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八卦名師安慰先生小傳

2020-12-26 閻子龍講丹道
▲ 畫像中安老師面容恬淡、寧靜

題記

安慰先生一生命運多舛,徒有宗愨之志,難免季子之窮,灰心功名,淡泊名利,修丹道以自渡,懷悲心而渡人。雖在世時,未能立功顯名,獨善其身而終老,然將畢生所學,傳予閻子龍老師,哀珠璧淪於草莽,欣遺芳澤於後人。

閻子龍老師不遺餘力的把先生所傳承的精華無私的奉獻給社會大眾,讓越來越多的人因此受益,身心狀態得到了很大的滋養和變化,我想可能這就是所謂的不朽吧。

丹道的傳承非常不易,希望我們可以為社會大眾做一點貢獻,不辜負歷代祖師心心相印的傳承。

下面為閻子龍老師為先師—安慰先生作的傳記。

▼ 家庭影響

▲ 安慰先生年輕時

先師安慰先生,號常悟,生於民國十年(1921年),2013年5月4日棄世。畢業於華北大學戲劇科,第一屆全國文代會代表。

先生出身書香之族,祖父為清舉人,見時亂衰頹,傷時亂離,乃賦閒太原,結交清流,聲流三晉。父諱明德,學兼中西,同盟會最早會員之一,以教席自隱,主張革命,與海內革命家多有交往。

日寇寇居太原,明德公不勝憂憤,乃憤然辭去某校校長職務,抗議日寇之暴行。養親教子,以道自娛。

▼ 學習之路

▲ 安慰先生練功照

先師生而穎慧異常,聞父祖咳唾詩書,評論時事,莫不有省,應聲為解,頗驚長老。惜體弱多疾,是父祖所憂也。

明德公曾學形意拳於王福元先生,雖不專武業,而稔知武術之有益於身心。乃專車延請少林拳名家霍寶珊先生赴宅授拳。

霍寶珊先生乃山西國術促進會少林門教席,親於王新午先生處習得八翻手、太極拳,一併傳授於先師,又時攜先師識認前輩,拜會豪傑,每當面就正於王新午先生。

霍寶珊先生於先師,實系師徒,而情逾父子;王新午先生於先師,本非師長,而恩同親炙,乃先師之幸也。習武之餘,先師又以因緣從力宏和尚法座參詳內典,修習佛法,於道家靜坐導引,儒門養氣澄心之法亦深有體悟,身體亦因之康健,遠邁常人。此修心鍊形之效,亦習武之宜也。

▼ 又訪名師

▲ 老年的安慰先生仍然精神充沛

四十年代,霍寶珊先生赴東北抗聯尋子抗日,先師頓失明哲之師,徒恨未終之教,悵然良久。

明德公憐先師失教之哀,又惜先師學未深通,乃為之親訪明師,拜金翅鷂子辛元先生學形意拳。

辛元先生乃晉北同盟會之骨幹,從代縣楊二疙瘩學習七星通背、五虎刀,威震雲中,聲播塞外。

後從劉殿琛先生學形意拳,盡得菁華,融會貫通,別成一家。先師頴悟超倫,秉性敦敏,深得辛元先生青眼及師門先進關愛,故進境迅速,異於同儕,辛元先生畢生所學十分,先師謙獲八九。

與辛元先生學意同時,向龍門派傳人胡耀貞先生學習丹道氣功,辛元先生卒後,胡耀貞先生亦離晉赴京。

先師經龐國維先生紹介,拜在龍門金山派左一峰道長弟子、八卦掌名家何月波高足路開源先生門下,精研八卦掌及劍術。

先師少林拳、八翻手、太極拳、形意拳之基礎既深,儒術、道書、佛典之義理涵濡允純,隨侍路開源先生時,乃勃然有成,突破門牆,直入堂奧。

除八卦掌外,八卦劍、龍行劍、昆吾劍、青鸞劍、青蘋劍等十餘套劍術精要,路開源先生悉數相授。非惟盡得路先生所長,亦頗優遊,屢赴京、津、冀、豫訪問名師,搜羅劍術。

於津門遇劍仙李景林先生門下景炎先生,盡造三才劍、三合劍、武當劍、武當對劍之玄奧。先後搜集劍術近二百套。用力之勤,用心之專,世所罕焉。終乃合諸家劍術之要,成一家之學。

此外,又受孫氏太極拳於孫祿堂先生之女公子孫劍雲先生,論擒拿於李東昇先生,皆窺其根本而摘其枝葉。

▼ 流芳於世

▲ 安慰先生(右)閻子龍老師(左)

觀先師所遇,皆一時俊傑,合三拳為一體,融百劍於雙鋒。此豈恆有庸常之際遇哉!而竟抱素龍城,棲遲汾水,玄默終老。

今日宿老前輩凋零,武學不振,乃又為知者所求,挺然顯跡,說破幽障,奉獻龍珠,以饗天下。

嗚呼,值其壯盛之年,寂寞而守其先,棄名利如浮雲。

適其衰慕之歲,殷勤而託於後,視道義過泰山。此何人哉!如其人,如期仁!

