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投水殉國,女詩人因兒女年幼只能苟活,詩作開女性悼亡詩先河

2021-01-19 文化點心鋪

在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滅亡之時,總會有一些士大夫以自絕的方式為自己生活且服務過的朝代,進行激烈決絕的殉葬。明末,當清人的馬蹄踏破杭州的城門時,有一個人,為節氣操守,不仕滿清,留下了一首《絕命詞》後,便自沉於梅墅寓園別業梅花閣前水池中。他就是明代政治家,戲曲理論家祁彪佳。

然而,給歷史留下更大震撼的除了祁彪佳,還有他的遺孀商景蘭。商景蘭能書善畫,德才兼備,是一位名門閨秀。她與祁彪佳,情投意合時,時人贊其為「金童玉女」。國家破碎,丈夫又自沉殉國,她本想一死了之。無奈膝下一雙小兒女年紀尚幼,作為母親,她不能輕言生死,只能將那些排解不去的悲痛訴諸筆端。

商景蘭出生於仕宦之家,不像那些小家碧玉那樣貪戀兒女之情。她心中有著對國家對生命的大悲切,從她的很多詩作中,可以看見悠悠的故國之思和蒼蒼的身世之感。她留世的詩作中最有名的就要數兩首《悼亡詩》,這兩首詩開創了女性「悼亡詩」的先河。而她自己忍辱負重將一雙兒女撫養成人,成就了祁氏一門的傳奇。

悼亡 商景蘭 (明)其一公自成千古,吾猶戀一生。君臣原大節,兒女亦人情。折檻生前事,遺碑死後名。存亡雖異路,貞白本相成。其二鳳凰何處散,琴斷楚江聲。自古悲荀息,於今吊屈平。皂囊百歲恨,青簡一朝名。碧血終難化,長號擬墮城。

其一的大意是說:你一殉國,從此便可垂名千古。可是我仍然對這人世有所留戀。君臣之間有大義,可我們的兒女也要照顧。生前事,死後名,都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今你我雖然陰陽兩隔,但你我於家於國的「貞節」都是一樣的。

第1首詩,句句鏗鏘,字字有力,讀不出悲愴,也讀不出纏綿。沒有親切的怨恨,也沒有細膩的追憶,只是靜靜訴說著一個女子對君臣大義和兒女情面的體認和理解,以及對天君祁彪佳的讚頌。

但是在第2首詩中,女詩人就沒有第1首表現的那麼灑脫。她一上來就明白地表露出失去伴侶的悲戚。鳳凰本是相攜而飛,可現在卻不知在什麼地方分散。楚江水的拍岸聲中,琴芳也斷斷續續難以為繼。

自古至今,人們依著楚江水紀念荀息,憑弔屈原,為朝廷之事而奔波勞碌,方可在青史上留下姓名。然而,我們不過是一介凡夫俗子,我們也難以效仿萇弘化碧,唯有長聲呼號以訴胸臆。

商景蘭畢竟只是一個凡俗女子,歷經如此大變故,她縱然剛強,仍免不了會有悲悽之心。然而,不管現實多麼不堪,詩人依然努力讓自己活得豐盛,她以一己之力成就了祁氏一門的傳奇。她的兒為反清復明拋頭顱灑熱血,她的女兒媳婦也成為清朝著名女性詩人。

生命經歷大悲難,自會迎來大蛻變,只是蛻變之後沒有人能預測更好還是更壞。但是成長總有其必經的過程,生命自有其一定的軌跡。她唯有冷靜默然,按部就班地遵循這些軌跡,經歷這些過程,不喪其志,不改其心,不庸碌一生。

