隆寺參觀記
    這一點我們在考察法隆寺時應予特別關注。西院伽藍東堂西塔的設計即是一佳例。宿白(1922—2018),中國歷史時期考古學的開創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不僅在石窟寺、佛教建築、版本目錄等方面專有所長,而且自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成立(1952)之初便開始執教並掌管系內工作,桃李天下,奠定了後段考古的整體格局和方法,2016年曾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終身成就獎。
  • 【解讀】建造法隆寺
    法隆寺,又名斑鳩寺,位於奈良生駒斑鳩町。
  • 法隆寺百濟觀音:它讓日韓兩國爭鋒相對
    日本法隆寺戰爭未毀,卻被火燒了,真可惜。」這時他幾乎流下淚來了。原來,梁思成的一生不僅與佛光寺東大殿、南禪寺大殿有著不解之緣,還與日本的最古老的建築群法隆寺有著難以忘卻的故事。日本奈良法隆寺法隆寺,據傳為聖德太子所建,始建於公元607年,它是日本第一個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3年),也是無數古建發燒友心中所嚮往的地方,法隆寺不僅有世界最古老的木構
  • 【原創】奈良法隆寺東大門(奈良時代)
    奈良的法隆寺,參觀完西院的五重塔、金堂等遺蹟,前往東院夢殿的路上,要穿過一座東大門,這座並不起眼的東大門是奈良時代留下的建築,相當於我國的唐代【前後廊內部】相關閱讀: 奈良東大寺轉害門(奈良時代)>>>我國現存的八座唐代建築中已沒有大門存世相關閱讀: 唐代木結構古建築新考(八座)(第二稿)>>
  • 日本法隆寺五重塔之雕塑
    法隆寺五重塔是日本最古老的塔,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塔。塔有簷五層,故稱「五重塔」,外形樓閣式塔,其平面呈方形,塔高31.5米,塔剎約佔整座塔的三分之一高,上有九相輪和水煙。奈良法隆寺五重木塔五重塔塔內沒有樓板,同樣不能登臨,其主要部分為底層,內部東西南北四面各自安置著國寶「塔本四面具」塑造群像。
  • 與敦煌齊名的法隆寺金堂壁畫遺憾中止展出,日本「最美觀音」留下一日驚豔!
    法隆寺內木構建築局部 圖源©法隆寺官網沒錯,聖德太子就是舊款一萬日元上那位。聖德太子像 圖源©Wikipedia如今,面積達十八萬七千平方米的法隆寺境內房屋櫛比,這裡集中了以飛鳥時代為主的歷代建築精粹,共有建築物四十餘座
  • 日本寺院的佛塔建築
    日本的佛教寺院由金堂、講經堂、僧房、迴廊、山門、佛塔等建築組成。上述圖片是最具日本代表性的佛教寺院建築。而佛塔是最早的佛教寺院建築之一,大凡世界宗教建築都有塔的存在,無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的建築中都有塔。然而,塔的用途與意義因宗教而異。基督教建築中的塔是鐘樓。來自城中鐘樓的鐘聲告訴人們每天以及特別日子中的每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