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丨孤獨的船歌——尼採詩作《威尼斯》賞析

2020-12-12 瀟湘晨報

弗裡德裡希 · 威廉 · 尼採 ( 1844 年 -1900 年 ) 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其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著有《悲劇的誕生》、《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不合時宜的考察》、《快樂的智慧》、《我妹妹與我》、《瞧,這個人》、《我們缺什麼》、《華格納在拜洛伊特》、《人性的,太人性的》、《朝霞》、《偶像的黃昏》、《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採自傳》、《道德的譜系》等。

威尼斯

作者:弗裡德裡希 · 威廉 · 尼採

褐色的夜

我佇立橋頭,

遠處飄來歌聲:

金色的雨滴

在顫動的水面上濺湧。

遊艇,燈光,音樂——

醉醺醺地遊蕩在朦朧中 ……

我的心弦

被無形地撥動了,

悄悄彈奏一支船歌,

顫慄在絢麗的歡樂前。

——你們可有誰聽見?

在抒寫下《孤獨》後的四五年,即 1888 年至 1889 年,尼採,這個曾倡導詩化人生的詩人哲學家,被沉重的孤獨吸乾了生命的精髓,他在期待友誼、渴求理解、希望被發現的孤單寂寞的窒息中,精神瀕臨崩潰。當他被人接回家鄉,途經威尼斯時,竟然唱起了他一生中最酸楚而又最優美動人的即興曲,一支比《孤獨》更動人心弦的抒情曲——《威尼斯》。

如果一首詩像一杯濃而不烈的美酒,讓人頓生微醺的沉醉,那麼,《威尼斯》就是這杯中的濃香,只能細細啜飲,感受這妙不可言的滋味以及其蘊藏著的悠遠深邃的哲思玄想。這位才情狂肆的哲人也會如此恬美、柔情地輕吟,在他的詩作中確實少見。" 褐色的夜 / 我佇立橋頭 ",詩的第一行就給這首詩籠上了一層褐色的神秘,詩人臨風佇立,一陣微風,送來清爽的同時也送來依稀可辨的歌聲—— " 遠處飄來歌聲:/ 金色的雨滴 / 在顫動的水面上濺湧。" 燈光閃爍,每一滴雨水宛如碎金伴歌而舞,入水的那一刻,撩撥得河面顫動不已,羞澀地開出一朵朵水花,雨珠與河水悄然交替,靜謐之中呈現出一種矜羞的歡快。" 遊艇,燈光,音樂—— " 輕揚的歌聲,璀璨的燈光,舒適的遊艇,怎能不讓人 " 醉醺醺地遊蕩在朦朧中 ……" 只有哲人兼詩人的智者才能讓哲學神秘的湖面上漾起詩的漣漪,使原本不可知的深處的凝重表面變得輕靈而纏綿。

讀尼採的《威尼斯》,不難發現這位哲人對威尼斯夜景的傾心與陶醉,但《威尼斯》要描述的不僅是旖旎的景致和誘人的風情,如果說這首詩的第一節是感官的迷醉,第二節就是靈魂的觸動。置身浪漫水城的迷人夜色,詩人除了飄飄然的心怡神悅,還非常隱秘地傳達了潛藏於心底的私衷。" 我的心弦 / 被無形地撥動了,/ 悄悄彈奏一支船歌,/ 顫慄在絢麗的歡樂前。" 詩人的心弦為何被撥動?那支悄悄彈奏的船歌所傾訴的內容又是什麼?還未等讀者來得及思索答案,詩人就詢問在先了:" ——你們可有誰聽見?" 詩人的發問,就像嘆息橋上的一聲輕嘆,頃刻隨風遠去,可以想像,詩人的詢問無人回答也無法回答,詩人深知這樣的結果," 我言說——無人答酬。// 我長得太孤獨太高大了—— / 我等待著:我等待著誰呢?// 雲的天國在我身邊,—— / 我等待著最早的閃電 ( 尼採《松和閃電》 ) 。" 此刻,心中悄悄奏響的船歌,也無人聽聞,深藏在心中的正是這種高貴而深刻的孤獨,要知道,真正的智慧決不是為了投其所好地取悅於人,如果自己的言說 " 無人答酬 ",就用自己的智慧來潤溼自己乾枯的心田," 我求我的智慧 / 在這乾旱中不要變得吝嗇:/ 自己溢滿,自己降露,/ 自己做焦枯荒野上的雨 ( 尼採《最富者的貧窮》 ) 。"

