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國芯」!華為將領銜「中國芯」彎道超車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過去10年,蘋果產業鏈一度成為A股市場通信領域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大的一個投資主題,孕育了以立訊精密、信維通信、歐菲光為代表的一批百億市值明星公司。

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華為產業鏈將成為A股市場未來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

一、華為產業鏈迎來10年黃金投資機遇期

2018年華為公司全球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預計未來增長將加速,並於2025年左右達到3000億美元水平。

我們用S曲線對華為公司進行了分析,公司實現不斷增長的秘訣在於,在第1條S曲線下滑前,開始第2條S曲線的布局,即在現有業務保持發展狀態下,提前謀求轉型。

過去20年,公司的採購都是以降成本為中心,更多是「分蛋糕」。2018年公司宣布進入「採購3.0」時代,與核心供應商的合作關係發生了質的變化。開始與合作夥伴「共同做大蛋糕」。

過去10年,正是由於蘋果公司對於整個終端產業鏈的拉動,以及蘋果供應鏈對蘋果公司的大力支持,才造就了蘋果公司與蘋果產業鏈公司的共同繁榮。

華為已成為全球通信的領導者,未來會有不斷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創新,通過與產業鏈合作夥伴共同創新、卷積迭代,形成持續的上升螺旋。

有理由相信,華為產業鏈將複製甚至超越蘋果產業鏈公司過去十年的繁榮,迎來黃金10年投資機遇期!

二、「華為產業鏈7大金股」迎來最佳布局時機!

要把握華為產業鏈的投資機遇,必須抓住下面4條主線!

1、半導體:進擊的華為!

2004年,華為依託於其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公司大舉進軍晶片業。海思半導體作為華為的子公司,相當於華為的一級部門,為華為提供所需的晶片。海思已經成長為中國第一大IC晶片設計公司。

在專業安防領域,海思佔有全球50%以上市場份額。智慧型手機未來增長點主要集中在AI5G領域,海思分別推出了麒麟970、麒麟980以及天罡、巴龍5000等對應手機晶片。

機頂盒晶片預計未來三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5%,海思市佔率在全球範圍內超過50%。伺服器晶片,華為推出基於ARM架構的7納米64核伺服器晶片組:鯤鵬920,以及使用該晶片的ARM伺服器:泰山。我們看好晶圓製造和封測國產化的機會。

2、車聯網:目標世界級Tier1供應商!

歷史上華為大規模戰略投入新的業務,一般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市場容量足夠大;二是從時間節點上說,市場處於滲透率快速提升的前夕。傳統車市場規模約為智慧型手機的3倍,更具戰略意義。

華為重點布局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電動、車雲服務五大領域,也是未來汽車智能化的最主要增量市場。

我們看好華為填補國內空白,比肩博世、大陸,成為500億美元的新型ICT Tier1供應商。產業鏈中,與華為公司能力和資源長板互補性強的智能互聯上遊、智能能源上遊和智慧交通供應商將受益最大。

3、雲計算:5年10倍體量增長!

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雲化、智能化是行業最大趨勢。華為認為到2025年,所有企業信息技術解決方案都會被雲化,85%以上的企業應用會被部署到雲上。

未來5年,華為雲服務收入(含私有雲等)會從2018年的10億+美元增長到100億美元水平,數據中心市場、ARM生態圈、基礎設施配套、雲安全等產業鏈合作公司有望與華為雲實現共同成長!

4、安防篇:左晶片,右視頻雲,華為安防大有可為!

華為利用自身兩大優勢,安防晶片(海思全球佔比達到60%)及視頻雲,積極進軍安防產業,目前發展快速,未來將通過千億研發投入、引爆產業創新,讓智能安防與5G跑在一條水平線上!

最後,是我們通讀各家券商研報,精心篩選出有望迎來「10倍空間」的「華為產業鏈7大金股」名單!

