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死亡之海」:重慶「治沙人」塔克拉瑪幹造出3000畝「綠洲」

2021-03-05 重慶日報

▲航拍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裡絕人煙。」唐代大詩人岑參面對無垠黃沙,在《磧中作》一詩中寫下滿眼荒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面對茫茫荒漠,詩人王維也發出如此驚嘆。

千年後,塞外的大漠孤煙、無垠沙漠變了嗎?

  冬日的新疆和田,寒風凜冽。

  蒼穹之下,滿眼黃沙一望無際。

▲10月24日,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研究團隊在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查勘新試驗地。

  一片沙漠中的「綠洲」格外引人注目:熟透的紅高粱被果實壓彎了腰;打捆好的牧草,方方正正地擺放在「田」裡……這裡,是重慶交通大學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縣英阿瓦提鄉和諧新村的「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

▲聚沙成土 2018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豐收(中文版)

▲聚沙成土 2018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豐收(英文版)

  千百年來,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有著「死亡之海」之稱。

  然而,採用獨特的「力學治沙」方式,重慶交通大學的治沙團隊在這裡開闢出3000畝「綠洲」。這是除內蒙古烏蘭布和、四川若爾蓋之外,重慶交通大學建立的又一個試驗基地。

▲10月24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沙漠中種植的糯高粱喜獲豐收。

  12月底,這片「綠洲」完成了最後的收穫。沙漠真能變良田,種植出大量牧草,並助力當地發展畜牧業嗎?

 

「祁老闆,草來了!」

  10月25日中午,重慶交通大學和田試驗基地的工作人員王祉翔,開著滿載牧草的拖拉機,來到試驗基地附近的凱子羊業科技有限公司。

  與試驗基地相隔兩三公裡的凱子羊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和田地區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項目。公司現有20棟羊舍,7000多頭種羊,主要飼養體壯多肉的黑頭杜泊羊、一胎多仔的小尾寒羊。

▲10月23日,新疆和田縣凱子羊業科技有限公司,建在基地旁的養殖場獲得了最新鮮的牧草,工人正在切割剛從基地收割的牧草。

  飼養這些羊所需的飼料,正是試驗基地送來的一垛垛草料。

  「項目通過『代養分紅』的方式,對周圍英阿瓦提鄉、拉斯奎鎮等11個貧困鄉鎮的1.2萬餘戶貧困戶進行扶貧幫扶。」該公司董事長祁煒宏介紹,自己今年7月競標接下這個種羊廠,毗鄰的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可生產大量牧草,是他接下這個項目的「定心丸」。

▲10月25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新疆女孩米熱班·艾海提手捧沙漠裡種出的牧草露出幸福的微笑。

  原來,和田地區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總面積約24萬平方公裡,其中沙漠化面積約佔60%。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分布在新疆巴音郭楞、阿克蘇、喀什、和田四個地區界內。

▲10月26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割草工人吳德華打包完沙漠裡種植的狼尾草,坐在草垛上休憩。

  「每年3月至8月,風沙量很大。」住在和田基地附近古江巴格街道的居民麥麥提艾力說,當沙塵暴暴發時,高高的黑色沙牆壓過來,房屋、車子都看不見了……

  來自和田地區的官方數據顯示,和田一年的浮塵天氣達260多天,重度沙塵天氣有60多天;年平均降水量只有數十毫米,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至3400毫米……

  由於渺無人煙、難以種植農作物,塔克拉瑪幹在維吾爾語裡的含義為「山下面的大荒漠」。

  

  在沙漠裡種植耐旱的梭梭,村莊周圍栽種一排排高大的白楊作防風林……多年來,飽受風沙之害的和田人民採用了多種方式防沙、治沙。

  但,要麼植物成活率低,要麼經濟成本較高,效果不太理想。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科研人員正在查看沙漠中大白菜生長情況。

  2017年5月,重慶交通大學治沙團隊來到和田。這個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取得階段性成功的團隊,希望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進一步證明試驗效果。

