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電商股價閃崩探因 機構調倉、模式受質疑

2021-01-11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黃一帆 凜冬已至,2021年開年同樣進入冰點的還有南極電商(002127.SZ)的股價。

在短短的四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便下挫25.73%。截至1月8日收盤,南極電商報收10.16元,市值僅為249.4億元,距離去年7月時達到高點的24.41元/股價格已經腰斬。突然的下跌讓市場投資者一頭霧水,為什麼下跌?誰在出逃?此前對於南極電商的造假傳聞又在坊間發酵。

1月5日,南極電商發布異動公告,稱公司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但公司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亦不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為。

一方面澄清,一方面公司祭出總額5-7億元的回購計劃以支撐公司股價。而此番回購亦是對外界流傳的「造假質疑」的表態。儘管如此,市場卻並不買帳。在回購計劃發布後首個交易日,截至6日收盤跌幅為6.49%。

方案公布後,公司亦立即落地回購。1月8日晚間,公司公告稱,在7日公司首次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帳戶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550.04萬股,成交金額5630.65萬元。

此外,針對市場上流傳的造假質疑,公司在互動平臺上也予以回復。1月7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詢問公司關於市場質疑的公司財務舞弊體外循環問題。公司在互動平臺回應稱,所謂體外循環,純屬質疑者臆測。公司稱,2020年公司實現400億元GMV銷售額,每一筆銷售都在各大電商平臺發生,每一件產品背後包裝都有工廠地址,每一筆銷售都有店鋪ID,所有的數據都截取自電商平臺官方數據真實可靠、可溯源。截至發稿,記者多次致電董秘辦,但電話未被接通。

財務數據遭質疑

南極電商開年股價的大跌,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源於此前券商質疑,

據記者獲得的名為《盈餘管理和盈餘操縱的界定和識別》的報告顯示,在「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分析中,報告指出XX電商存在造假的六大疑點,分別是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無明顯的競爭對手;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帳款、經營規模翻倍增長;員工數量反而下降;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外界認為,該份報告中所指的XX電商即為南極電商。

據該報告顯示,其主要截取了2016年-2017年的數據,通過稅務角度計算的公司當年應繳納的增值稅金額遠遠低於通過財報角度季度的增值稅金額;2014年以來,應收帳款佔營收的比重提升且波動較大: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卻高度重疊;實際控制人無其他體外業務,卻頻繁進行股權質押。2016年3月22日,實控人發生第一筆股權質押借殼上市之後不到半個月:2017年,公司收入和GMV較2016年大幅增長,公司員工數量不增反降;2017年,前臺的銷售員工數較2016年減半,中後臺的技術人員、財務人員和行政人員數量卻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南極電商應收帳款佔營收比重確實較高。據wind顯示,2015年-2019年,南極電商的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2.8億元、3.06億元、5.08億元、7.25億元、7.90億元,營收分別為3.89元、5.21億元、9.86億元、33.53億元、39.07億元,佔當年營收比重分別為72%、59%、52%、22%、20%。

一位從事審計方面人士表示,根據電商的模式來看,一般都是平臺下單,商家收款後再發貨,高應收佔比確實比較有疑問。而另一位審計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南極電商的一些數據確實有些過高,但是並不一定就是財務造假。

此外,該報告質疑的另一要點在於南極電商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高度重疊。一位服裝相關上市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大部分供應商應該不會去自己售貨。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份報告流傳後不久,南極電商發布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間接回應上述質疑。通過稅務角度計算的2017年應繳納增值稅金額,遠低於通過財報角度計算的增值稅金額,主要源於其品牌服務費及商標使用費調整後稅率改變;供應商和客戶重疊,主要源於其前期從事的、目前佔比很小的貨品銷售業務等。

啟動回購 機構調倉

在連續跌停兩日後,1月5日下午緊急召開視頻電話會議,根據其後披露顯示,當日泰康資產、博時基金、華寶基金、華夏基金等機構參與,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玉祥回答機構疑問。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玉祥在會議上表示,公司預計2021年GMV會繼續維持增長,2021年上半年大部分收入依賴信息流量,未來在各個渠道還會開設1000家-4000家店鋪,銷售「小」而「美」商品。背後的客戶可能僅200家,因為客戶需要多標籤滿足商品給消費者的交互。信息流布局為工廠經銷商消化庫存商標爭取了時間,預計經銷商的消化周期為6-9月,公司會儘量用增量彌補。預計2021年Q4,GMV、收入、利潤指標將會達到正常的、同步的發展,公司會積極跟上網際網路第二次變革。