因為平臺規定,研究資料都需要匿名,完整名單需要麻煩你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免費領取。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本文系特約發布,不代表鳳凰網財經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彎道超車?晶片架構RISC-V新勢力迅速崛起 睿思芯科產品今年底量產
    原標題:彎道超車?晶片架構RISC-V新勢力迅速崛起 睿思芯科產品今年底量產   晶片設計的新格局將如何變化?
  • 國產「芯」風暴已來!中國晶片代工巨頭崛起:中芯搶下華為晶片訂單
    不得不說,對於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的發展,其實也是一直都受到了「國外技術」的封鎖,尤其是在最為核心的晶片製造領域,ASML高端光刻機產品對於中國也都一直都是小心翼翼,而這次中芯國際所訂購的7nm工藝的極紫外光刻機,也是遭受到了種種緣由,至今都還尚未發貨,雖然ASML官方也都是多次表態:「將會一如既往的給中國企業提供光刻機產品,甚至還提出了
  • 中國芯,芯芯向榮
    當「缺芯少魂」這一致命軟肋成為美國制裁中國企業的武器,實現國產替代是必然出路。在「國產替代」的吶喊聲中,IC(集成電路)產業風口催生出華為海思、中芯國際、長江存儲、寒武紀等大廠崛起的同時,也暴露出了華麗背後的浮躁和泡沫。
  • 餘鵬鯤:中國發展半導體能「彎道超車」?誤會有點太多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餘鵬鯤】 談到中國半導體產業,「彎道超車」一詞頻繁見諸媒體。在不同語境下,「彎道超車」也有不同的含義。 有的是指中國半導體產業必須經過驚險的努力,才能超越美國領導構建的半導體產業體系,創造世界半導體的新一極。而另一些指的是通過某些特殊的技術或者機緣,中國半導體靠巧力完成超越。
  • 美國打壓下的「中國芯」如何絕處逢生
    此外,「中國芯」能否站上國際舞臺,始終遭外界質疑,而在中美科技戰的大脈絡下,更使得「中國芯」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被視為是難關重重。例如「中國芯」產業中的兩大龍頭公司,包括晶片設計公司華為海思,以及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近期都受到嚴重的考驗,均可預示「中國芯」面臨死地後生的處境。
  • 全球缺「芯」,中國汽車或迎「芯」機遇
    (經濟觀察)全球缺「芯」,中國汽車或迎「芯」機遇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題:全球缺「芯」,中國汽車或迎「芯」機遇中新社記者 王慶凱進入2021年,全球汽車產業可謂「冰火兩重天」。一邊是造車新勢力強勢入局:國產特斯拉Model Y降價10餘萬爭奪市場、蔚來發布電動轎車ET7、蘋果牽手現代造車、百度則聯手吉利想分一杯羹……另一邊是全球車企因為缺「芯」相繼宣布減產甚至停產:在中國,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等車企已經宣布降低生產班次;在國外,福特、豐田、日產等汽車巨頭也紛紛宣布減產。
  • 中微5nm刻蝕機獲突破,中國芯「彎道超車」?尹志堯博士一語中的
    華為的麒麟晶片圖像信號處理器(ISP),支持其獨特的RYYB傳感器技術,是華為可以與其他品牌手機抗衡優勢之一。如今華為麒麟晶片無法再生產,那華為也隨之喪失優勢嗎?在未來市場上的佔比可能會被其他品牌替代嗎?
  • 全球缺「芯」!中國汽車能否迎來「芯」機遇?
    來源:國是直通車中國「芯」突圍進入2021年,全球汽車產業冰火兩重天。中國「芯」機遇危機往往是「危」中藏「機」。業內人士認為,在產業對汽車晶片的重視程度陡然提升、汽車晶片需求量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國產汽車晶片廠商的機會已經出現。當前,中國汽車晶片卡脖子現象依然嚴重。
  • 中微5nm刻蝕機獲認可,中國芯「彎道超車」?尹志堯博士一語中的
    對此消息,網上議論紛紛,其中有個論調是這樣說「中國晶片行業彎道超車」。 中微5納米刻蝕機研發成功的意義,是不是有那麼重大,是不是真的能讓中國晶片行業「彎道超車」呢?還是被誇大,言過其實呢?但說中國晶片『彎道超車』就是誇大其詞了。」他還表示,晶片製造的整個工序,都需要複雜的技術,而我國現在在大部分工序上都要落後於西方國家。為什麼這麼說呢?據了解,晶片的整個製造流程極其複雜,包括切割晶圓、塗膜、光刻、刻蝕、摻雜、測試等等工序,刻蝕只是整個複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
  •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 打造MEMS產業鏈國產化的中國...