  租賃下和諧新村附近農業科技園區的土地,治沙團隊試種下200畝農作物。

▲10月24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科研人員正在對沙漠裡種植的白蘿蔔測產。

  用團隊研發的植物粘合劑對沙漠進行「變土」;旋耕、播種、澆水、施肥……去年七八月份,200畝試驗基地裡的牧草、高粱等農作物開始茁壯生長。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工人正在收割沙漠中種植的糯高粱。

  200畝試驗基地的成功,讓當地政府「眼睛一亮」。很快,和田把這一項目列為脫貧攻堅一號種子工程,優惠提供土地,優先保證用水定額,當地政府計劃以此大力發展畜牧業。

▲10月26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工人邱明禮收割成熟的高粱,露出豐收的喜悅。

  「當地人愛吃羊,一年會消耗掉約300萬頭羊,卻苦於沙漠裡無法種植牧草。」和田地委副秘書長王立中說,目前和田地區每年只能產60萬頭羊,其餘均需從外地採購。

▲10月26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剛剛測產完白蘿蔔的科研人員王祉翔興奮不已。

  於是,今年5月,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慶交通大學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上將試驗基地擴大到3000畝。其中500畝種植經濟附加值較高的高粱,少部分種植蘿蔔、菠菜等蔬菜,其餘2000多畝種植御谷狼尾草(牧草)。

  

「按照測產數據分析,種植牧草的每畝地一年可收割2至3茬,總共可收穫6至10噸牧草,其數量一年可餵養6至10頭羊。」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態恢復研究所副教授趙朝華表示,目前試驗基地種植有2000多畝牧草,不僅可滿足凱子羊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草料供給,還可供給周圍一些羊廠。今後擴大種植規模,可進一步帶動當地畜牧業的發展。

▲10月25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基地生長出的牧草餵肥了小羊羔,科研人員張嘉銘懷抱著它露出了笑容。

  「如果沒有試驗基地的牧草,公司只能從2000多公裡外的伊犁購買牧草,乾草價格為1800元/噸。而試驗基地每噸乾草只售1200元。」祁煒宏算了一筆帳,公司規劃養殖1.2萬頭種羊,大約每天會消耗草料20噸。如果使用試驗基地供給的牧草,公司每天可節約1萬餘元草料成本。今後試驗基地大規模擴展,將非常有利於當地發展畜牧業。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項目組正在機械化收割沙漠中種植的狼尾草。

  不僅如此,試驗基地用工還可直接幫助當地居民增收。「挖水井、澆水、施肥……截至目前,試驗基地用工達上千人次,每人每天的工錢約100元。」和田項目組負責人之一嚴官成介紹。

  12月底,工人們收割完試驗基地最後的牧草。如今,部分「田」裡已種下冬小麥,一簇簇新栽的麥苗,在沙地裡泛著喜人的新綠,等待明年春天的蓬勃生長。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工人正在搬運收割打捆後的狼尾草。

  「在我們目前接觸的治沙技術中,重慶交通大學的力學治沙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很獨特。」和田縣委常委、副縣長陳立峰表示,縣裡計劃明年將試驗基地面積擴大到2萬畝,後年擴大到10萬畝,「我們對這個項目很有信心,希望能以此帶動和田畜牧業的發展,幫助改善和田生態和促進和田經濟發展。」

▲10月25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科研人員與工人們簡單午餐後又要開始忙碌。

  重慶交通大學使用獨特的力學「密碼」,打開沙漠土壤化之門。目前中國沙漠化的情況如何?力學治沙可否進行推廣?規模化治理沙漠,有怎樣的好處?請看這組數據:

  近35%的貧困縣分布在西北沙區

  中國是沙漠比較多的國家之一,共有8大沙漠、4大沙地,根據《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公布的數據,中國有約173.11萬平方公裡沙化土地,約佔國土面積的18%。

  據權威部門統計,我國近35%的貧困縣、近30%的貧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區。因此沙漠治理對生態恢復、環境改善、扶貧攻堅等,都有重要的長遠和現實意義。