而在5日晚間,為穩定股價,南極電商拋出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7億元的回購計劃。

根據披露,公司將在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6個月內進行回購。回購總金額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7億元人民幣,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5元/股(含15元/股)。按回購金額上限測算,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為4666.67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90%,按回購金額下限測算,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約為3333.33萬股,約佔公司當前總股本的1.36%。

但即使祭出史上最大規模回購方案,市場卻並不買帳。在回購計劃發布後首個交易日,截至6日收盤跌幅為6.49%。

1月7日晚,南極電商披露,公司在白天已進行首輪迴購。根據披露,1月7日,南極電商首次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帳戶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550.04萬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0.22%,最高成交價為10.49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0.15元/股,成交金額5630.65萬元(不含交易費用)。縱使資金護盤,截至1月7日收盤,南極電商股價仍以跌幅報收。

公司陷入造假傳聞侵擾與股價連續下跌,風向轉變也使得機構投資者進行了調倉。

公開數據顯示,南極電商屬於機構抱團股票,截至2020年9月30日,據wind顯示,39家機構,共110支產品持有南極電商,累計持有其75105.25萬股。據其2020年三季報,截至三季度末,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六組合持有南極電商4055.34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為1.65%;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八組合持有南極電商3602.55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1.47%。分別位列南極電商的第五、第八流通股股東。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投連-多策略優選持有南極電商3701.87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為1.51%,為其第七大流通股股東。

據公司最新披露,相比2020年三季度末,3隻社保基金都在減持南極電商。其中,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八組合退出了流通前十大股東,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六組合減持約384萬股。

不過也有逆向買入的,明星基金經理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至1月4日持有3427萬股,成為南極電商流通股股東中持股最多的公募基金,新進成為第八大流通股股東。

模式之困

南極電商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保暖內衣生產商。成立之初,依靠營銷搶灘市場,斥資重金打廣告,通過品牌效應帶來需求和銷量。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張玉祥開始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他把生產端和銷售端的自營環節統統砍掉,賣掉所有工廠,只保留「南極人」IP。南極人於2015年借殼上市,更名為「南極電商」,成為A股上為數不多的電商企業。

南極人由此由「重」變「輕」。據半年報披露,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固定資產僅604.46萬元,相比年初減少10.04%,同期的帳面貨幣資金高達21.27億元;公司總資產55.8億元,淨資產50億元。

目前南極電商的主營業務可以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品牌綜合服務與電商服務,貨品銷售服務和新增的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服務,以及佔比較小的其他業務。

此前,品牌綜合服務模式是南極電商創收的主力軍。在該模式下南極電商對通過「南極人」、「卡帝樂」等品牌審核標準的供應商授權其使用商標及配套輔料,生產並銷」南極人」「卡帝樂」等品牌產品,向其收取綜合服務費。

不過,這種輕資產模式也受到市場非議,市場認為依賴南極人品牌進行授權的「賣吊牌」模式致使市面上貨品質量不一,難以管控。上述服裝企業人士告訴記者,授權模式確實會使得質量管控出現混亂,但應該在上市公司可控範圍內。

或是意識到上述弊端,南極電商2017年收購時間互聯之後新增網際網路營銷業務,模式為通過代理移動網際網路媒體投放平臺流量以及其整合的分散流量,向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精準的營銷服務。

根據2020年半年報顯示,移動網際網路媒體投放平臺業務佔營收比重已為68.29%,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和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佔比僅為25.75%和2.25%。

但實際上,質量問題仍然困擾南極電商。去年7月,商標為「南極人」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嬰幼兒內衣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存在繩帶不合格的問題,商標授權人為南極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其旗下品牌質量也是屢被市場監管部門點名。

而南極電商核心子公司南極電商(上海)有限公司捲入諸多訴訟,案由涉及不正當競爭糾紛,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侵害商標權糾紛等。據啟信寶顯示,截至1月8日,公司開庭公告55起,裁判文書96條。

1月5日,羅威歐娛樂公司訴義烏萬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南極電商(上海)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一審民事裁定。由於原告羅威歐娛樂公司在2020年12月19日已與義烏萬派電子達成和解,因此法院許準羅威歐公司撤訴。

