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與孝景帝同母。母,竇太后也。
……
二十五年,復入朝。是時上未置太子也。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雖知非至言,然心內喜。太后亦然。
……
(二十九年)十一月,上廢慄太子,竇太后心欲以孝王為後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關說於景帝,竇太后義格,亦遂不復言以梁王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辭歸國。
其夏四月,上立膠東王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議臣,乃與羊勝、公孫詭之屬,陰使人刺殺袁盎及他議臣十餘人。逐其賊,未得也。於是天子意梁王,逐賊,果梁使之。乃譴使冠蓋相望於道,覆按梁,捕公孫詭、羊勝。公孫詭、羊勝匿王后宮。使者責二千石急,梁相軒丘豹及內史韓安國進諫王,王乃令勝、詭皆自殺,出之。上由此怨望於梁王。梁王恐,乃使韓安國因長公主謝罪太后,然後得釋。
……
悉召王從官入關。然景帝益疏王,不同車輦矣。
三十五年冬,復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忽忽不樂。北獵良山,有獻牛,足出背上,孝王惡之。六月中,病熱,六日卒,諡曰孝王。
——《史記·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梁孝王劉武,是孝文帝的兒子,與孝景帝同母,他們的母親就是竇太后。
……
二十五年,梁孝王進京朝見。這時孝景帝還沒有立太子。有一天,景帝同梁王宴飲,隨口說:「等我死後,就把皇位傳給你。」梁王推辭不要,他雖然知道皇上說的不是真心話,但心裡很高興。竇太后也一樣高興。
……
二十九年十一月,皇上廢黜了慄太子,竇太后想要梁王做繼承人,大臣和袁盎等人勸阻景帝,竇太后的建議受阻,也就不再提讓梁王做繼承人的事了。這件事很秘密,世間沒有誰知道。梁王於是辭別朝廷回到自己的封國。
這年的夏四月,景帝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梁王怨恨袁盎及其他議嗣之臣,就與羊勝、公孫詭之流暗中派人刺殺了袁盎和其他參與議嗣的十多位大臣。朝廷輯捕兇手,沒有抓獲。景帝懷疑梁王,捕獲到兇手後,發現果然是梁王主使。於是朝廷接二連三地派遣使者,到梁國審查驗證,並要逮捕公孫詭、羊勝。公孫詭、羊勝被梁王藏匿在後宮。使者責問二千石官員很急迫,梁相軒丘豹和內史韓安國進諫梁王,梁王才令公孫詭、羊勝自殺,交出了他們的屍體。景帝從此怨恨梁王,梁王心裡害怕,就派內使韓安國通過長公主向竇太后請罪,這才得到寬恕。
……
(梁孝王請求朝見,得到允許,他背著刑具俯伏在宮廷門下,請皇上治罪,景帝沒有責備他)隨從的官員都被準許入關。然而景帝漸漸疏遠了梁王,再不與他同乘車輦了。
梁孝王三十五年冬天,又進京朝見。上疏請求留住京師,景帝沒有答應。梁王回國後,心思恍惚,悶悶不樂。一天,他到北面的良山打獵,有人獻上一頭牛,牛足長在背上,梁王看了很厭惡。六月間,梁王患了熱病,六天後去世,諡為孝王。
「曾經謝病各遊梁,今日相逢憶孝王。少有一身兼將相,更能四面佔文章。開顏坐上催飛盞,回首庭中看舞槍。借問風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對胡床。「劉禹錫的這首詩,把個文韜武略、風流倜儻的梁王劉武,刻畫得酣暢淋漓。
可就是這位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翩翩公子,卻死在皇家爭奪龍椅的腥風血雨中,司馬遷不無惋惜地說:「梁孝王雖以親愛之故,王膏腴之地,然會漢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財貨,廣宮室,車服擬於天子。然亦僭矣。」
劉武明知道景帝傳位於自己「非至言」,「然心內喜」。可當立膠東王為太子時,立即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僱人殺了袁盎以及議嗣的大臣。虧了梁相軒丘豹、內史韓安國等力諫,勸公孫詭、羊勝自殺,交出屍體,才算勉強交待過去。劉武大搞暗殺,說是發洩私憤沒錯,但說是謀反亦不足為過。若不是看在竇太后的情面、兄弟的緣分上,一個謀殺重臣的幕後主使,交出兩個執行者就逃出恢恢法網,做你的大頭夢去吧。
劉武還是個孝子,「每聞太后病,口不能食,居不安寢,常欲留長安侍太后。太后亦愛之。」所以力主梁王繼位。梁王病死後,諡號為孝,從這一點上講,景帝對這位不爭氣的弟弟,還算是寬容的。
梁王死了,與其說是死於太后的溺愛,不如說是死於自己的野心。
民間有諺:「是你的跑也跑不脫,不是你的搶也搶不來。」話醜理端。梁王的典故提醒人們,安分守己,不僅是為官之正道,亦是做人的根本。
(玄承東)
本品多彎曲,上粗下細,長5~18釐米。氣特異,葉苦、辛,有清涼感。行氣止痛、開鬱醒脾。外用祛溼消腫。主治中焦寒凝氣滯、脾胃不和、食欲不振、嘔吐、牙痛。主產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編校:席娟娟 審核: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