勿使前輩之遺珍失於我手

勿使丹道之精華止於我身

——閻子龍

相關焦點

  • 一圓化三拳,三拳合一圓——略論形意、八卦、太極三拳
    形意拳的整體運動形式多為直進直退,直進以縱方向奪他人之正面重心;八卦掌的運動形式多為旁開側進,側進以橫方向取他人之橫向重心;太極拳的運動形式多為半弓半馬步,以自身勁力之方向變化改變敵之勁力方向,使敵失重。故三家拳理之精華分別為:形意,腳踏中門搶他位;八卦,旋轉變化進彼身;太極,引進落空合即出。
  • 山西形意拳名師張希貴先生演練的十二形之鷂形
    【名家簡介】張希貴,山西省武術協會副主席,山西省形意拳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自幼習武,隨名師郝學儒、布學寬、申子榮、沙國政、李三元、李桂昌、趙永昌、王鴻、楊吉生等學習武藝,精長拳、短拳、形意、太極、八卦等。
  • 形意拳保健與內功名師胡耀貞
    胡耀貞胡耀貞(1879-1973),山西榆次人,主要從師於形意拳大師王福元弟子彭庭雋學習形意拳,龍門派第十一代傳人,了空祖師賜道號「一俠」,中醫學徒出身,自幼習醫、練拳修道,拜心意拳、太極拳、子路太極、八卦掌和道教、佛教、禪宗等十七位名師。
  • 詳論形意八卦太極之原理—孫祿堂
    至有宋嶽武穆,始有形意拳之名,即易筋之作用也,謂之形意。形即形式,意即心意,由心所發,而以手足形容也。其拳有五綱十二目。五綱者,金、木、水、火、土,五行也。而拳中有劈、崩、鑽、炮、橫之五拳。十二目者,即十二形也,有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鴿、鷹、熊是也。其取此十二形者,即取此性能,而又能包括一切,所謂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何以知其然也?
  • 緬懷形意拳大師李文彬先生往事
    在中國十大武術名師之一,著名形意拳大師李文彬先生誕辰九十周年、逝世十周年之際,略揀先生與武術有關的一二事撰文,以俧緬懷。       陝西著名武術家張桐感慨地說:「這趟劍是形意的寶貝!」上海武術名家蔡龍雲也感嘆地說「形意拳練得真神 !」。雲南武術名家沙國政先生為當代形意名家,擅長形意拳、八卦掌等。
  • 形意拳傳人郭志東先生演練的散手連拳
    由於從小體弱多病,13歲時,經二爺爺介紹拜豐鎮著名武術家馬德山先生為師,學習彈腿,長花拳類武術傳統套路及各種器械和形意拳,尤其擅長形意拳。跟隨馬德山先生習武十年,在馬德山先生的悉心傳授下,加之自己刻苦學習,認真練功,深得「形意拳」精髓,成為「河北形意拳"第六代傳人。後期又師承一代太極宗師、中國武學泰鬥馮志強老先生修煉心意混元太極,是馮志強先生的得意弟子、高徒和重要傳人,是真正實戰派的太極通家。
  • 【國術軼聞】太極、形意、八卦三項拳術的始祖
    太極、形意、八卦三項拳術的始祖作者:陸鄂不 1941.2.13《力報》
  • 形意老拳師張桐先生拳姿追憶
    7歲起隨舅父(河南少林洪拳名師盧賓、盧申)習傳統洪拳,初奠武功基礎。16歲時,他赤手空掌擊倒三個持刀搶劫的匪徒,在家鄉引起轟動。翌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河南國術館,從師武術名家陳泮嶺、鄭汝平習太極、形意、八卦拳、彈腿、摔跤、拳擊、乾坤劍,深得精髓。1934年,代表河南國術館參加華北運動會擂臺賽,在名手雲集的幹人競技中,參賽長兵對剌、短兵對擊和徒手散打3個項目名列第3,獲「武士」稱呂。
  • 南京著名武術大師張金生先生之太極拳形意拳
    先生卒於2004年4月30日,享年86歲。張金生先生與武術結緣始於1950年,恰逢形意拳大師、全國武林五壽星之一的時佩文(原名時蘊章)先生和少林拳名師馬明鑫先生在位於南京市府西街的城隍廟教授拳術。張金生先生摯友餘金根患肺疾已深,吐血逾升,醫生宣告不治。有人建議除日常休養外,可習拳健身。餘金根得知時佩文先生在城隍廟教拳後即前往拜師,練習形意拳半年有餘,精神漸增。
  • 形意拳習練感悟!
    我認識到形意拳是非常優秀的傳統內家拳,內家拳雖然根子相通的,但形意拳更加簡潔、質樸、切中主題,所以我也一直想尋找一位形意八卦的明師繼續學下去。2019年11月,傳統武學公眾平臺推出了劉敬堯老師的在線形意拳學習課程,一個機緣巧合,我與遼寧本溪劉敬堯老師結緣形意,老人家八十多高齡卻不辭辛勞不厭其煩的講解形意拳,把一生積累的在很多老師那是是秘而不傳的好東西和盤託出,這使我極為感動,我能夠理解到老人家希望傳統武術傳承的迫切心情。
