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廣州經驗讓人開眼界

2020-12-15 西部文明播報

與會代表走訪廣九社區垃圾分類投放點。

與會代表在廣州市第三資源熱力電廠參觀學習。

垃圾分類 廣州在行動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傑

通訊員成廣聚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廣州垃圾分類水平很高,經驗值得學習和推廣!」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昨日下午安排現場觀摩,來自全國的與會代表分三條線路走訪了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參觀過程中,與會代表對廣州垃圾分類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還現場進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不少好建議。

11日上午,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廣州日報APP作實時播報。

昨日下午,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安排現場觀摩,來自全國的與會代表分三條線路現場觀摩了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

邊走邊看邊問 一路拍照拍視頻

「第三資源熱力電廠的處理量有多大?」「建設一個垃圾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需要投入多少資金?」「資源熱力電廠的選址困難是如何克服的?」

昨日下午,與會代表走訪了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廣州市執信中學、越秀區白雲街廣九社區、天河區獵德街獵德社區,分別從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終端設施、住宅小區及校園深入了解廣州垃圾分類的做法和經驗。一路上,與會代表們相當認真,邊走邊看,還舉著手機一路拍照、拍視頻,遇到感興趣的問題還現場提問、和工作人員交流。

與會代表來到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這裡是目前國內設計處理規模最大、處理垃圾類別和處理方式最齊全的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活廢棄物總處理規模為每天1.26萬噸。產業園垃圾處理效益和環保效益相結合,更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家以固體廢棄物處理為主題的3A級旅遊景區。

「之前聽說過廣州資源熱力電廠的建設情況,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多位與會代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表達了相似的感受,「以前我們覺得垃圾焚燒廠都是髒亂差,但事實並非如此,廣州的資源熱力電廠就是很好的例子,這裡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既是一個垃圾處理的環保項目,又是一個景色優美的景區。」陝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韓一兵如是說。當他坐在廣州市第三資源熱力電廠南煙囪120米高的觀光層,一邊俯瞰周圍的景色,一邊品嘗咖啡和點心時,他感觸更深,「廣州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理念很值得觀摩學習,作為全國頂尖經驗予以推廣,我會把廣州經驗帶回去,結合我們本地實際,希望也能提出一個持續可行的垃圾處理發展方式。」

垃圾分類從小抓起 推廣智能科技

垃圾處理終端的硬體設施讓人大開眼界,社區和學校垃圾分類的細緻入微也讓代表們感嘆。與會代表隨後來到執信中學,這裡是廣東省和廣州市垃圾分類示範學校。在這裡,垃圾分類融入到國家課程體系,融入校本課程開發,同時還融入到社會實踐。學生在學校裡廣泛接觸和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課堂、課餘都會培養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學校更是創新開展垃圾分類處理和環境保護的研究項目,開展科研探究,讓學生充分認識垃圾分類對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垃圾分類從小抓起,讓分類意識從小深入學生的腦海,不僅能影響學生的一生,還能通過學生將垃圾分類知識傳遞給大人。我們常說『小手拉大手』,這小手還是很有能量的。」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孫新軍非常贊成在學校內開展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和傳播,他認為,目前我國開展垃圾分類的時間不長,很多人在判斷垃圾分類上還不是很精準,要提高分類準確率,可以通過各種視頻和科技手段輔助,以後大家熟練了,就能很自如分類了。

事實上,不少與會代表都有同感,智能科技可以更好地應用到垃圾分類上,為社區提高垃圾分類積極性和準確率,帶來良性輔助作用。不少與會代表還對昨日《廣州日報》第7版報導的《智能加持 廣州垃圾分類更高效》的報導印象深刻,認為人臉識別、大數據分析、智能垃圾拆解技術的應用,都為廣州實現垃圾分類效果提供了實際有效的幫助。

在越秀區白雲街廣九社區,與會代表看到了這裡設置了網際網路新型舊衣物回收箱、微生物除臭等新型智能垃圾分類設施;定時垃圾投放點還有監控攝像頭,對居民的投放予以實時監測。「要培養市民垃圾分類習慣,光靠我們日常工作引導指引還是不足夠的,還需要新技術手段來輔助培養,提升老百姓垃圾分類的能力。」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李昌海在參觀後說,智能科技輔助垃圾分類值得進一步倡導推廣,而這項工作也應持續開展下去。