    近日,筆者與敏芯股份管理層進行獨家對話,揭秘中國MEMS半導體晶片背後的「中國芯」力量,探尋國產MEMS的崛起之路。  說起敏芯股份,就不得不從半導體領域的新興技術MEMS說起。而敏芯股份主營的MEMS傳感器,通俗來說,就是傳統的傳感器從過去的機械元件變成了一個晶片,而這枚小小的晶片代替了結構複雜、外形相對笨拙的傳統機械元件。
  • 華芯暢想曲:任正非三顧茅廬,梁孟松協手任總,中國晶片指日可期
    引言:梁孟松2020年12月離職中芯國際,任正非三顧茅廬,2021年梁孟松協手任正非成立華芯,2030年華芯超越臺積電,成為全球晶片最大生產商。如果世間有預言,真希望此夢想可以成真,中國芯不再被人掐脖子,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國有華芯,世界有華芯。
  • A 股堆出的中國芯
    4、國產上下遊產業鏈相對成熟,中芯的回歸對於行業也有一定的帶頭示範作用,比如華為等客戶越來越多地傾向於國產合作夥伴。科創板等來了又一個半導體巨頭,中國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中芯國際「回來」了。5 月 5 日晚間,港交所上市的中芯國際(SMIC)發布公告,宣布其擬於科創板發行不超過 16.86 億股股份。
  • 中芯國際回應來了,10nm以下晶片或將無望,我卻看到了冷嘲熱諷
    本來最近的中芯國際內部人員走動就動蕩起來,晶片功臣梁孟松離職,不少業內人士開始擔心今後中國芯的發展,而中芯回應來了,10nm以下晶片或將無望。或許這是在制裁之下的說法,但是網上有不少聲音,可以說是相當的"冷嘲熱諷"。
  • 華為:披荊斬棘,迎刃而上,還我中國芯
    一劍封喉美國針對的從來不是華為,而是一個產業,中國目前最大的進口項目就是晶片,中國國產晶片無法和別國競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國產光刻機太落後。目前光刻機全球梯隊中,荷蘭ASML排名第一,是唯一一家可以生產EUV光刻機的廠家,7nm的加工精度,壟斷了市場80%的銷量。
  • 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美國對中國制約能力沒那麼強 第三代半導體...
    編者按:中國晶片行業發展最近一直是行業熱點 , 華為海思設計的晶片被美國卡脖子, 臺積電因為接受美國商務部的規定,無法為海思代工,美國設防的理由就是中國在5G技術上保持了領先,現在制裁已經擴大到了Tiktok這樣的社交軟體。
  • 中科院正式宣布,突破8英寸石墨烯晶圓技術,中國芯迎來轉機
    隨著美方不斷升級打壓華為的手段,尤其是晶片的斷供,國人們意識到建立自己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性。前不久,華為創始人在接待9大高校校長時表示,我國擁有先進的設計能力,卻造不出華為所需的高端晶片,究其原因,我國的光刻機和化學材料被「卡脖子」了。
  • 韓國半導體正加速崛起 中國芯前狼後虎尋破局
    有數據顯示,韓國半導體正在加速崛起,三星專利數量已佔上風。而我們剛剛興起的中國芯及半導體產業正面臨前狼後虎的終極挑戰,苦苦尋求破局之道。韓國半導體迎來大躍進韓媒 BusinessKorea 報導,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企業在 EUV 光刻技術方面取得了極大進展。
  • 來自美國的壓力,卻使得中芯國際加速崛起
    然而在全球的5G革命中,華為卻是走在了最前端,將高通、英特爾等一眾美企遠遠甩在了身後。華為的快速崛起以及強悍的5G實力,無疑使得美國有了危機感。基於此點,為了鞏固自身的科技領先地位,美國也是多次對華為進行了打擊。其切斷了華為的半導體供應鏈,並遊說多個國家放棄使用華為的5G設備和技術,希望能夠以此讓華為前進的腳步就此停下。
  • 中芯國際、中國海油被美列入黑名單?中芯國際回懟:沒有太大影響
    在中國漸漸崛起之後,為了自己的利益,有無數的國家想要對我們進行打壓,其中對我們惡意最大的當屬美國。在看到中國未來的潛力後,美國就把我國列為最大的競爭對手,總是想要針對我們。12月4日,環球網報導稱,在美國當地時間12月3日,英國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及其獲得文件爆料稱,川普政府將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和石油巨頭中國海洋石油(CNOOC)列入所謂「中共軍工企業」黑名單。在2020年的6月24日,美國就曾將華為、海康威視、中國移動等20家中國企業列入美國的黑名單;到了8月28日,美國的黑名單中又新增了11家中國企業。
  • 臺積電斷供華為,中國石墨烯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因為在這天台積電宣布公司計劃在9月10號停止對華為供貨,這就意味著從9月14號開始,臺積電將不在生產麒麟晶片,華為的高端麒麟晶片將成為絕唱,這對說他們也已經不容易了。如果臺積電沒有按照美國的想法來斷供華為晶片的話,同樣的也會受到美國制裁。另外,臺積電雖然屬於中國企業,但是主要股東還是美國,所以說要讓臺積電單獨給華為供貨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