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幅度受限?很可能髖關節活動度不高,如何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

2020-12-23 小方愛舉鐵

要說上半身最為靈活的關節那應該就屬肩關節莫屬了,與之相對的下半身最為靈活的關節那就是髖關節了,它倆都是屬於球窩關節,在各個方向都有活動度,對於健身來說上肢動作運用最多的就是肩關節,下肢則是髖關節。

下圖髖關節解剖圖,大家了解它在什麼位置,腦海中有一個印象。

髖關節對於健身的重要性

正因為這個兩個關節我們才可以做:外展,內旋,外旋以及屈,伸等動作,不論是對生活來說還是健身來說,髖關節的活動度受限的情況往往比肩關節要多得多,生活中不良坐姿,長時間的久坐,健身中很少有人去訓練下肢,或者進行各種錯誤模式動作,練後不拉伸等等,種種原因導致你髖關節活動受限。

在健身中一個最明顯髖關節活動度受限的情況就是:深蹲內扣;深蹲蹲不下去,臀位蹲的不是很深;深蹲硬拉的過程中也很難保持脊椎中立位。

這無疑對你下肢訓練影響很大,整個動作過程中無法把動作做的流暢,動作的動作行程做不到位,深蹲連最起碼的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都不可以,箭步蹲練起碼保持上半身的豎直都無法完成,訓練質量大大折扣,還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如果你深蹲想蹲得更深,改善內扣的情況,深蹲硬拉脊柱中立位保持很好的話,那髖關節必須有足夠的活動度!

很多時候你動作幅度受限,一是你熱身沒有做好,導致髖關節受限,二是本來就因為長期不良坐姿,久坐等原因,髖關節周圍肌肉退化,導致活動度受限。

如何訓練髖關節的活動度?

其實在健身的時候保證一個充分熱身很有必要,尤其針對下肢訓練髖關節的熱身,如果本身髖關節受限的話,通過一些特定的練習,也可以很好改善髖關節的活動度。

接下來介紹兩個動作,既可以做特定髖關節活動的動作,也可以做下肢訓練前髖關節熱身動作,這個兩個動作可以很好的改善你髖關節的活動度!

1.下蹲側移

這個動作要求是設置一個與自身髖關節等高的一個高度,可以是史密斯機,或者是在家裡用任意一個差不多的東西作為視覺上的指示就行。

設置好高度然後我們用下蹲側移這個動作,看上圖首先左腿向另一側伸過去,這樣可以很好的拉伸腹股溝然後下蹲,不要低頭,讓身體向另一邊滑動過去,站直,然後右邊再來一次,這樣來回做。

在進行到最中間的時候,相當於做了一個相撲深蹲的類似動作,可以很好鍛鍊到髖關節的活動度。

如果沒有史密斯機的話,你可以找個視覺障礙物來做一樣的動作,可以是瑜伽墊或者是泡沫軸類似的東西,保證自己的頭不要高於這個視覺障礙物,最好是下蹲時頭部和這個視覺障礙物保持一樣的高度,核心就是一定要下蹲滑動,打開你的腹股溝和髖關節。

如下圖所示:

2.抬腿跨越

第二個動作也是髖關節放鬆的動作,同時還可以動態拉伸我們的膕繩肌。

同樣是設置一個和自己髖關節差不多高度的障礙物,然後站到障礙物前面,抬腿跨過這個障礙物,相當於你大腿在畫半個圈。

以上兩個動作可以作為下肢訓練前髖關節的熱身激活,也可以作為專項針對髖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如果你在健身過程中尤其是下肢訓練存在動作幅度受限的情況,那就該考慮你的髖關節活動度是否足夠的好!

OK,以上就是關於髖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參考視頻:Jeff(髖關節活動度訓練

