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拿猶太人背鍋和沒能皇室復闢?關於德國一戰後魏瑪時代的幾個疑問

2021-03-05 看北朝

1:同樣是戰敗國,為什麼德國全民族會產生(或者說被引導產生)「刺刀在背」說這種為戰敗開脫的思想,從而找左翼和猶太人背鍋?而在同樣戰敗的沙俄沒有則沒有出現?按理說沙俄反猶反左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再抓幾個替罪羊已經不好使了嗎?
2:面對1923年的超級通貨膨脹,令人奇怪的是反而是右翼(納粹黨)發動暴動和民變,如此民不聊生的時刻,左翼和普通人為什麼沒有發動暴動和起義?
3:戰後德國保守主義氛圍濃厚,據說百姓「無不懷念我霍亨索倫」(姑且如此),據說興登堡等人一度準備迎接皇室歸來,但最後德國為什麼沒有實現復闢?

▲魏瑪共和國時期,一月的柏林街頭和等待投票的民眾。

hx914812296:因為德國自認為是莫名其妙被滅了,自由軍團一度有110萬人。

漢官威儀:羅姆死之前,納粹還是有點左翼傾向的。

aaddccff:據說元首一開始沒下決心決心幹掉他,是他自己向法國武官詢問關於「如果德國發生政變,法國會如何應對?」之類的問題讓元首痛下殺心?

漢官威儀:羅姆想讓衝鋒隊取代國防軍,把軍官團和貴族惹毛了,以此施壓小鬍子。羅姆本人的主張算是納粹內部的左翼,主張工人和底層奪權優待一類的。

aaddccff:所以猿首是在自絕於人民?

ghostlancer:施特拉塞,羅姆算是自己把自己忽悠瘸的,真以為黨名裡的工人和社會主義是來真的。

▲納粹衝鋒隊首領恩斯特·羅姆

扶正祛邪氧化砷:1.實際上主要提出被背刺的德國軍方實力還不弱。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等人的威望相當高。
在資產階級艾伯特政府上臺跟協約國談判的時候因為涉及將容克軍官團視為戰犯的情況,軍方和艾伯特政府相當不合。協約國一直要抓這些人審判,柏林工人運動高漲,前線士兵厭戰。甚至連柏林衛戍部隊都已經不聽指揮了。
興登堡魯登道夫這些人一方面躲著一方面重新組織掌握部隊,結果艾伯特政府被搞垮臺。重新組織的自由軍團鎮壓工人之後自然是軍方怎麼說怎麼是了。
跟俄國不一樣的是,在艾伯特被搞下去之後,德國軍方,資產階級政府,以及掌握工人運動領導權的社民黨組合,實際上可以達成默契。
而俄國實際上軍隊,沙皇家族,克倫斯基,這些人各懷鬼胎根本合不起來。蘇俄內戰白衛軍各行其是的情況已經揭露了這個現實。
2.實際上是有的。1923年面臨經濟崩潰和法國佔領魯爾這些事情的時候,共產黨,獨立社民左派,無黨派工人等等掀起了大規模的罷工示威和暴動。進行了佔領魯爾等活動。只是當罷工暴動要進行到最關鍵的建立蘇維埃,進行武裝政權鬥爭的時候。各個工人運動的領導黨派又開始鬧分裂,德國共產黨畏於1919革命的失敗幾乎又當了革命行動的制動器。
3.實際上復闢活動是有的,卡普暴動就是一場復闢,但是卡普那千八百人又被柏林工人幹了。但是與其說想念霍亨佐倫,不如說德國軍方根本不接受必須承認凡爾賽條約的現實。但是其實軍方也懶得把威廉搞回來,所以卡普的復闢基本被軍方主流無視了。
德國1919-1923年的各種工人運動和革命暴動等活動現實,以及包括軍方的復闢情況推薦一本書——皮埃爾·布魯埃的《1917-1923年德國革命》。雖然視角偏向託派,但是還是有相當多批評德共的錯誤行為和歷史現實在裡面。

▲1932年,魏瑪共和國國防軍。

aaddccff:為什麼反猶反左轉嫁社會矛盾的方法在德國成功了,在沙俄失敗了?

