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和蜀漢,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這些關係你捋得清嗎

2021-01-08 薛白袍看世界

1,蜀漢和季漢

劉備的漢為啥不叫蜀漢而叫季漢呢?

劉備季漢一說是近些年才流行開的,是隨著網際網路流行而逐漸為人民所熟知的。

此前,稱呼劉備的漢大多是蜀漢或者直接稱呼漢,很少用季漢這個名詞。

但是漢無法和東漢西漢區別,所以一般以蜀漢稱呼劉備的漢。

因為劉備佔據蜀地,這是以地名稱呼政權名。

隨著易中天講三國引發三國熱。

網絡上蜀漢的擁躉很多,他們覺得稱呼劉備的漢為蜀漢,有污衊的嫌疑,然後有人挖出季漢代替蜀漢。

季漢的提法很早了,最早出自的三國時蜀漢朝臣楊戲的《季漢輔臣贊》。

白袍同學原來以為季漢是劉季的漢朝,其實不是。

季,是末世的意思。

三國時曹魏有講述漢末事情的流行歌曲《漢之季》

漢之季,直譯過來的意思是最後的漢朝,這個漢朝是劉秀的漢朝,不是劉季的漢朝。

當然也可以是劉季的漢朝。

楊戲死於蜀後主景耀四年,在蜀國寫季漢,沒有污衊漢的意思。

蜀漢其實是以地名區分開各個漢的一個方法。

古代叫漢的政權太多了,前漢後漢。南漢北漢,玄漢成漢。

劉備的漢因為地處蜀地,所以被冠以蜀漢。

但是他建立的國家其實只有一個字:漢。

央視版《三國演義》熱播時,對劉備的漢的稱呼為蜀,開局大旗上都是一個蜀字,其實這也算個史實性的錯誤,正經劉備政權大旗上如果寫字,絕對寫的是一漢字,劉備骨子裡就認為自認為自己承襲的是漢朝正朔。

2,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

講述包公故事的話本小說很多,最有名的當屬《龍圖公案》,評書藝人石玉昆在這部書的基礎上,創作了傳奇故事《三俠五義》。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三俠五義的故事有兩套,一曰《三俠五義》,一曰《七俠五義》。

故事大同小異,但是為啥這故事有兩個名字呢?

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是什麼關係呢?這倆故事的關係是這樣的:

張三原本是張家的孩子,過繼給李家,李家給這孩子剃了個頭,改名李四。

大約如此。

七俠五義對三俠五義最大的改變,把第一回 設陰謀臨產換太子 奮俠義替死救皇娘,改成了據正史翻《龍圖公案》 借包公領俠義全書。

做出這種改編的是清末國學大師俞樾,俞樾靠中過進士,當過學政後來因故被貶,潛心學術四十多年,門下出過章太炎,吳昌碩等學生。

三俠五義正是由於俞樾的賞識喜歡,而變得與眾不同。

俞樾對三俠五義的改編不大,主要是把第一回做了補充說明。

他補根據宋史補充了包公的身世,以及龍圖公案的由來。

俞樾考據了《三俠五義》開篇狸貓換太子,這事兒歷史上沒有,還原了歷史上真實的宋仁宗身世之謎。

俞樾還驗證了了八王趙德芳原型,應該是宋太宗兒子趙元儼。

有人說這種考據其實很無聊,小說看的是故事,歷史上是沒有狸貓換太子,但是歷史上也沒有三俠或者七俠啊。

俞曲園改三俠為七俠,原書中故事人物都沒變,他只是把原來書中的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雙俠丁兆蘭丁兆惠這三俠改成了四俠,加上小俠艾虎,黑妖狐智華,小諸葛沈仲元湊成了七俠。

俞樾說:

中所載南俠、北俠、丁氏雙俠、小俠艾虎,則已得五俠矣。而黑妖狐智化者,小俠之師也;小諸葛沈仲元者,第一百回中盛稱其從遊戲中生出俠義來,然則此兩人非俠而何?即將柳青、陸彬、魯英等概置不數,而已得七俠矣。因改題「七俠五義」,以副其實。

