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會讀書,很多人會說我也在讀書,怎麼我沒有成功?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真正的學會怎麼去讀書,因為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讀書的方法,把書中的東西變成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才會獲得你想擁有的,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會讀書不是你看過一本書就完了,很多人讀書,往往給自己一個局限,比如我一定要在兩個小時內讀完這本書。你為什麼要設定兩個小時?如果這本書裡面內容很精彩了?比如說你要去和女孩約會,你先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約會時你碰到這個女孩很漂亮,特別的漂亮,讓你怦然心動的那種,你就想跟她在一起聊,然後你一開始就說,我只有10分鐘約會時間哈,對不起。你會不會說?你不會說吧!這個過程就是人生,就已經在真享受了,讀一本書的時候,你就慢慢去品,只要有共鳴,就不能先給自己設定時間。
市面上九成的書是不值得一讀的,也許我們快速看過之後就再也不會去碰它了,但真正碰到好的書一定要學會以下幾個方法去讀。要學會讀好書,必須要有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你要明白作者在說什麼。他寫出來的文字是一個方面,還有很多需要通過他所說的去領悟,作者還有一些沒有表達出來的東西,其實語言有的時候是很蒼白無力的,語言表達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對的,你必須能夠讀出它真正要表白的東西,寫書的人是把自己的體驗和感悟變成語言傳達給你。需要你再回到他那個時候去體驗這個過程。就像愛因斯坦的一次著名演講,當他演講完以後,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然後他說以上我講的都是錯的,我沒講的才是正確的,你們自己仔細去體會吧。這是一個過程,為什麼很多人讀書都讀錯了,不知道作者在說什麼,因為很多的是快速閱讀,然後把這麼多書放在書架上,看我的藏書這麼多。
讀書第二境界,就是讀書要有系統性。每個書都是系統性的,作者在安排,先說什麼後說什麼,然後什麼要去掉,都是有點矛盾的,因為作者寫一本書,可能心中得有十本書,所以他要做取捨,你要能看出他是一個系統,很多時候通過說的地方讓你看到他沒說的地方,她書中沒說的東西是什麼,然後從系統上去理解她想要表達的。
讀書第三個境界,所有的讀書人都應該帶著自己的世界觀和自己的理論體系去讀書。作者他可能書中講幾十上百個想法,但你只要其中有一個想法可以為己所用,就可以了。就像我們吃營養的東西,不是越多越好,自己所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吃東西是為了豐富我們自己的身體,當我們都有一套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理論體系的時候,我們讀別人的書就能夠成長我們自己。當你沒有這套思維體系的時候,你讀所有的一切都很精彩,這是在我們人生比較低級的階段,我們讀一本書讀得很興奮,但是沒有幾個能夠成為我們吸收的。要改變我們的思維,讓別人有用的,融入我們自己的思維體系,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