扶正祛邪氧化砷:德國軍隊統一,並且被背刺這個口號符合他們不服氣要幹掉凡爾賽條約的需要。沙俄軍方已經矛盾深重,最大的需求是停戰回家不想打了。喊因為誰背刺輸了沒有什麼用。誰呼應他們不再對外作戰的需求他們支持誰。

泡泡龍:1、1917年俄國崩潰後,1918年初東線烏克蘭、俄國、羅馬尼亞都籤訂了幾乎類似於無條件投降的屈辱條約,同盟國形勢一片大好的,停戰的時候東線還有七十多個師。沙俄內戰期間白軍宣傳之一就是布爾什維克是猶太人和中國人的陰謀,反猶反的不要太厲害;德國突然由於國內動亂而失敗,前線的士兵並不覺得戰爭有輸的可能。在東線和烏克蘭傀儡一起屠殺猶太人的德國軍隊是後來回國後鎮壓斯巴達克團的「自由軍團」的主力,同一批人也是後來狂熱支持納粹的人。
2、右翼走的也是發動群眾的路線,當時距離被一掃而光的鎮壓才過去四年,左翼還沒恢復元氣吧?個人感覺。
3、威廉二世倒是希望復闢,納粹黨掌權了之後對基層已經掌握得如臂使指,剛把興登堡這個老吉祥物熬死,何必再搬過來一個頤指氣使的皇帝給自己找麻煩呢?

▲1917年,十月革命時的沙俄。

blackgrey:德國投降太早了,應該多等等,最好等到協約國軍隊打進柏林後再投降,德軍就不會有「我們被後方出賣」的幻覺。二戰好就好在謀殺希特勒的陰謀失敗了,納粹找不到替罪羊,德國人敗的心服口服,終於知道自己吃幾兩乾飯了。
俄國人是另一種狀況,他們的替罪羊太多了,還沒吃敗仗就先怪猶太人,把邊境地區的猶太人連根拔,強迫內遷,結果造成難民危機。禍害了猶太人還吃敗仗,怪德國血統的俄國人,就鼓動工人去這些德裔的家裡打砸搶。繼續敗仗,就怪奸臣,著名的四大奸臣,Maklakov, Sabler, Shcheglovitov, 還有最著名的陸軍大臣Sukhomlinov,把他們革職了,還吃敗仗。怪妖僧拉斯普京,謀殺了他,還不行,那就是沙皇的錯,皇后是德國公主,沙皇是德國血統。

裡德爾:同樣是投降,一戰德國和二戰日本,兩者哪一個算是敗得更慘更徹底一點?二戰德國算是敗得輸光底褲一敗塗地,沒啥需要比的了。

blackgrey:顯然是日本敗得更徹底,國土被美軍完全控制,軍隊解散。一戰的德國,阿爾薩斯和洛林被還給法國,東部地區部分給了波蘭,國土上沒有佔領軍,而且德軍保留了他們的榮譽。
但日本特別之處在於他們的海陸軍,海軍很長時間說是陸軍的好戰葬送了日本,比如山本五十六告誡陸軍的馬鹿美國真的很強大,但陸軍不聽的。結果輸了吧?

▲二戰,宣布戰敗投降的日本街頭。

裡德爾:軍事上一戰德國應該強不少,遠沒有被徹底解除武裝,國土人口的損失大概和二戰日本半斤八兩,但政治上比日本糟很多啊,君主、皇室、政權都完了,整個國家改朝換代,而日本除了軍隊及有關政府部門被解散外,投降後整個國家機器還是基本維持原狀。

dajingtaizu:更徹底的是日本,德國一戰戰敗後並沒有來個太上皇管著。

裡德爾:如果是論戰敗後實際利益的得失多寡呢?無論是國家民族層次上,還是政權和統治階級層次上。

dajingtaizu:國家民族層面上,都割地賠款了,都籤了一個禁錮性條約,都獲得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政權和統治階級?都融入到華爾街為首的世界金融集團裡。

blackgrey:從政治上說,一戰後的德國內政完全獨立,普魯士軍國主義集團保留下來,而二戰後日本的內政有一段時間不自主,在美國監督下完成了去軍國主義化。日本是否改朝換代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皇室成了吉祥物。
從政治上,一戰後德國所得的權益比二戰後日本得的略強。

