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夏季溼傷脾,注意安內攮外!

2021-03-04 佛法無邊

天氣是越來越熱,「出門5分鐘,流汗2小時」的日子馬上就要來了。

雪上加霜的是,不僅外邊汗流滿面,連體內都是溼噠噠的。

總結四個字就是:難!受!極!了!

溼氣有外來的,也有內生的。

外來的溼氣來自自然界。

風、寒、暑、溼、燥、火都是自然界中的氣候,但一定情況下,可侵襲人體。其中,溼性黏膩重濁,最容易悄無聲息滲透到人體裡。

 

再說說內生的溼氣。

人體的臟腑功能(主要是肺、脾、腎)的正常運作,對水液代謝具有重要作用。而脾臟最容易受到溼氣的侵襲,其負責的水液運化也會隨之失常,因此內溼也就產生了。

所以,想要有效祛溼,就要從內到外兩方面著手。

其實中醫對溼氣的祛除有嚴密的邏輯和方法,早在東漢《傷寒論》中就有詳細的論述,金代更是出現了《脾胃論》這樣的經典書籍。正確的祛溼的方法一定會遵循這樣的原則:

1、在內:健脾健胃益腎宣肺。溼氣的根源在於脾虛,雖首責脾,實非局限在脾。所以真正的中醫祛溼的時候,必然會用健脾健胃的藥材再配合利水滲溼的藥材,同時兼顧腎,肺。

2、在外:針對溼氣引發的表症同時用藥,短期消除表症,常常幾天就見效,讓溼氣重的人能增強信心,長期堅持吃下去。

如何除溼?幫助你免受溼氣侵襲!

實際上,減除人體溼氣是個艱辛過程,需要從生活起居飲食習慣等慢慢調整。

首先,遇到回南天的潮溼天氣時,一定要關好門窗,同時要少出門。

其次,儘量少去那些溼氣地方遊玩,如樹林、湖泊、水塘等。現在很多人喜歡出去踏青,一定要少去這些地方,尤其是陰雨天氣的時候,更不要前往。

合理作息。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點起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飯後不要立即躺臥,應稍事活動一下,以利飲食消化。

 

夏天睡眠需要注意:睡眠時不可讓電扇直吹,最好關掉電扇,若太熱,可讓電扇往天花板上吹;夜裡睡覺不宜在外面睡,因為夏季暑熱外蒸,汗液大洩,毛孔開放,機體最易受風寒溼邪侵襲,嚴重的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癱等病。

    (1)適當多吃些苦味食品。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瓜、苦菜,茶水等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不建議多吃,以免心火過旺。

 

  (2)多進稀食。夏天出汗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因此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3)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物質。補充充足維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新鮮果蔬;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製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溼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熱天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溼為原則。應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諸如鴨肉、瘦肉、食用菌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薏米等等。

中醫認為,如果脾胃調整不好,溼氣很難根除!

脾胃是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

脾胃同居中焦,司運化,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更是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

明代著名醫家龔廷賢曾說:「人之一身,以脾胃為主」,提出「胃氣弱則百病生,脾陰足則萬邪息,調理脾胃為醫中王道」。

溼屬於陰邪,脾喜燥惡溼,因此在夏季脾容易生病。

儒蘭金線蓮--健脾胃、化溼氣、解暑熱:

金線蓮平肝健脾補益,平衡陰陽,清熱涼血,具有除溼解毒,扶正固本等功效。


相關焦點

  • 中醫之「脾」≠西醫之「脾」,你的脾是否健康,只要看這兩個地方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脾。一、中醫之「脾」≠西醫之「脾」雖然中醫和西醫都有「脾」這一說法,但這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中醫所說的脾,和心、肝、腎是一個概念,中醫描述的脾的形態,和西醫所說的胰腺類似,而中醫認為的脾的功能,又與腸胃相關,譬如脾的陽氣,能溫旭胃的受納,脾氣的運輸則影響著腸胃消化吸收食物的功能。
  • 一切大病從脾衰開始,脾的「恩人」被找到了,帶著吃,養好脾
    中醫一直強調脾為後天之本,對我們人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負責人體的運化,一旦出現脾虛就會導致人體的運化功能失調、氣血不暢。我們的很多毛病都是由於脾胃不好所導致的,例如沒有食慾、疲乏無力等,如果平時不注意調節脾胃,這些小問題都會變成疾病的先兆。
  • 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時節要注意什麼
    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洩,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多補水炎熱的夏天,人體隨著流汗而導致水分及電解質大量流失,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及電解質。人體所需水分大部分還得靠飲水來補充,補水的同時也需適量補充電解質。晚睡早起加午休由於夏季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睡。
  • 脾腫大的中醫論述
    在中醫上,和西醫的「脾」存在一定的區別,這是歷來學術上的爭議。但是從臟器的實際來看,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實際上的位置和器官相差不遠。我們主要從脾臟切除術以後的後遺症來反參中醫的「脾」,實際不難發現幾乎等同於西醫的脾臟。
  • 脾是身體的軸心,若有5表現,脾有問題是跑不掉!養護脾,堅持3事
    脾好,則身體氣血充足,身體各個器官可以條不紊地工作。脾胃一旦出問題,不但影響食慾、睡眠、情緒,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器質性疾病。脾是身體的軸心,若有5表現,脾有問題是跑不掉!希望你一個都不佔!2、肌肉鬆弛《素問·痿論》:「脾主身之肌肉。」即脾氣健運,則肌肉豐盈而有活力。如脾有病,則肌肉痿縮不用。」意思就是,肌肉的營養靠脾運化水谷精微而得。
  • 脾對人體到底有多重要?脾不好,身體會變得怎樣?如何補脾?
    脾主運化,是後天之本,它能將水谷精華轉化為氣血、津液,滋養全身,一旦脾失健運,五臟都受累。如何判斷自己的脾好不好呢?脾不好,應該如何調理?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一下脾臟的重要性。脾是生氣之源,人體內的氣血生化都要依靠脾。
  • 脾腎互相滋養,脾功能下降男女都會出現問題,固精補腎脾腎同補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同時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當脾虛的時候,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情況,同時伴有氣血不足、全身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如果脾虛運化水液的功能下降,還會出現脾虛溼盛的表現,表現為肢體困重、乏力、四肢倦怠,女性則容易出現一些婦科的炎症,男性容易出現陰囊潮溼等等。
  • 夏季汽車保養方法,這幾點需要注意
    炎熱的夏季即將來臨,在這個炎熱的季節,汽車保養尤為重要,那麼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夏季汽車保養方法。空調的使用首先打開空調外循環。在夏季,汽車中的溫度通常很高,因此,請勿在汽車剛起動時立即打開空調,應先打開所有車窗3—5分鐘後,等熱氣排盡再開空調,這會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果發動機長時間處於重負荷狀態,則應暫時關閉空調。製冷時空調的風向最好朝上,因為冷空氣會往下沉,風向擋位最好選擇吹面擋,調節出風口向上效果最好。最後,請注意到目的地之前關閉空調,以減少異味的產生。
  • 消化科醫生:滋補過了,脾可能越來越虛
    但是,在補腎的時候要注意食用的量,不要滋補過度,消化科醫生告訴你過度的補腎會造成脾虛。出現脾虛該如何調理呢?食用扁豆也可以補脾,在炎熱的夏季是補脾的好時節,多食用一些扁豆還能夠消暑。而且扁豆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對便秘的人很友好。山藥是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對脾胃虛寒的人來說,食用點山藥能夠促進消化,減少了對腸胃的刺激。
