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
譯文:
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東西,他在天地之前就已經誕生了。它無聲無形,獨立存在而不消亡,循環往復而不停歇,可以稱為宇宙最初的本體。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稱它為道。勉強的在它前面加個大字。大就是循環往復而不停歇,循環往復而不停歇,所以可以無限延升,故稱為遠,無限延升從而回歸到最初本源的一種狀態。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世界上有四種最大,而人是其中一個。人取法於地的法則,地取法於天的規律,天遵循道的規律,而道透過天地人等等的一切現象,來表達出自身所蘊含的實相真理。宇宙一切的事物都是道地顯現,法身真如智慧的顯現,所以說佛的法身遍一切處。自然界的一切無不蘊含如來法性的道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能究竟宇宙萬象的本源,就是明白了老子說的那個不可言的道。
這篇文章所形容道的本體,是一切萬物的起源。先於一切而生,他沒有聲音沒有形體,無時不在,無處不顯。獨立存在永遠不會改變,超越於一切時空,循環往復而永遠不會停息。意指宇宙萬物有成住壞空,而道是永恆不變。他不因任何外在因素而改變,他是無狀之狀,無象之象,他的本體是虛無的,並不是實有的一種形體,他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所以稱為,道之唯物,唯恍唯惚,是不可以被認知的一種存在,雖然他的本體是虛無的,令人捉摸不定的,沒有具體的形狀,但是卻不是絕對的空,無中包涵萬有,如同佛家之真空妙有,妙用無窮。
道德經古今以來有很多種解釋,佛教入空,道家執有,其實道是非空非有,介乎於有和無之間的一種形態,他並不是實有的,道家後期修煉所謂的煉虛合道,即是講此身與道合一,身即是道,道即是身,此身虛無,並無實體,也沒有生老病死,是我們本來就有的一種絕對自由的身體,即是法身,仙佛沒有報身只有法身,得道聖人已經離於兩種生死,沒有一切業報,哪裡來的報身,所謂報身只是法身的一種顯現,有句話叫性相一如,法報不二。
以有相的角度實在難以顯現法身的圓滿殊勝,所以諸佛如來都是顯現法身不同的一面,根據其在因地修行的本願,而顯現不同的殊勝妙果,其實佛佛相同,沒有區別,阿彌陀佛就是藥師佛,藥師佛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沒有區別。明白了法身,才是悟懂了諸佛妙意,法身即是道,法體即是無極之體,清淨虛無之身,即是道體,道身。此身清淨圓滿,功德具足,獨立於陰陽五行之外,是絕對獨立自由的一個個體,此身不入陰陽,不屬五行,無形之形,無狀之相,沒有來去,自由無礙,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大自在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