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典歷|未觀世變悻悻然

2021-02-28 啄木鳥

  魏其侯竇嬰者,孝文後從兄子也。父世觀津人。喜賓客。孝文時,嬰為吳相,病免。孝景初即位,為詹事。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竇太后愛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飲。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曰:「千秋之後傳梁王。」太后歡。竇嬰引卮酒進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太后由此憎竇嬰。竇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

  孝景三年,吳楚反……(上)乃拜嬰為大將軍,賜金千斤。嬰乃言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在家者進之。所賜金,陳之廊廡下,軍吏過,輒令財取為用,金無入家者。竇嬰守滎陽,監齊趙兵。七國兵已盡破,封嬰為魏其侯。……孝景時每朝議大事,條侯、魏其侯,諸列侯莫敢與亢禮。

  ……

  桃侯免相,竇太后數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豈以為臣有愛,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難以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衛綰為丞相。

  ……

  或聞上無意殺魏其,魏其復食,治病,議定不死矣。乃有蜚語為惡言聞上,故以十二月晦論棄市渭城。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魏其侯竇嬰,是孝文帝竇皇后堂兄的兒子。他的父輩以上世世代代是觀津(今河北武邑縣東南)人。竇嬰喜歡結交賓客。孝文帝時,竇嬰任吳國國相,後來因為有病免職。景帝剛即位,竇嬰又被任命為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家中之事的官)。

  梁孝王是景帝的弟弟,母親竇太后很疼愛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和景帝一起以兄弟的身份舉行家宴。當時景帝還沒有立太子,當喝酒喝得非常痛快時,景帝順口說:「我死了之後就把帝位傳給梁王。」竇太后聽了心裡很高興。這時竇嬰端起一杯酒獻給景帝,說:「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應該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立下的制度,皇上憑什麼擅自傳給梁王!」竇太后因此憎恨竇嬰。竇嬰也嫌詹事的官太小,就藉口生病辭職。竇太后於是註銷了竇嬰進出宮門的名籍,每逢節日也不讓他再進宮朝見皇帝。

  孝景帝三年,吳楚等七國反叛……景帝任命竇嬰為大將軍,賞賜黃金千斤。這時袁盎、欒布等名將賢士都退職閒居在家裡,竇嬰就向景帝推薦起用了他們。竇嬰回來後把景帝賞賜的黃金全擺在走廊的穿堂裡,讓自己手下的軍官們根據需要隨便拿用。他自己一點兒也不往家裡拿。後來竇嬰駐守滎陽,監督齊國和趙國兩路兵馬。七國叛軍被打敗後,景帝賜封竇嬰為魏其侯。……每當朝廷討論軍政大事,周亞夫和竇嬰的地位最高,其他列侯誰也不敢跟他們分庭抗禮。

   ……

  桃侯劉舍被免相,竇太后多次推薦魏其侯為丞相。孝景帝說:「太后難道認為我是吝嗇而不讓魏其侯當丞相嗎?魏其侯這個人驕傲自滿,自我欣賞,做事草率輕浮,很難讓他做丞相,擔當國家重任。」於是沒有任用竇嬰,而任用了建陵侯衛綰。

    ……

  (武帝時,為救灌夫,魏其侯說景帝曾留遺詔,寫道「有什麼不利的事情,可以直接向皇上啟奏」,可武帝沒有找到遺詔的存根,這就犯了偽造詔書的罪,按律當斬首示眾)後來竇嬰聽說武帝沒有殺自己的意思,又開始吃飯,請醫生給自己治病了。不久果然傳出消息說朝廷議定不殺竇嬰,可是又有一些惡毒的流言蜚語傳到武帝那裡,於是在這一年的十二月三十日,竇嬰在渭城大街上被斬首示眾。

  權高位重的竇嬰,竟然不得善終,落了個斬首示眾的下場,令人唏噓。

  竇嬰是個直腸子,想一出是一出,不會彎彎繞。照老百姓的說法就是「一根筋」。因為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有功,他被封為魏其侯,竇太后力主任命竇嬰為丞相,景帝說:「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難以為相持重。」看來景帝還是挺了解這位舅舅的。