  • 25歲外賣小夥,出現腹痛、嘔吐,被查出脾破裂,起因冰鎮「飲料」
    所幸是脾的邊緣破裂,嚴重的脾破裂是要立即切除的。身體出現3種現象預示脾臟破裂1、噁心、嘔吐這看似一種不起眼的現象,卻蘊含了很多健康知識,我們平時也會出噁心、嘔吐現象出現,很多人都不在意,認為可能吃東西吃壞了,在炎熱的夏季認為是中暑。
  • 中醫基礎理論——脾與胃
    脾脾的位置在腹腔上部,隔膜下面,與胃以膜相連。藏象學說的脾系統從解剖位置來看是現代醫學中的脾和胰,但生理功能上遠超過這兩個器官,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有後天之本之稱。。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與四時之長夏相通應。
  • 脾受損,人就廢了一半,難怪身體越來越差,需補脾了
    脾臟在身體中佔有的位置是比較重要的,在中醫的眼裡,脾是後天之本,主運化,跟身體的運作是息息相關的,一旦脾出現問題,那麼身體基本就廢了一半,要注意及時的補脾,減少損害的出現。脾受損,身體會有哪些變化?那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注意養脾,減少損害。脾虛之後,臉色會異常的差,看起來蒼白無力,有一些還會出現發黃、發黑的情況,因為脾的能力下降,身體運作困難,氣血流通不暢,加上代謝能力不足,體內的毒素和垃圾難以排出,會出現黑色素沉澱的情況,會體現到臉部,出現斑點、暗沉的情況,使得整個人的狀態不佳,特別是女性朋友要當心一些。
  • 教你夏季調養之道
    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結構失調,暴飲暴食,饑飽失調,都會引起胃的受納,脾的運化功能失調,「腎受五臟之精而藏之」,長時間的飲食無節,脾胃失調,則營養淤積,或營養缺乏,脾氣受損運化無力,勢必求援於腎而傷腎,進而傷先天。
  • 中蜂養殖:南方夏季對蜂群的管理
    夏季有大蜜源的地區從春季一直延續到夏季的蜜源,如雲南5月的杜鵑、石榴、桉樹,廣東、廣西的龍眼等,仍按春季流蜜期的管理進行。夏季沒有蜜源的地區,應利用夏初的輔助源(如板慄、毛慄、拐棗、薔薇科野生蜜源),平衡和恢復群勢,一般以4~5框的群勢(華南中蜂、海南中蜂以3框左右群勢)越夏南方大多數地區夏季缺乏大蜜源,即使有烏、桉樹蜜源的地區,7月下旬後也會有相當長的缺蜜階段,加之此期氣候炎熱,巢蟲危害猖獗,蜂群往往因缺蜜、巢蟲危害而飛逃。
  • 脾功能亢進可能會導致血細胞減少,目前治療仍然以控制脾功能為主
    導語:脾功能亢進,簡稱為脾亢,是一種臨床上面會出現的導致脾大和血細胞相應增多的疾病,雖然臨床上面病毒十分的常見,而且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是脾功能亢進仍然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才能幫助患者維持良好的生活狀態,並且防止出現凝血功能異常。
  • 池塘裡的天然「降脂藥」,幫你趕走夏季肥胖!
    荷葉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主要用於治療暑熱煩渴,暑溼洩瀉等症。「荷葉減肥,令人瘦劣」, 中國自古以來就把荷葉奉為瘦身的良藥。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荷葉的有效成分荷葉鹼、蓮鹼具有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功效。
  • 從各個角度理解「脾」
    脾位於中焦,在膈之下,與胃以膜相連,脾與胃同主消化,故常並稱。脾在中醫學中被冠以「脾主中土,為後天之本」以及「氣血生化之源」之名,可見脾對於人體生命活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肝、心、肺等臟腑我們都能在人體中找到具體的的臟器對應其生理功能。而恰恰脾在這點上十分分散,甚至不能對應。
  • 毓璜頂醫院肝膽胰脾外二科主任孫世傑團隊:披肝瀝膽只為患者早日康復
    膠東在線12月3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在人體構造中,肝膽胰脾排列緊密、結構複雜,又是癌症高發區,成為這方面的佼佼者,不僅僅是一個頭銜,更是德藝雙馨高水平的體現,煙臺毓璜頂醫院肝膽胰脾外二科主任孫世傑做到了。
  • 益脾長智,養心保血——龍眼肉
    《本草求真》記載:「龍眼氣味甘溫,多有似於大棗,但此甘味更重,潤氣尤多,於補氣之中,又更存有補血之力,故書載能益脾長智,養心保血,為心脾要藥,是以心思勞傷而見健忘、怔忡、驚悸,暨腸風下血,俱可用此為治。龍眼甘潤兼有,既能補脾固氣,復能保血不耗,則神氣自爾長養,而無驚悸健忘之病矣。」小小的龍眼肉,有大大的作用哦,有了它,你也可以睡個好覺了。
  • 夏季運動注意什麼
    下面為大家講解一些運動時需要注意的事情。避免太劇烈的運動夏季氣溫高,劇烈的動作很容易使你的肌肉超出負荷,容易受到傷害。掌握簡單規律的方式很重要,在運動中,需要保持原有節奏的動作頻率,這樣體力就不會被輕易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