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李宗仁等人一直都有奪取國府統治大權的「雄心壯志」,他們也曾多次把蔣逼迫下野,但是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北伐結束後,蔣要平山頭,平山頭首先是裁軍,但是蔣裁軍不裁自己,激化了蔣與國黨各山頭的矛盾。1930年,李宗仁、黃紹竑和白崇禧等人聯合原四軍的張發奎在國黨內積極串聯,敦促蔣趕緊下野,甚至提出在軍事上徹底打倒蔣,讓蔣不再有翻身的資本。
中原大戰的主角:蔣、馮、閻、李、張、汪
新桂系聯合國黨各個山頭推舉閻錫山當領袖,馮玉祥、李宗仁和張學良做副的,起兵反蔣。後來他們又搞了一個新國府,大家把平日的分歧先拋在一邊,建立一個新的委員會。在這個委員會當中,閻錫山主政、汪精衛主黨、馮玉祥主軍。由於李宗仁在1929年蔣桂戰爭之後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就只能先做一個配角。東北的張學良則是擺出一副觀望姿態,所以也是兩方積極爭取的目標。
此時,蔣當然不願意也不甘心退出。後來反蔣大聯盟在太原誓師,命閻錫山為「陸海空總司令」,馮玉祥和李宗仁為副總司令,鬆散的反蔣大軍形成,開始對蔣的嫡系用兵,中原大戰就這樣爆發了。
蔣張聯盟讓蔣最終贏得國府統治大權
中原大戰爆發後,新桂系的進攻雖然凌厲,但很快就被蔣化解。新桂系和張發奎的聯軍還沒在湖南站穩腳跟,就被打回廣西。在新軍閥混戰中,蔣喜歡用鈔票和權力收買人心。一開始,蔣威逼利誘湘軍、粵軍和滇軍三面圍攻廣西,他自己則專心對付北方的閻錫山馮玉祥聯軍。新桂系沒法跟閻錫山、馮玉祥聯軍會師,自然就成了孤家寡人,勢單力薄的新桂系陷入了重圍。圍攻廣西的湘粵滇軍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們,試圖調兵遣將一舉消滅新桂系。
油畫「廣西三傑」
仗打得激烈,最後關頭新桂系只剩下南桂柳等地盤,新桂系四面楚歌處境非常艱難。碰到這種事情,「桂張聯軍」中的黃紹竑和張發奎的決心有點動搖了。尤其黃紹竑,他作為新桂系的第二號人物,數次貽誤戰機消極應對戰況,並數次要求罷兵言和。李宗仁曾在回憶錄裡提到此時的黃紹竑,黃焦慮煩躁「認為局面極端嚴重,無法應付,而時有去志」。據史料記載黃紹竑的部隊是被粵軍的陳濟棠截胡的,此時的新桂系形如危卵,他數次想領軍出走,以保住他的軍隊。
中原大戰時的張發奎(左一)和黃紹竑(右一)
不過,雖然新桂系此時內外交困,李宗仁和白崇禧仍然表示堅決反蔣,並主動出擊。李宗仁、黃紹竑和白崇禧結合的時候,深知團結的重要性,曾一度以三國劉關張明志。李宗仁等人勸阻黃紹竑,但黃紹竑表示起碼要先把軍隊撤回廣西整軍再戰。此時李宗仁等人自知已留不住黃紹竑,決定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分裂。結果是,黃紹竑辭去廣西省主席職務自動脫離新桂系,但黃還是要向蔣表示要罷兵和談,這在當時「桂張聯軍」陣營內引起不小的波動。
李黃白幾人經過商討,先由白崇禧接替黃紹竑在軍隊中的職務。為了穩住新桂系的盟友張發奎,李宗仁主動撤銷廣西軍隊的兩個師,把兵員全部用來補充張發奎部。白崇禧則親率大軍解決南寧柳州之圍,經過兩個月的激戰,廣西一些重要城市重回新桂系手中。
張發奎曾一度依附於新桂系
有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此時粵軍的陳濟棠趁蔣等人沒時間理他,他在廣東站穩了腳跟。陳濟棠部覺得繼續打下去已經撈不到什麼好處,於是他消極應付蔣某人,跟李宗仁等人眉來眼去。陳濟棠以前幫助過新桂系三傑統一廣西,中原大戰一度投蔣。陳濟棠先把「桂張聯軍」打得落花流水,然後又幫他們自保。所以說,民國的軍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基本上都是為了私利而戰。而也正是由於粵軍陳濟棠暫緩攻勢,讓黃紹竑堅定了「罷兵言和」的決心。
國民大革命時期的黃紹竑
話說廣西重鎮南寧危險解除之後,黃紹竑回到南寧,此時他已經不再是廣西第二號人物,以黃紹竑為代表的「罷兵派」仍然堅持跟蔣握手言和。其實這時候大多數將領也是希望罷兵言和的,因為這仗根本就打不下去了。但「罷兵言和」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新桂系承認「戰敗」也需要一個人來承擔責任,黃此時已註定是替罪羔羊。大家不希望廣西分裂,結局顯而易見。1930年12月2日,黃紹竑跟「李白」二人表明去意悄悄離開南寧,最後經越南去了香港。至此,廣西的「李黃白」前三傑時代結束。
黃紹竑脫離新桂系後,新桂系內文武雙全的黃旭初補位,形成了「李白黃」新廣西三傑。黃旭初一直是李宗仁的參謀,也一度領兵,在新桂系內部的資歷不算最高。但是黃旭初在治省方面很有才能,並能夠團結新桂系內的諸多梟雄,深得「李白」器重。黃旭初主政廣西十幾年,雖不是新桂系內第三號實權人物,但勝似第三號實權人物,所以才有了後人津津樂道的廣西「李白黃」後三傑時代。
廣西後三傑之一:黃旭初
離桂的黃紹竑後來在蔣的邀請下到南京任職,先後成為南京國府內政部長和浙江省主席。黃紹竑一直作為蔣桂之間的橋梁,多次在蔣桂之間奔走斡旋。黃紹竑在廣西的時候,其顯示出的才能不輸於「李白」二人。統一廣西的很多硬仗有黃紹竑的份,黃紹竑帶領的部隊軍紀嚴明,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出色的新式軍人。還有黃紹竑作為廣西省府首腦,曾提出過很多建設綱領並落地實施,對民國廣西發展有重大貢獻,是個在內政外交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才。哪怕是後來接任的黃旭初,他的施政也延續了很多黃紹竑時代的政策。
解放戰爭後期北上和談的南京國府代表團成員
黃紹竑後來大力支持李宗仁競選副總統,最後成為李代總統北上和談的代表團成員。黃在大廈將傾之時仍不忘保住廣西,曾三番幾次勸「李白」接受和平協議。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南京拒絕和平協議,百萬大軍渡過長江。白崇禧的軍隊邊打邊逃,新桂系的殘餘最後在廣西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