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斤黃骨魚賣不動,塘口約60萬斤沒人收,收購商:你降價啊

2020-12-23 悲傷大象

在農村地域,有一大批人沒有外出打工,她們挑選自己創業,藉助鄉村獨有的資源,從業栽種或飼養的新項目。最近幾年,水產品養殖領域也在迅速發展趨勢,農戶承攬水塘,餵養一些魚類、蝦類也賺來到一些錢。

現如今,銷售市場上的海產品種類愈來愈多,除開較為普遍的淡水魚,也有一些營養成分較高的魚售出了高價位,也變成養殖戶餵養的優選種類,例如黃骨魚,最近幾年就會有許多人到飼養。如今大家生活水平提升了,消費觀也發生了一些更改,追求完美有營養成分、使用價值高的食物,銷售市場針對黃骨魚的要求也在擴張。

四大家魚主導的魚類,價格起伏的力度較為大,一些養殖戶艱辛養一季,經濟效益也不是非常好,價格層面沒有優點,很多人就做出調節,這也給黃骨魚飼養產生了機會。

黃骨魚在中國有很多遍布,飼養經營規模也在持續提升,一些餐飲業的要求也在提高,具備很寬闊的行業前景。在銷售市場上,黃骨魚的價格一般是依據造成、規格型號尺寸來考量,小一些的黃骨魚,淨重在50克下列,一斤僅有十元上下;淨重在150克下列的黃骨魚,價格賣來到12~14元一斤,假如淨重做到了150克之上,價格能夠賣到18~二十元一斤。採用仿天然的的餵養方式,大部分的黃骨魚能夠做到150克之上,具備很高的經濟價值。

上年的情況下,黃骨魚的價格是16元一斤上下,這也是華東、華南地區等主產區的價格,而像四川、貴州省等地域,銷售市場上的黃骨魚價格也要高一些,賣來到二十元一斤上下。

更是由於黃骨魚的價格平穩升高,在湖北枝江黃骨魚的主產地,2020年的產量上年擁有明顯提高,據枝江地域水產市場統計分析的數據信息,在7月份的情況下,本地就會有300萬斤的黃骨魚發售。儘管生產量提升了,可是市場走勢卻比上年要差許多,養殖戶將餵養的黃骨魚打撈起來之後,取得銷售市場上來賣,僅有一些顧客小量選購,並沒有店家大批選購。而上年的情況下,銷售市場上的黃骨魚全是靠餐飲業大批放貨,來看2020年發售300萬斤黃骨魚賣不動,主要是因為2020年餐飲業的做生意低迷,需要量驟降,造成 市場走勢不景氣。

因為需要量降低,有一些養殖戶都沒有再次打撈,只是將黃骨魚存有塘口。據枝江本地的養殖戶意見反饋,以前發售的黃骨魚賣不動,僅有採用存塘的對策,本地大約也有60萬斤的黃骨魚沒有回收商來收,養殖戶也要花精飼料成本費再次餵養。

以便解決目前的窘境,養殖戶也降低了黃骨魚的回收價格,現階段僅有8元一斤上下,按這一價格與上年對比,也算作較為低的一個水準,扣減掉全部的飼養成本費,養殖戶壓根就賺不上要多少錢,越賣越虧。

即便黃骨魚的價格降至了那麼低,這些回收商還並不符合,說是8元一斤的市場價,賺不上要多少錢。並對養殖戶說到:如今黃骨魚賣不上,你倒是減價啊。實際上,這也是回收生意人心不夠的主要表現,如今價格已處在狂跌的水準,還期待養殖戶減價,以得到 高些的正中間盈利

