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裡絕人煙。」唐代大詩人岑參面對無垠黃沙,在《磧中作》一詩中寫下滿眼荒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面對茫茫荒漠,詩人王維也發出如此驚嘆。
千年後,塞外的大漠孤煙、無垠沙漠變了嗎?
冬日的新疆和田,寒風凜冽。
蒼穹之下,滿眼黃沙一望無際。
▲10月24日,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研究團隊在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查勘新試驗地。
一片沙漠中的「綠洲」格外引人注目:熟透的紅高粱被果實壓彎了腰;打捆好的牧草,方方正正地擺放在「田」裡……這裡,是重慶交通大學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縣英阿瓦提鄉和諧新村的「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
▲聚沙成土 2018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豐收(中文版)
▲聚沙成土 2018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豐收(英文版)
千百年來,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有著「死亡之海」之稱。
然而,採用獨特的「力學治沙」方式,重慶交通大學的治沙團隊在這裡開闢出3000畝「綠洲」。這是除內蒙古烏蘭布和、四川若爾蓋之外,重慶交通大學建立的又一個試驗基地。
▲10月24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沙漠中種植的糯高粱喜獲豐收。
12月底,這片「綠洲」完成了最後的收穫。沙漠真能變良田,種植出大量牧草,並助力當地發展畜牧業嗎?
「祁老闆,草來了!」
10月25日中午,重慶交通大學和田試驗基地的工作人員王祉翔,開著滿載牧草的拖拉機,來到試驗基地附近的凱子羊業科技有限公司。
與試驗基地相隔兩三公裡的凱子羊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和田地區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項目。公司現有20棟羊舍,7000多頭種羊,主要飼養體壯多肉的黑頭杜泊羊、一胎多仔的小尾寒羊。
▲10月23日,新疆和田縣凱子羊業科技有限公司,建在基地旁的養殖場獲得了最新鮮的牧草,工人正在切割剛從基地收割的牧草。
飼養這些羊所需的飼料,正是試驗基地送來的一垛垛草料。
「項目通過『代養分紅』的方式,對周圍英阿瓦提鄉、拉斯奎鎮等11個貧困鄉鎮的1.2萬餘戶貧困戶進行扶貧幫扶。」該公司董事長祁煒宏介紹,自己今年7月競標接下這個種羊廠,毗鄰的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可生產大量牧草,是他接下這個項目的「定心丸」。
▲10月25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新疆女孩米熱班·艾海提手捧沙漠裡種出的牧草露出幸福的微笑。
原來,和田地區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總面積約24萬平方公裡,其中沙漠化面積約佔60%。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分布在新疆巴音郭楞、阿克蘇、喀什、和田四個地區界內。
▲10月26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割草工人吳德華打包完沙漠裡種植的狼尾草,坐在草垛上休憩。
「每年3月至8月,風沙量很大。」住在和田基地附近古江巴格街道的居民麥麥提艾力說,當沙塵暴暴發時,高高的黑色沙牆壓過來,房屋、車子都看不見了……
來自和田地區的官方數據顯示,和田一年的浮塵天氣達260多天,重度沙塵天氣有60多天;年平均降水量只有數十毫米,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至3400毫米……
由於渺無人煙、難以種植農作物,塔克拉瑪幹在維吾爾語裡的含義為「山下面的大荒漠」。
在沙漠裡種植耐旱的梭梭,村莊周圍栽種一排排高大的白楊作防風林……多年來,飽受風沙之害的和田人民採用了多種方式防沙、治沙。
但,要麼植物成活率低,要麼經濟成本較高,效果不太理想。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科研人員正在查看沙漠中大白菜生長情況。
2017年5月,重慶交通大學治沙團隊來到和田。這個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取得階段性成功的團隊,希望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進一步證明試驗效果。
租賃下和諧新村附近農業科技園區的土地,治沙團隊試種下200畝農作物。
▲10月24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科研人員正在對沙漠裡種植的白蘿蔔測產。
用團隊研發的植物粘合劑對沙漠進行「變土」;旋耕、播種、澆水、施肥……去年七八月份,200畝試驗基地裡的牧草、高粱等農作物開始茁壯生長。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工人正在收割沙漠中種植的糯高粱。
200畝試驗基地的成功,讓當地政府「眼睛一亮」。很快,和田把這一項目列為脫貧攻堅一號種子工程,優惠提供土地,優先保證用水定額,當地政府計劃以此大力發展畜牧業。
▲10月26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工人邱明禮收割成熟的高粱,露出豐收的喜悅。
「當地人愛吃羊,一年會消耗掉約300萬頭羊,卻苦於沙漠裡無法種植牧草。」和田地委副秘書長王立中說,目前和田地區每年只能產60萬頭羊,其餘均需從外地採購。
