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遲但到」!「吊牌之王」南極電商難頂股價下滑壓力,逐點回應...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國際金融報

「來了來了,他遲到了,但他來了~」在雪球平臺上,有投資者在「吊牌之王」南極電商一則公告下這樣留言。在7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下滑超三成後,南極電商終於就造假傳聞作出了澄清。這距離其被大面積報導涉嫌體外循環造假已經過去一周多。

這份題為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並不長,在五頁紙中,南極電商針對包括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無明顯的競爭對手、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等多個疑點均進行了回應。在澄清公告的結尾處,南極電商還稱,其是一家數據透明、信息公開的網際網路公司,所有數據都截取自電商平臺的官方數據,真實、可靠、可溯源。

不過,記者注意到,市場對這份澄清仍存在疑問,比如在解釋淨利率時,其回應的均是毛利率數據。另外,在應收帳款方面,其給出數據的時間段和此前被質疑的並不一致。

1月13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南極電商方面。其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周時間,其一直在準備這一澄清公告,涉及相關審核,因而昨晚才發出。此外,其亦就相關質疑作出了解釋。

股價閃蹦,引出造假疑雲

此事要從1月初說起。2021年開年的2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閃崩。其中,1月4日,其以跌停板收尾,1月5日,再度下滑9.91%,市值也跌破300億元。去年,這家公司的市值曾從年初的200餘億元飆升到7月最高的近600億元。

消息面來看,這次看似突然的股價閃崩,讓興業證券一位分析師發布於2019年的研報(也即網上流傳的PPT)火了。

據稱,這份報告名為《盈餘管理和盈餘操縱的界定和識別》。報告區分了「盈餘管理」和「盈餘操縱」的概念。在「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這一項裡,截圖顯示,XX電商存在造假的六個疑點,分別是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無明顯的競爭對手、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帳款、經營規模翻倍增長,員工數量反而下降、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這份研報中一段關於「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段落,被市場普遍解讀為針對的就是南極電商。

這份報告還指出,比較2015年-2017年的數據,XX電商通過稅務角度計算的公司當年應繳納的增值稅金額遠遠低於通過財報角度季度的增值稅金額;實際控制人無其他體外業務,卻頻繁進行股權質押,實控人第一筆股權質押(2016-03-22)發生於借殼上市之後不到半個月(2016年3月7日借殼上市)。

和南極電商對照比較,時間點是基本吻合的。《國際金融報》記者翻閱過往的公告注意到,南極電商為借殼上市,2016年3月7日,「新民科技」變更為「南極電商」。2016年3月21日,南極電商曾發布實際控制人部分股票質押的公告。

不過,這份研報在發布之初並未大規模發酵,亦無下文。日前,知名媒體人曹山石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信息,稱興業證券該研究員在路演時談到這一體外循環造假識別,舉南極電商為案例分析。此後有重倉的公募找上門,這名頗有靈氣的研究員被調離研究所去了後臺。

事實上,去年6月份,《第一財經日報》也有報導稱,南極電商存GMV暴增背後存在多個疑點,包括經銷商銷售數據和GMV業績數據「打架」等。彼時,南極電商也曾在互動易平臺上回應,指出公司的所有經營、管理都是透明、公開的,其歡迎媒體依據事實進行合法、合理的報導,歡迎媒體對公司的經營管理進行核實、核對、核查,並提出改善意見。

在前述背景下,儘管有不少投資者對南極電商1月4日、5日連續2個交易日股價大跌「一頭霧水」,但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正是由於此前的造假質疑再次發酵。

1月5日,南極電商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目前沒有任何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或與該事項有關的籌劃、商談、意向、協議等。

當日晚間,南極電商發布關於回購公司股份的方案公告,表示擬使用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公司部分股份,用於後續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總金額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7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5元/股,具體回購股份數量以回購期滿時實際回購的股份數量為準。

多個質疑澄而不清?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在前述回購計劃的「刺激」下,1月6號南極電商股價仍下跌。當天,其一度下挫超9%,截至收盤,股價下滑了6.49%,對應市值接近250億元。「對於南極電商來說,200多億的市值高不高?從發布回購計劃後南極電商的股價表現來看,投資者們至少覺得還沒回歸到合理價值。」一位個人投資者向記者指出。

近7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累計下跌超過32%,其中1月12日再度跌停,當天收報9.23元。