作者/來源:廣州日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廣州模式有幾犀利?
    北極星固廢網訊:12月9日至11日,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廣州舉行,來自國內其他城市的代表齊聚廣州。這一次,廣州的垃圾分類模式成為全國其他城市學習的榜樣。大會的前一周,來自國內25個省及自治區的垃圾分類觀摩團實地走訪觀摩了廣州多個區的垃圾分類現場。
  • 廣州垃圾分類成效如何?受訪市民:「垃圾不分類」情況仍突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通訊員 鳴義12月17日,羊城晚報記者從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近期電話隨機訪問了1000位廣州市民,了解市民對垃圾分類落實情況的看法。民調顯示,80%受訪市民表示廣州近年推行落實垃圾分類有效果,56%受訪市民認為推行垃圾分類工作目前主要改變了收集生活垃圾的時間和地點安排,但仍存在「居民不分類扔垃圾」現象。
  • 講述垃圾分類故事講解垃圾分類知識講授典型經驗做法|垃圾分類青年...
    6月23日,「聚力青春力量、助力垃圾分類」哈爾濱市垃圾分類青年志願宣講開班式舉行,大家共同觀看學習了哈爾濱市垃圾分類青年志願講師團帶來的第一期微課《實施垃圾分類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義》。全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團市委第一時間組織成立了以龍江環保青年志願服務隊、高校老師和在校研究生等為成員的哈爾濱市垃圾分類青年志願講師團。即日起,70餘人的講師團將按照課程體系目標,通過垃圾分類系列微課和雲課堂等方式,講述垃圾分類故事、講解垃圾分類知識、講授典型經驗做法,推動垃圾分類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 廣州:匠心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與會代表現場觀摩了廣州市垃圾分類工作,代表們表示,廣州因地制宜構建出「三化四分類」的垃圾分類體系,即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建立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全鏈條,初步探索出一條適應超大城市發展和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路子。
  • 廣州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從這些社區開始做起
    廣州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從這些社區開始做起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成廣聚  2019-03-28 這種由廣州首創的「定時定點」垃圾收運模式,被國內不少城市寫進垃圾處理法規,卻沒有在廣州的垃圾分類法規中得以體現。3月27日,廣州市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暨示範片區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宣布加強推動「定時定點」。記者觀察發現,「定時定點」不僅需要基層有恆心去創建,同時也要在細節上滿足居民的需求。
  • 廣州垃圾分類成效如何?市民有話說
    廣州垃圾分類成效如何?市民有話說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鳴義  2020-12-17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通訊員 鳴義12月17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近期電話隨機訪問了1000位廣州市民,了解市民對垃圾分類落實情況的看法。
  • 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走進廣州地鐵
    劉卓欣「小朋友,考考你垃圾分類小知識,答對有小禮物送哦。」身穿統一帥氣制服的地鐵站務員,耐心地向車站乘客宣傳普及垃圾分類小知識,並和市民進行現場互動。平日裡人流匆忙的地鐵站廳內,洋溢著一片歡快熱烈的氣氛。
  • 智能加持 廣州垃圾分類更高效
    塑料瓶科技拆解分類、「中央大腦」大數據分析……  塑料瓶科技拆解分類、垃圾焚燒發電效用大……廣州市的垃圾分類起步較早,也是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不僅市民參與率高、垃圾分類氛圍好,而且通過智能技術加持,提高了分類效果,探索出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新路子。
  • 廣州強化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這些社區被要求帶頭參與
    文、圖/羊城派記者 梁懌韜通訊員 成廣聚把垃圾桶從樓道撤除,居民到樓下分類投放垃圾。這種由廣州首創的「定時定點」垃圾收運模式,被國內不少城市寫進垃圾處理法規,卻沒有在廣州的垃圾分類法規中得以體現。3月27日,廣州市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暨示範片區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宣布加強推動「定時定點」。
  • 廣州白雲區雲城街垃圾分類示範路線出爐
    大洋網訊 從白雲大道北的東方明珠小區,到齊富路的中海雲麓公館、保利雲禧,沿著雲城西路進入蕭崗村,沿線設有城中村垃圾分類公園、文化長廊、學校、醫院等垃圾分類示範點,這是廣州市白雲區雲城街最新出爐的一條垃圾分類示範路線。
  • 四大場所怎樣垃圾分類 緊跟廣州標準切勿學錯