相關焦點

  • 18萬斤賣不動,還有7萬斤在凍庫,價格一降再降,扛不住了
    但由於這兩年養泥鰍的人越來越多,在市場上沒有一定的競爭力,利潤也在開始下降。特別是今年,一場疫情對於養殖戶造成很大的打擊,市場需求量急劇下降,導致塘口的泥鰍滯銷。 「今年上半年泥鰍的市場行情不好,就減小了飼養規模,基本上只能保本,如今到了年底,泥鰍的市場行情還沒有回暖,塘口的泥鰍已經長大,也不知道要不要捕撈上市」,在泥鰍養殖塘口的表哥一臉愁容
  • 60萬斤賣不動,天氣越來越熱,掉落滿地沒人要,不少已腐爛
    前幾天收到了個壞消息,湖北地區的血桃產地出現了血桃滯銷、賣不動。然而昨日的時候筆者有聽到了一則壞消息,水蜜桃也出現滯銷了。 水蜜桃是原產於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一種水果,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一定的栽培量。其中產量最大的要數安徽鳳陽、四川龍泉、浙江奉化等地,近年來在湖北荊州地區也開始大規模種植。筆者所聽到的水蜜桃滯銷信息就是來自湖北荊州的。
  • 把小朋友饞哭的農產品,上萬斤積壓賣不動,誰來背鍋?
    隨著網際網路電商的盛行,越來越多的人進軍種植業,認為只要靠網絡銷售和收購商來收購,手中的農產品不會賣不掉。可是能真正靠網絡銷售賣掉手中的農產品的人不多,大多數的人在農產品集中上市的時候,面臨著積壓滯銷的問題。
  •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今年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都是非常難的一年,出去打工的農民工早早的遇到"停工令"的影響,不得不踏上回家的路程,在家裡種田的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特別的提升。
  • 曾經9元不愁賣,如今3元賣不動,農民損失慘重,不敢種了
    這些收購商也不會壓價,是多少錢一斤就收多少,拿去賣給那些攤販,炒熟以後賣到了20多元一斤。 但是到了今年年底,板慄的行情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讓農民根本就沒有預料到,價格幅度降得這麼大,在一些板慄的主產區,普通一點的板慄收購價降到了3元一斤,而且根本就沒有商家前來收購,產地的庫房內有上萬斤板慄賣不動
  • 50萬斤賣不動,產地堆積如山,農民心急如焚,收購商坐地觀望
    我國地大物博,南北地區的氣候差異比較大,而水果的生長特性就會導致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南方的水果不能在北方種植,相對來說,南方的氣候比較溫暖,南方的水果品種要比北方地區豐富,尤其是一些熱帶水果,根本就不適應北方的氣候,好在現在物流比較發達,北方地區也能嘗到南方的水果。
  • 500萬斤西瓜1毛錢1斤賣不動 雙遼瓜農求助吉網不到24小時有好消息了
    儘管早就知道今年成本都收不回來了,可是大家還是希望能儘量減少一些損失。外省收購商伸援手 往返800公裡買瓜「我們是遼寧阜新的,從網上看到了這裡的瓜農遇到銷售困難的新聞,特意來這裡收瓜。」來自遼寧阜新的西瓜收購商劉女士說。劉女士說,他們今年收購西瓜的地點也不固定,基本就看哪裡的西瓜品質好、價格低。
  • 一起賣|通州4萬斤穿心蓮待銷,京東線上線下雙渠道售賣
    2月17日,新京報聯合京東、淘寶、拼多多、蘇寧易購等大型電商平臺,開展「一起賣」公益行動,該項目將依託媒體資源優勢與電商平臺優勢,聯手搭建綠色通道,在助農的同時惠民,為供需雙方解決痛點。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垡頭村的李伶俐看到後立即在後臺報名,希望可以解決穿心蓮滯銷的問題。
  • 運東漁村 3個「水缸」養8萬斤魚
    ,你聽說過「水缸」養魚嗎?因為沒經驗,選擇草魚打頭陣,在一隻「水缸」放養1萬尾草魚。10月漁獲,一隻「水缸」竟然賣出5萬斤草魚!一下子成了村裡頭條新聞,村民們奔走相告!2、高效:半畝池塘養魚8.5萬斤三四臺「推水機」一起嗡嗡作業,大塘裡的水被源源不斷推入水槽裡,奔湧的水流24小時不歇,保證水槽水質新鮮、氧氣充足。「一個小房間,住的人太多,就會覺得悶,不舒服,甚至會得病,魚也一樣。」李斌解釋,一畝塘口正常放養3000尾鱸魚,水槽只有110平方米,卻放養2萬尾鱸魚,如此高密度,水質調節、密度配比、疾病預防等環節是關鍵。
  • 為何40萬斤的李子沒人買?果農欲哭無淚