相關焦點

  • 2021股價「當頭一棒」,南極電商「舊傷」又遇新「炒」
    但在2021年開年,多家股價上漲的同時,曾被稱為「電商白馬股」的南極電商卻屢屢受挫,連續6天股價連跌,甚至兩次出現閃退跌停的情況。 今年1月4日開盤後,南極電商閃崩跌停;1月5日開盤後又是直奔跌停,300多億的電商股,在連續跌停的打擊下,收盤價11.09元,市值為272億元。當日龍虎榜中,多家機構席位賣出南極電商。
  • 南極電商澄清財務造假後迎暴漲 股價「跳水」半年市值已腰斬
    截至14日收盤,公司股價報10.21元/股,日內漲幅達8.16%,是自2020年7月份開啟「跳水」模式以來少有的大漲。  到底是「否極泰來」還是「曇花一現」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圍繞公司財務舞弊質疑、市值縮水、機構投資者大量減持等問題仍困擾著投資者們。
  • 閃崩不停!300億灰飛煙滅14倍白馬腰斬之謎
    股價「腰斬」股民崩潰雖然機構抱團票中長期來看,盈利概率較高,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比如被外資、社保和眾多公募集中抱團的南極電商,近期持續殺跌,從7月中旬見頂以來,截至今日跌幅已經接近60%,市值蒸發超340億元。而2021年開年以來該股更是連續閃崩跌停,三個交易日累計跌幅已超24%!有市場人士形容這是「大白馬跌出了仁東的感覺」。
  • 南極電商被質疑造假股價大跌 電話會上拋出回購計劃緊急維穩
    市場眼中的電商白馬股——南極電商,近兩日卻因為幾年前的一份分析師報告流傳,而被推上了造假風波,導致股價接連兩個跌停。1月5日,南極電商股價收盤下跌9.91%。為了穩住投資者情緒,公司高管在收盤後召開了電話會議。據業內人士稱,有不少機構投資者參加。
  • 「吊牌之王」南極電商難頂股價下滑壓力,逐點回應...
    另外,在應收帳款方面,其給出數據的時間段和此前被質疑的並不一致。1月13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南極電商方面。其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周時間,其一直在準備這一澄清公告,涉及相關審核,因而昨晚才發出。此外,其亦就相關質疑作出了解釋。股價閃蹦,引出造假疑雲此事要從1月初說起。2021年開年的2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閃崩。
  • 南極電商「新年開頭難」:造假疑雲再來 匯添富中歐南方持倉
    來源:AI財經社原標題:「吊牌之王「閃崩,造假質疑再發酵,南極電商急推5億回購方案 連續2個交易日跌停, 南極電商 (002127.SZ)2021年的開頭「有點難」。1月5日,南極電商大幅低開很快便跌停,直到尾盤才打開跌停板,收報11.09元/股,南極電商的市值也跌破300億元。
  • 南極電商的AB面
    A面,高毛利率、低費用率、低庫存、輕資產、現金流充沛等指標,都在述說一家優質公司的傳奇;B面,品牌授權的模式、高頻的品類擴張,卻遭受到品質管控、侵權糾紛、甚至財務真實性等質疑。二級市場的劇烈波動,無疑讓投資者更加聚焦於B面。靠經營品牌高速成長的南極電商,能度過這次信任危機嗎?
  • 財說| 股價腰斬,「吊牌之王」南極電商到底造假了嗎?
    記者 | 袁穎琪編輯 | 陳菲遐南極電商(002127.SZ)股價還在繼續下挫。截至1月7日,南極電商四個交易日內股價下挫25.7%,市值已蒸發超50億元。南極電商目前的市值僅為250億元,距離去年年中的高點已經接近腰斬。南極電商的管理層「坐不住」了。
  • 股價連跌 4 天 市值蒸發 86 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
    開年以來,南極電商 ( 002127.SZ ) 的日子有點 " 難過 "。1 月 4 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隨即閃崩跌停,次日開盤又直奔跌停。股價跌停的同時,又遭遇機構大筆出貨,1 月 4 日與 5 日 " 機構專用 " 營業部合計賣出總金額達 3.22 億元。
  • 股價連跌4天、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
    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股價連跌4天 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開年以來,南極電商(002127.SZ)的日子有點「難過」。1月4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隨即閃崩跌停,次日開盤又直奔跌停。股價跌停的同時,又遭遇機構大筆出貨,1月4日與5日「機構專用」營業部合計賣出總金額達3.22億元。
  • 南極電商回應造假質疑 已耗資近3.5億回購
    證券時報記者 曹晨受「造假」傳聞影響,南極電商(002127)近期股價出現閃崩跡象。1月12日,南極電商再度遭遇重挫,跌停報收9.23元每股。近7個交易日,公司股價連續收陰,累計下跌超過32%。公司高峰期總市值逼近600億元,而最新收盤市值僅為227億元。
  • 證監會回應南極電商股價異動 一旦發現財務造假將嚴查