  「沙漠土壤化」後灌溉量比當地節水灌溉定額低10%至25%

  目前國內主要的治沙方法有物理工程、化學、生物植物治沙等方式。物理工程治沙,即利用工程手段建設柵欄、擋沙牆等;化學治沙即利用化學材料與工藝,在沙丘或沙質地表噴灑瀝青化合物等將沙漠表皮固化;生物植物治沙即通過播種一些耐乾旱的沙生植物,如種植沙棗、沙柳、胡楊等,封沙育草。

  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治沙的創新點在於——使用植物粘合劑給沙子之間施加某種約束關係,可以讓沙子在溼時是流變狀態(溼土稀泥巴)、幹時是固體狀態(幹土團),並在兩種狀態中持續、穩定地進行轉換,從而讓沙子獲得土壤一樣的力學特性,擁有存儲水分、養分和滋生微生物的能力,成為生生不息的植物載體。

  因此,「沙漠土壤化」的關鍵在於改變沙子間的力學屬性。重慶交通大學在內蒙古、新疆的試驗證明,「土壤化」後的沙子可保水保肥,所需灌溉量比當地節水灌溉定額低10%至25%。目前,研究團隊正在進行的是中試,中試完成後可實現大規模推廣。

  全國僅治理1%的沙化土地面積就達2600萬畝

  《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73.11萬平方公裡的沙化土地中,可治理的佔30%。如果在水資源、生態評估允許的情況下,即使僅治理1%的沙漠,就有約1.73萬平方公裡,也就是2600萬畝左右面積的土地。

