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BAT這些公司能夠996,我認為是我們這些人修來的福報。」馬雲的一席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如果是阿里巴巴的員工,遵循996的工作模式,在杭州買房不成問題。如果是普通公司的職員,996就變成了一種壓榨模式。有些公司甚至要求無償加班,拒絕加班的話,分分鐘會被炒魷魚。
所以說,996是不是福報,關鍵看薪資有沒有到位。華為的工作強度有多大,即使是業外人士,也有所聽聞。但是華為的員工不會過度抱怨,因為華為開的工資很高,遠遠超過了同行的平均水準。年輕人精力比較旺盛,在大公司多賺點錢,搞定了房子和車子的問題,最後換個作息比較正常的工作,未來也挺光明的。
但是,能進大公司,享受高薪酬待遇的人終究是少數。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努力工作,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因此鬱鬱寡歡。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中,三谷佳菜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從來不請假,對待工作十分嚴肅認真。但是她在別人的眼裡,卻只是一個死板,沒有人情味的同事。努力工作既不能享受提薪的待遇,又顯得和同事格格不入,如果你遇到了三谷佳菜子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處理呢?這裡涉及的是工作效率的問題。
由此可見,認真完成現有工作,卻得不到加薪待遇的第一個原因是工作效率低,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公司看的是收益,老闆看的是成果,單位時間裡產出更多的人,顯然會有更強的競爭力。日劇《我要準時下班》中,三谷佳菜子即使加班加點,工作成果也無法超過領導種田晃太郎。因為種田晃太郎的工作效率更高,他甚至可以同時完成多個任務,這樣的人自然會有高薪酬。
前陣子發生過這麼一件事,華為阿里員工跳槽到微軟後被集體抵制:請停止你的「奮鬥逼」行為!原來,這些華為阿里的員工,到新公司微軟後,天天比賽加班,半夜互相AT。每家公司都有不一樣的企業文化,每家公司的員工都有不一樣的工作和作息方式。本來好好的工作環境,被這群人搞得烏煙瘴氣。
由此可見,認真完成現有工作,卻得不到加薪待遇的第一個原因是人際關係差,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職場除了工作內容外,就是人際關係了。做同一份工作久了,人都會適應原有的節奏。華為阿里的工作和作息方式被帶到了微軟,老員工的節奏被打亂,被動加班。簡單說,老員工的利益被觸犯了,舒適的生活成為了過去。在調整薪資的時候,他們自然不會支持這些「奮鬥逼」。
工作中,我們往往會看到這麼一類「老實人」。他們做事兢兢業業,經常一聲不吭地把事情做完。一般情況下,他們都能完成分內的事。如果讓老實人去做司機,他們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如果讓老實人去談業務,或許他們會被忽悠得團團轉。曾國藩曾經說:「品行忠厚,卻難成大器。」老實人除了老實本分的優點外,各方面都存在缺陷。
由此可見,認真完成現有工作,卻得不到加薪待遇的第一個原因是不懂得展示,付出再多也被埋沒了。不要以為只要你認認真真工作了,領導就會在升職加薪的時候想起你。因為領導自己也很忙,無暇關注所有的下屬。光靠最後的成果,很難判斷一個人的付出有多少。就算是司機,也可以做好個人展示。提前規劃好多條路線供領導選擇,詳細說明每一條路線的優點,這樣總比悶頭做事效果來得好。
除此之外,認真完成現有工作,卻得不到加薪待遇,可能跟老闆,跟工作性質有關。有些人的能力比較強,老闆為了挽留他,就會畫餅。諸如以後讓你當總管,分你股份,幫助你實現理想之類的話,都是畫餅。畫餅可以在不加薪的前提下留住人,所以老闆們幾乎都會這個技巧。工作性質也會影響到薪水,例如人事類的工作,上限往往會比較低。如果不是做到大公司總監級別,大幾千的薪水就已經算是行業上遊了。遇到這樣的情況,該跳槽就跳槽,沒有什麼好猶豫的。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職場上不存在無效的努力,能否加薪跟很多因素有著關聯,其中包括工作效率,人際關係,個人展示。
了解了原因後,接下來我們詳細展開關於如何升職加薪的問題。
首先,提升工作效率
只有提升了工作效率,才能在單位時間內做出更多的產出。或許勤能補拙,加班可以讓你跟上進度。但是治標不治本,長期的加班還會導致身體上的不適。歸根結底,提升工作效率才是王道。