    證監會回應南極電商股價異動, 一旦發現財務造假將嚴查昝秀麗 羅晗 1月15日,證監會舉行2021年首場新聞發布會。針對南極電商的股價異常波動,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月15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已將該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控範圍。
  • 南極電商股價異動:驚動了監管層 證監會這樣回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南極電商股價異動,驚動了監管層!證監會回應市場對南極電商質疑針對南極電商的股價異常波動,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將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測範圍,在日常監管中,深交所對公司的經營模式,業績真實性高度關注,2017年到2019年對年報重點審核,對關聯交易、重大投資、閒置資金理財的問詢。證監會將堅決落實零容忍要求,緊盯公司財務造假行為,一旦發現,將嚴格查處。
  • 證監會回應南極電商股價異動 一旦發現財務造假將嚴查
    已將南極電商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控範圍高莉指出,在日常監管中,深交所高度關注南極電商的經營模式和業績真實性,2017年-2019年連續三年對公司年報進行重點審核,同時強化對公司關聯交易、重大投資、閒置資金理財等事項的問詢。
  • 南極電商股價單周下挫26%,匯添富旗下多隻基金長期重倉
    股價較歷史高點回落近60%截至1月8日收盤,「網紅電商概念股」南極電商日線五連陰,累計跌幅高達25.73%,大幅跑輸大盤。2020年3月下旬,南極電商股價從10元/股附近一路開掛上漲,並一直延續到7月10日,3個多月的時間,公司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30%,市值也從255億元左右飆升至584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 300億市值電商龍頭股價崩盤了 「造假傳言」再次發酵
    另據記者獲悉,南極電商在1月5日下午3點半舉行了機構投資者電話交流會,這能止住持續下跌的股價嗎?南極電商顯然也已注意到相關傳言。據了解,1月5日下午,有普通投資者曾試圖接入南極電商交流會,但被對方拒絕。「面對造假傳言,公司為什麼只向機構投資者解釋,反而忽視中小投資者的感受,不管造假與否,這一行為本身是否涉及重要信息的選擇性披露?」有投資者提出質疑。
  • 「消失」的大客戶、供應商:南極電商造假疑雲?
    曾經家喻戶曉的「南極人」,如今卻曝出此前就曾被分析師質疑體外循環造假。2021年的第一周,對南極電商(002127.SZ)來說不太美麗,開年五個交易日,公司股價累計跌幅超過25.78%。一位前興業證券分析師發布在2019年3月的「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PPT被翻出,其中案例「XX電商」,因業務模式、財務數據等細節基本一致,被推斷正是南極電商。
  • 南極電商開年大跌,巨額回購引圍觀!睿遠、匯添富踩雷
    或許也是出於穩定股價的意圖,南極電商方於1月5日迅速拋出了回購報告書來穩定股價,「擬使用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公司部分股份,用於後續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總金額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7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5元/股,具體回購股份數量以回購期滿時實際回購的股份數量為準。回購股份的實施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過6個月。」
  • 南極電商:對「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的澄清
    每經AI快訊,南極電商(SZ 002127,收盤價:9.23元)1月1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關注到近期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後被多家第三方自媒體轉載。未避免對投資者構成誤導,現予以澄清說明。針對疑點一: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
  • 南極電商開年大跌 巨額回購引圍觀!睿遠、匯添富踩雷,陳光明、傅鵬...
    或許也是出於穩定股價的意圖,南極電商方於1月5日迅速拋出了回購報告書來穩定股價,「擬使用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公司部分股份,用於後續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深究南極電商開年直線式下跌的原因,在消息面並沒有利空消息出爐的情況下,其貼牌經營模式揮之不去的造假傳聞一直縈繞在其身,畢竟靠吊牌的輕資產經營模式減重前行,南極電商實際所做的是一種近乎一本萬利的生意。《紅周刊》記者在幾大電商平臺搜索南極人發現,南極人的品牌早從保暖內衣延伸到鞋包,甚至是電動牙刷等,似乎一切生活中的必需品都可以與南極人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