  改造後的沙漠可採用大型節水灌溉設備、拖拉機等進行機械化、規模化種植。這比一家一戶的分散式、小規模種植管養成本要低得多,從而開創一種快速、規模化修復生態的模式。

重慶交通大學治沙項目進展

2016年 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25畝試驗基地試種成功

2017年 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200畝試驗基地試種成功

內蒙古烏蘭布和試驗基地擴大到4000畝

2018年 四川若爾蓋草原沙化區域800畝治沙試驗取得成功

新疆塔克拉瑪幹試驗基地擴大到3000畝

內蒙古烏蘭布和試驗基地擴大到6000畝

未來  新疆和田縣計劃將塔克拉瑪幹沙漠試驗基地擴大到10萬畝

還將在中國以及中東等沙漠國家進一步擴大開展治沙試驗

記者:李星婷

攝影:萬難 龍帆

編輯:柏雲輝

校對:王君

審核:盧志民

相關焦點

  • 「死亡之海」是怎樣滋潤出片片「希望之洲」的?
    :浩瀚沙海、長河落日、駝鈴悠揚……然而,對常年生活在這裡的人來說,塔克拉瑪幹沙漠卻讓人愛恨交加:狂風漫捲、黃沙肆虐、炙熱乾旱……數十年來,當地群眾和科研工作者並肩抵抗風沙,以智慧和韌性,用青春和汗水,在「死亡之海」滋潤出片片「希望之洲」。
  • 塔克拉瑪幹沙漠維吾爾族女子治沙之路(組圖)
    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且末縣防沙治沙辦維吾爾族女子帕提古麗·亞森如是說。  出且末縣東南方向行走大約20多公裡,便是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風沙肆虐在這裡常年發生。過去風沙一直逼迫人類後移,且末縣曾經因為風沙侵襲往後搬遷過兩次,後來人們不斷的與沙魔鬥爭,且末縣從「沙進人退」完美逆襲成「人進沙退」的局面。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這裡的鄉親們堅持不懈地與風沙作鬥爭,用自己的雙手改變了家鄉的面貌。
  • 假如將雅魯藏布江的水,引入塔克拉瑪幹沙漠,能造出綠洲嗎?
    假如將雅魯藏布江的水,引入塔克拉瑪幹沙漠,能造出綠洲嗎?往往只能依靠少量的季節性冰山融水,正是因為這樣的自然環境,在我們國家的西北地區,形成了我們國家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而在維吾爾語當中,塔克拉瑪幹就是進得去出不來意思,從這裡我們也可以得知,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恐怖之處了,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整體面積比華北平原還要大很多,達到了33萬平方公裡。
  • 重慶交大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土壤化改良基地上種植高粱,畝產614公斤!
    近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農業專家正在對試驗地裡收割的高粱脫粒然後進行測產。重慶日報記者 萬難 攝12月7日,記者從重慶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力學治沙」科研團隊在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上種植的「晉糯3號」高粱,經過專家田間測產,平均畝產為614公斤。這一測產數據是全國高粱平均畝產的近兩倍。
  • 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都消滅了,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消滅嗎?
    我們要知道,治理沙漠是一個系統工程,遠非我們想像中像植樹造林那樣簡單,我們國家花費了整整幾十年的時間來治理才取得了這樣的成果,歸根結底一句話,雖然是由於這兩大沙漠的環境因素和地理位置的優越,但是這些矚目的成就還是離不開這些年我國在沙漠治理上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這些治沙人和農牧民他們起早貪黑,抓緊每年治沙工程最關鍵的春季時間,以此來保障治沙造林的效果,試問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努力怎麼還有這些綠洲呢
  • 死亡之海與沙漠綠洲:絲綢之路穿過的新疆兩大盆地的沙漠你愛哪個
    無論是有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幹,還是沙漠綠洲古爾班通古特,它們都有值得你深挖的寶藏塔克拉瑪幹塔克拉瑪幹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也是中國第一大沙漠,更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因為流動,它就有了致死的能力,隨著水流的減少,曾經的綠洲也漸漸枯萎,包括羅布泊在內也在逐漸的萎縮,於是生活在它們周圍的人們不得不選擇離開。最終塔克拉瑪幹沙漠成為了一片死亡之海。
  • 中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被稱之為「死亡之海」!這是為什麼呢?
    說到中國最大的沙漠,相信朋友們都很熟悉,那就是塔克拉瑪幹沙漠。但是讓人疑惑的是為什麼中國最大的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你可能不信,但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它吞噬了很多文明。沙漠是非常不適合物種生存的地方。炎熱的溫度使它像蒸籠一樣。荒蕪暴露,沙漠裡幾乎看不到生命。
  • 新疆塔裡木沙漠:南北貫穿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幹沙漠
    為何新疆塔裡木沙漠,貫穿南北被稱為「死亡之海」?塔裡木沙漠公路不是一條平常的公路,這條長達522公裡的公路由北往南縱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它是世界奇蹟。百萬年前,這裡河湖眾多,植物繁茂,滄海桑田,如今這裡僅剩下環繞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帶狀綠舟。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當中,塔克拉瑪幹維吾爾語的意思是進去出不來。塔克拉瑪幹沙漠又被稱為恐怖的死亡之海,但就是在這令人生畏的大漠中,卻有一條非常獨特的貫穿大漠南北的公路。
  • 中國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為何能夠給美國帶來豐富降雨?
    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的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因此也有「死亡之海」一稱,沙漠總面積達到33萬平方公裡,但是塔克拉瑪幹沙漠為何能夠給美國帶來豐富的降雨呢?這場理論,其實是近些年來提出的,塔克拉瑪幹位於北緯35度到50度之間,東經75度到125度,所以並不在赤道周邊,也就沒有「沙漠回歸帶」一說,塔克拉瑪幹並不是因赤道的緣故形成的沙漠。