對於一個思想者而言,應該是既享受孤獨,又畏懼孤獨。享受是因為只有孤獨的生活狀態和人生境界才可能保持思維的獨立和警醒,才可以從關照自我靈魂轉向到對整個人類精神命途的關注與冥思,讓思想在通向神聖、無限的過程中求得真悟。畏懼是因為擔憂自己的心靈傾訴無人聆聽,在思想上、情感上沒有人可以與之交會。

在《威尼斯》這首詩裡,詩人的孤獨是以一種非常隱秘的方式滲透其中的,很難察覺。詩人自己說過:" 抒情詩人所描寫的畫景不是別的,正是他本人,…… 不過這個『我』,當然不是清醒的實踐中的人的『我』,而是潛藏在萬象根基中唯一真正存在的永恆的『我』,憑藉這個我的反映,抒情的天才就能夠洞察萬象的根基 ( 尼採《悲劇的誕生》 ) 。" 可見,讀《威尼斯》,不能僅在觀光的遊艇上一醉不醒,除了留戀如夢如幻的美妙體驗,還要有夢醒後的省思。

末句 " ——你們可有誰聽見?" 的絕妙之處在於讓整首詩永遠的處於一個期待狀態,引人產生洞悉詩人內心世界的強烈渴望,讓人們對未知答案的尋思無休止地進行,直達永恆。