▲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街頭。

aaddccff:沙俄反猶是有歷史傳統的,亞歷山大一世被暗殺後就開始了。大批猶太人流亡德奧和美國,剩下的這批人大多投了赤,比如託洛茨基,卡岡諾維奇等人。

blackgrey:協約國勸說俄國人說反猶活動影響了從國外獲得貸款,受這些影響,立憲民主黨在第五屆國家杜馬主張作為一種原則和道德立場應該給予猶太人公民權,大多數議員所組成的進步聯盟同意逐漸給予猶太人公民權。
不過猶太人總的來說飽受歧視,他們不能當軍官,但猶太人文化程度普遍高於俄羅斯人,那就當軍士,結果在軍士中猶太人的比例偏高,這些猶太軍士也更偏向革命。

jianyu24:德國軍官勢力沒有被徹底清除,軍方勢力對外不一定行,但是鎮壓革命勢力還是足夠強大的。

影冬:德國左翼進步勢力,早就在一戰前社民黨背叛時候損失慘重,一戰末期鼓動的革命又被社民黨和右翼勢力練手鎮壓,損失殆盡。德國政治光譜全面右傾是納粹上臺的前提條件。

註: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閱讀原文,了解詳情,請登錄北朝論壇。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為什麼納粹德國一定要針對猶太人?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窮兇極惡的大魔頭是如何決定要屠殺如此之多的猶太人的我們要講二戰期間德國為什麼要屠殺猶太人,就首先要明白一個概念,歐洲的種族概念,也就是種族歧視,人種歧視;這兩個詞兒在咱這兒,還真是不怎麼存在的,反正我是上學之前不知道這倆名詞,學習歷史後才知道這個的,你們身邊沒人會喊我是什麼高等民族什麼什麼的,別人會感覺神經病吧,但是這個在歐洲確確實實存在的,不光存在,他們確實以自己的血統和人種為榮
  • 二戰前德國對付猶太人,大部分德國人為何支持?
    二戰前德國對付猶太人,趕的趕,抓的抓,殺的殺,關的關。德國也有小部分人同情猶太人,但大部分德國人似乎對猶太人沒有什麼好感,希特勒能夠快速崛起,一個重要原因,他對猶太人的政策與民眾的心態不謀而合。
  • 二戰時期,猶太民族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德國一定要針對猶太人?
    那麼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什麼要迫害猶太人呢。一,宗教歷史原因。西方世界普遍信仰的基督教脫胎於猶太教,但和猶太教仍然有較大差異。猶太教不承認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並堅持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因為商人是逐利的,那麼猶太人在社會上就給其他人留下猶太奸商的壞印象。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描寫冷酷無情的猶太商人夏洛克就成了一個典型奸商形象流傳至今。當時的德國經過一戰後,由於是戰敗國,德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這時的希特勒還沒有登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猶太商人把牛奶倒掉,也減價賣給生活貧困的德國人。
  • 德國 | 魏瑪包浩斯大學(包浩斯設計學院)
    -  魏瑪包浩斯大學(包浩斯設計學院)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申請難度:4.5優勢專業:建築設計、造型藝術、媒體院校地址:德國魏瑪市            包浩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國魏瑪市的 「公立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
  • 一戰中德國把猶太人當做自己公民,為什麼二戰中要將其趕盡殺絕?