  • 重慶「黑科技」讓新疆萬畝沙漠變綠洲
    在中國西部的新疆和田地區常年遭受風沙侵蝕這裡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都在與自然抗爭政府規劃需要治理的沙漠面積達28萬畝「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沙漠就是缺水造成的。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沙子不能保水保養料,所以非沙生植物難以存活。」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易志堅說。
  • 「小隊長」在「死亡之海」邊「點沙成金」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5日電題:「小隊長」在「死亡之海」邊「點沙成金」新華社記者關俏俏、白志強冬至過後,沙漠吹來的冷風讓阿日希村更顯寒涼。阿日希村就緊挨著「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處於「3號風口」最前沿。過去,嚴酷的生態環境制約著阿日希村農牧業發展,缺技術、缺土地,是這裡主要的致貧原因。2009年,退休後隻身來到阿日希村的李鵬,帶著村民治沙種棗,用十年時間徹底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
  • 塔克拉瑪幹沙漠種海水稻,這波神操作真能把沙漠變綠洲嗎?
    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南疆的塔裡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 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如果出現暴雨,它能變成綠洲嗎?
    中國人民用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把毛烏素和庫布齊沙漠變成了綠洲,這兩個面積加起來接近6萬平方公裡,當然和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假如塔克拉瑪幹沙漠地區來一場暴雨,比如三天三夜,有足夠的雨水,沙漠有可能會從此變成綠洲嗎?沙漠下大雨,會有什麼結果?
  • 中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它為何能給美國帶來降雨
    5毫米,在1958年8月14肉,塔克拉瑪幹下過一場36毫米的雨,但這場雨沒落下來就蒸發了,這種氣象稱為「雨幡」民間也叫魔鬼雨。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的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因此也有「死亡之海」一稱,沙漠總面積達到33萬平方公裡,但是塔克拉瑪幹沙漠為何能夠給美國帶來豐富的降雨呢?
  • 我國曾即將消失的沙漠,如今80%逆襲成綠洲,堪稱治沙工程的壯舉
    然而,最令人興奮的好消息是,人類已經戰勝了廣闊的毛烏素沙漠,現在80%的面積被綠色植被覆蓋,考慮到海南的面積被人類徵服,不得不說這絕對是人類治沙工程史上的壯舉。毛烏素沙漠雖然沒有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有名,但也不容小覷。
  • 自駕塔克拉瑪幹沙漠:昔日死亡之海,而今半日穿越,為築路工禮讚
    我知道缺少一次沙漠穿越,缺少同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的親密接觸。我決定穿越一次沙漠,繞行到葉城,增加1000公裡的裡程。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如果用國土對比,歐洲義大利的國土面積約30萬平方公裡,而亞洲日本的國土是37萬平方公裡。
  • 塔克拉瑪幹沙漠
    塔克拉瑪幹沙漠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誘惑力的一個。塔克拉瑪幹沙漠流動沙丘的面積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達300米左右。沙丘類型複雜多樣,複合型沙山和沙壟,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塔型沙丘群,呈各種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沙丘,變幻莫測。沙漠有兩座紅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為「聖墓山」,它是分別由紅沙巖和白石膏組成,沉積巖露出地面後形成的。「聖墓山」上的風蝕蘑菇,奇特狀觀,高約5米,巨大的蓋下可容納10餘人。
  • 建國後發現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深處的神秘族群,究竟是些什麼人
    新疆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第一、「死亡之海」的最深處有一支神秘族群?塔克拉瑪幹的詭秘傳說「塔克拉瑪幹」在維語中是「進得去,出不來」的意思,尤其是居住在塔克拉瑪幹周圍的人們,無不對「死亡之海」心懷畏懼。比如亞馬遜熱帶雨林深處的守護者部落、比如南美大陸中心失落的文明等等,專家們聽聞此類信息,都是一笑置之,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傳聞,自然也被劃入這一類。但世間之事,有時總會出乎人的意料。第二、石油工人在沙漠無人區裡的偶然遭遇1982年,新疆石油勘查隊駕駛著特製的沙漠工程車,從塔卡拉瑪幹沙漠南部出發,一路向北尋找石油。
  • 從外部調水綠化塔克拉瑪幹沙漠有可行性嗎?
    說到治沙,我們不得不提一下塔克拉瑪幹沙漠,它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總面積達到33萬平方公裡,比華北平原31萬平方公裡的面積還要大,假如將塔幹拉瑪幹沙漠完全進行治理,將給我國再造出一個塞上江南,無論是對於緩解人口對於土地需求的壓力,還是緩解糧食供給的壓力都將發揮重要作用,如果實際操作起來有可行性嗎?
  • 有庫布齊、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經驗,塔克拉瑪幹沙漠能變成綠洲嗎?
    對於我國來說,荒漠化總面積為128萬多平方公裡,想想我國陸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裡,荒漠化面積就佔了整個陸地面積13.29%,而我國最大的沙漠非新疆境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莫屬了。荒漠化土地的形成原因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自然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受到氣候、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形成的荒漠化;一是人為原因,人類過度樵採、放牧等致使林地和草原退化而形成的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