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他們用雙手雕刻大山,用歌聲震撼世界

2021-03-05 光明網

雲南省紅河州紅河縣位於紅河上遊,這裡峰巒起伏,溝壑縱橫,紅河繞縣境北緣奔流而過,勤勞勇敢的哈尼族人就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踏上這片土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連片的梯田。哈尼族生活在大山上,勞作在大山上,也就把梯田開墾在大山上。所以有人說,哈尼族是一個「雕刻」大山的民族。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一位和藹的哈尼族老人——陳習娘。陳習娘說:「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和梯田是分不開的」,因為實際上她的名字就叫栽秧山歌,是在栽秧的時候所唱的一種民歌,屬於四季生產調裡面的春季調。

自古以來,哈尼族唱的四季生產調內容豐富、通俗易懂,貼近哈尼族人的生產生活。從哈尼歌聲中,能感悟到哈尼族人的歷史,了解他們是怎樣待人接物的。

從第一次申報非遺以來,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她的價值就在於向世界證明我們東方也有多聲部音樂現象。走進哈尼族的村子,牆體上畫著哈尼族的農耕文化,這裡的風景、這裡所產生的一切事和物。「遊客到我們這裡很直觀地可以看到我們哈尼族的很多文化現象」,「通過這樣的展示,讓世界或者外界更多地了解我們哈尼族一路走來的文化」,紅河縣基層文化工作者李白章說道。
「哈尼古歌是通過口傳心授代代相傳的。」陳習娘對徒弟們說,「哈尼古歌很有價值,對於我們來說就像饑渴時需要水一樣需要她(哈尼古歌)。」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銀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可愛的中國」各民族優秀知識分子講述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系列短視頻共58集,從8月6日起,將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請關注。

