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典歷 | 出師一表真名世

2020-12-18 澎湃新聞

清風典歷 | 出師一表真名世

2020-10-14 2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度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文選•卷三七》諸葛亮《出師表》

臣本為平民,親耕於南陽之野,苟且活命於亂世,不求顯達於諸侯。先帝不嫌臣出身卑微,屈駕前往,三顧茅廬,垂問以天下大事。臣因此感激,答應要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趕上長坂坡大敗,臣受命於敗軍之際,至今已有二十一年。先帝知臣謹慎,所以臨終託付國事於臣。受命以來,日夜憂慮嘆息,惟恐託付之事不見成效,而損害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現在南方已平定,國家武器充足,就應當鼓勵、統帥三軍,北定中原;希望能竭盡所能,剷除奸雄,興復漢室,還都京洛。這是臣報答先帝、忠於陛下的本職所在。

本段節選自諸葛亮《出師表》(一般稱「前出師表」)。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駐軍漢中的諸葛亮振軍北伐,出兵之前,他給常住成都的後主劉禪寫了這封諄諄告誡的上書,再三強調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和臨終託付,表示了「竭盡駑鈍」以報答先帝、忠於後主的忠誠,並規勸後主採納良言,和輯臣吏,勵志自振,使他能專心致志於北伐大業。全文以議論為主,歷敘創業之艱難,以激勵劉禪赤誠守業;又詳寫劉備三顧茅廬、與諸葛亮君臣遇合之事,倍示自己披肝瀝膽之虔誠。這既體現了諸葛亮作為人臣的純粹德操,也體現了其作為一介士大夫的高風亮節,因此感動了古代的士大夫群體,贏得了高度的讚譽,本文也成為千古名文,杜甫的詩句「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就是對這個現象的精到概括。

文章還體現了「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堅定信心。這難能可貴,因為蜀漢僅據有益州一地,國小力弱,實現這個目的的可能性很小;諸葛亮敢於如此自信地去做,除了對劉備託孤的感激和忠誠之外,還有他勇毅自任、富於才幹的自身因素。歷史地看,自從三顧茅廬、諸葛亮示以「隆中對」之後,蜀漢其實是較大程度地實現了隆中路線的。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了「跨有荊、益」,即分頭從荊州、益州出軍,以鉗形攻勢進取關中的戰略設想,這被認為是蜀漢的立國戰略。蜀漢也確曾一定程度地實現了這個戰略,只不過因關羽的驕傲和矜功,才丟失了荊州,破壞了這個態勢。在荊州、夷陵接連戰敗後,諸葛亮用整整五年的時間休養生息、整軍經武,才發動了由他獨立主持的第一次北伐。因此,本文與《隆中對》相互輝映,是諸葛亮殫精竭慮、精忠為國的生動寫照。

當歷史的雲煙消散、千帆過盡之後,我們再來品讀諸葛亮《出師表》,或許這裡面的內容其實才更接近他本真的性情和品格。他「復興漢室」的理想和承諾,才是他最大的北伐動因。無論他北伐過程中犯了怎樣的錯誤,但毫無疑問,他是三國時期最好的治國、理軍、外交之才(沒有之一),司馬懿、張郃、郭淮等都明顯不及。其北伐屢敗,根本原因是蜀漢國小力弱,轉戰於秦嶺崇山峻岭之中的蜀軍補給難繼;戰爭最終拼的是綜合國力,蜀國最弱,敗局是註定的。即便如此,諸葛亮仍然前赴後繼,忠心無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終累死於五丈原軍營。

對於任何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我們都不能求全責備,即便諸葛亮這樣的全才,也有他智力不及之處,尤其是當我們旁觀成敗、閒說是非時,更應該做一個有「理解之同情」的寬容者。這樣去想,那我們所能看到的,就更多是諸葛亮純粹的人格、峻潔的品格、強毅的信念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而這些,都滲透在前、後《出師表》的字裡行間,它們超越了歷史,迎面破空而來。

(蕭寒)

▲虎杖:

多為圓柱形短段或不規則厚片,長1~7釐米,直徑0.5~2.5釐米。外皮棕褐色,有縱皺紋及鬚根痕,質堅硬。氣微,味微苦、澀。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祛風利溼、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於關節痺痛、溼熱黃疸、經閉、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燙傷、跌扑損傷、癰腫瘡毒。主產江蘇、浙江、廣東、安徽等地。