(註: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相關焦點

  • 元稹一首冷門悼亡詩,短短四句情真意切,令人動容
    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有許多詩人將這種痛,付諸於筆端,這便是悼亡詩了。經過千百年的時間流轉,我們即便不認識詩人,也不認識詩人記掛著的人,但通過那些文字,依舊能夠感受到,那種刻骨銘心的痛,以及詩人,那止不住的相思與悼念。
  • 悼亡詩
    悼亡詩: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於西晉潘安的《悼亡詩三首》。
  • 千古悼亡詩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絺兮綌兮,悽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創作背景:這首詩古人認為是莊姜夫人因失位而傷己之作,今人一般認為是一男子悼念自己的亡妻之作。詩人目睹亡妻遺物,倍生傷感,由此浮想聯翩,寫下此詩。
  • 十首經典悼亡詩:用一生換一首詩
    悼亡詩古已有之,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悼亡詩。西晉潘安曾寫《悼亡詩》緬懷妻子,後來,悼亡詩多指丈夫悼念妻子的詩。中國人講究含蓄的感情,情不外露,夫妻感情更是如此。當詩人們飽含感情,寫下深情懷念妻子的悼亡詩時,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獨領風騷」的一首悼亡詩
    我們經常閱讀抒情詩、或者是敘事詩、或者是寫景詩、或者是送別詩、亦或者是詠史懷古詩,不過,你們知道還有這樣一類詩嗎?這類型的詩詞一般所寫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瑣事,詩作一般不會用過分華麗的辭藻,而是由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詞句組成。詩作內容也不會有過於深刻的道理或者是,但是其中包含的情感是極其深沉、悲痛的。
  • 作為皇帝,他竟然為一個詩人作悼亡詩
    在古代皇帝給詩人寫悼亡詩,恐怕鳳毛麟角,而有著「小太宗」之稱的李忱卻為了一位詩人寫了悼亡詩,而這位詩人就是白居易。李忱即位後,決定宰相的人選,他首先想到了白居易,但下詔時,白居易已去世了八個月。詩篇一開始就對白居易的詩作推崇極高,對詩壇上這顆巨星的隕落表示了深切的惋惜之意。白居易在詩歌創作中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獻出了畢生的精力,現存白居易詩中最早的一首是《賦得古草原送別》,為應考習作,時年十六歲,到會昌六年逝世,時年七十六。其實,據白居易《與元九書》所說,「及五六歲,便學為詩」,則他的詩歌創作活動尚不止六十年。
  • 中國歷史上最帥的男人,卻用情專一,一首《悼亡詩》感人肺腑
    歷史上有一位名人,可以說符合當下所有未婚、單身女青年的標準。他是有史記載最帥氣迷人的男人,他又是才高八鬥的才子,更是一生只戀一人的痴情種。他是誰?不賣關子了,他就是我們常常誇人帥的成語「貌比潘安」中的西晉文學家、詩人、行為藝術家潘安。
  • 李白去世37年,一個著名詩人在他墓前寫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詩
    但是唐詩並沒有因為李白等人的去世而變得黯淡無光,反而在另一批傑出詩人的帶領下,獨闢蹊徑,走上了另一條登峰造極的唐詩巔峰之路。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詩人,就是一個曾經在去世37年之久的李白墓前寫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詩的詩人。
  • 「痛感女詩人」宇秀:詩是喝得下午茶開得餐館洗得盤子
    在分享會尾聲處,宇秀動情地朗讀了自己的詩作《向上帝投訴》,這首詩描摹了詩人在時空交錯、身份嬗變中隱秘的情感和精神空間,面對現實、命運和生存等命題時,切身的感悟。《我不能握住風》精選收錄了作者在人生不同時期發表過的和從未面世的詩作百餘首,多數作品選自2014年秋季以後的近作。
  • 《詩經》中最深情的悼亡詩,如歌如泣,讀之令人淚目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美男子,也是西晉的文學家潘安,在妻子亡故之後,以《悼亡詩》為題,作詩三首,以紀念亡妻。從此,「悼亡詩」成了一個專用名詞,一般是指丈夫用來悼念妻子的詩作。盡人皆知的悼亡詩,是蘇軾為妻子王弗寫下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打動了近千年以來的無數讀者;除此之外,還有唐代詩人元稹為妻子韋惠叢寫的《遣悲懷三首》,也非常著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是他對亡妻最深情的思念。
  • 元稹為妻子寫下悼亡詩,第一句寫錯了,知名度卻最高
    很多人認為,這第四首《離思》,應該是千古悼亡詩之冠。小珏認為,元稹應該是很愛妻子韋氏的,這與他壞不壞、渣不渣,甚至有沒有才華關係不大。因為他寫下的這些悼亡詩,流露出的感情是無法作偽的。其中,《遣悲懷三首》其一也是如此: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 元稹在妻子去世後寫下三首詩,句句刻骨銘心,讀來感人肺腑