文章來源:光明網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

相關焦點

  • 外國哈尼族歌曲-雙手合十
    哈尼族阿卡子【每個哈尼族阿卡人都要學習的族譜】以下是李清升版哈尼族文字與漢族文字相對應的最常用的常用語,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學習一下喔。以下是李清升版哈尼族文字的基礎知識,只要學會了這些基礎知識,就可以學好李清升版哈尼族文字了,歡迎哈尼族阿卡同胞們學習。
  • 《諾瑪阿美》,舞出哈尼族傳奇史詩
    哈尼族是雲南第二大少數民族,因開墾出如今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元陽梯田被稱為「雕塑大地的民族」。正值元陽梯田最美的季節,舞劇《諾瑪阿美》來了。這部來自雲南的講述哈尼族傳奇史詩的舞劇,去年曾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亮相併獲得觀眾好評,這次將在4月21、22日獻演於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再度帶來美與震撼。
  • 中華民族之哈尼族(56-41)
    哀牢山的梯田是哈尼族所創作的大地藝術,這種以大山為「泥胎」雕塑出來的梯田奇觀是那樣的雄奇壯美,深深震撼著每一個來到它身邊的人。而與梯田交融的哈尼族文化中的和諧之美,更值得人用心品味。節日這天早晨,每家戶主來到稻田邊,選一個穗長粒大的稻穗,搓下少量稻穀、用樹葉包好掛在田裡,以示稻田多結稻穀。他們還釆一把谷穗帶回家去,椿出新米,做成新米飯,擺設新谷酒,宴請村中頭人或家族親戚。他們還用一部分新米爆米花。在晚飯之前,每家都要先用新米飯,米花等祭祀祖先,再用米花餵狗。
  • 他們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在世界都在加快腳步的時候,這個地方的官兵似乎一直不緊不慢地跟在世界背後。班長王博告訴記者:「大雪封山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好像被這個世界『遺忘』了。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走進倉庫巡邏,擦拭前輩手繪的地圖。在這裡,總能找到堅守下去的動力。」「倉庫雖小,盡收錦繡河山九百六十萬;責任重大,肩負祖國安危職責重千鈞。」倉庫大門兩側牆壁上,用紅色油漆寫著這樣兩句話。
  • 世界無與倫比的美麗,哈尼族世代汗水和智慧的結晶
    堪稱世界無與倫比的美麗。七彩雲南的代表,世界上最後的遺珠。路程距離開遠市不遠,但是山路崎嶇,坎坷較多。經歷了一路的顛簸,元陽饋贈給你的就是一份感動。哈尼族的先輩,世世代代用汗水和智慧積累的傑作。可以說元陽梯田代表的是一種哈尼精神,哈尼文化。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元陽梯田一定能讓你耳目一新。這裡是世界文化遺產,更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傳遞。元陽的日出是極其美麗的,大片的雲海也是極為壯觀的。
  • 他們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新聞中心-北方網
    在世界都在加快腳步的時候,這個地方的官兵似乎一直不緊不慢地跟在世界背後。班長王博告訴記者:「大雪封山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好像被這個世界『遺忘』了。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走進倉庫巡邏,擦拭前輩手繪的地圖。在這裡,總能找到堅守下去的動力。」「倉庫雖小,盡收錦繡河山九百六十萬;責任重大,肩負祖國安危職責重千鈞。」倉庫大門兩側牆壁上,用紅色油漆寫著這樣兩句話。
  • 歌唱家張邁、學者海翁,萬盛唱響「大山裡的歌聲」
    傍晚七點半,已是暮靄蒼茫、暝色四合時分,萬盛深山裡的民宿「源鄉曉著」遠離喧囂,正洋溢著歌聲與歡笑。5月11日,數十個孩子與家長來到這裡,他們與歌唱家張邁及文化學者、書法家海翁攜手,完成了一場音樂與國學的相遇。
  • 哈尼族
    「和夷」是古羌人南遷部族的一個分支,當他們定居於大渡河畔之後,為適應當地平壩及「百穀自生」的地理環境和條件,開始了農耕生活。根據史籍記載,公元前3世紀活動於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從公元4世紀到8世紀的初唐期間,部分哈尼族先民向西遷移到元江以西達瀾滄江地區。唐人文獻中,哈尼族的先民被稱為「和蠻」。7世紀中葉,「和蠻」的大首領向唐朝進貢方物,唐朝在給雲南各族首領的敕書中列入了「和蠻」首領的名字,並承認他們為唐朝的臣屬。
  • 大山裡的籃球夢!13歲雲南男孩最愛科比 父親用50元為其搭建球架
    近日根據媒體報導,類似張家城式的籃球少年同樣還存在,來自雲南13歲的哈尼族少年李四查熱愛打籃球,而他的父親用50元為他在大山裡搭建起建議籃球架,也是為小小少年的籃球夢埋下種子。 來自雲南勐海縣哈尼族少年,13歲的李四查同樣極為愛打籃球,但在大山深處並沒有如此條件打籃球。 李四查的父親花費50元購買材料,在大山深處的山寨裡搭起簡易籃球架,也是讓如此小小少年能夠打籃球。
  • 用靈魂雕刻洮硯