作者丨郝俊

編輯丨孟夏

責任編輯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崔凌雲

【來源:蘭州日報·ZAKER蘭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世界哲學史丨施杜裡希 :對尼採的評價
    孤獨者尼採尼採是一個「意欲超越自我並因而走向毀滅的人」——如查拉圖斯特拉所說。那可怕的孤獨,以及這位孤獨者針對統治千年的舊有價值而展開的鬥爭所造成的令人窒息的壓力,使他精疲力竭並最終讓他沉迷於更為愜意的精神錯亂之中。在發瘋的兩年之前,尼採在一封信中寫道:「要是我知道應該怎樣對你解釋我的孤獨感那就好了!在活人中間還不如在死人那裡更能找到志同道合者。這真是難以言表得可怕啊。」
  • 哲人尼採天才與瘋子
    晚禱的鐘聲,父墳,生命的無常,幸福的虛幻,是他早年詩作的主題。他對詩歌的熱愛一直保持終身。年長後,他擅長寫格言詩和酒神頌式的抒情詩,成為海涅之後、蓋奧爾格和裡爾克之前最有成就的德語詩人。不過,他生前發表的詩作並不多。像一切真正的詩人一樣,他為自己而寫,詩僅僅是他的情感寄託。二、「我終究是個老音樂家」尼採不但是個詩人,而且還是個音樂家。
  • 孤獨的至高境界
    他的大部分哲學著作,例如《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偶像的黃昏》,以及他的大部分優秀詩作,都是他浪跡四方的隨感。與學院哲學家不同,他厭惡書齋生活,反對構造體系。他自己說,他寧願在空曠的地方,在山谷和海濱,在腳下的路也好像在深思的地方思考。當他在大自然中散步、跳躍、攀登的時候,思想像風一樣迎面撲來,他隨手記到筆記本上。
  • 尼採:孤獨不是朋友少,而是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尼採:孤獨不是朋友少,而是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尼採讓我們從亞里斯多德和尼採的上述兩句名言談起,亞里斯多德說:「喜愛孤獨者,非神即獸」。亞里斯多德這位偉大的哲學家說得很對,一般的人不僅不喜愛孤獨,而且非常討厭孤獨。因此,那些喜愛孤獨的人,就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們要麼是神,要麼是獸。很顯然,如果喜愛孤獨的那些人是神,他們也就不是一般的人了,而是人中之靈傑了。如果這些喜愛孤獨的人不是神,那麼他們就是獸。
  • 尼採:哪怕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你就不孤獨
    尼採:哪怕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你就不孤獨德國思想家、哲學家、作家、作曲家、文化評論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採有句關於朋友的名言很是「霸氣」,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哪怕全世界都與他為敵,他也不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
  • 草堂讀詩丨賞析:安德魯·懷斯《遠方》
    剛剛我們聽到的是安德魯·懷斯的詩作《遠方》,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首先認識一下安德魯·懷斯,他是美國當代重要的寫實主義畫家之一,同時也是一名詩人。文藝評論家評論安德魯·懷斯的幹筆水彩畫具有詩人的氣質。其實通過他的詩歌作品,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特有的畫面感。《遠方》這首詩是安德魯·懷斯為自己的同名蛋彩畫創作的。
  • 新刊 | 張振濤:船歌
    小調《船歌》以及這一體裁中最著名的奧芬巴赫歌劇《霍夫曼的故事》「間奏曲」的鋼琴改編曲《船歌》。八六拍子的搖蕩感,是威尼斯「岡巴拉」搖來搖去的節奏,這種拍子在四平八穩的中國音樂中沒有。孟德爾頌的《船歌》、奧芬巴赫的《船歌》、音響絢麗裝飾華美的蕭邦《船歌》都採用這種拍子。李斯特也有一首《船歌》,技術複雜,驚濤拍岸,據說福萊有十三首《船歌》,惜未得見。唯獨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是四四拍子,中國人最易接受,這也是它在中國廣為傳播的原因之一。
  • 草堂讀詩丨賞析:理察布勞提根《你的鯰魚朋友》
    我願意愛你並做你的鯰魚朋友,將孤獨從你心頭驅除你將立刻感到平靜並問自己:「這個池塘裡會不會有鯰魚?對鯰魚來說,這是個好地方。」剛剛我們聽到的是理察布勞提根的詩作《你的鯰魚朋友》,譯者是肖水和陳汐。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首先來認識一下理察布勞提根,他是美國的詩人、小說家,他最初以詩歌創作登上文壇,第一本詩集出版於1957年,其後他憑藉著小說《在美國釣鱒魚》的出版名聲大噪。1984年,布勞提根在加州的家中自殺身亡。
  • 今年威尼斯電影節由義大利本土影片揭幕 平行單元「威尼斯日」公布入圍名單