    其中有一類詩歌是專門為悼念亡故的妻子而作,因而被稱為悼亡詩。悼亡詩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寫作傳統。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綠衣》和《葛生》兩篇詩歌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悼亡詩歌了。西晉文學家潘嶽的為亡妻而作的《悼亡詩》,詩風格質樸,流露的夫妻之情真摯深沉,流傳深遠,對後來的悼亡詩有很大影響。悼亡詩因其動人的情感和獨特的哀傷,在詩歌長河中獨樹一幟。
  •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比中國的明清時代產生過更多的女詩人
    從溯源到《詩經》的早期女性詩作,到明清時女性詩詞創作進入高峰;從第一位女詩人,到連名字也沒留下的女詩人……中國古代女性詩詞的創作,呈現出一份別樣的、值得審視的多姿多彩。而像袁枚這些推崇女性作家的文人,在討論女性創作情況時,會將其追溯到中國詩歌的源頭,認為在《詩經》《詩三百》裡就有女作家的作品,因此,當代(指清代)女性把作品發表出來也是理所應當的。據《左傳》以及其他一些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女性詩詞創作可以追溯到《詩經》。《詩經·邶風》中收錄的《燕燕》《綠衣》為春秋時期衛莊公夫人莊姜所作,莊姜被認為是中國第一位女詩人。
  • 那些「愛在詩裡,痛在心裡」的悼亡: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迴廊
    【作品鑑賞】《悼亡詩三首》為紀念亡妻所作,情意深厚真摯,賦也多有名篇,造句工整,用典淺近,對後世有較大影響潘嶽《悼亡詩》是詩人悼念亡妻楊氏的詩作,共有三首。楊氏是西晉書法家戴侯楊肇的女兒。潘嶽十二歲時與她訂婚,結婚之後,大約共同生活了二十四個年頭。楊氏卒於公元298年(晉惠帝元康八年)。
  • 蘇軾的月亮與悼亡詩:今晚月亮上是什麼時間?
    如今我們回看歷史,蘇軾也成了他自己口中所說的「千古風流人物」,且被喜愛的程度絲毫不曾因漫長時間的流逝而減弱,反而日益得到更多人的青睞與推崇。9月1日在故宮開展的「蘇軾主題書畫特展」,讓這位詩書畫全才再次成為文化熱點,正如他在世時一直是北宋文壇的焦點。本次特展規模可觀,分四部分:「勝事傳說誇朋友」、「蘇子作詩如見畫」、「我書意造本無法」、「人間有味是清歡」。
  • .| 丈夫病逝、兒女年幼,她用雙手重拾「穩穩的幸福」!
    決勝2020·我脫貧了⑥ | 丈夫病逝、兒女年幼,她用雙手重拾「穩穩的幸福」!其實7年前,王冬梅的家境在大辛莊村並不算差,丈夫外出務工,她在家中務農,育有一兒一女,有著穩穩的幸福。然而在2013年7月份,丈夫卻被查出患了惡性腦瘤。「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丈夫痛苦,我真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挽回他的生命。」王冬梅眼中簌簌地落下淚珠,哽咽說到。
  • 一首悼亡詩,通篇都是白話,卻是唐詩中精品中的精品
    悼亡詩,中諾詩歌的題材之一,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悼亡詩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廣義的悼亡詩的寫作對象可以是亡故親人或朋友,甚至是自己崇拜的古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活躍於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名聲在當時就已經很有名聲,而經過很多人的推薦,他終於如願以償,到了宮中,只可惜最終被賜金放還了。
  • 讚美女性用錯詞語,容易鬧笑話
    「神女」也是指女神仙,起源於母系氏族時期的女性神明崇拜。《詩經·周南·漢廣》中有「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的句子,「遊女」就是一位神女。戰國時期,楚國有名的詞賦家、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宋玉創作《高唐賦》和《神女賦》,開創了人神相戀的愛情故事先河。
  • 他悼亡妻的詩寫得太好,續弦後被人詬罵,這個倒黴詩人是誰?
    他叫元稹河南府東都洛陽人,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元稹的詩寫得特別好。貞元九年(793年),元稹明經及第,擔任過許多職務,四次被貶,一度拜相,入為尚書右丞。元稹的原配妻子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最小的女兒,也是韋夏卿夫妻最痛愛的女兒。元稹因詩寫得好受過皇帝的接見。
  • 中國古典文學史上十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絺兮綌兮,悽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同《葛生》一樣,這首詩被後世均奉為悼亡詩經典。這是一首懷念亡故妻子的詩。睹物思人,是悼亡懷舊中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這首詩在文學史上有較大的影響。晉潘嶽《悼亡詩》很出名,其實在表現手法上是受《綠衣》影響的。如其第一首「幃屏無仿佛,翰墨有餘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寢興何時忘,沉憂日盈積」等,實《綠衣》第一、二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懷》,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全由《綠衣》化出。可見此詩在表現手法上實為後代開無限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