  灌夫喝酒時與別人鬥毆,被判刑入獄,別的大臣避之唯恐不及,只有竇嬰拼了命去救這位落難的朋友,還弄出個「喬詔」的風波。說穿了,這不過是竇嬰和田蚡兩位皇親為爭奪權勢的一場內鬥,竇嬰是失敗一方而已。喬詔是真是假,成了樁疑案,竇嬰卻為此喪了身家性命。

  司馬遷感慨:「然魏其誠不知時變,灌夫無術而不遜,兩人相翼,乃成禍亂。嗚呼哀哉!遷怒及人,命亦不延。」曹操倒是另有別論,「趙奢、竇嬰之為將也,受賜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濟成大功,永世流聲,吾讀其文,未嘗不慕其為人也。」

  竇嬰的不幸告訴我們,一個不知時變的人再加上一個無術而不遜的朋友,會釀成禍亂。而這禍亂,可能導致「命亦不延」!

(玄承東)

  本品呈扁平圓板狀,中間稍隆起或微凹陷,直徑2~4釐米,厚約0.5釐米。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特殊的油膩氣,味苦。散結消腫,攻毒療瘡。用於瘡瘍腫毒、乳癰、瘰癘、痔漏、乾癬、禿瘡。主產廣西、四川、湖北等地。

編校:米媛  審核:王衡

相關焦點

  • 清風典歷 | 出師一表真名世
    清風典歷 | 出師一表真名世 2020-10-14 2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可憐雪花徒自潔
    清風典歷|可憐雪花徒自潔 2020-11-24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數術窮天地 文章壯漢聲
    清風典歷|數術窮天地 文章壯漢聲 2020-12-14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雲雨荒臺豈夢思
    清風典歷|雲雨荒臺豈夢思 2020-12-09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 | 風流千古劉伶醉
    清風典歷 | 風流千古劉伶醉 2020-10-21 2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古今罵曹第一檄文
    清風典歷|古今罵曹第一檄文 2020-12-08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 | 人間空唱雨鈴霖
    清風典歷 | 人間空唱雨鈴霖 2020-10-23 2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 | 一個典故 就是一個中國故事
    清風典歷 | 一個典故 就是一個中國故事 2020-11-29 06: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清風典歷|一種風流吾最愛 南朝人物晚唐詩
    清風典歷|一種風流吾最愛 南朝人物晚唐詩 2020-11-26 23: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典歷|才秀人微 取湮當代
    清風典歷|才秀人微 取湮當代 2020-11-23 06: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清風典歷】守株待兔
    這就是《五蠹》篇中特別強調的「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他說,上古之世,人民稀少而禽獸眾多,有巢氏「構木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解決了人們的生存問題,所以被擁戴為王。中古之世,洪水肆虐,鯀、禹治水,天下太平。近古之世,桀、紂荒淫暴亂,商湯、周武徵伐無道,取而代之。他們都是歷史上的聖人,那些做法在當時也都是非常英明的。
  • 農曆九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觀世音,音譯阿縛盧枳低溼伐羅,是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音譯阿唎耶跋盧枳羝鑠筏囉,則為聖觀世音之義。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三者合稱西方三聖。遇難眾生誦念觀音菩薩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為觀世音菩薩。
  • 救苦救難觀世音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眾商人聞,具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善哉善哉。!
  • 【清風典歷】出師一表真名世
    這既體現了諸葛亮作為人臣的純粹德操,也體現了其作為一介士大夫的高風亮節,因此感動了古代的士大夫群體,贏得了高度的讚譽,本文也成為千古名文,杜甫的詩句「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就是對這個現象的精到概括。  文章還體現了「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堅定信心。
  • 農曆二月十九丨慈悲的觀世音菩薩,祝您生日快樂!
    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讀誦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 清風典歷 | 少有一身兼將相
    是時上未置太子也。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雖知非至言,然心內喜。太后亦然。……(二十九年)十一月,上廢慄太子,竇太后心欲以孝王為後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關說於景帝,竇太后義格,亦遂不復言以梁王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辭歸國。其夏四月,上立膠東王為太子。
  • 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眾商人聞具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 農曆九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觀音,舊譯光世音、觀世音,略稱觀音;新譯觀世自在、觀自在。 觀世音者,觀世人稱彼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觀世音;觀世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 觀音有六觀音、七觀音乃至三十三觀音,但世人常說之觀音則指六觀音中之聖觀音。 《法華經》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