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忌諱的是什麼?

2020-12-17 農技直通車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科技農場!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句話都會有一些摸不著頭腦,這一堆數字指的是什麼,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其實這句話中講到的數字都是年齡,這是農村比較常見的一句老話了,講的是各個特殊的年齡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隨小編來仔細了解一下吧。

36不提

意思是人在到了36歲的時候,別人問起年齡千萬不要說。三十六歲應該是人正值壯年的時候,這個年齡按照道理來講應該是人最風光得意的時候,應該是百無禁忌才對,這忌諱就出在古人對「九」這個數字的敏感上。古人們認為九是極大之數,對九這個數字一直存在著敬畏之心,這「三六」對應的正好是「四九」,「四」和「九」都是古人們比較忌諱的兩個數字,所以人們也經常認為這「三六」是人的第一道坎,在這一年是不能提起年齡的,有人問起隨便搪塞過去,實在搪塞不過去就用「三五一」代替。

另外民間也有傳說,三國時期的周瑜以及鳳雛龐統都是在三十六歲這一年去世的,所以說這三十六歲是比較不吉利的,能不提就不提。

73不說,84不講

這句話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俗語,講的就是這個。由來也很簡單,孔子是在七十三歲去世的,孟子是在八十四歲去世的。

孔孟一直被人們視為聖人,聖人隕落的年齡自然是十分不吉利的,所以人們對這兩個年齡也比較忌諱。

100歲要藏

這一百要藏就是為了吉利了,因為人上了年紀以後經常聽到的一句祝福語就是「長命百歲」,如果已經到了一百歲了呢?那祝福語豈不是變成了咒語。所以一般老人在百歲以後,無論自己本身的年齡有多大,對外都會說自己是九十八或者九十九,沒有過百,這樣比較吉利。

結語:這些都是古人們對年齡上的講究,主要是對特殊年齡的忌諱,在那個溫飽還是主要問題的年代,都是希望自己能好好活下去。到了今天來看自然是沒什麼道理,但是小編也並不反對這些文化,在不在乎都無傷大雅,自己開心最重要。

更多熱點資訊,歡迎關注科技農場!

