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反思:道法自然,造化萬千!

2020-12-22 坐照入神

#華夏文明#

有些方面今人不比古人強,這真不是謙虛。

寫字,我們寫不過晉朝,那時有書聖王羲之;做詩,我們超不過唐朝,那時有李白和白居易。

每個時代,都有登峰造極的造化。《道德經》一出,照亮了華夏文明的天空。

《文始真經》思想與《道德經》一脈相承,又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星空。

一、道法自然,有道之人向自然學習。

《文始真經》:聖人師蜂立君臣,師蜘蛛立網罟,師拱鼠制禮,師戰蟻置兵。

有道之人觀察田野中的蜜蜂,學習蜂王,工蜂,雄蜂的合作組織方式,確立了人類的君臣制度;

觀察蜘蛛結網,學會了編網羅捕獵和機構網狀管理模式;

觀察拱鼠的交流方式,確立了人間的禮儀;

觀察螞蟻的活動,學會建立保家衛國的軍隊。

中國人形象思維發達,很善於發明創造。如《道德經》所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伏羲根據萬物陰陽變化發明了八卦,倉頡觀鳥跡蟲文創造漢字。

王羲之看大鵝在水中遊動,悟出了書法的筆法奧妙;另一位草書大師懷素觀察夏雲變化悟出草書技法。

現在的仿生學就是研究自然生物特長,加以學習利用。由飛鳥到飛機,由鯨魚到潛艇,由大腦到人工智慧。

道法自然,向自然學習,方能造化萬千。

二、交流傳承學習,每個人都有潛力,共建華夏文明。

《文始真經》:眾人師賢人,賢人師聖人,聖人師萬物。惟聖人同物,所以無我。

老百姓向有才有德的人學習,有才有德的人向有道的聖人學習,有道之人向自然萬物學習。

有道的聖人能與自然萬通溝通無阻礙地交流,明白萬物一體的道理,知道無我與天地無私的真相。

世間的學習方式,這裡講的很清楚,向有才有德的老師學習,向有道之聖人學習,向自然學習。

從最根本上來說,是向自然學習。大凡是開宗立派的高人都有獨到之處,往往是從自然中找到靈感,開創了新局面,常被稱為天才。

每個時代,華夏文明都有自己登峰造極的造化,向天地交付一份合格的答卷,然後又進入更高層的造化殿堂。

春秋戰國,那是思想火山爆發的時期,諸子百家興起,講寓言說道理,教化百姓。

《易經》《道德經》都是從自然萬物、宇宙萬象本源出發,去解密天地的奧秘、解鎖陰陽密碼、揭示道的玄奇。它們都是最出色的代表作,引領我們感悟造化萬千。

三、靜觀萬物,最高的感悟學習就是洞察變化,明白道理。

《文始真經》:觀天地人物皆吾道,倡和之,始終之,青黃之,卵翼之,不愛道不棄物,不尊君子,不賤小人。

平心靜氣觀察天地萬物變化,都不離我的道。

有的主導有的追隨,有開始有終結,有的綠色萌動有的金黃結果,有孕育卵中有展翅飛騰在天,一切如一。

有道的人不偏愛道也不輕視外物,不特別恭敬君子,也不輕視低估小人。

自然造化是永遠的楷模,陽光照羊群也照豺狼猛虎,降雨給鮮花也滋潤野我。當狼都消滅了,生態平衡破壞了不是善。我們看的惡自然不以為惡。

反倒是有些人禍造成的危害比天災還大。冷靜下來細細聆聽自然的教誨,不再貪婪衝動才能入道。

道,是包羅萬象的。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因為經歷黑夜,人們更懂得珍惜陽光。

道,讓人效法天地,制定公平公正的法度準則,也將為未來造化萬千……

相關焦點

  • 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筆者看到很多人將道法自然的自然理解為大自然,認為道法自然就是道取法和遵循大自然或自然世界,不僅啞然失笑。那麼道法自然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呢?答案其實簡單得不能再簡單。道法自然,這裡的自然是自己的意思。道法自然,就是道法自己。大道作為老子思想體系中最高信仰和最高位格的存在,無法可法,唯有自法。大道沒有可以取法的對象,沒有可以遵循的對象,故而只能取法自己,只能遵循自己。
  • 「道法自然」的生命哲學與生活美學
    大歷史視野下的反思,不止要廓清人在宇宙演化大背景下的歷程,更重要的是要追求人類的可持續發展21世紀中華文化的發展,不會是法家的徵服模式,而是道法自然、恬然自適的生命哲學與生活美學,即以最小的消耗營造最美的生活,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
  • 《道德經》中的「神即道,道法自然」怎麼理解?
    道法自然,是老子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也說,道在神之先,不知其名而謂之。老子深信大道宇宙在神存在之前就已存在,人在這裡其實指的是千萬平民,地則是指諸侯,天是指天子和神。而道是在這些之先的,宇宙自然衍生出來的規律如來,是出自佛家的經典,感嘆世界如恆河沙塵,無所如來,無所如去,後來被中土佛學信徒形容大覺者。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道是本質,術是表象,道以不變應萬變,而術可千變萬化。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 老子「道」的哲學:道法自然
    一句「道法自然」更是深入人心。雖然很多人並不完全清楚其中內涵,潛意識中依然喜歡引用。那麼老子說的「道法自然」是什麼?這章中老子回答了世人所關注的這個問題。道法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 「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法字含有依據的意思,不僅僅是效仿,或以什麼為標準。2、「人法地」的地,還指大地上生存的萬事萬物,不僅僅是土地。所以人法地,實質是指人要觀察大地上的萬事萬物,尋找其中的規律,或者學習萬事萬物能夠生存下來的本領,並以此為法。
  • 由「道法自然」探究道是什麼?
    我回復:是啊,道法自然。坦然面對每一天,不強求正確,不迴避錯誤。謝謝你站在十字路口為我們指點正確的方向。朋友對「道法自然」很感興趣。考證四字來源,在江西龍虎山三清宮門口有一幅對聯,上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下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麼是法?什麼是自然?
    自然可不是自然界也不是什麼客觀規律。自然就是他自己的那個樣子,古人的話都是一個字一個意思。自己服從自己就是。道法自然。下面的視頻中我講到了中庸的中,這個中就不是道法自然了。這就是道法自然。如果說中國的禪宗是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或者是把道家思想與佛教思想相結合。你可以理解這裡面就有道法自然的意思。到了宋朝,有了所謂的狂禪變得更加的自然。這裡沒有時間多講。現在我們看到的景象是所有的人是說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在各自執著著各自。都是以所謂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的標準。
  • 《天道》|如何解「神即道 道法自然 如來」的玄機(深度推薦)