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歡迎關注,謝謝大家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深蹲幅度受限?可能是髖關節活動度不高,如何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
    ,生活中不良坐姿,長時間的久坐,健身中很少有人去訓練下肢,或者進行各種錯誤模式動作,練後不拉伸等等,種種原因導致你髖關節活動受限。 在健身中一個最明顯髖關節活動度受限的情況就是:深蹲內扣;深蹲蹲不下去,臀位蹲的不是很深;深蹲硬拉的過程中也很難保持脊椎中立位。
  • 深蹲蹲不下去,身體前傾,很可能是因為髖關節和踝關節活動受限
    新手進行深蹲很容易出現身體前傾的現象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的髖關節和踝關節活動受限導致的,本文將詳細講解什麼導致了髖關節和踝關節的緊張,如何改善並提升髖關節和踝關節的活動度,讓我們能夠更舒展地完成深蹲訓練
  • 限制髖關節活動幅度的因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也是一個比較容易僵化、靈活性受限的關節,久坐、缺乏鍛鍊等都會導致髖關節僵硬。髖關節活動範圍受限會給深蹲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受限,膝蓋可能會喪失穩定性,從而產生內扣等現象。再者,下背部會較難保持穩定和中立位。這些問題不僅會降低我們深蹲的表現,還會增加傷病風險。
  • 一活動髖部就覺得緊張怎麼辦,教你如何全面提升髖關節活動度
    髖關節我們髖關節的活動主要由屈曲、伸展、外展和內收四個動作組成,所以當涉及這四個動作的肌肉緊張的時候,就會引起我們髖關節的活動受限,也就會出現髖太緊的情況。當臀大肌和膕繩肌緊張的時候,我們的屈髖幅度就會受限,在深蹲和硬拉等動作中會感受特別明顯,我們的臀部無法完全向後撅,導致動作很容易變形,深蹲蹲不下去,硬拉容易弓背。
  • 深蹲蹲不下去,上不了大重量,很可能是你的髖關節和踝關節受限
    新手進行深蹲很容易出現身體前傾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的髖關節和踝關節活動受限導致的,本文將詳細講解什麼導致了髖關節和踝關節的緊張,如何改善並提升髖關節和踝關節的活動度,讓我們能夠更舒展地完成深蹲訓練如何解決髖關節活動度受限問題我們在深蹲的過程中,髖關節的活動度受限主要發生在屈髖的時候,而有兩塊肌肉會影響屈髖的幅度,分別是:髂腰肌和臀大肌。
  • 髖關節活動受限怎麼辦呢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活動受限怎麼辦呢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活動受限這種症狀可能大家很少見到。活動受限是一種在醫學上面的專業術語,是指患者在運動時,受到了限制的現象。髖關節活動受限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hip joint)是處在股骨和髖骨之間的由股骨頭和髖臼構成的球窩關節,球窩關節的特點之一就是活動度大,因此髖關節是全身的關節中除了肩關節以外活動度最大的關節。
  • 強化髖關節活動度的訓練!
    當你深蹲或硬拉時,感覺髖關節緊張,那麼你需要強化髖關節活動度訓練了...... 我們都知道,髖關節是多軸性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相對構成,能作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
  • 髖關節一動就響是怎麼回事_髖關節活動受限是怎麼回事
    髖關節一動就響是怎麼回事_髖關節活動受限是怎麼回事 做深蹲膝關節總是內扣,髖關節一動就響,走路走成了尼古拉斯趙四,這是怎麼回事呢?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表示,一旦出現上述症狀說明你的髖關節出了問題!
  • 解決髖關節外旋活動度受限的三個步驟
    髖關節外旋活動度十分重要,這篇文章說明如何改善髖關節外旋活動度,從放鬆、伸展及訓練三步驟開始,你可以在訓練前(當作啟動)/訓練後(當作補強)進行,在恢復日的時候也可以進行。
  • 深蹲蹲不下去?這可能不是因為你的筋骨太硬,而是腳踝活動度受限
    深蹲是練腿動作裡的王牌動作,也是首選之一。不過深蹲動作雖然看似簡單,其實也比較難掌握這種技巧,因為做好一個完整的深蹲動作不僅需要全身大部分肌群參與發力,同時關節的活動度也限制著深蹲動作的發揮。很多小夥伴在剛做深蹲時總會遇到肩肘受限,不會屈髖,蹲不下去等情況,由於前面兩點之前都已經說過了,這一期主要來談談蹲不下去的問題。
  • 髖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可以這樣應對!