相關焦點

  • 俗語,「36歲不提,73歲不說,84歲不講,100歲要藏」,啥意思?
    在農村地區,一直都有一些奇妙而有趣的俗語在流傳著,這讓人倍感興趣的時候,也滋生出了想要了解的興趣。在前段時間,小編回到了農村的老鄉,就聽到了這麼一句農村老話,"36歲不提,73歲不說,84歲不講,100歲要藏,"這種關於數字的農村老話,乍聽之下是倍感神秘,相信各位朋友們也有些好奇。
  •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老人在過壽日的時候經常說:「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當初我不知道這4個數字代表什麼,後經過請教,終於明白這四個數字其實是概括了一個人四個主要人生階段。咱們先說說「36不提」是什麼意思?古人認為「九」是最大的一位數,也就是「頂頭數」。
  •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莊子曾言道:「睡下可起,為生,不可起,為死。如此,是大恐怖」,自呱呱落地之始,死亡便伴隨著人的成長直到最後迎接死亡,儘管這一過程是必然,但大多數人是無法接受的。
  • 為什麼古人忌諱36,45,66,73,84等數字?有什麼含義?
    古人特別對一些關乎年歲的數字有很深的忌諱,比如36,45,66,73,84等數字,人們平時都不願提起,更有「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傳言。意思是燕地的人對於45歲十分忌諱,每當人們問年齡之時,或回答去年44歲,或回答明年46歲。傳言包公45歲時在陳州放糧,遇到劫匪,九死一生。古人忌諱45歲,就是避免不順利的事情發生,這其實也是一種對於平安幸福生活的渴望。66,閻王要吃肉
  • 農村老人常說「73、84,閻王不叫主動去」,什麼意思呢?
    本文由《農村家園》原創,轉載必究!大家好,歡迎來到農村家園,從不同的角度報導三農。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人常說「73、84,閻王不叫主動去」,什麼意思呢?
  • 為何把「36歲、73歲、84歲」,稱為「三道坎」?是否是迷信行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36不提,73歲、84歲,閻王不請自己去」,這三個年齡被人們稱為「三道坎」,如果能安全地跨過,是比較開心的。那麼為何將「36歲、73歲、84歲」稱為三道坎?是迷信嗎?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道坎」,在農村,將36歲當成是一道坎,到了這個年齡,都不會提及,如果別人問起來,只會說臨近的數字。
  • 老話: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什麼意思?該不該相信?
    關於長壽的問題,老話也不少,有句「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這說的是73歲和84歲是一個長壽的坎,若是能夠挺過去,長壽也就很容易了,說的在不在理,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什麼意思?該不該相信?
  • 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有什麼含義?不說你未必知道
    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有什麼含義?不說你未必知道農村的老人過生日有很多講究,很多人都害怕過生日。在農村,有許多與生日有關的說法。例如,許多人都知道「男不三女不四」。過去,許多地方都有這種規矩。「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提到這兩個數字?
  • 農村老話「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指什麼?
    在農村,60歲之前不辦壽,一般稱過生日,也就是說不到60歲沒有資格辦壽。古人認為「九」是最大數,比如九州方圓、九五之尊、九天攬月等……這裡的九代表最大,而不是指具體數。由此引申而來人們喜歡「九」而討厭「0」,所以60歲辦壽都是提前一年辦,也就是59歲舉辦60歲的壽宴,有的地方稱之為「藏一歲」。據說蔣介石和慈禧都是在59歲時舉辦的60歲的壽宴。
  • 農村老人格外注意73和84歲,這又是為何
    前幾天村長叫我交養老保險,突然給我整蒙了,我才24歲,從未想過自己能活到取養老金的年齡。取養老金是60歲,意味著還有36年,這36年裡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而說到年紀大,養老這些事情,我想到了農村的一句俗語。
  • 中國文人為何忌諱73和84,從不輕易使用?它們有什麼意義?
    文/醉佳人歷史短視頻中國文人為何忌諱73和84,從不輕易使用?它們有什麼意義?中國古人特別注重禮教,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古代先哲們思想的影響,人們在生產生活中逐漸也被這些思想所薰陶,後來一點點發展成為社會主流。提到古人的思想文化,就不得不提及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大聖人。
  • 農村老話「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講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講的是什麼意思?農村的房屋多數都是平房,不知道是不是建設樓房貴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樓房在農村不常見,為了增加房屋的面積,一般都會建設配房,從而形成三合院和四合院。
  • 農村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出遠門的時候,都要選個黃道吉日,目的就是圖個順風順水。到後來有了一句「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的老話。其實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三六九,往外走」。這裡的「三」諧音「散」,「六」諧音「溜」,「九」諧音「久」。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說,逢三、六、九出行很溜,順風順水,在外面經商或做官會很長久。
  • 你了解73,84 這句老俗話的真正含義嗎?你的觀點是什麼?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73,84 閻王不到自己走。講的是老人活過了73歲就可以活到84歲,農村老人活到了84歲就可以再活到100歲。當然按照現在的科學理論來解釋的話,這句俗語是完全沒有什麼道理的。按照今天的生活條件和醫學條件來看,只要你不是得的絕症,最普遍的就是癌症。
  • 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為什麼?
    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為什麼?雖然有人說「城市套路深,我想回農村」,但是在農村裡做事情是有很多講究的,甚至比城裡要講究的多。就拿農村訪客隨禮來說,同樣是送禮,有人送禮送的皆大歡喜、全家高興;但是還有人送禮,讓客人是比較尷尬,苦笑不得。
  • 農村老話「男不做九,女不做十」,這是什麼講究?看完你就知道了
    導讀:農村老話「男不做九,女不做十」,這是什麼講究?看完你就知道了農村有人過壽了,一般是如何寫祝壽詞呢?約定俗成的一句是「春秋不老,古稀重新,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在農村,每每有人做壽,這個詞就簡直有點泛濫。
  • 農村老話:「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結婚一般都比較早,農村女孩,如果是沒有讀多少書的,基本上一到20歲就要被家裡人天天領著人回來相親了,而那些30多歲還沒結婚的男人,也要被一些人背地裡嘲笑「老光棍」。但是奇怪的一點在於,這麼催著人結婚的地方還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
  • 農村老話「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什麼道理?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句農村老話:『『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看看大家是如何理解的。 農村老話「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什麼道理?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沒有當家立事,不知道家裡油鹽柴米貴。
  • 農村老話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是什麼原因?
    正是農曆和一月和二月交接的日子裡,按說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對此村裡的老人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今年的年頭不好呀,應該多做一些準備。那么正月打雷和二月打雷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在過去,人們對於閃電有著盲目的崇拜,若不是正常的時節打雷,總以為有著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正月裡打雷預示著和節氣不符合,很容易影響莊稼的生長。
  • 俗語講門前不栽竹,又有老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該信哪個
    其實兩種意思不同的農村老話,是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或者說是陽光白雪與下裡巴人不同的觀點,具體是什麼意思?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下。比如以前有句農村老話也講到,門對千棵竹,家藏萬卷書。書讀多了就胸有成竹,在決定做某件事情時,很快就會做出,好像竹子一樣不偏離道德的主意。門前不栽竹門前不栽竹,這句農村俗話要講的是另外一種文化,那就是陰陽學也就是俗稱的風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