而就在1月12日晚間,對於市場多方關注的造假質疑,南極電商作出了澄清。「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關注到近期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後被多家第三方自媒體轉載。為了避免對投資者構成誤導,現予以澄清說明。」

南極電商相關負責人今日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其上周一直在準備這一澄清公告,但相應的的審核需要時間,另外涉及的財務數據也需要反覆確認。

記者注意到,在淨利率這一點上,南極電商表示公司的盈利主要來自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是南極電商按發放商標輔料的批次為授權生產商提供品牌授權、供應鏈服務等綜合服務,並收取品牌綜合服務費,在各產品約定的服務期內分攤確認收入。品牌綜合服務業務主要成本構成為採購的輔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因此毛利率較高,2019年南極電商本部業務(品牌綜合服務業務佔比85%以上)毛利率達92.70%。

南極電商還表示,公司的商業模式主要為IP品牌授權,對標海內外IP授權業務,均呈現高毛淨利率的特點。此外,IP授權業務本身壁壘較低,但擁有持續成功的IP壁壘很高。公司以南極人、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等品牌開展授權業務,2020年總GMV銷售額已突破400億元,因此公司的IP品牌授權具備明顯的競爭壁壘。

對於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帳款佔比重較高這一點,南極電商稱2018年及2019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別為5.51億元、12.55億元,淨資產回報率ROE(淨利潤/淨資產)分別為23.71%、24.82%,業務現金流狀況良好,淨資產回報率處於已上市公司中高段位水平。

應收帳款方面,南極電商稱其主要來自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及時間互聯業務的授信,2018年及2019年,南極電商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1.61%、20.21%,整體比例可控並且逐年下降。

不過,此次的澄清也引發了進一步的質疑,甚至被指有些「澄而不清」。比如,此前機構的「PPT」質疑的是公司的淨利率超高,而南極電商回應的是毛利率數據。在回應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帳款佔比重較高部分,南極電商引用的是2018年及2019年的數據,而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相關信息,此前機構研報質疑的是2017年以前南極電商的數據。

南極電商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指出,其也注意到市場的質疑,在毛利率和淨利率這一點上,公司費用是相對固定的,主要是員工的管理費用和一些銷售費用。「不管從毛利率還是淨利率看,其實都是一個口徑,更重要的是理解我們的模式,就是所有的品牌授權都是高毛利和高淨利的」。對於應收帳款,其稱給到的是最近幾期的。「再往前面應收帳款的情況我們當然也有,但我們想強調的是近幾年的應收帳款一直處在比較穩定的佔比,即佔(營業收入)20%左右的水平。」

這一澄清公告發布後,南極電商近日股價反彈,截至當天收盤,其股價上漲了2.28%。

賣吊牌的授權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南極電商前身是南極人,總部位於上海,是A股上市公司。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品牌綜合服務、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及其他業務。

在2020年半年報中,南極電商稱自己以電商渠道為主,用品牌授權和產業鏈服務力爭打造世界級消費品巨頭。據稱,去年上半年,其主要品牌南極人以家庭為應用場景,向阿里、京東、社交電商、唯品會等各電商渠道上的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穿透消費層級和消費周期的有個性的基礎款產品,公司品牌在各電商渠道合計約有10萬個產品連結。公司在各電商渠道可統計的GMV達143.78億元,同比增長30.94%,其中2020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48.49%。

南極電商2020年三季報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其實現營收11.46億元,同比增長13.14%;淨利潤為2.91億元,同比增長34.9%。

記者注意到,因為所走的授權模式,南極人的「負面」也不少。2020年7月6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示了對北京市場上銷售的兒童服裝進行的抽檢情況。其中,商標為「南極人」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嬰幼兒內衣(南極人新生兒衣服0-3個月嬰兒和尚服初生寶寶套裝)存在繩帶不合格的問題,商標授權人為南極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製造商為丹陽市昊琪服飾有限公司。

多家媒體曾報導稱,2018年一年內,南極人的蠶絲被、內衣、童裝、捲髮器、按摩棒等產品,總共登上國家質監部門及消費者協會黑名單14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澄清公告中,南極電商稱上市五年以來,已累計實現超過1100億元銷售額,2020年阿里平臺銷售近3.37億件商品、覆蓋2.93億消費人次。公司本部近三年淨利率保持在70%以上,淨資產回報率保持在20%以上,無外部有息負債,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正。「抱著對公司股東及長期利益負責的態度,公司對每一筆資金的使用都保持謹慎的態度」。

