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饕餮、椒圖、犼,這些很像龍的神獸,究竟是不是龍的兒子

2021-01-07 我浪跡了天涯

龍之九子都有哪些一直以來都是爭論不休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龍之九子有哪些?饕餮、貔貅、犼、椒圖等到底是不是龍子。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在古代,九代表虛數,表示很多,一直以來流傳出的龍生九子之說,都沒有明確說出是哪九子。其意思也顯而易見,是說龍生的兒子有很多,但每一個都成不了龍。

直到到了明朝,明朝有個皇帝叫朱佑樘,他非要較真的想要知道,龍生九子,到底都有那九個兒子。內閣大學士李東陽給了朱佑樘明確的說法。龍之九子也在那一時候有了明確的種類。既然是杜撰,所以也就有各種說法,各個版本。

李東陽所著《懷麓堂集》中所記載的龍之九子,分別是:囚牛(qiú niú),睚眥(yá zì),嘲風(cháo fēng),蒲牢(pú láo),狻猊 (suān ní),贔屓(bì xì),狴犴 (bì àn),負屓(fù xì),螭吻(chī wěn)。

在小編上一篇文章中,所寫的就是這一版本。感興趣的小夥們,可以關注一下小編,找一下那篇文章喲。

這個版本也是流傳較為廣泛,認可度較高的版本。九個龍子都有象徵意義,是祥瑞之獸。並且到了現在還是隨處可見。

比如我們看到的古代建築中,門口擺放的石獅子,其實那並不是獅子,而是狻猊。

一些貴重的胡琴,琴頭上的雕刻,是囚牛。

古代建築中,屋脊上,仍然可見的吞獸,是螭吻,因為螭吻屬水,具有闢火驅災的作用。

而蒲牢因為擅長吼叫,所以將蒲牢安置在鍾提梁上作為獸鈕,可幫助鐘聲遠揚。

贔屓和負屓,雖然都圍著石碑,但各自都佔據一個屓字,負屓是作為碑文上裝飾,而贔屓則是背起石碑。

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音樂與文字是為文化(囚牛,負屓);殺戮為軍隊,與監獄為國家強制力之本(睚眥,狴犴);鍾為祥瑞,鎮邪之物為天意,(嘲風,蒲牢,螭吻);顯赫石碑為讚頌功績之物(贔屓);佛為神之旨意(狻猊)。

那麼流傳的另一版本是什麼呢?

贔屓(bì xì)、螭吻螭吻(chī wěn)、蒲牢(pú láo)、狴犴(bì àn)、饕餮(tāo tiè)、蚣蝮(gōng fù)、睚眥(yá zì)、狻猊(suān ní)、椒圖(jiāo tú),還有說,犼、貔貅,螭首也是龍子。

這裡有與第一個版本不同的饕餮、蚣蝮、椒圖,犼,貔貅,螭首,我們不妨深究其源,來看一看,它們是不是龍子。

饕餮

饕餮無意是爭議最大的,有許多人都認為是龍子,一些影視文學作品中,其形象也經常被認為是龍子。

其實這是不嚴謹的。饕餮最早出現在《山海經·北次二經》中,「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饕餮是縉雲氏之子,《呂氏春秋》、《左傳》等眾多古書均有記載。既然饕餮有了老爸,那麼再認龍作父,也是說不過去。

饕餮好吃善吞,這點與螭吻相同。有道是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饕餮既然與螭吻雷同,可見這個版本,並不嚴謹。

饕餮與螭吻雖然喜好相同。但螭吻是驅災闢邪的瑞獸,而饕餮卻是四大兇獸之一。

龍子中每一個都是瑞獸,並且有積極的象徵意義,饕餮作為兇獸,顯得格外突兀,又豈能以瑞獸而奉之。

前文也有所講,龍之九子的具體種類都是明代杜撰的,而饕餮的出處,要早於龍之九子。所以饕餮並不是龍子之一。

四大兇獸分別是:饕餮、混沌、窮奇、檮杌(táo wù)。

蚣蝮

脫龜殼即蚣蝮,又名避水獸。身軀如豹有角,有說是龍角,又有說是鹿角。

蚣蝮的讀音與現代漢語讀音有所差異,形象也較為模糊,蚣蝮的讀音總不會再往上倒至「上古漢語的擬音」,一是沒有必要,二是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和現代漢語讀音大相逕庭。

蚣蝮為避免水害的異獸卻不能歸為龍子之列。

椒圖

形狀像螺蚌,性好閉,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其用於門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以求安全吧。也被認為是龍的第九子。

