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籍軍團的中國人:不問過往、"裸命"他鄉

2021-02-11 歐時大參
法國外籍軍團(Légion étrangère)創立於1831年,是由7000多名外國志願兵組成的陸軍正規部隊。作為法軍海外幹預的急先鋒,外籍兵團曾在阿富汗、伊拉克、馬裡、阿爾及利亞、黎巴嫩、查德、象牙海岸、薩伊(現為剛果)和東南亞等地執行任務。


加入外籍兵團也是一種獲取法國國籍的辦法:年齡在17歲半~39歲半之間,持有合法籤證皆可參與招募,服役滿5年後可申請入籍。



外籍兵團成員來自150個國家(俄羅斯、羅馬尼亞、中國、馬達加斯加、巴西、尼泊爾、日本、塞內加爾、越南、義大利、外蒙古),其中為數不少是東歐人。他們此前的經歷多種多樣:格鬥教練、軍人、僱傭兵、自衛隊成員、搏擊手、歷史老師加消防員、低音長號手,經濟碩士畢業生等。

"不論出處、不論過往",新兵更換姓名、離開過去:"進了軍團,你不再是以前的那個你了"。

事實上,在法國外籍軍團的中國人最多時有200多人。不少人通過服役獲得法國國籍,開始了不一樣的生活。

招募過程十分艱苦,不過這只是個開頭:入選後服役絕不會更輕鬆。首先,在招募中心通過初步申請的人會得到「強制勞役」制服,進入第二輪測試。

如第二輪測試一切順利,申請者會被送至總部歐巴涅(Aubagne,「au bagne」有「身處苦役場」之意)。在這裡,申請者在勞役同時還需進行體檢和面試,向軍士闡述自己的背景經歷與參軍動機。

通過此次選拔後,申請者成為外籍兵團一員。然而,一切不過是剛剛開始,接下來有更多的資質測試與訓練。新兵緊接著被送往位於卡斯泰爾諾達裡(Castelnaudary)的第4步兵團基地。他們得經歷4個月訓練並獲得基本技術證書後,才算真正加入。

位於卡斯泰爾諾達裡的第4步兵團基地被士兵們稱為「農場」。                

新兵訓練用殘酷來形容一點不為過。無論已有軍事素養高低,所有人必須從零開始:第一階段(1個月)是高強度的體能和軍事訓練,例如全副裝備行軍50公裡、搏擊、或越野跑。據稱,行軍途中兵士用唱歌來「保持士氣」。不過,「這些歌曲很多不是涉及死亡就是關乎失敗」。

第二階段的步槍訓練將結束時,新兵會到庇里牛斯山的庫姆拉克基地學習滑冰、禦寒、攀巖技巧。當然,全副武裝行軍60-70公裡是少不了的。

在最後一階段,新兵可使用重型武器,並學習夜間作戰、在複雜地形中長時間行軍等戰術技能。結束時,他們將接受無所不包的監測和評估:150公裡行軍、模擬突襲敵軍陣地、實彈射擊測試、無線電與機槍等武器的使用。

法國影片《颶風營救》的動作演員在外籍兵團傘降二團的GCP體驗生活。

順利完成三階段訓練後,軍旅生涯正式開始了。每個士兵都將加入一個團(共9個)。兵團有許多兵種,包括衝鋒步槍兵、特戰傘兵、狙擊手,兩棲蛙人部隊隊員、工兵,以及裝甲兵。他們也許駐紮在法國本土,也許會被派往萬裡之外的某個法軍基地。

新兵中表現優異者會被送到傘兵團。歷史上,位於科西嘉島的第二外籍傘兵團曾為法國四處徵戰,傷亡慘重。                

2014年7月,法國外籍軍團一名士官在馬裡執勤時,遭遇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身亡。這是法軍2013年以來出兵馬裡陣亡的第9名軍人。                

椐第一個加入兵團(1980年)的中國人、來自溫州文成縣的胡永多回憶,他隨兵團去法國大溪地群島原子彈基地執行任務,之後進入黎巴嫩維和。在一次大轟炸中,他背著被炸傷的平民衝過了轟炸地段。還有一次在非洲查德執行任務時,他靠著的樹幹連中三槍,心有餘悸。