來源:啄木鳥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原標題:《清風典歷 | 出師一表真名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清風典歷】出師一表真名世
    這既體現了諸葛亮作為人臣的純粹德操,也體現了其作為一介士大夫的高風亮節,因此感動了古代的士大夫群體,贏得了高度的讚譽,本文也成為千古名文,杜甫的詩句「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就是對這個現象的精到概括。  文章還體現了「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堅定信心。
  •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無雙國士:諸葛亮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無雙國士:諸葛亮「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千百年來,如果說陶淵明的桃花源是文人墨客心中永恆的精神歸宿,那這一位無雙國士,就絕對是士人學子推崇至極的終生偶像,他,是智慧、忠誠的化身,才兼將相、文武兼備、執法嚴明、品德高尚,即便褪下演義中的神化光環,也依舊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一流天才。
  • 清風典歷|可憐雪花徒自潔
    清風典歷|可憐雪花徒自潔 2020-11-24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數術窮天地 文章壯漢聲
    清風典歷|數術窮天地 文章壯漢聲 2020-12-14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 | 風流千古劉伶醉
    清風典歷 | 風流千古劉伶醉 2020-10-21 2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雲雨荒臺豈夢思
    清風典歷|雲雨荒臺豈夢思 2020-12-09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 | 一個典故 就是一個中國故事
    清風典歷 | 一個典故 就是一個中國故事 2020-11-29 06: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清風典歷|古今罵曹第一檄文
    清風典歷|古今罵曹第一檄文 2020-12-08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 | 人間空唱雨鈴霖
    清風典歷 | 人間空唱雨鈴霖 2020-10-23 2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才秀人微 取湮當代
    清風典歷|才秀人微 取湮當代 2020-11-23 06: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清風典歷|一種風流吾最愛 南朝人物晚唐詩
    清風典歷|一種風流吾最愛 南朝人物晚唐詩 2020-11-26 23: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守株待兔
    這就是《五蠹》篇中特別強調的「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他說,上古之世,人民稀少而禽獸眾多,有巢氏「構木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解決了人們的生存問題,所以被擁戴為王。中古之世,洪水肆虐,鯀、禹治水,天下太平。近古之世,桀、紂荒淫暴亂,商湯、周武徵伐無道,取而代之。他們都是歷史上的聖人,那些做法在當時也都是非常英明的。
  • 明月清風般的心動男孩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一個眼有星河,笑有清風的男孩子,是不是很令人心動?仿佛他們身上有一種無形的令人心動的氣質,通常男寶寶們出生後,父母除了提供衣食住行也會去培養他們這種氣質,從言行到舉止,甚至是名字,男孩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能豐富人聽覺上的美感,更是有利於塑造形象氣質。
  • 清風典歷 | 「千古高情」閒居賦
    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進階,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職,遷者三而已矣。雖通塞有遇,抑亦拙之效也。昔通人和長輿之論餘也,固謂拙於用多。稱多則吾豈敢,言拙信而有佂。遊鱗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藹,靈果參差」等句,文辭與情韻並佳,讀來實在感覺如清風拂面,清新可人,庾信《小園賦》中就明顯有著潘嶽影響的痕跡。但是,滿腹牢騷的潘嶽在文末還是露出了他的重重心事:自己用薄才劣,陳力就列,只能優遊養拙了。 潘嶽真的相信自己「用薄才劣」嗎?不可能!因為他從來都是恃才傲物之人。趙王司馬倫的心腹孫秀生性狡黠,在寒微時曾多次受到潘嶽的侮辱。
  • 清風典歷|未觀世變悻悻然
    這時竇嬰端起一杯酒獻給景帝,說:「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應該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立下的制度,皇上憑什麼擅自傳給梁王!」竇太后因此憎恨竇嬰。竇嬰也嫌詹事的官太小,就藉口生病辭職。竇太后於是註銷了竇嬰進出宮門的名籍,每逢節日也不讓他再進宮朝見皇帝。  孝景帝三年,吳楚等七國反叛……景帝任命竇嬰為大將軍,賞賜黃金千斤。這時袁盎、欒布等名將賢士都退職閒居在家裡,竇嬰就向景帝推薦起用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