    在垃圾分類上比上海先行先試的廣州,《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在今天迎來實施一周年的日子。6月30日,羊城晚報記者從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獲悉,市城管部門已在垃圾分類條例實施一周年前夕,在官網發布了四大場所的垃圾分類指引。市城管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建議廣州市民按廣州版的分類標準進行垃圾分類,各場所負責人可參考更新的四大場所分類指引布置分類設施,以便更好實施分類收運和處理。
  • 廣州今年垃圾強制分類範圍將全覆蓋 垃圾定時定點投
    樓層不設桶 垃圾定時定點投廣州今年垃圾強制分類範圍將全覆蓋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波 通訊員成廣聚)昨日,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黃埔區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暨示範片區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
  • 上海推進垃圾分類|他山之石·垃圾分類減量成功經驗有哪些?
    今年,上海將垃圾分類減量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先後出臺《關於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和《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希望大力推進,並在諸多瓶頸、難題方面取得新突破。上海的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哪些新進展?試點效果良好的小區有何好做法?大多數小區還存在哪些問題?日本、德國、中國臺北等地區的經驗是否值得上海借鑑?
  • 你系咩垃圾?廣州最新垃圾分類指南來啦!快收藏!
    這也一度成為網絡上熱議的話題但廣州的街坊們別笑其實,早在7月初廣州就出爐了垃圾分類時間表!在廣州你不用熟背「乾濕公式」我們有不一樣的垃圾分類體系指南裡細緻列舉了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100多種細目via 羊城派而四大類生活垃圾究竟有哪些?
  • 廣州垃圾分類再提速!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最快年底前基本完成
    昨日,廣州地區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大會召開。會議明確,要進一步凝聚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強大合力,推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將廣州打造成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廣州地區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大會召開。
  • 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廣州煥發綠色發展新活力
    北極星固廢網訊: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面臨「垃圾圍城」壓力。垃圾分類成功與否,考驗的是城市治理的智慧和活力。12月10日至11日,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廣州舉行。作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之一,廣州垃圾分類探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 智能技術加持,廣州垃圾分類來得更輕鬆更高效
    垃圾箱人臉識別監控、塑料瓶科技拆解分類、垃圾焚燒發電效用大......廣州市的垃圾分類起步較早,也是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不僅市民參與率高、垃圾分類氛圍好,而且通過智能科技加持,提高了分類效果,探索出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新路子。9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深入走訪各社區和垃圾處理站,對廣州市民身邊的垃圾分類「硬實力」進行了一番了解。
  • 垃圾分類全國推廣成為「馬拉松」
    原標題:垃圾分類全國推廣成為「馬拉松」   15年前,從全國8個城市試點開始,城市垃圾分類打響「第一槍」。但15年過去,很多人的孩子都長大了,試點卻依舊是進行時而非完成時。   近日杭州等城市實施「史上最嚴」垃圾分類地方法規,但在執行中遭遇尷尬,再次把人們的目光聚焦到垃圾處理的話題上。是什麼讓城市垃圾分類試點跑成馬拉松?
  • 垃圾分類遇上爵士舞有什麼火花?這群人展現了垃圾分類新時尚
    直播當天,荔灣首次推出的垃圾分類城市爵士音樂短劇《舞動分類新時尚》也正式上線,這支「動感MV」邀請了多位環衛工人與垃圾分類志願者參演。「倒垃圾,倒啥垃圾?要把垃圾分類記在心裡。新時尚做什麼最最有型?垃圾分類再垃圾倒……」直播開始,嶺南街環衛工人、垃圾分類志願者一起登場,跳起動感爵士舞,伴隨著各種舞蹈動作的穿插,各種類型的「垃圾」被正確地分類並投進相應的垃圾回收箱。MV中,穿著淺藍色服裝的環衛工人與志願者一起,利用爵士舞這種時尚新穎的方式發出踐行垃圾分類的倡議,一改環衛工人的固有形象,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吸引了眾多網友點讚。
  • 廣東分類施策示範帶動垃圾分類
    在垃圾分類的實踐中,廣州、深圳等地市也摸索出一套先行示範經驗。統籌有序推進全省分3梯度因地制宜實施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垃圾全生命周期,與公眾息息相關,事無巨細,更需要統一思想和科學合理謀劃、組織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