椒圖是龍子一說,是認可度比較高的。

貔貅

貔貅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頭生一角並後仰,貔貅分為雌雄,雄性名為「貔」,雌性為「貅」。是古書記載和民間神話傳說的一種兇猛的瑞獸。又名:天祿,闢邪。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貔貅更是招財瑞獸,並且具有開運、闢邪、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

因形似龍而被誤認為是龍子。也有一說是龍的第八子,也有一說是龍的孫子,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說法不一。

犼是明清神話傳說的一種神獸,別名,朝天吼。它的出現要晚於大部分神獸、兇獸乃至瑞獸,最早只是一種似犬的野獸,形似狗而吃人。

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上的兩隻面南而坐的石犼,叫做「望帝歸」。

關於犼的來歷,大概有兩類說法,一種說法是神獸,另一種說法是殭屍的進化頂點。

也有一說是龍子。也有一說是龍的剋星,好食龍腦,民間有流傳「一犼可鬥三龍二蛟」。所以,將犼認作是龍子,未免不夠嚴謹。

螭首

螭是蛟龍的其中一個種類,首則是頭。顧名思義,螭首就是蛟龍的頭。《說文·虫部》:「螭,若龍而黃。」是一種沒有角的蛟龍。

所以螭首,並不是龍子。古代彝器﹑碑額﹑庭柱﹑殿階及印章等都經常雕刻螭首。

存在即合理,但合理並不代表嚴謹。關於龍之九子的第二種說法,小編認為並不嚴謹,多是以訛傳訛。龍之九子認可度較高,流傳較廣的是第一種說法。小夥們,你們認為龍之九子都有哪些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神鬼怪談,博君一閱。