    王韶部屬裡有一個姓盧的兵士,從小就痴迷雕刻,常常是就地取材,遇什麼料,刻什麼圖。有天口喝,去洮河喝水,發現水中有塊翠綠圓潤的彩石,帶回賞玩,在反覆琢磨中,彩石水浸色豔,紋理清晰,碧綠晶瑩,而且石性溫和,硬而不脆,既經久耐磨又便於雕琢,便用這塊彩石的自然形態雕刻成一尊喇嘛佛像。一有時間就拿出來把玩,從而萌生了找彩石雕刻的念頭。
  • 普洱:乜首早——傳承千年文化盛典的哈尼族節日
    本網訊(記者 敏塔敏吉)今年11月21日至23日是哈尼族年末歲首,按照哈尼族傳統物候曆法計算,每年農曆十月第一個屬龍日(因建寨姓氏或建寨屬相寨與寨之間會有區別)是新年大年初一。這一天,哈尼族地區家家戶戶舂粑粑、做湯圓、殺肥豬、接新水、立鞦韆、節種種、垤展展,走親訪友,村村寨寨鋩鼓不歇、歌聲不斷,歡歡喜喜過新年。
  • 青春頌華章丨用飛揚的歌聲,唱響」紅五月「!
    班的同學們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第一校歌《現代韶光》撥開歷史的硝煙,有這樣一支隊伍行進在贛江湘水之畔,會師在井岡山上燃起革命的星星之火回眸艱難的歷程,有這樣一支隊伍突破槍林彈雨跨越雪山草地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自強不息中崛起南泥灣精神代代相傳
  • 傳統哈尼族、彝族服裝刺繡,現場繡!
    傳統哈尼族、彝族服裝刺繡表演       1300多年前,在雲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勤勞的哈尼人用他們的雙手,在哀牢山脈上「雕刻」出一片片壯麗的天梯奇觀。而在哈尼梯田邊上,心靈手巧的民族婦女們,口手相教、世代相傳,將獨具特色的民族刺繡承襲至今並發揚光大。
  • 一年四季只有狗吠雞鳴和鳥叫,他們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完成地圖交接時,徐憲明雙手緊緊握著接收員的手。這一刻,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源自一位平凡軍人和強軍事業之間的緊密聯繫。徐憲明和戰友送抵的不只是地圖,也是一場勝利。地圖照亮了部隊勝利的路,也照亮了他們內心的路。站在這一刻,徐憲明回望在地圖倉庫度過的19個年頭,所有經歷的困難引起的不再是痛苦的記憶,變成了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
  • 守藝人趙立行用小木雕刻出乾坤大世界
    守藝人趙立行用小木雕刻出乾坤大世界 2020-12-11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哈尼族民間歌曲,習俗功能為主的分為了哪八大類
    哈尼族在經歷了長久的遷徙之後,積累了很多豐富的哈尼文化。聰明的哈尼人在沒有自己文字的情況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超凡智慧開發、建設了自己美麗的家鄉。他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創造了如同古哀牢山、無量山般奇偉瑰麗的民族文學,創造了屬於他們自己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系)以及自己的音樂文化,如勞動生產時唱的歌、談情說愛時唱的歌以及祭祀民俗活動時唱的歌等等,都用「民歌」演唱的形式把哈尼族內部的原生狀態表達了出來。
  • 盲童用雙手觸摸世界 特教老師做他們的眼睛
    盲童用雙手觸摸世界,特教老師選擇了做他們的眼睛。在廣大的教師隊伍中,有這樣一群老師,用愛心呵護著一個個特殊兒童。9月8日,是濰坊盲童學校開學的日子,記者走進這所學校,傾聽特教老師們的從教故事。方月紅回憶道,由於工作的特殊性,老師會從學生們入學第一年一直教到他們畢業,沒有特殊情況中途不會更換老師。送走了2020屆畢業生的方月紅,原本可以選擇相對輕鬆的行政崗位,但今年秋季開學後,她卻主動找到校長,要求從一年級新生開始教起。 「我想參與他們這9年的成長,每一個瞬間都不想錯過。」
  • 福利 久石讓之女藤澤麻衣用歌聲帶你徜徉宮崎駿的動漫世界
    當《千與千尋》的配樂聲響起時, 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奇靈異世界後的驚奇與感動歷歷在目,讓小編立馬燃起了重溫經典的衝動。一部電影不單單由完美的畫面組成,音樂在其中也擔當了必不可少的角色。如果畫面是電影的驅殼,音樂將是電影的靈魂,而藤澤麻衣則是這些靈魂的演繹者。
  • 黃威:用歌聲鼓舞士氣
    ■ 宋卓遠 惲江濤 王英楠 張琪琪 文/圖 他既是人民警察,也是警隊歌手;他盡職盡責,守護群眾出行安全;他用歌聲溫暖人心,為戰友們驅趕疲勞。他就是南山公交派出所地鐵巡邏隊民警黃威。 作為海上世界站區巡長,黃威始終盡心盡力守護群眾的出行安全,站區巡邏、核錄、盤查……每一項工作都落實到位,堅持逢疑必查。
  • 致敬勞動者|有一雙手叫做勞動者的手,他們用雙手託起了中國夢
    文/小雨社會論有一雙手,叫做勞動者的手,每一雙努力工作的手,每一個付出勞動的人,都應該被尊重。總有一些辛勤工作的人,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付出著。農民的雙手布滿了老繭,卻換來了豐收的喜悅。環衛工作者弄髒了自己的雙手,卻換來了城市的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