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鎗版的撕布機,二戰德國科恩茲衝鋒鎗,射速太快難以駕馭

2020-12-14 丹書戰史

二戰後期,德國開始生產一系列簡易武器,用來武裝人民衝鋒隊這些缺乏訓練的部隊,在眾多的設計競標中,科恩滋衝鋒鎗算是比較特別的一款,而且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它在戰後很久才為外界所熟知。

科恩茲衝鋒鎗由設計師August Coenders獨自研發設計,這位設計師在二戰期間服役於德國軍械公司,一位名叫Heinz-Kurt Schmidt的人曾擔任他的助手,也正是這位助手在戰後向公眾講述了這位幾乎沒有什麼名氣的設計師的一些故事。

科恩茲衝鋒鎗的研製工作起步較早,據說能追溯到1940年左右,那時二戰才剛剛爆發不久,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德軍整體形勢很好,武器裝備註重精良,因此科恩茲衝鋒鎗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在二戰後期,美軍在德國境內發現了該槍不完整的零部件,隨後將它們進行維修,並在阿伯丁試驗場進行了測試評估。

該槍採用自由槍機原理,其理論最大射速達到了每分鐘1000發,比波波沙衝鋒鎗還要快,堪稱衝鋒鎗版本的「撕布機」,不過它的供彈方式卻沒有選擇彈匣或者彈鼓,而是採用一種不可散式的彈鏈,發射9×19毫米手槍彈,另外該槍似乎還存在一種圓柱形的供彈具,具體如何運作不得而知。

該槍槍身呈柱狀,一個簡易的握把在下方,槍託採用MG-34機槍的槍託造型,槍管有一段帶孔的護套,沒有前握把結構,槍身上方安裝有機械式的瞄準具。

總的來看該槍確實簡陋,生產加工應該比MP-40衝鋒鎗這類裝備要容易一些,但是它在其他方面則不佔優勢,尤其是彈鏈供彈系統。

縱觀整個人類歷史上也沒幾款採用彈鏈供彈的衝鋒鎗,德軍不會為了一款衝鋒鎗專門開設適合9毫米彈藥的專用彈鏈生產線,即便是裝備服役了,那麼該槍的彈鏈結構也會影響操作,畢竟衝鋒鎗需要的是輕巧靈活,槍枝的輸彈口就在扳機護圈上方,那麼彈鏈如何攜帶呢?高達1000發每分鐘的射速如何保障彈鏈供給通暢?士兵該以何種姿勢操作衝鋒鎗?

如果作為正規軍的制式衝鋒鎗,科恩茲並不適合大戰的消耗,其彈鏈結構會增加生產負擔和後勤負擔;如果拿給人民衝鋒隊使用,這些老人孩子可能並不容易駕馭這把高射速的衝鋒鎗,用胳膊夾住槍託,一手扣扳機一手託彈鏈,這種操作就算對正規軍士兵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可除了這種操作姿勢以外還有其他更好的嗎?