記者:王敏傑

編輯:沈玉潔

責任編輯:畢丹丹

相關焦點

  • 財說| 股價腰斬,「吊牌之王」南極電商到底造假了嗎?
    記者 | 袁穎琪編輯 | 陳菲遐南極電商(002127.SZ)股價還在繼續下挫。截至1月7日,南極電商四個交易日內股價下挫25.7%,市值已蒸發超50億元。南極電商目前的市值僅為250億元,距離去年年中的高點已經接近腰斬。南極電商的管理層「坐不住」了。
  • 股價連跌4天、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
    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股價連跌4天 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開年以來,南極電商(002127.SZ)的日子有點「難過」。1月4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隨即閃崩跌停,次日開盤又直奔跌停。股價跌停的同時,又遭遇機構大筆出貨,1月4日與5日「機構專用」營業部合計賣出總金額達3.22億元。
  • 股價連跌 4 天 市值蒸發 86 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
    南極電商陷財務造假疑雲就在南極電商遭遇股價連崩的時候,1 月 5 日,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 2019 年一家證券公司的 PPT,標題為 " 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 ",舉出的案例就是 "XX 電商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彼時,外界普遍認為,該 "XX 電商 " 就是南極電商。
  • 吊牌之王被質疑造假!萬物皆可南極人不靈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謝藝觀)誰能想到,「吊牌之王」南極電商(前身為南極人)也有「水逆」的時候。年初以來,因陷入「財務造假」風波,曾經的「女神股」南極電商就像吃了「瀉藥」,股價一路下跌,較巔峰時期縮水了一大半。南極電商日K走勢圖。
  • 南極電商「新年開頭難」:造假疑雲再來 匯添富中歐南方持倉
    來源:AI財經社原標題:「吊牌之王「閃崩,造假質疑再發酵,南極電商急推5億回購方案 連續2個交易日跌停, 南極電商 (002127.SZ)2021年的開頭「有點難」。1月5日,南極電商大幅低開很快便跌停,直到尾盤才打開跌停板,收報11.09元/股,南極電商的市值也跌破300億元。
  • 2021股價「當頭一棒」,南極電商「舊傷」又遇新「炒」
    但在2021年開年,多家股價上漲的同時,曾被稱為「電商白馬股」的南極電商卻屢屢受挫,連續6天股價連跌,甚至兩次出現閃退跌停的情況。 今年1月4日開盤後,南極電商閃崩跌停;1月5日開盤後又是直奔跌停,300多億的電商股,在連續跌停的打擊下,收盤價11.09元,市值為272億元。當日龍虎榜中,多家機構席位賣出南極電商。
  • A股「吊牌之王」,被證監會「盯」上了!一項業務毛利率超茅臺!大股東卻紛紛減持?!更奇怪的是...
    記者了解到,自2018年興業證券的一份研報在網絡流傳以來,對於南極電商業務模式的質疑便時有出現。記者查閱發現,這份研報主要關注的問題是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其中列舉的多處疑點與南極電商情況吻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 高莉:對於南極電商的股價波動和相關的媒體報導,我們已經關注到,我會已在第一時間將公司的股票交易納入到了重點監控範圍
  • 南極電商股價異動:驚動了監管層 證監會這樣回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南極電商股價異動,驚動了監管層!剛剛,證監會這樣回應1月15日,證監會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議要點如下:證監會集中修改廢止部分證券期貨規章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為落實新證券法,落實放管服要求,證監會發布集中修改廢止部分證券期貨規章決定的決定。
  • 南極電商的AB面
    □投資者關注的核心問題是,輕資產、多現金、高利潤的南極電商,真的有「護城河」嗎?  ◎記者 吳正懿 徐銳 ○編輯 覃秘   一場緊急而神秘的電話會議,擬斥資數億元重金回購的利好,仍然沒能「穩」住南極電商的股價。1月6日,南極電商股價再度下挫,收盤大跌6.49%,單日成交量也顯著放大,全天成交27.1億元。
  • 證監會回應南極電商股價異動 一旦發現財務造假將嚴查
    證監會回應南極電商股價異動, 一旦發現財務造假將嚴查昝秀麗 羅晗 1月15日,證監會舉行2021年首場新聞發布會。針對南極電商的股價異常波動,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月15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已將該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控範圍。
