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軍閥眾多,為什麼只有廣西部隊可以被稱作「鋼軍」?

2020-12-22 天下將令

民國時期有許多軍隊是功不可沒的,他們在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中的貢獻相當大,其中不乏那些英勇善戰的將士們,在眾多優秀部隊中,廣西桂系部隊脫穎而出成為了真正的「鋼軍」。

有些人或許就要問中國軍隊那麼多,都為戰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什麼只有廣西部隊可以被稱作鋼軍呢,要說廣西的這是部隊究竟有多麼厲害,那要從幾場有廣西部隊參與作戰的戰爭當中來分析。

其中第一場就要提及中國的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不管是對中國人民還是對中國的國土來說,都是不可挽回的傷害,雖然在這場戰爭當中我國損失慘重,但是廣西部隊在與法國的戰爭當中取得了勝利,贏得鎮南關大捷,當時的法國是世界頂級強國,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僅表現了廣西人的作戰能力有多強,也展示出我國中華兒女的奮勇精神。

第二場戰爭是在中原大戰時期,桂系軍閥單挑其它三大軍閥,「小諸葛」白崇禧就是在這個時候打出名氣的。

第三場戰爭在抗日時期,日軍想要從正面攻擊廣西地區,但是卻被廣西部隊打得不得前進一部,我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的第一次勝利「臺兒莊大捷」,就是桂系將領李宗仁指揮的,不僅如此,廣西部隊派兵支援的數量也相當多,僅次於四川,這對戰爭前線的支援實屬是雪中送炭減輕了前方戰線的不少壓力。