    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公然發動的,但是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均已失敗告終,雖然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都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高層對待猶太人的態度出現了兩極分化,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彈就是猶太人愛因斯坦製造出來的,那是什麼原因讓德國在一戰中把猶太人當做自己的公民
  • 一戰硝煙|王冠落地後,皇帝住進了德國人心裡?
    2011年,德國新聞雜誌《焦點》(Focus)委託著名的民意調查機構Emnid在德國作了一次關於君主制和貴族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9%的受訪者希望德國能有類似英國的君主制。十四歲到二十九歲年齡段的受訪者中,這個比例是14%。21世紀初的德國是全世界最穩固、最繁榮的自由主義民主共和國之一,竟然還有相當多的人對君主制抱有憧憬或懷舊,有點令人意外。
  • 德國文化的中心之城:魏瑪!魏瑪!
    說起德國的文化中心,大家會想起哪裡呢?沒錯,就是魏瑪(Weimar)—— 德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共和國和第一部民主憲法正是在這裡誕生;歌德、席勒、李斯特、巴赫、尼採等等眾多歷史名人都在魏瑪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包括了眾多歷史文化遺址與紀念館的「古典魏瑪」(Klassisches
  • 德國為什麼要執拗的發動二戰?一個漢堡要一個億誰能受得了,厲害了!
    可以說,德國人根本沒有能力償還如此龐大的戰爭賠款。不過雖然德國的處境很差,但賠款還是要繼續賠的,德國人沒辦法所以只能多印鈔票,通過發行巨額的貨幣來還債。由於在戰爭中德國幾乎花光了黃金儲備,所以德國的馬克根本沒有什麼含金量,就和廢紙差不多。
  • 德國到底為何要對猶太人動手呢?真實原因只有兩個字
    即使二戰結束都70多年了,很多人到現在還是想不明白,為何當年德國要對猶太人動手,而不是其他人,而且為何還必須採取這麼直接毀滅的方式。為此這也是困擾世界史專家的頭疼問題,而至今對此都是說法不一。那麼到底為何德國非要對猶太人下手呢?其實真實原因,說白了就兩個字。其實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和搶掠,殺戮,也不是二戰期間的事情,而是在二戰前,希特勒上臺後就開始了,而且規模很大。
  • 希特勒殺猶太人因仇視蘇聯?
    一戰後德國與蘇聯同病相憐  德國民族主義導致納粹思想產生  希特勒曾是德國人「最後的希望」  美國人提出「道威斯計劃」 間接扶植德國  搜狐讀書:是一戰之後嗎?  戴問天:這個是在德國魏瑪時期,希特勒上臺以前。魏瑪德國雖然在政治、經濟上留下了爛攤子,但留下的軍隊和軍事攻略基礎應該說是相當好的。
  • 猶太人究竟對德國和歐洲做了什麼,導致後期希特勒大量屠殺猶太人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領袖希特勒對猶太人瘋狂的屠殺使得猶太人的數量急劇的減少,甚至到了今天,依舊隱約可見。可見這麼多年過去了,納粹的罪行還是被人們所痛恨在當時,是在納粹手中的猶太人就多達數百萬,通過這個數字就可以看出當年的德國究竟做了什麼事情,那麼為什麼當年希特勒要屠殺猶太人?
  • 凡爾賽和約,為什麼摁不住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和戰敗國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開了會,籤了凡爾賽和約,所以一戰後的國際秩序,又被稱作凡爾賽體系。但這個體系維繫了不到二十年,又爆發了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用幾百萬人的性命換來的和約為什麼會成為一張廢紙,為什麼凡爾賽體系如此脆弱不堪呢?01凡爾賽體系在政治上的組織就是國際聯盟,按說這個國際聯盟應該是國際秩序的正當性所在。但是,國際聯盟卻有著一系列的先天不足。