說實話這七俠有點勉強,小諸葛沈仲元我至今想不起他的故事來,黑妖狐智華,最出彩第一段大約就是偷取九龍珍珠冠栽贓馬朝賢了。

不知道這段故事和楊香武偷盜九龍杯誰先誰後,但是覺得這兩段雷同點很多。

但是都挺精彩,有點古代版的偷天陷阱的意思。

小俠艾虎算是這些人中比較出彩的一個,出手馬朝賢這段故事也堪稱經典。

除了這段高光時刻,艾虎的故事後來變得很平庸,沒啥看點了。

後來他還是位列小五義之一,他都外號一直是小俠,終生沒有能去掉那個小字。

小五義本是大五義的延續,為了讓艾虎進小五義,硬生生把蔣平給太監了嗎。

後來增加的這三人算不算俠,真的不太好說。

相比於原本三俠四個人的故事,後三俠的故事線明顯有點單薄。

這三人更像這個故事中的工具人。

但是俞樾這次改變還是有意義的,意義非凡。

三俠五義原是民間話本小說,是石玉昆演出時候的腳本。

經過俞曲園的刪改,進入士林圈子,隱隱有了登堂入室的趨勢。

這部小說後來被學術圈的注意和討論,也是因為俞曲園名氣夠大,地位夠高。

這情況有點像金庸,金庸的武俠小說一開始是作為毒草存在的,在大陸和臺灣的命運一樣,一個字:封。

後來解禁是因為大陸很多學者喜歡金庸小說,甚至為金庸小說開研討會,發展出了金學,金庸小說方才能夠登堂入室。

《三俠五義》或者《七俠五義》因為俞樾的喜歡,地位超然。

文:薛白袍

相關焦點

  • 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有什麼關係?
    答:要了解《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的關係,必須從兩個人說起。一個是清代小說家、著名評話家石玉昆;另一個是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俞樾。石玉昆不但書說得好,還能別出心裁、自成機杼,開創出新的題材類型。石玉昆早期以講包公案為主,與之同時代的說書藝人總是說,「玉昆三爺說了一輩子的包公案」,「他是跟了文正公一輩子的」。但是,隨著講書技藝成熟,創作思維出開始活躍起來了。
  • 《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二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要了解《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的關係,必須從兩個人說起。一個是清代小說家、著名評話家石玉昆;另一個是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俞樾。《三俠五義》書中出現的點穴、暗器、劍訣、刀法、輕功提縱術等武功技擊,以及悶香、百寶囊、千裡火、夜行衣、人皮面具等江湖勾當,對以後武俠小說之內容素材影響巨大,被稱為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清末學者俞樾在蘇州讀到《三俠五義》,大加讚賞,稱:「閒中著色,精神百倍。
  • 《三俠五義》中,七傑小五義最終究竟是怎麼死的?
    七傑小五義出自《三俠五義》的延伸作品,單老獨創的評書《白眉大俠》中,交代了他們的結局。七傑小五義《三俠五義》中的五鼠,又稱五義,他們是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之後五義的後輩英雄五人,義結金蘭,稱「小五義」,他們是清風大劍白金堂之子,錦毛鼠白玉堂之侄玉面專諸白芸生、徹地鼠韓彰義子霹靂鬼韓天錦、穿山鼠徐慶之子山西雁徐良、鑽天鼠盧方之子粉子都盧珍、北俠歐陽春義子,黑妖狐智化徒弟小義士艾虎。
  • 七俠五義比三俠五義多了四俠,雖是四俠,其實只有三個人
    《三俠五義》是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古典俠義公案小說的經典之作,由於其影響之大、傳播之廣,歷來被後人津津樂道,在這極為廣泛的傳播過程中,就又衍生出了許多版本,而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改編後的《七俠五義》了。
  •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你可知「七俠」「五義」都是何人?
    《七俠五義》是由近代學者俞樾改編清代石玉昆所著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而成,主要講述了眾俠義之士幫助青天包大人懲奸除惡的故事。 對於「七俠五義」都是何人,網上眾說紛壇,有很多種版本。興仔還沒有看過原著,只是通過電視劇和查閱資料,為大家簡單整理了一下。
  • 三俠五義、白眉大俠,這些人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嗎?
    導語: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包青天》 、《七俠五義》這些影視作品及小說,也許大家對裡面的一些人物都再熟悉不過了,比如鐵面無私的包拯包青天,展昭展南俠,武功蓋世的白眉大俠徐良等人。那麼在中國歷史中,這些人物到底存不存在呢?
  • 影視劇中的「七俠五義」具體是誰?按武力怎麼排名?
    說七俠五義就不能不說三俠五義。說三俠五義就不得不說晚清說唱藝人石玉昆的單弦說唱本《忠烈俠義傳》。話說,石玉昆早期喜講公案故事,尤其愛講與包公有關的公案故事。《忠烈俠義傳》裡講述的南俠、北俠、雙俠與陷空島五義士的故事深入人心,這幾個人的形象讓人揮之不去。人們談論《忠烈俠義傳》,不說《忠烈俠義傳》之名,開口閉口都說「三俠五義」。石玉昆受到啟發,第二次印刷發行,毅然斷然改名為《三俠五義》。
  • 《三俠五義》中南俠與北俠誰更勝一籌?