    我很榮幸帶著新片《婚姻聯繫》為威尼斯電影節揭開序幕。」「上一次由義大利本土電影為威尼斯開幕片已經是十一年前的事情了。」電影節藝術總監阿爾貝託·巴貝拉說。「丹尼爾·盧切蒂執導的這部精彩的作品為今年威尼斯開幕令人高興,影片剖析了一對已婚夫婦相處的難題,因為他們陷入了不忠、情感欺騙、痛苦煎熬和內疚之中,直到最後才揭開神秘面紗。
  • 午休丨內心的感知命名——博納富瓦詩歌《真正的名字》賞析
    尼採曾將 " 虛無主義 " 界定為十九世紀的致命傷。所以,在博納富瓦筆下,才會自然而然地寫下 " 死亡是你喜愛的一個國度 "。這一行看似突如其來,實則是對 " 虛無 " 進行的一次確認。" 城堡 " 的倒塌本就意味死亡,令人震驚的是,博納富瓦認為死亡是 " 虛無 " 喜愛的國度,這就使詩歌變得異常沉重,它使象徵與超現實都聚集成詩人筆下最無情的現實。
  • 午休丨戀慕天空的海——茹科夫斯基哀詩《大海》賞析
    大海 " 這一意象在普希金、萊蒙託夫等關於海的詩作中均可尋見茹科夫斯基筆下大海的影子。(孔俐穎)責任編輯丨王璇編 輯丨李雪嵐值班主任丨劉宇瑋【來源:蘭州日報·ZAKER蘭州】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新詩品】鐵包金詩歌賞析
    我彈的是一種份量 從蕭邦或貝多芬的指尖上,做成的夢沒有一絲聲響羅西尼的怠惰,普契尼的憂傷我已從一朵雲上下來 一場孤獨的夢帶著我,彈奏的雲朵其實都不是我「我是另外一個人」— — 既不是項羽,也不是蕭何  獨特氣質中流露出的神韻
  • 葉紹翁的另一首經典詩作,年年入選課本,寫盡人生的孤獨與寂寞
    提起宋代詩人葉紹翁,很多人都會立刻想到他的那首經典詩作《遊園不值》。這首詩是作者的成名作,一經傳出,立刻驚豔文壇,受到時人的盛讚。而詩作中的「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更是成為流傳千古的名詞佳句,表達了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寓意深遠。
  • 優雅淡定的回家之旅 ——賞析丁尼生詩作《過沙洲》
    原標題:優雅淡定的回家之旅 ——賞析丁尼生詩作《過沙洲》  其詩作題材廣泛,想像豐富,形式完美,詞藻綺麗,音調鏗鏘。著有《國王的田園詩》,短詩《拍岸曲》和《過沙洲》,其他重要詩作有《尤利西斯》、《伊諾克·阿登》,還曾受老子的啟發創作的長詩《先賢》等。代表作品為131首的組詩《悼念》,這是英國文學中最偉大的輓歌之一,也是丁尼生最能經受時間考驗的作品。
  • 尼採名言警句45則
    15、一個偉大的人往往受到排擠、壓抑、甚至被人斥為譁眾取寵而陷於孤獨中。16、凡是不願意看別人長處的人,總是一眼就看到別人不如自己之處。——《善惡之彼岸》17、 孤獨並不是好事。孤獨會讓你墮落。孤獨會讓人類腐朽變質。去吧,走出房間,到外面去吧! 18、英雄不但要知道適時而生,更應知道適時而死。
  • 把手交給死神吧丨舒伯特《死神與少女》賞析
    往期舒伯特:1、如何理解對舒伯特藝術歌曲愛得要命丨卻從不關心歌詞內容丨如何把握聲樂中的樂與詩的關係丨二者可以完美結合嗎丨舒伯特《紡車旁的格麗卿》;2、傅聰談音樂丨「舒伯特好像是外星球的一個流浪者來到我們這個世界」!
  • 草堂讀詩|賞析:瑪麗·奧利弗《野鵝》
    無論你是誰,無論多麼孤獨,世界為你提供了想像,召喚你,像野鵝那樣,嚴厲並充滿激情——反覆宣告你在萬物中的位置。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是瑪麗·奧利弗的詩作《野鵝》,由倪志娟翻譯。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
  • 歌詩達·威尼斯號於上海舉行盛大首航儀式 丨 旅界快訊
    首航全球最大的休閒旅遊公司嘉年華集團(NYSE: CCL; LSE: CUK) 旗下意式文化品牌歌詩達郵輪今日於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為旗下新船歌詩達·威尼斯號舉行盛大的首航儀式,宣布這艘專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的郵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開啟運營。
  • 紀念尼採逝世120周年丨尼採的書寫政治:對《善惡的彼岸》的一些初步探討
    《道德哲學與人類學·倫理學術8》2020年春季號總第008卷鄧安慶 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丨2020年6月 《重返「角力」時代:尼採權力意志的道德哲學之重估·倫理學術2》2017年春季號總第002卷鄧安慶 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丨
  • 尼採逝世120周年|我們這個時代仍然需要尼採
    當看到整個國家變得狂妄自大,尼採愈發憎恨這個國度。「不瞞你說,我認為現在的普魯士是一個對文化有極大危險的政權。」在給朋友洛德信中,尼採這樣寫道。他痛恨瀰漫在德國的沙文主義和他們對於法國的鄙夷。尼採所不知道的是,時代正在給尼採加冕。尼採並不想要這樣一頂冠冕。在萊比錫大學,尼採在不經考試的情況下,榮升古典語文學教授。在他教學的生涯中,尼採愈發了解教育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