  • 一戰後德國窮困潦倒,為何經濟能快速恢復,還有錢發動戰爭
    在這種狀況下,整個德國從上至下陷入對希特勒的狂熱崇拜,有錢後的德國為了改變地多人少、資 源緊張的現狀,全面廢除《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債務壓榨和軍事限制,開始重建軍工和擴軍,並最終發動了震驚世界的二戰,將整個歐亞大陸拖入連天戰火之中。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希特勒上臺後,德國的經濟開始騰飛,不僅民眾生活質量顯著提高,還有錢發展軍隊和發動戰爭呢?
  • 二戰德國為什麼把猶太人當成了「靶子」?他們何罪之有?
    猶太人是一個頗具悲情色彩的族群,他們本與阿拉伯人同源,是亞伯拉罕嫡子以撒(後改名以色列)的後代。歷史上猶太人曾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國家,但被巴比倫帝國所滅,此後又成為羅馬帝國和希臘屬民,並流落到世界各地。在二戰之前,歐洲是猶太人主要聚居地,作為一個弱勢族群,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長期受到不公平對待。
  • 希特勒為什麼痛恨猶太人?他是如何讓成千上百萬德國人臣服的?
    我一旦掌權,就會大豎特豎絞刑架,例如,在慕尼黑的馬裡安廣場——只要交通允許,就儘量多豎,將猶太人一個個絞死,把他們吊到發臭,能吊多久就吊多久,只要不妨礙衛生。這群解下來後,再吊另一群,如此不斷下去,直到慕尼黑最後一個猶太人被消滅為止。其他城市也將如此效法,直到全德國的猶太人都被洗刷淨盡!」 事實也基本如此,只是手段不一樣。
  • 為什麼二戰時的德國人如此迷戀崇拜納粹和希特勒?
    原本德國發動一戰時想趁機重新瓜分世界,掠奪更多的海外殖民地,可是,事與願違,德國不但沒能將觸手伸到更多地方去,反而,成為了別人的待宰羔羊。一戰後,在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下,德國的工業生產水平倒退了20年,國力陡降,新生的,魏瑪政府,難以應付國內國外尖銳的矛盾,政治動蕩,經濟低迷,墜入了萬丈深淵。
  • 奧地利為什麼沒能併入德國?
    為此德國議會專門在《魏瑪憲法》第2條規定:「聯邦領土,由德意志各邦構成之。其他地方,如其人民照自決原則願歸屬者,得依聯邦法律接受,使歸入於聯邦版圖。」第61條亦規定:「奧地利國,在合併於德國之後,其參加聯邦參政會之權利,亦得按人民數目,得同等之票權。」2月26日,奧地利外交部長鮑威爾秘密赴魏瑪談判。
  • 「刀刺在背」傳說,為何德國社會認為一戰戰敗是猶太人搞的鬼?
    刀刺在背傳說的漫畫,猶太人在德國士兵後面插了一刀今天的我們看這個觀點當然覺得有些荒誕,一戰時期德國戰敗的根本原因當然是德國國力不足,英法意美俄五大強國聯合,這哪裡是德國能應對的?戰敗了怪當時並沒有太強勢力的猶太人,這是不是有些離譜?不過,當時的德國人可不這麼想。
  • 德國魏瑪開啟包浩斯100周年慶典
    但魏瑪的出名遠不止於此,它還是對現代藝術與設計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包浩斯運動的發源地。今年,包浩斯迎來了100周年的紀念。1919年,德國建築師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在魏瑪開辦了一所培養建築師和設計師的新式綜合性工藝美術學院——包浩斯學校。雖然該校此後遭納粹查封、僅存世短短14年就被迫解散,但其理論和學說定義了一個從傳統轉型到現代的新紀元,成為世界現代主義建築和設計的一大重要標誌。
  • 猶太人社區,一邊忙著重生,一邊維持信仰,順便拿幾個諾貝爾獎
    關於孩子的教育,有個經典的說法,亞洲的媽媽們在抱怨中讓他們的孩子們練習幾個小時的鋼琴,而法國媽媽的孩子們會愉快地參加四道菜的準備,猶太媽媽的孩子們則在熱情地辯論。 猶太人有多喜歡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