我是天涯,更多有趣的神話傳說,關注我每天都有更新。

相關焦點

  • 盤點龍的九個兒子,究竟和哪些動物串的
    青龍作為華夏的神獸乃至精神圖騰的存在,一直深受咱們中國人的喜愛。我們一度認為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的種類非常多,以前我們已經講過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龍生的九子。這九子並不是龍和龍生下的,而是龍和我們日常所見的動物「串」出來的。九子生下模樣和法術都有不同,你能把九子認全嗎?
  • 作為龍的傳人,一定要知道龍有九子
    老大贔屓(bìxì) 老二螭吻/鴟尾(chǐwěn/chǐweǐ) 老三蒲牢(pǔ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蚣蝮(bāxià) 老七睚眥(yázī) 老八狻猊(suāní) 老九椒圖(shūtú)龍生九子之傳說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
  • 翡翠寓意---龍之九子(囚牛、睚眥、狴犴、狻猊、饕餮、椒圖、贔屓、螭吻、貔貅)
    【新朋友】
  • 龍的神話傳說——貪吃的饕餮,守財的貔貅,正義的狴犴
    在神話傳說中,龍是非常好色的,它不分種族,喜歡就好,所以龍生的九個兒子,都不是龍而且各有所好。老大——囚牛,它非常的喜歡音樂,經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所以琴頭上便刻上了它的形象,直到現在一些胡琴的頭部仍舊刻有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龍頭胡琴」。
  • 十大上古神獸你知道幾個?有些連名字都不會讀,饕餮太普通
    十大上古神獸你都知道嗎?沒有饕餮,有一些連名字都不會讀第一位:白澤白澤是祥瑞的象徵,在中國古代的神話裡有著很高的地位。它會說人話,還知道世間所有靈獸鬼怪的相貌和他們的名字,懂得如何驅邪的方法。第三位:鳳凰鳳凰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神獸了,鳳凰是一雄一雌,最重要的是它們死後還能重生,每次重生都會伴隨著巨大的火焰,並且重生之後都會獲得比之前更要強大的生命力。鳳凰是祥瑞的象徵,代表著剛強堅韌的性格。第四位:檮杌檮杌也是一個長得非常奇怪的存在,是人的臉、豬的牙,形狀像一隻老虎,身上卻全都是犬毛,還有虎足。它的尾巴特別長,有一尺八。
  • 考考你-006:古建築屋脊上的神獸都是啥?
    上期答案揭曉:《考考你-005:龍都有哪些「兒子」?》這個龍生九子,光是民間傳說就有好多個版本,據說明孝宗朱祐樘曾經心血來潮,問以博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後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蚣蝮、嘲風、睚眥、贔屓、椒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
  • 傳說中吃龍的上古神獸只有犼,乃洪荒古獸與殭屍的始祖
    但龍並不是無敵的,在傳說中吃龍的上古神獸一直都是存在的,而這個神獸就是上古四大古神之一的犼。在神話中,犼不僅是殭屍的始祖,同時也是洪荒古獸的始祖,其能力之強絕對有資格將龍當做食物。犼是能吃龍的神獸【上古神獸犼】在神話中,犼是與女媧、昊天、伏羲並列的四大古神之一,以獸類之軀比肩創世之神,可見犼的戰力有多強悍了。
  • 上古獸類如何劃分,貔貅、狻猊、饕餮、麒麟分別有什麼來歷出身
    在傳統文化中,人們習慣將上古獸類按照性情、戰力和善惡,劃分為四大神獸、四大聖獸、四大瑞獸、四大靈獸、四大兇獸(也有劃分為十大之數的)。人們更為熟悉的貔貅、饕餮和麒麟,分別有什麼來歷、其象徵意義是什麼呢?
  • 羅山公園挖出「龍的兒子」,快來看!
    18日上午,在招遠羅山國家森林公園內一處工地上,幾位遊客正在圍著一尊巨大的花崗巖雕碑座品頭論足。九龍子即漢族神話傳說中龍生的九個兒子,每個都不成龍的形態,(其實不止)而且各有所長。漢族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所以固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龍的九子分別是贔屓、鴟吻 、蒲牢、狴犴、饕餮、蚣蝮或蚆螛、睚眥、狻猊、椒圖。當然,不同的傳說,龍九子也不盡相同。
  • ...去過天氣寒冷的北京,未必知道中國傳說中的10大神獸。招財貔貅...
    小編前段時間去北京旅遊,聽導遊介紹貔貅。在瑟瑟寒風中無心傾聽。 今天心血來潮,查了查資料,整理出中國傳說中的10大神獸,下面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山海經》中描述了諸多的上古神獸,如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畢方、等等。
  • 傳說龍有生九子,饕餮與貔貅竟是隔壁老王的?
    龍在我國古代一直被視為吉祥的動物,雖然人們並沒有見到過真龍,不過古往今來關於龍的傳說那是說一晚上都說不完,在一些文章中把龍描繪的十分強大神秘,而在以前皇帝做主的時代,龍的形象就是皇權的象徵。相傳,龍一出世就代表著祥瑞。有句古話叫做,「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那麼龍的九子都是哪九個呢?
  • 我們最熟悉的貔貅是不是龍的兒子?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神話中龍有九個兒子,如果問龍的九個兒子都是誰?估計很少有人能說出他們的名字。下面我就先介紹一下龍的九個兒子。長子――囚牛,平生最喜歡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琴瑟之音。八子――負屓(fu xi) 身似龍,喜好斯文,常盤於石碑之上。九子――螭吻(chi wen)口潤嗓粗而好吞,常在房脊上。看完對九子的介紹我們也許會發現我們最熟悉的貔貅竟然不在其中,但是也有另一種說法是九子是貔貅,這是因為在古代的典籍之中記載的說法也不一,關於龍的九個兒子也是有兩種說法的。
  • 招財貔貅圖片?神獸貔貅圖片大全?
    貔貅是神獸,在典籍中有記載,他是中國人最崇拜的神獸龍的兒子,因此具有良好的基因和高貴的血統。
  • 龍生九子,貔貅真的是龍生的嗎?
    那麼,貔貅真的是龍生的嗎?  下面,筆者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貔貅相關的傳說知識,大家一起來去看看,貔貅到底是不是龍生九子之一吧。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九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 貔貅不是龍的兒子!戴它還會遭到反噬?誤解了這麼多年,真相原來...
    在不少寶迷的心中,它可是大名鼎鼎的「天祿獸」,還是龍的兒子。這個寶姐要闢個謠,貔貅是天祿獸沒錯,但不一定是龍的兒子,他的身份撲朔迷離。甚至有人說貔貅根本不適合佩戴,因為他會殺主反噬!那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 龍有九個兒子是跟誰生的?為什麼「龍生九子,各不成龍」?
    龍生九子是古代傳說,這個傳說大概盛行於明代,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那麼龍生九子是哪九子?
  • 龍的妻子是誰?都有哪些子嗣?為啥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一次說明白
    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古代很多皇帝也都稱自己為真龍天子,前文《紫禁城為何600年未受水患?缺了它試試》中還提到了螭吻、嘲風和螭龍,都和龍有關,紫禁城裡的龍不計其數。我們的祖先以龍作為圖騰,不但把龍奉若神明,還把龍的子嗣都列為神獸,並讓它們保佑著我們。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龍生九子
    蒲牢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 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狴犴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 ,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
  • 傳說這是「龍的兒子」
    傳說「龜有駝碑之力」,其實這隻龜乃是龍的兒子,叫贔屓(音bì xì),因它力氣大,壽命長,人們就覺得它知道的人間世事多,所以便用它的形態作為石碑的底座。羅山發現的這尊贔屓碑座,不知源於哪個朝代,上面碑文已不知去向,但據史料記載,祥光觀建於元代,後毀於戰亂,廢於解放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