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不同,這也導致了許多國家天生就有著很強的戰鬥能力,每個地區和每個地區的民眾也有所不同,比如上文提到的廣西部隊就相當驍勇善戰,雖然這支部隊是我國在解放戰爭時期最為頭疼的部隊,但是他們的英勇表現是不可否認的。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軍閥林立,為何只有廣西桂系撐起國民革命半邊天?
    歷代以來大軍閥無數,但屬於清末到建國之初的軍閥最為著名。民國軍閥是指20世紀初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前期著名的有北洋軍閥,後期強大的有桂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要是要選出民國十大軍閥之首,非桂系軍閥莫屬。桂系軍閥起源於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原清政府廣西提督陸榮廷,宣布廣西獨立,投向革命,陸榮廷領導的桂系軍閥在護國戰爭之後,控制兩廣。
  • 民國期間,軍閥的部隊為什麼打破頭也要爭取一個部隊番號?
    在近年來的一些戰爭影視劇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部隊在打了敗仗以後,甚至會被撤銷編制和番號。可以說一旦番號被撤銷,也就意味這個部隊徹底結束。那麼這個番號是什麼呢?
  • 民國軍閥眾多,而擁有抗日名將之稱的軍閥,只有此一人 !
    在袁世凱結束清朝後,中國也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正式進入了民國時期。雖然到了民國,但是,袁世凱這位梟雄,依然還想著當皇帝。對於這種逆流的做法遭到了全國民眾的反對,當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不得不取消帝制。然而沒過多久,也就是1916年6月,一代梟雄袁世凱病逝北京。
  • 民國時期各軍閥爭奪部隊番號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正規番號,民國時期的正規番號是地方軍閥部隊取得一個合法地位的標誌,在當時如果一個軍閥沒有正規番號那麼就和武裝土匪是沒什麼區別的。取得一個正規的番號,也能讓各地的軍閥成為名正言順的部隊。而番號可不只是用來為自己正名的,他還有著許多的功能,他可以直接向當地政府來申請軍費,並且可以公開招募士兵,籌集糧食還可以擴大自己的兵力,如果一個地方軍閥沒有正規番號來做這些事,那麼他就是明目張胆的像中央宣戰。這樣的行為也會招引來其他軍隊的大幅討伐。但在當時想要擁有正規番號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 民國期間各軍閥部隊,為什麼爭著搶著向蔣介石要部隊番號?
    以民國為背景的小說或電視劇裡,我們常看到這樣的情節,大小軍閥們時常向中央,也就是跟老蔣討要番號,為了得到番號絞盡腦汁,各出奇計。可以說軍閥們發動戰爭,就是為了三搶——搶錢、搶地盤、搶番號。為什麼他們這麼看重番號呢?
  •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為何蔣介石拿桂系一點辦法都沒有?
    但是在民國時期,卻有一支地方勢力,一直到1949年解放戰爭末期,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這支部隊就是桂軍。桂系和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央政府對抗幾十年,蔣介石卻拿這支部隊毫無辦法。 現在所謂的桂系就是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黃紹竑投靠蔣介石之後,桂系勢力的領導人物變成了李宗仁,白崇禧二人。
  • 追根溯源:為什麼民國時期的軍閥被稱作北洋軍閥?
    民國建立後,袁世凱任大總統,遂在軍政兩界大力啟用原北洋系相關人員。袁世凱死後,這些人各自為政,互相攻伐,自成軍閥,遂統稱為北洋軍閥,主要由馮國璋的直系、段祺瑞的皖系、張作霖的奉系及其後繼者組成。其餘地方軍閥也多為清末各省立憲派和新軍將領轉化而來,但一般不被歸入北洋軍閥行列。
  • 民國時桂系軍閥實力有多強,曾掌控半個中國,多次逼迫蔣介石下野
    清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了民國時期。不過民國時期並不太平,整個民國時期可以說真的是軍閥林立,整部民國的歷史充滿著軍閥之間的鬥爭史。當然,既然是軍閥之間的爭鬥,肯定有的強大,有的弱小。甚至有的會被滅亡,北伐之後,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整個中國。
  • 民國軍閥知多少(二): 國民政府時期的民國軍閥,有沒有你們省的
    民國軍閥是20世紀初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他們名義上服從中央政府的統治,但實際上卻在地方建立自己的勢力並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勢力,軍隊是他們的主要政治資本。延續時間從中華民國成立到1949年,分為兩大階段,北洋軍閥混戰階段和國民黨新軍閥階段。我們今天講的是國民政府時期,從1928年到1949年國民政府垮臺。1、西北軍馮玉祥。
  • 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十大地方軍閥,他們到底有多強?
    民國時期,中華大地軍閥割據,各自之間混戰不休,不僅有以北洋軍閥為代表的舊軍閥,還有以黃埔係為代表的新軍閥。很多軍閥割據一省乃至數省,兵力數萬乃至數十萬。這些軍閥中,實力最強大的主要有十位,本文小編帶大家盤點這些民國時期的梟雄,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強?
  • 民國時期的西南不僅包括廣西,還包括廣東和湖南
    民國的西南更多是一個政治概念在民國時期,西南各省屢次出現在歷史舞臺上並飾演重要角色,讀民國史經常會見到「西南問題」、「西南軍閥」、「西南局勢」等概念。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提到,中國的西南包含「中國本部最大且最富之省份」四川,「次之大省」雲南,「礦產最豐之地」廣西貴州,又有「廣東、湖南」兩省。這裡可以看出孫中山先生筆下的西南包括了四川、雲南、貴州三個通常意義上的西南省份,還包括了廣東廣西和湖南。
  • 民國最強軍閥盤點
    民國時代就是第二個加強版的五代十國的時代,各地的軍閥類似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每個軍閥的首腦都說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但他們卻是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為了爭奪地盤,手段用盡,有的甚至是為了私人利益,竟然出賣國家利益以傍上外國勢力,打著救國的名義,進行著賣國的交易。
  • 民國軍閥割據時期,哪個軍閥實力最為強悍?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說到民國軍閥,縱觀當時整個神州大地,實力最強悍、勢力最大的當屬奉系軍閥首領,號稱東北王的張作霖。全盛時期,張作霖控制著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和上海等八省一市,統帥著一支擁有著完整的海陸空三軍建制的奉軍,佔據著北京的中央政府,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國家元首。
  • 軍閥混戰時期,虎踞雲南的滇軍戰鬥力到底如何
    滇軍是民國時期佔據云南的軍閥統稱,其前身是晚清時期在雲南組建的新軍。晚清時為了加強國防力量開始編練新軍,除了比較有名的北洋6鎮之外,還在各省也組建新軍。其中雲南的新軍是陸軍第19鎮。為了編練新軍,雲南還建立了雲南陸軍講武堂。
  • 民國時期七大軍閥排行榜,誰強誰弱,你知道嗎?
    袁世凱去世以後,群龍無首,他手下的將領們便各霸一方,形成割據,由此開始了軍閥混戰時期,一時間,各路軍閥接管了地方的統治,掌管地方軍,政,財,大權,儼然已是獨立的小朝廷。那麼,民國時期湧現的七大著名軍閥(或者稱派系),他們的實力到底孰強孰弱呢?
  • 民國時期的東三省, 為什麼發展那麼快? 能成為全國領頭羊
    民國時期是我國近代史上一段動蕩不安的時代,放眼整個民國時期幾乎全部都是在戰火中度過的,即便後來人們所說的民國黃金十年,也不過是和之前的歲月相比較罷了
  • 盤踞西南的四大軍閥,是指哪四個省,軍閥頭目又是誰?
    所以,在民國軍閥時期,四川也是群雄並起,從1912年「省門之亂」到1935年國軍入川,四川地區「大小戰爭達四百次以上」,其中「規模較大的戰爭就達到二十九次」,幾乎每年都有大規模的混戰發生。四川各派軍閥在經過一系列腥風血雨的吞併混戰後,漸漸形成楊森、鄧錫侯、田頌堯、劉湘、劉文輝、劉成勳、賴心輝、劉存厚等幾個軍閥頭目。
  • 為什麼民國的軍閥叫「北洋軍閥」?
    首先要糾正一點,民國軍閥並不僅僅指北洋軍閥,還有後來國民黨的新軍閥階段,只是北洋軍閥的勢力範圍偏向當時的政治中心,所以北洋軍閥廣為人知。北洋一詞來源已久,最早出現於宋朝,到了清朝時期,北洋泛指上海吳淞口以北、包括江蘇、山東、直隸等口岸的地區。
  • 軍閥混戰時期,士兵的軍餉有多少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路大帥都是割據地方,自己軍隊自己養,因此這不同地方的部隊待遇不一樣。像民國初年,北洋嫡系那幾個師,一個正兵每月軍餉有8塊錢,班長一級是12元。江蘇一帶因為地方富裕,正兵的軍餉就比較高,有10元。而到了廣東,正兵的軍餉更是高達12元,和北洋各師的班長一個待遇了。
  • 民國時期各軍閥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以民國外交家曹汝霖《民初外交回憶錄》裡的估算,段祺瑞掌舵北洋政府期間,北洋政府每月就要虧損八百萬元。「中央政府」尚且如此,各地軍閥自然不用說,只要幹個仗,就是大把錢財往裡砸。那麼問題來了,放在那個中國積貧積弱,落後挨打到全世界都知道的年代裡,這幫軍閥們又是哪來的錢,「燒得起」這些無休止的混戰?首先值得一說的,就是「正當來路」——軍閥們搞「經濟建設」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