    《天道》包羅萬象,思想深刻,臺詞經典,令人難以忘懷。而「天道」為何就是一個深奧的綜合性話題。對「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的解讀便是對「天道」理解。第二,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就是產生於或遵循的意思。人是產生於地,受大地的規律控制和影響。地是由於天上的變化運動產生的,所以地面的狀態,受天上的變化運動的規律控制而影響。天的變化是受到宇宙根本規律控制和影響的。
  • 老子主張「道法自然」,道是什麼?法是什麼?自然又是什麼?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哲學思想體系中,道無疑是最核心、最基礎的概念。然而,在《道德經》中老子並沒有縱情於從哲理上論證道的存在,而是具體地從現實生活世界的各個方面展開對道的描述。因此,老子的整個道觀浸透著深厚的實踐品格和現實意蘊。
  • 道法自然都知道,什麼才是自然?在內家拳中又該如何掌握自然之道
    傳統《易經》對內家拳的影響莫過於「自然」這兩個字最具代表性。更多人對「自然」二字的認知源於一句「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習慣上多者把這四個字如此理解來讀:「道法自然」,感覺上好像是一種法術要自然一樣,其實不是這樣的;應該這樣來解讀:「道法自然」,這裡的「法」是效法、遵循的意思;也就是萬物之道要遵循自然。
  • 中國古代文明的政出在於道德經的道法自然
    由於道是大腦中心形式統攝者的現代性哲學定義,以及道法自然的道德經的終級哲學結論,我們就可以從哲學的視野和哲學的角度,論證中國古代文明的政出根據,是老子道德經的道法自然。老子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王。
  • 老子講「道法自然」,為什麼並不是詮釋一種自然規律?
    老子的答案是「道法自然」!而「道法自然」這四個字,到底說了什麼?其實「道法自然」這四個字,很多人都誤以為老子講的是「道是一種自然運轉的規律,萬事萬物都不可能離開這一種規律」,這種認識當然是一種誤解。老子雕像那麼,為什麼說老子所講的「道法自然」,並不是詮釋一種自然規律呢?
  • 道法自然。人與自然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裡的「自然」(規律),離我們生而為人的「人」(心性),到底有多遠?單從我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來看,我們離這個「自然」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儒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釋家:眷屬般若,方便般若,文字般若,境界般若,實相般若
  • 道法自然:觀景賞心,踏歌而行;天然書畫,醉人若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譯文:天地產生之前,有一個東西就已經渾然天成地出現了。(它)沒有聲音、沒有形狀,獨立運動、不被其他東西所更改。(它)按圓周而運行,從不停止,可以稱為天地萬物的本源。
  • 天道電視劇深度解析:「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天道》中丁元英曾說過這樣的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他用了短短的一句話便將基督教,道教,佛教的真諦和核心統一起來,即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
  •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從疫情反思生態文明的重要性
    該如何反思呢?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改變了所有中國人的生活節奏。十四億中國人第一次居家度過了一個沒有拜親訪友的春節。數萬白衣天使和人民子弟兵,連夜奔赴了抗疫前線。每天的數字變化,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弦。傾全國之物力、人力全力抗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國家和全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賴於國家的強大,疫情可控,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 《悟學.第342篇》道法自然.帛書老子.25
    《悟學.第342篇》道法自然.帛書老子.25悟學.十八子 20200524《道經》 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蕭呵!謬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譯文】「有一個東西天然形成,形成於天與地誕生之前。死寂啊!空虛啊!(形容這個東西(道)誕生時的狀況:空虛死寂。也可以說『道』來自於空虛死寂。)(它)獨自長存而且永恆不變,可以說是天與地的母體、本源。
  •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老子的這四個詞中,每個詞都有一個法字,前三個詞中的法都代表規矩;最後一個「道法自然」的這個法就不是規矩的意思了,它是方法的法。因為老子習慣用這樣的書寫方式,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前邊的道和後邊的道就是兩個意思。
  • 尊重自然 道法自然 敬畏自然 高品質打造黃河旅遊板塊核心景區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樹立大保護意識,尊重自然、道法自然、敬畏自然,高品質打造黃河旅遊板塊核心景區,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促進鄉村振興,助推轉型發展。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省領導呂巖鬆、李鳳岐、張復明出席會議。
  • 《道德經》:道法自然,學會順勢而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思是:有物渾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它們寂寥無聲,獨立不改,又不斷循環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叫它為「道」,也叫它為「大」,因為它無邊無際、循環不止符合自然規律。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有四大,而人為其中一大。所以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