    我認為還是北俠歐陽春略勝一籌。對於南俠展昭與北俠歐陽春這兩位俠士,相信大多數人包括小編本人都是先從單田芳的評書《三俠五義》中所熟知的。那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小編上小學期間,每晚的八點半,收音機中江西臺準時播放。
  • 《三俠五義》人物武功排行
    說起長篇武俠小說《三俠五義》,大家耳熟能詳。這是石玉昆前輩的經典之作,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流傳廣泛,膾炙人口。丁月華其中的「三俠」和「五義」是由九個人組成。三俠包括:南俠「御貓」展昭、北俠「紫髯伯」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
  • 中國第一「狼人」陳佳加盟電視劇《七俠五義》
    以北庭歷史文化為背景的大型科幻電視連續劇《天火傳說》在新疆吉木薩爾縣殺青後,片中飾演古天佑(狼人)的演員陳佳,最近加盟了在橫店影視基地熱拍的電視劇《七俠五義》。  一直以年輕陽光的形象出現在觀眾視線裡的演員陳佳,在《幸福的眼淚》《黛玉傳》《錯愛2》中的角色讓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加盟由趙文卓萬梓良主演的《七俠五義》裡扮演的何江一角,也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同樣接觸的都是苦情戲份
  • 他們是開封府兩大飯桶,但沒他倆,三俠五義小五義有多少死多少!
    房書安:從前是賊頭,後改邪歸正兩人都不是根正苗紅的三俠五義接班人,不像小五義他們一樣,接了大五義的班兒,理所當然就能在開封府效力當差。馮淵和房書安以前畢竟是賊,就像三俠五義小五義口裡罵的那樣:你小名是賊,你上為賊父賊母,下為賊子賊孫,祖祖輩輩都是殺不盡的賊寇。所以,像房書安和馮淵這種曾經在茅房上蓋樓,都臭了頂的汙點人物來說,想要乾乾淨淨的吃飯,真的是太難了。
  •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 -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台州視音頻門戶網站
    包拯問明案情,得知嚴奇之死與徐慶無關,正欲當場釋放,其他三鼠卻已聞訊趕至府衙欲救徐慶,並與展昭展開一場貓鼠大戰。包青天之七俠五義分集介紹 第七集[page]  四鼠與展昭不打不相識,力勸白玉堂勿再與包拯、展昭作對,誰知白玉堂卻更加不服。
  • 著名武俠小說《三俠五義》中的三大反派高手,第一名比展昭厲害
    大家可能都聽過《三俠五義》的評書,或者看過翻拍的影視作品,其中這本書中英雄大俠實在是數不勝數,如展昭、五鼠他們基本上都是圍繞開封府包大人懲惡揚善,匡扶正義。但有白就有黑,萬物相生相剋。今天我們盤點一下《三俠五義》中的反派高手Top3。
  • 七俠五義:五俠聚首卻出意外,北俠歐陽春被誣,東俠小俠巧計救人
    《七俠五義》可以說是我們武俠傳統小說的代表之作,除了故事本身精彩的內容之外,書中的人物關係也是大家經常在茶餘飯後討論的環節,其中其中還有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就是所謂的「七俠五義」到底是幾個人,為什麼還有「三俠五義」這一說?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解釋。
  • 《三俠五義》歐陽春、展昭、白玉堂三人誰的武功最高?
    在《三俠五義》中,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和錦毛鼠白玉堂都是劇中的頂尖高手,論及武功,應該是北俠歐陽春最高,並且遠高於其他兩人。南俠展昭和錦毛鼠白玉堂兩人的實力半斤八兩,如果生死相鬥,錦毛鼠白玉堂勝算可能更大一些。
  • 單老評書:「大五義」PK「小五義」的實力對比
    單田芳《三俠五義》系列評書中,很多聽眾喜歡把「大五義」與「小五義」中的人物進行實力對比;看看到底哪個組合才為實至名歸、值得敬重的CP!單田芳在播講《三俠五義》100回以後,小五義們紛紛亮相,他們風頭正勁、躍躍欲試樣子,大有唯我獨尊、掌霸天下之勢。
  • 【老遊戲巡禮】推理破案和戰術潛入的融合創新之作《包青天之七俠五義》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曾經出現在國產遊戲中的創新融合型戰術潛入遊戲《包青天之七俠五義》。這款出品於2001年,由新瑞獅開發,第三波製作發行的作品,採用了當年國產遊戲市場上不可多得的題材與玩法,其創新融合元素的豐富性與大膽選擇,即使放到現在來看都是極為少見的。本作的核心目的是斷案後抓捕兇手。玩家扮演的是包拯,但可以操控整個開封府的相關人員懲惡揚善。
  • 博雅青小說 | 俠與義
    他也是俠嗎?他告訴我,他不是俠,他只是個邊軍老卒,老得握不動刀了,老得像刀光劍影裡倒不下的血色戰旗,老得連敵人也換了好幾個國家與部落……「跑不動了,老兄弟們沒了,只得被軍部的老爺們『押』回來養老……」我微微一驚,倒吸一口涼氣,這夜雨長安的空氣居然如此冷涼,牙齒都輕輕打顫。
  • 《白眉大俠》大五義弟兄竟然是這麼死的!網友:被騙了這麼多年!
    眾所周知《白眉大俠》是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單老根據清代作家石玉昆的經典公案小說《三俠五義》改編而來,《三俠五義》中部分人物以及他們的後代都出現在了這本書中,還原創了不少的人物,江湖要宏大不少,武功境界也提升了極多。
  • 【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五《眾雄平軍山》(完整版)
    (017)藍驍迎了下來,毫不在意地說:「你來幹什麼?」北俠說:「你截了太守,已是反叛,現在又圍困了我的好友沙龍。(122)兩人來到大廳,和鍾雄見了禮,只見鍾雄身高七尺,虎背熊腰,頗有氣魄,心中暗暗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