  • 南極電商股價閃崩探因 機構調倉、模式受質疑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黃一帆 凜冬已至,2021年開年同樣進入冰點的還有南極電商(002127.SZ)的股價。在短短的四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便下挫25.73%。截至1月8日收盤,南極電商報收10.16元,市值僅為249.4億元,距離去年7月時達到高點的24.41元/股價格已經腰斬。突然的下跌讓市場投資者一頭霧水,為什麼下跌?誰在出逃?
  • 證監會回應南極電商股價異動 一旦發現財務造假將嚴查
    針對南極電商的股價異常波動,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月15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已將該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控範圍。高莉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關於可轉債市場治理問題時表示,證監會已發布《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後續交易所將根據該管理辦法,進一步修改完善可轉債交易規則,投資者適當性規則等。
  • 7億回購擋不住財務造假質疑,股價跌回2年前!監管層果斷出手...
    圖片來源:攝圖網在昨日舉行的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在回答記者關於南極電商可能存在財務造假質疑的提問時表示,證監會已關注到公司股價大幅波動及媒體報導情況,並已根據相關規定,第一時間將公司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控範圍。為什麼南極電商引起了證監會的關注呢?
  • 300億市值電商龍頭股價崩盤了 「造假傳言」再次發酵
    新年兩個交易日跌停,近兩個多月下跌了40%,南極電商成為近期市場表現最衰的公司。在連續多日下跌之後,南極電商股價在1月4日跌停,當日成交8.85億元,換手率3.6%。1月5日開盤不久,公司股價再度被大量賣單封至跌停板,直至尾盤才打開跌停,收盤大跌9.91%,公司最新市值也隨之跌破300億大關。
  • 南極電商澄清財務造假後迎暴漲 股價「跳水」半年市值已腰斬
    原標題:南極電商澄清財務造假後迎暴漲 股價「跳水」半年市值已腰斬   股價跌了近半年之後,南極電商(SZ:002127)日前接連進行了發布回購計劃
  • 賣「吊牌」年入13億,300億網紅白馬股開年「崩盤」,發生什麼?
    來源:EMBA微金股價連跌5天,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發生了什麼?牛年開市,市場眼中的電商白馬股——南極電商卻陷入了漩渦中,遭「造假」利空傳聞,股價接連跌停。1月4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隨即閃崩跌停,次日開盤又直奔跌停。
  • 南極電商開年大跌,巨額回購引圍觀!睿遠、匯添富踩雷
    或許也是出於穩定股價的意圖,南極電商方於1月5日迅速拋出了回購報告書來穩定股價,「擬使用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公司部分股份,用於後續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總金額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7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5元/股,具體回購股份數量以回購期滿時實際回購的股份數量為準。回購股份的實施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過6個月。」
  • 南極電商回應造假質疑 已耗資近3.5億回購
    證券時報記者 曹晨受「造假」傳聞影響,南極電商(002127)近期股價出現閃崩跡象。1月12日,南極電商再度遭遇重挫,跌停報收9.23元每股。近7個交易日,公司股價連續收陰,累計下跌超過32%。公司高峰期總市值逼近600億元,而最新收盤市值僅為227億元。
  • 南極電商開年大跌 巨額回購引圍觀!睿遠、匯添富踩雷,陳光明、傅鵬...
    深究南極電商開年直線式下跌的原因,在消息面並沒有利空消息出爐的情況下,其貼牌經營模式揮之不去的造假傳聞一直縈繞在其身,畢竟靠吊牌的輕資產經營模式減重前行,南極電商實際所做的是一種近乎一本萬利的生意。《紅周刊》記者在幾大電商平臺搜索南極人發現,南極人的品牌早從保暖內衣延伸到鞋包,甚至是電動牙刷等,似乎一切生活中的必需品都可以與南極人掛鈎。
  • 南極電商被質疑造假股價大跌 電話會上拋出回購計劃緊急維穩
    市場眼中的電商白馬股——南極電商,近兩日卻因為幾年前的一份分析師報告流傳,而被推上了造假風波,導致股價接連兩個跌停。1月5日,南極電商股價收盤下跌9.91%。為了穩住投資者情緒,公司高管在收盤後召開了電話會議。據業內人士稱,有不少機構投資者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