▲10月26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剛剛測產完白蘿蔔的科研人員王祉翔興奮不已。
於是,今年5月,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慶交通大學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上將試驗基地擴大到3000畝。其中500畝種植經濟附加值較高的高粱,少部分種植蘿蔔、菠菜等蔬菜,其餘2000多畝種植御谷狼尾草(牧草)。
「按照測產數據分析,種植牧草的每畝地一年可收割2至3茬,總共可收穫6至10噸牧草,其數量一年可餵養6至10頭羊。」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態恢復研究所副教授趙朝華表示,目前試驗基地種植有2000多畝牧草,不僅可滿足凱子羊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草料供給,還可供給周圍一些羊廠。今後擴大種植規模,可進一步帶動當地畜牧業的發展。
▲10月25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基地生長出的牧草餵肥了小羊羔,科研人員張嘉銘懷抱著它露出了笑容。
「如果沒有試驗基地的牧草,公司只能從2000多公裡外的伊犁購買牧草,乾草價格為1800元/噸。而試驗基地每噸乾草只售1200元。」祁煒宏算了一筆帳,公司規劃養殖1.2萬頭種羊,大約每天會消耗草料20噸。如果使用試驗基地供給的牧草,公司每天可節約1萬餘元草料成本。今後試驗基地大規模擴展,將非常有利於當地發展畜牧業。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項目組正在機械化收割沙漠中種植的狼尾草。
不僅如此,試驗基地用工還可直接幫助當地居民增收。「挖水井、澆水、施肥……截至目前,試驗基地用工達上千人次,每人每天的工錢約100元。」和田項目組負責人之一嚴官成介紹。
12月底,工人們收割完試驗基地最後的牧草。如今,部分「田」裡已種下冬小麥,一簇簇新栽的麥苗,在沙地裡泛著喜人的新綠,等待明年春天的蓬勃生長。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工人正在搬運收割打捆後的狼尾草。
「在我們目前接觸的治沙技術中,重慶交通大學的力學治沙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很獨特。」和田縣委常委、副縣長陳立峰表示,縣裡計劃明年將試驗基地面積擴大到2萬畝,後年擴大到10萬畝,「我們對這個項目很有信心,希望能以此帶動和田畜牧業的發展,幫助改善和田生態和促進和田經濟發展。」
▲10月25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科研人員與工人們簡單午餐後又要開始忙碌。
重慶交通大學使用獨特的力學「密碼」,打開沙漠土壤化之門。目前中國沙漠化的情況如何?力學治沙可否進行推廣?規模化治理沙漠,有怎樣的好處?請看這組數據:
近35%的貧困縣分布在西北沙區
中國是沙漠比較多的國家之一,共有8大沙漠、4大沙地,根據《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公布的數據,中國有約173.11萬平方公裡沙化土地,約佔國土面積的18%。
據權威部門統計,我國近35%的貧困縣、近30%的貧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區。因此沙漠治理對生態恢復、環境改善、扶貧攻堅等,都有重要的長遠和現實意義。
「沙漠土壤化」後灌溉量比當地節水灌溉定額低10%至25%
目前國內主要的治沙方法有物理工程、化學、生物植物治沙等方式。物理工程治沙,即利用工程手段建設柵欄、擋沙牆等;化學治沙即利用化學材料與工藝,在沙丘或沙質地表噴灑瀝青化合物等將沙漠表皮固化;生物植物治沙即通過播種一些耐乾旱的沙生植物,如種植沙棗、沙柳、胡楊等,封沙育草。
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治沙的創新點在於——使用植物粘合劑給沙子之間施加某種約束關係,可以讓沙子在溼時是流變狀態(溼土稀泥巴)、幹時是固體狀態(幹土團),並在兩種狀態中持續、穩定地進行轉換,從而讓沙子獲得土壤一樣的力學特性,擁有存儲水分、養分和滋生微生物的能力,成為生生不息的植物載體。
因此,「沙漠土壤化」的關鍵在於改變沙子間的力學屬性。重慶交通大學在內蒙古、新疆的試驗證明,「土壤化」後的沙子可保水保肥,所需灌溉量比當地節水灌溉定額低10%至25%。目前,研究團隊正在進行的是中試,中試完成後可實現大規模推廣。
全國僅治理1%的沙化土地面積就達2600萬畝
《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73.11萬平方公裡的沙化土地中,可治理的佔30%。如果在水資源、生態評估允許的情況下,即使僅治理1%的沙漠,就有約1.73萬平方公裡,也就是2600萬畝左右面積的土地。
改造後的沙漠可採用大型節水灌溉設備、拖拉機等進行機械化、規模化種植。這比一家一戶的分散式、小規模種植管養成本要低得多,從而開創一種快速、規模化修復生態的模式。
重慶交通大學治沙項目進展
2016年 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25畝試驗基地試種成功
2017年 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200畝試驗基地試種成功
內蒙古烏蘭布和試驗基地擴大到4000畝
2018年 四川若爾蓋草原沙化區域800畝治沙試驗取得成功
新疆塔克拉瑪幹試驗基地擴大到3000畝
內蒙古烏蘭布和試驗基地擴大到6000畝
未來 新疆和田縣計劃將塔克拉瑪幹沙漠試驗基地擴大到10萬畝
還將在中國以及中東等沙漠國家進一步擴大開展治沙試驗
記者:李星婷
攝影:萬難 龍帆
編輯:柏雲輝
校對:王君
審核:盧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