    除了桃子以外,在四川地區又出現了40萬斤李子滯銷,沒人買的情況,這又是咋回事呢? 在2020年李子的產量比較高,這些李子到了成熟的季節,原本可以賣上一個好價錢,但是受到疫情的影響,這些李子一直都沒有收購商來問價,導致這些李子掛在樹上,有的李子由於採摘不及時
  • 98個村子7萬果農傷心掉淚,200萬斤無銷路,到底是誰造成的?
    但是豐收並不意味著喜悅,碩果纍纍並不能代表能夠掙到錢,有一種水果讓98個村子7萬果農傷心掉淚,200萬斤無銷路,到底是誰造成的?在陝西和甘肅的一些地區,有一種蘋果叫花牛蘋果,今年卻出現了嚴重的滯銷,在果園的收購價只有每斤5毛錢,即使這樣,收購商和中間商還經常挑三揀四,對果農愛搭理不愛搭理的,甚至對果農熱嘲冷諷,說什麼嫌價錢賣的低,那你就不要種了算了,而且佔了便宜還賣乖,說什麼總比爛在地裡強?!
  • 豹虎村的20萬斤山楂果豐產待銷
    ▲楊甲恩妻子 李來翠:這果子沒人收啊,這麼好的果子,我撿起來曬山楂片,可惜了浪費了。▲楊趙恩:去年的山楂銷售情況很好,能夠賣到一塊八至兩塊,我們這果就是賣到廣東廣西,這樣吃生的就是口感不好,有點酸,有點澀。
  • 【豐收季】準格爾旗這個村的萬斤青尖椒賣到了首都!
    【豐收季】準格爾旗這個村的萬斤青尖椒賣到了首都! 夏末秋初,十二連城鄉西不拉村集體經濟項目青尖椒基地喜獲豐收,數萬斤青尖椒批量上市
  • 草魚畝產50萬斤/年,畝利潤超百萬!電魚娃變千萬身家牛人
    然而從12歲起開始電魚到至今,鄧旭就與水產不離不棄。2016年他養殖草魚,230多平方米養出18萬斤草魚,成本控制在2.6-2.8元/斤,當地收魚價在5.5元/斤,利潤率達到100%。真正的養殖「牛人」!
  • 700餘萬斤泰國虎紋蛙壓塘 臺山百餘養殖戶盼解禁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後,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禁食、禁止非法養育野生動物等決定,江門本地養殖的泰國虎紋蛙、蛇類、鷓鴣、鵪鶉等的銷售受到影響,一批成品蛙類、蛇類和禽類壓塘、壓場,不能銷售。其中,江門臺山市的泰國虎紋蛙產量約佔廣東1/2,目前存欄成品蛙700餘萬斤,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負擔,他們盼望泰國虎紋蛙能夠像牛蛙,被納入水產新品種名錄,從而真正解禁。
  • 電 商助果農網上賣蘋果 累計銷售120萬斤
    這兩天,普蘭店四平鎮雨霖村的果農們正忙著採摘蘋果,而在他們臉上不僅沒有愁容,還掛著大大的笑容,果農譚繼勇笑著告訴記者:「以往災年不賠錢就已經很滿意了,但今年不僅不賠錢,還能賺個好錢。算下來一萬斤蘋果能多賺四五千塊錢,這真是沒想到的。能有這樣的收穫,就因為我們村來了幾個搞電 商的小夥子,在網上賣蘋果,這還真是頭一回。」
  • 30萬斤摘下來堆成山,產地低至5毛一斤,果農:一畝地虧800元
    今年農產品市場行情不好,很多農民的收入受到了影響,不只是蔬菜賣不上價,連應季的水果也逃不過滯銷的命運。到了高峰期上市的時候,市場上就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價格也就會直線下降,農民為了減少損失,價格再低也要賣出去,總比爛在自己手裡好些。
  • 博白人種植出號稱「畝產萬斤」的水果,引來眾人觀摩!他是怎麼做到的?
    今年3月20日,他在果園每畝種植300~500株百香果種苗,所種果苗全部是高達1.6米左右的青春苗,每株結果60~105個,每畝產果2.5萬個。6月20日開始摘果,7月底第一批果畝產達1500公斤以上。據張志明介紹,畝產年內可以達到5000公斤以上。7月中旬,北流市洲際商團產業聯盟會高層林日明、楊瑞金、覃振海聞訊多次來到張志明的果園考察,並測量實際產量。
  • 吃貨也能做公益 淘寶「吃貨助農」三天賣掉300萬斤滯銷農產
    吃貨也能做公益 淘寶「吃貨助農」三天賣掉300萬斤滯銷農產金羊網  作者:  2020-02-10 全國消費者為了解決各地農民的滯銷問題
  • 2元一斤沒人要,產地積壓30萬斤,曾經「紅果」現在沒人稀罕
    前幾天,發了大蘿蔔滯銷的文章,有很多粉絲建議說,可以深加工,做成蘿蔔乾,存放時間長,重量輕便於網上賣。不得不說,這個創意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如今在網上賣東西,需要的各種手續太多了,尤其是賣吃的,管的就更嚴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