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到了久違的老遊戲回顧時間。由於近年來,有不少策略性戰術潛入類遊戲如《影子戰術》《Desperados III》等經典玩法的好評回歸,讓這個似乎已經沉寂了許多年的玩法又被大眾所注意到。
但實際上這個玩法在國產遊戲中,早年曾被融入到角色扮演等作品裡,成為了創新融合的特殊部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曾經出現在國產遊戲中的創新融合型戰術潛入遊戲《包青天之七俠五義》。
這款出品於2001年,由新瑞獅開發,第三波製作發行的作品,採用了當年國產遊戲市場上不可多得的題材與玩法,其創新融合元素的豐富性與大膽選擇,即使放到現在來看都是極為少見的。
本作的核心目的是斷案後抓捕兇手。玩家扮演的是包拯,但可以操控整個開封府的相關人員懲惡揚善。
玩法模塊包含了案件現場信息搜集,案件推理,官府審訊,戰術潛入幾個模塊。其玩法形式多樣性不亞於20年後的大量遊戲。加上包青天在當時絕對算是一線的電視劇IP,因此本作也算是IP向的改編作品。
但遊戲設計者並未偷懶直接採用對話等簡單形式,反而將推理過程和抓捕過程用不同的玩法組合在了一起。甚至伴隨著角色們喊出的「威武」一詞,加上仿照電視劇所繪製的角色形象,第一人稱的審理視角,公堂上斷案審判的氣氛還原的頗為到位,代入感十足。
遊戲的主線流程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從接收到報案人來報官,到審理報案人獲取基本信息都與一般的推理遊戲類似。
然後遊戲會進入現場搜尋物證的階段,在場景中採用角色扮演遊戲移動的方式來調查科調查的物件取證。由於查案這種事情,一般是由展昭等官兵完成的。因此玩家操作的角色也會從包青天轉到展昭等角色身上,獲取情報的方法和對話風格也會隨之切換。
這種符合邏輯的,但增加工作量的設計在早年的國產遊戲中在細節感上得到了提升,反而是近年來的國產遊戲由於成本原因,會大量損失這種「合理性」,讓玩家們頗為遺憾。
本作的破案難度並不大,推理也沒有為難玩家們,真正讓玩家感受到難度的,是最後一定會出現的「戰術潛入」玩法部分。由於破案後需要跟蹤或者抓捕嫌疑人,這種戰術潛入的融入顯得極為合情合理。
而且由於犯罪分子大多屬於勢力強大的匪徒,在合理範圍內並沒有採用展昭等俠客開無雙的方法,而是設計為無法以一敵百,因此必須躲避視野,減少暴露,並且讓五義加入組合抓敵。
根據歷史上的設定,五義各個身懷絕技,正好給了設計者發揮的空間,在戰術潛入上搭配著不同的技能,運用視角規避和反偵察等手段來潛入到關卡boss面前進行抓獲。
在潛行關卡設計上,也許並沒有那些專業的戰術潛行類遊戲來的精妙,但融入了推理破案後,玩家抓捕犯人的動力反而更為直接,對於完成關卡的目標性更強了。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並不是一款專門的戰術潛入遊戲。但絕對是國產遊戲中,最懂得如何利用這套玩法來呈現自己主題的遊戲。
它利用了「概念」推動設計,根據概念所延展出來的元素挑選合適的玩法合入,融合後產生創新體驗的設計方法來打造出的有趣IP作品。
這種玩法模式就算是20年後再看,也頗為新穎。有趣的遊戲作品有時候並不需要過於天馬行空的「創新」玩法,只要擁有符合「主題邏輯」的玩法,細節豐富,玩家一樣會有好的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