提升工作效率,首先要做好工作計劃。這裡的計劃可不是想想就完事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你需要把計劃寫在本子上。越來越多的公司意識到了計劃的重要性,領導往往會要求員工做好每日工作計劃,下班前要做好匯報。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計劃到底該怎麼做呢?很多人的計劃,往往止步於喊口號的階段。今天完成設計圖初稿,今天完成視頻粗剪,今天寫好稿件初稿。這樣的計劃,寫了跟沒寫區別不大,對於工作沒有實質性的指導意義。
第一,如果計劃中有多個事項,我們就要明確事情的優先級。例如,做文案的工作,你既要寫短視頻劇本,又要寫新聞稿。劇本最遲周五上交,新聞稿則周四就要上交。那麼根據截止時間,你要先寫新聞稿,然後才是短視頻劇本。事件越緊急,重要性越強,越要優先處理。以此類推,多個計劃也可以按優先級高低依次處理。
第二,計劃中的事項要詳細展開。以寫短視頻劇本為例,這個計劃可以拆分為:靈感借鑑,劇情梗概,分鏡設計,臺詞設計,道具準備。具體事項展開後,你就知道怎麼做了。靈感借鑑可以看看同一領域的短視頻,劇情梗概需要講清楚起因經過結果,分鏡臺詞道具則涉及到具體拍攝的流程。
第三,計劃中要加入時間安排。做好了工作計劃後,要在每個細化的節點加入時間安排。同樣以寫劇本為例,看視頻找靈感需要花多少時間,寫劇情梗概需要多少時間,分鏡臺詞道具的設計需要多少時間,這都需要有一個大致的時間安排。要不然,你可能會一個上午都在看視頻,找靈感,最後工作什麼都沒做。
其次,改善人際關係
很多人都不懂得職場上的人情世故,甚至不屑於改善人際關係。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就行了?當然,這跟工作性質有關。諸如程式設計師這樣的工作,如果個人技術夠硬,不需要求助於人,就不需要跟同事有過多的交流。但是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就算是喜歡獨處的人,時間久了也需要人陪伴,溝通。改善人際關係,百利無一害。
職場上人際關係的處理,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的工作交接上的交流,另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
先談工作交接上的交流。同事之間的矛盾,往往來源於分工。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工作出現了問題,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這是誰的責任。誰的責任,本質上就是分工的問題。如果分工不明確,最後大家都在甩鍋,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領導沒有評判依據,最後也只能各打二十大板,雙方不歡而散。所以工作交接時,要明確分工。如果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就要請示領導,讓領導來分配工作。
再談日常生活中的交流。生活不只有工作,人與人之間也有日常性的交流。但是,很多人在職場上都習慣了冷漠對待周圍的人。可能很多人認為,改善人際關係需要花錢,花時間,寧願獨來獨往。其實,每天見面打招呼,休息時一起閒談,這都有利於改善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並不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如果找不到話題,你也可以請教同事問題,只要有交流,雙方的關係就會加深。
最後,增加個人展示
工作的難度係數有多高,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如果你沒有展示,領導根本就不會知道。最後升職加薪考核,自然不會想到你。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光做好工作是沒有意義的,你還要讓領導知道你做好了工作。
增加個人展示的方法是多請示。以視頻剪輯為例,你找到了視頻素材,但是視頻不支持該格式的視頻,該怎麼辦?你可以去尋找可以轉化視頻格式的軟體,正常來說使用軟體是需要花錢的,需要花多少錢你要記錄下來。接下來你可以請示領導,需不需要花這筆錢,是否支持報銷?如果領導不願意報銷,你可以找其他方法解決問題。例如手機錄屏,然後把視頻發送到電腦上,再用剪輯軟體加工。這個過程你也可以請示 領導,手機的視頻可能存在解析度低的問題,能否接受?
總而言之,增加個人展示才能為自己添加砝碼。光說不做假把式,光做不說傻把式。只會做事,最後又覺得領導沒有眼光,加薪無望,那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