    髖關節的疼痛是兒童和老人步態異常的首要原因,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後發病率第2高的關節炎性疾病,它會導致比其它骨關節炎更嚴重的殘疾。晨僵清晨出現僵硬感,髖關節活動後減輕。功能障礙髖關節僵硬,早期髖關節內旋活動時受限,緩慢地出現髖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受限。
  • 髖關節活動不足,會造成什麼影響,又該如何改善?
    相信很多在健身中,都會遇到深蹲腰痛的情況,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髖關節靈活度不足,那麼你知道除此之外,髖關節靈活度不足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嗎?1.臨近部位發力受限當髖關節屈肌過於緊張時,會導致其他相鄰肌肉發力有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一些朋友在做腹部運動時,大腿上側感覺會非常明顯,而腹部不會。因為我們的身體會優先使用具有小刺激閾值的肌肉群來完成動作,也就是說,用更容易激活的肌肉群來做動作。因此,當臀部屈肌過於緊張時,刺激閾值變低,為了更容易使用臀部屈肌進行運動,就會導致大腿上部和髂前部疼痛。
  • 髖關節緊張,練習這個動作,可以有效得減少運動損傷提升運動表現
    >髖關節活動度的提高,是減少損傷、提升運動表現,極其重要的一項參考,當進行深蹲訓練時,髖關節外旋活動度不足,會影響你的動作標準,膝蓋容易內扣就是最明顯的問題。不僅是這類人群,對於經常健身的人,也包括專業的運動員,由於不經常拉伸,導致髖關節周圍肌肉變得緊張,也會導致髖關節變得緊張。緊張的髖關節在運動時可能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因為髖關節活動度不足,勢必對組織的需求會增加,從而導致運動不正常或受傷。
  • 踝關節背屈受限如何影響體態和動作?
    這樣的動作是理想的,因為負荷可以比較均勻地分配到後背、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而在右側動作中,踝關節背屈和膝關節屈曲的幅度就小得多,髖關節大幅度屈曲,下背部也出現了拱起。這種情況下,更多負荷被施加於後背和髖關節,增加了受傷的機率。如果踝關節背屈受限,說明在腳後跟固定踩住地面的時候,小腿的上端無法前移,這種情況下,膝關節的屈曲幅度就會收到限制。
  • 下蹲、彎腰、抬腿時髖關節疼,很可能是「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文章安排起來一、什麼是髖關節撞擊症候群下蹲、彎腰、抬腿時髖關節疼,很多人都會懷疑是「股骨頭壞死」,但不被人熟知的「髖關節撞擊症候群」也是髖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簡稱FAI),是一種以股骨與髖臼解剖結構發生病變的疾病,從而引起腹股溝區、髖部前後部疼痛及髖關節內收和屈曲活動受限,包括在近端股骨的骨性突起及髖臼的病變,從而致股骨近端與髖臼邊緣在運動終末期產生非正常撞擊而導致髖臼唇盂和關節軟骨損傷、退變。
  • 腰疼、膝蓋痛的真正原因,不是運動,而是髖關節太緊
    膝蓋也不太舒服。你可能下意識覺得是「運動傷膝、傷腰」,然而,事實上,這些表象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你的髖關節靈活性出了問題!蹲不下去,感覺髖關節卡住了,為了蹲得更低,就會彎腰拱背或者膝蓋內扣。髖關節活動度的恢復,會讓速度、力量、爆發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 6個步髖關節動態熱身激活臀部肌肉,讓深蹲、硬拉有更好的運動表現
    「無深蹲不翹臀」,這句話說明深蹲對臀部訓練的地位是很高的,而深蹲中最關鍵的是「屈髖」這一步動作,所以髖關節的力量和活動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髖關節的力量和活動度可以改善運動表現,如果髖關節出現問題,不但不能完成深蹲、硬拉等動作,而且還會使上方和下方的關節的承受壓力,如:腰部和膝關節。
  • 想要無傷,標準的完成深蹲,不可忽視的細節——腳踝活動度
    很多人練習深蹲時不下去,只能勉強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甚至這都無法做到,若繼續下蹲,就會發生拱背,骨盆眨眼的情況。問題可能出在你的腳踝!在深蹲過程中,腳踝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髖關節和膝關節上,腳踝的活動度對深蹲也起了決定性的因素,今天就跟隨健身教練Paul一起深入了解腳踝的活動度受限對深蹲的影響。
  • 腳踝僵硬讓深蹲姿態面目全非?聊聊提高腳踝靈活度的那些事。
    先別急著去考慮怎麼提高靈活度,首先我們需要評估一下自己的腳踝到底行不行? 如何評估自己的腳踝靈活度優劣?在提升腳踝靈活度前,我們需要客觀評估自己腳踝活動範圍真有那麼糟糕嗎? 在短跑及衝刺運動中,腳踝受限將無法流暢地完成啟動、蹲起等爆發力動作足背屈(腳趾朝上)不佳會導致髖關節、膝關節不適,大幅度提高下交叉韌帶撕裂的風險長期踝受限會導致正常站立時重心前傾,會導致小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