相關焦點

  • 二戰最差衝鋒鎗是誰?其實是日本百式衝鋒鎗,堪稱最落後衝鋒鎗
    二戰歷史中形形色色的衝鋒鎗,是二戰中的一大看點。無論是美國的湯姆遜衝鋒鎗,或是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英國的司登衝鋒鎗,都是二戰中的經典。
  • 二戰時期五大經典衝鋒鎗排名,德國MP40穩坐第一!
    在當時沒有能夠與MP40匹敵的衝鋒鎗,在連續射擊上MP40的後坐力並不大,女人也可以輕易的操控,而同時期的湯普森衝鋒鎗和司登衝鋒鎗都難以掌控,連射精度也較差,而MP40衝鋒鎗連射時精度優於湯姆森和司登
  • 二戰後期,美軍為何大量換裝了M3衝鋒鎗,而放棄了湯姆遜衝鋒鎗?
    二戰美軍採購湯姆遜芝加哥打字機,是209美元一支,現在聽慣大數目的年輕人對此可能沒什麼概念,那麼我告訴你,當時的美國,工人平均周薪是七美元,500美元可以買一輛汽車,這個還不直觀的話,那麼我告訴你當時到任何一家銀行,你都可以用35美元換出一兩黃金,也就是說每一支芝加哥打字機都值五、六兩金子!
  • 二戰蘇聯波波莎衝鋒鎗PK德軍MP40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擇哪個?
    1941年,PPSh衝鋒鎗誕生了,命名為PPSh41,在整個二戰期間,PPSh41不停地被製造,直到戰爭結束時,約有五百萬支PPSh41裝備蘇聯紅軍。 由於PPSh41擁有如此優良的性能,德國方面也把繳獲的PPSh改裝成發射德軍制式的9×1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但是彈藥量僅為32發(MP38/40彈匣)的MP41。 二戰結束後,PPSh41的生命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它和PPSh43一起成為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標準裝備。
  • 二戰衝鋒鎗四分天下,司登、MP40、波波沙、M3黃油槍,小型武器的狂歡
    在二戰中,步槍和重炮幾乎可以摧毀陸地上所有的有生力量和建築,而在面對單個體或者短距離的交鋒時,步槍以上的重武器就難以施展,所以衝鋒鎗也可以很有效的彌補這一戰場空缺。
  • 二戰中,美軍為何大量裝備M3衝鋒鎗,而淘汰了湯姆遜衝鋒鎗?
    李三萬摘要:二戰期間,美國研製了新一代的M3衝鋒鎗,並迅速大量裝備部隊,為什麼美軍用M3衝鋒鎗淘汰了戰前就已經裝備,而且性能還不算落後的湯姆遜衝鋒鎗?二戰期間,美國研製了新一代的M3衝鋒鎗,並迅速大量裝備部隊,為什麼美軍用M3衝鋒鎗淘汰了戰前就已經裝備,而且性能還不算落後的湯姆遜衝鋒鎗?湯姆遜衝鋒鎗於1920年誕生,在二次大戰期間,湯姆遜衝鋒鎗生產總數達到了140萬支。
  • 蘇聯紅軍手中的波波沙衝鋒鎗,德國士兵也很難抵擋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中期,在歐洲戰場上,德軍一直都是處於戰略性的領先地位,但是隨著戰爭的進程,德軍就慢慢的被蘇聯所壓制了,這其中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德國自身戰略性的失誤。而蘇聯軍事力量的進步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例如,在二戰前期,德軍士兵手持的MP-40衝鋒鎗在戰場出盡了風頭,可是在後來,當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問世之後,這種壓倒性的優勢就不復存在了。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這款二戰中蘇聯紅軍手上的利器——波波沙衝鋒鎗。
  • 二戰各國裝備的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哪個?除了百式,哪個都行!
    二戰結束時,M3/M3A1大約一共生產了60多萬支。M3採用摺疊式槍託,發射11.43毫米手槍彈,由30發彈匣供彈。該槍理論射速只有450發/分,連發射擊時更容易控制穩定性,但也被一些士兵抱怨射速太低。
  • 【槍械講堂】第一代衝鋒鎗中的常青樹--捷克斯洛伐克ZK383衝鋒鎗
    ZK383 式衝鋒鎗有兩種射速,快、慢射速是通過槍機上的調節塊實現的,裝上調速塊,射速為 500 發/min,卸下調速塊,射速是 700 發/min。此槍全長 875mm,槍管長 325mm,30 發彈匣供彈,空槍質量 4.25kg,發射 9mm 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彈頭初速 365/s,表尺射程 100~800m,表尺分劃 100m。
  • 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蘇聯波波沙衝鋒鎗衝鋒鎗立下汗馬功勞