  • 尚雲祥先生是怎樣教練形意拳的
    得師中華武士會創辦人李存義先生,並深得郭雲深先生的厚愛。先生傾一生精力,專攻形意,享有"鐵腳佛"等美號。形意拳經過三百多年的傳播和演變,至今不論文字轉抄或頭授受,都有許多差異。這裡談談尚雲祥先生是怎樣教練形意拳有。因先生對形意一生為斷探索練習,故各個時期所教又略有不同。限於篇幅,僅擇先生晚年所教的一些既平凡又有特色的技法來談談,或許有益於同好。
  • 形意宗師郭雲深一生好鬥,為什麼沒有與八卦祖師董海川比武?
    百年之前的傳武界,太極拳、形意拳和八卦掌三大派的內高手非常多,其中以實戰聞名天下,坐形意拳和八卦掌實戰第一把交椅的武者,分別是「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雲深和八卦拳祖師董海川。郭雲深一生好鬥,走到哪個地方,就跟人實戰到哪個地方。但是他與董海川一個時代,為什麼沒有找董海川比武呢?
  • 太極空中;八卦變中也;形意直中也。」
    太極空中;八卦變中也;形意直中也。」形意拳:「形者,形象也;意者,心意也。人為萬物之靈,能感通諸事之應。是以心在內而理周於外,物在外而理具於心。意者,心之所發也。以「中」貫穿三拳,又以誠中、虛中、空中來解釋三拳之「中」的內涵所在,這樣實際上就是對儒釋道三家思想精華進行了吸收和轉化,轉化為拳學的核心思想和求內勁之心法。是故心意誠於中,而萬物形於外,內外總是一氣之流行也。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 之七
    第八章,形意拳我是習練形意拳和太極拳的,所以對形意拳多介紹一些。太極拳基礎已經在「傳統太極拳技擊的原理、習練方法及應用」一書中介紹了,所以在太極拳部分就只介紹拳論。形意拳原名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其中一枝傳承到李洛能先生後改名為形意拳。我習練的是戴氏心意六合拳,與形意拳是一樣的。我為什麼在前面說形意拳是最早出現的內家拳?
  • 國術的最後一座高峰,武神孫祿堂先生的無敵人生
    程庭華大喜過望,傳授他八卦拳理法及點穴、輕功、八卦劍、七星杆等絕技。因孫祿堂形意拳已至化境,不過數月,就習得八卦拳的精華。 他當時為了將形意,八卦,太極三大宗派的內家拳術融為一體,結識了太極拳名家郝為真,當時郝為真病困於京,孫祿堂出手救助,待其恢復以後,孫祿堂恭恭敬敬地行弟子禮,拜郝為真為師,研習太極拳,後來孫祿堂創立孫氏太極拳,至今為我國太極拳重要流派之一。 除了廣求名師之外,孫祿堂自己一生練拳,下極大的苦功。
  • 形意拳名家杜一剛在太原收徒
    中華國術再添新生力量 車派形意傳承桃李芬芳 2019年10月27日,形意拳車派布氏第三代(維字輩)弟子、形意拳名家杜一剛先生收徒儀式在龍城太原隆重舉行。田光銳、李青華、陳英、張會斌、王海東、李永康、劉曉芸、宋雪春、宋炎青等9位形意拳愛好者有幸成為形意拳車派布氏第四代(武字輩)傳人。山西十大名師布秉全老先生及形意拳「」維」字輩諸多同門師傅蒞臨並見證。
  • 河間張佔魁先生傳的形意拳雞形四把
    李存義是形意拳第六代嫡傳,力薦這位小兄弟拜在他的恩師、形意 拳第五代嫡傳劉齊蘭的門下。劉齊蘭和郭雲深是中國形意拳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郭雲深喜愛浪遊湖海,以培育搏戰高手為娛。其知名門徒除李存義外,還有周明泰、耿繼善 、劉殿臣等。張佔魁在劉齊蘭、李存義的悉心指點下,進步神速,與李存義一起被譽為 河北派形意門第六代的兩根支柱。
  • 形意拳與晉商
    在五行拳與十二形拳基礎上發展了形意拳單練套路、對練套路以及形意拳散打。在兵器方面有形意器械單練與對練套路,以及器械技擊。形意拳歷代傳人打破門派取長補短,發展了形意拳彈腿、洗髓經、獅吞手、鴛鴦腳制敵絕技、形意八卦、形意太極等,進一步完善了形意拳。
  • 你們的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不是真正的內家拳,內家拳只有一個是...
    2 、現狀 內家拳現實來講是發展最好一個時期,人丁興旺,武術在世界範圍內現在已經是參與人數最多的體育運動形式了,以中國的內家拳為主導,以太極、心(形)意、八卦為主。 內家拳基本可以分成兩大風格:以張三丰、張松溪、王徵南、甘鳳池等等為代表的武當內家拳,偏重於丹道、養生,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