    這場戰役是德國遭遇得戰略範圍內最嚴重得失敗,而失敗的原因有三點,第一,當時蘇聯紅軍的作戰能力並不弱於德國士兵。第二,蘇聯主場作戰,佔據地利人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當時蘇聯紅軍手持的波波沙衝鋒鎗並不弱於德國的MP-40衝鋒鎗。
  • 蘇聯贏得二戰勝利的三大神器之一波波沙衝鋒鎗
    二戰中蘇聯紅軍士兵的標誌性裝備除伏特加外,那就只剩下「波波沙」衝鋒鎗了。喝一口伏特加,拿著槍衝鋒的蘇聯士兵,我們在很多電影裡都見過。「波波沙」衝鋒鎗其實除了在蘇聯軍隊內廣受好評外,還贏得了廣大德國士兵的喜愛。
  • 「巷戰神器」PPSh41衝鋒鎗為何二戰後不久就被淘汰?原因很現實
    德國主要使用的是毛瑟步槍+MP34/40衝鋒鎗,英國是李-恩菲爾德步槍+司登衝鋒鎗,蘇聯用的是莫辛納甘步槍+PPSh41/43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其中,蘇聯的波波沙系列衝鋒鎗相比較而言更為成功,它結構簡單可靠,射速高達900發/分,配上71發大彈鼓,火力很猛,近戰時一頓狂掃,對面的德軍往往非死即傷,沒有被擊中的也被壓製得抬不起頭來,在史達林格勒巷戰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 德軍經典,從MP36到MP40,德國衝鋒鎗的超神之路
    在二戰中,這把衝鋒鎗的性能屬於中庸水準,在各方面的性能都不是那麼突出,而這把槍在德國人手裡,發揮的卻是非常出色。一戰那會兒,德國人尋求在200米以內適用的武器,尋求在近距離、在塹壕裡能夠高射速射擊的武器。於是,德軍第一把制式衝鋒鎗就誕生了,就是MP18,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花機關。
  • 二戰日軍為何寧願拼刺刀也不用衝鋒鎗?用衝鋒鎗,日本人死得更快
    日本是二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不少國家發動了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但是,日軍通常裝備單發栓動的三八式步槍,衝鋒鎗卻基本不用,特別是在近戰中,日軍寧願拼刺刀也不用衝鋒鎗,為什麼在二戰中,日本陸軍很少使用衝鋒鎗呢?
  • 二戰日本「爛槍輩出」,刺刀版100式衝鋒鎗,看一眼整個人都不好
    三八大蓋兒日本二戰期間主力輕武器是38式步槍,也就是在國內很有名的三八大蓋兒。該槍在1905年完成命名,直到二戰結束日本投降,38式步槍仍是日本軍隊主力制式步槍。三八大蓋兒來源於日本的30式步槍,30式步槍是日本在德國毛瑟步槍的基礎上仿製的型號。
  • 為一戰研製的湯姆森衝鋒鎗,為何卻在20年後才走向二戰戰場?
    很多人認為,湯姆森衝鋒鎗是一個叫湯姆森的人設計的,其實並非如此,湯姆森衝鋒鎗是由美國人佩思和奧克霍夫設計的,而他們的老闆正是美國退役了的陸軍準將湯姆森。湯姆森衝鋒鎗採用了和柯爾特1911一模一樣的手槍彈,並且是全自動槍機,射速高達每分鐘700發!這就意味著,只要你扣動扳機,不到10秒就可以將子彈全部打光。
  • 精準的德國工藝——MP5K衝鋒鎗的故事
    除了對UMP和Vector兩種衝鋒鎗的改動之外,還加入了全新型號:MP5K衝鋒鎗。在遊戲中,MP5K衝鋒鎗將會作為維寒迪的專屬武器,取代Vector衝鋒鎗。對於MP5K衝鋒鎗性能上的詳細解析,蘇北老師已經進行了詳細解析。而今天,我們將繼續為玩家們帶來MP5K在現實中的故事。遊戲中的MP5K衝鋒鎗MP5衝鋒鎗的大名,相信所有FPS遊戲玩家都已經如雷貫耳。
  • 特種標配,UMP衝鋒鎗
    衝鋒鎗作為一種速射武器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成為近戰的標準裝備,那麼說起「反恐精英」的標配,大家第一時間想起著名的德國HK MP5衝鋒鎗。1977年摩加迪沙劫機事件中,德國GSG9特種部隊就是手持這把MP5衝鋒鎗迅速擊斃了恐怖分子,成功解救出所有人質。
  • 二戰後的毛瑟MP57衝鋒鎗
    話說德國二戰時的MP38/40衝鋒鎗大家都知道,戰後由H&K公司開發的MP5大家也都在遊戲中很熟悉。然而一個是二戰作品,一個是60年代後期才定性,那中間這段時間德國人是用啥的?隨後採購了FN-FAL作為制式步槍(德國版的FAL也稱之為G1步槍),機槍則用MG42改膛的MG3,但衝鋒鎗一時半會還沒個著落。(背著FAL的西德士兵,德國人可能對防毒面具筒有迷之偏好)50年代的衝鋒鎗設計思路受到以色列Uzi衝鋒鎗的影響很大。
  • 現代衝鋒鎗的開山鼻祖,德國MP18和MP28衝鋒鎗
    儘管從時間上說,義大利的維拉爾佩羅薩早於MP18,但MP18仍然算得上是現代衝鋒鎗的鼻祖,在概念原理和整體綜合表現上,MP18都包含了當今現代衝鋒鎗的所有基本特徵和元素。直到今天,衝鋒鎗基本設計原理都沒超出MP18衝鋒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