2016年1月,五名外籍兵團工兵團士兵在阿爾卑斯山進行山地戰訓練時遇雪崩死亡,另有六名士兵受傷。                

沒完沒了的艱苦訓練與強迫勞役,是不少人離開的原因。此外,喜歡施加體罰的教官並不鮮見,連已服役幾年的老兵都決定棄團。據1994年加入兵團的華僑商人徐哲回憶,為了考驗反應能力,教官會在半夜趁士兵熟睡將模擬炸彈扔進軍營。因此,克服孤獨、苦苦堅持到最後,是每個士兵都要過的一關。

巴黎恐怖襲擊後,外籍兵團成員在巴黎大街上真槍實彈巡邏。                


五年期滿後,有人選擇繼續在軍中服役,也有人選擇退役。早期,原籍溫州的華人一度是兵團華人群體中的多數,大多數人退役後從商。據成立於1996年的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戰友會網站信息顯示,會員事業涉及服裝、貿易、旅遊、餐飲、房地產等領域。經過多年的努力,大多事業有成。

2016年6月舉行的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換屆典禮。                

如今,退伍軍人中的佼佼者在法國組織旅遊安保公司、在菲律賓開辦戰術射擊體驗中心、或是經營法國葡萄酒貿易。


選擇加入兵團,大致包括獲得法國國籍、熱愛軍旅生涯、展開新生活等動機。每個加入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並且均不缺乏勇氣。當然,如果擁有更多可能(留學就業、投資、經商),加入兵團並不是個安穩選擇。士兵們離開家人、離開一切熟悉的環境,投身於不容喘息、危險從未消失的軍旅生涯。

人們主動或被動地脫離原有軌道、向外流動、遷移,是這個時代無所不在的現象。個人像可忽視的原子一樣,背負條「裸命」在荒原踽踽獨行。就像顧玉玲在《回家》中寫道,雖然遷移者們「大多盤算過利害,不是無目的的遷移,也不是被國際局勢推拉的、無自主意識的可憐蟲」,擁有改變環境的勇氣,但是「客觀籌碼何其有限,賭輸者眾」。即使輸了還是要前進,因為停滯只能沉淪。

所以,就這麼寄希望於「裸命」的自發力量,暫用意志修飾不完美的現狀,努力地改變已有的利益分配。畢竟,無論是空間意義上的家,還是精神家園,我們如今都難再返回。(歐洲時報/ 楊雨晗)

編輯:樂散


相關焦點

  • 法國外籍軍團中的中國人
    但是法國外籍軍團中確實存在著很多中國人,這些人因為各種原因加入法外,成為法外的一員,成為法國陸軍的一員(法國外籍軍團不是僱傭軍)。那麼我就介紹幾個法國外籍軍團的中國人給大家了解一下他們。                            (電視劇《溫州一家人》中去法外服役的溫州人「黃志雄」。)
  • 法國外籍軍團裡的中國僱傭兵
    與楊帆同年受訓有14個新兵,來自俄羅斯、烏克蘭、斯洛伐克、匈牙利、葡萄牙等國,其中只有兩個中國人。集訓結束又是100公裡的行軍,然後是各種考試,按訓練成績選擇去哪個外籍團,下了團隊則要根據兵種不同進行新兵訓練。法國外籍軍團的官網24小時向世界開放募兵,來此的人也魚龍混雜,多數是生活的失意者和社會的底層人群。傅晨當初跑到法國外籍兵團是因為2007年其女友在國內遇害,嫌疑人是一名山東青年。
  • 揭秘「最強僱傭兵」——法國外籍軍團(下篇)
    首先是加入外籍軍團可以有入籍的希望,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的年青人參加外籍軍團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尋找一條在法國獲得永久居留權或入法國籍的途徑。 按慣例, 凡是在外籍軍團服役滿5年的士兵, 均可申請加入法國籍。只要平平安安地熬到第三年即可提出入籍申請,得到批准後就填寫表格,主官籤字並報備,再呈法國外交部移民局批准,批准過程大約要一年多的時間。 而且加入外籍軍團還有一條「不問過往」的傳統原則(現在犯有重罪的人不能加入了),這對那些在本國犯有小過錯,想洗白歷史的年青人來講就更有吸引力了。
  • 只效忠軍團而非法蘭西的法國外籍軍團
    法外軍團成立之初,其司令官貝爾內勒上校要求軍團士兵們只效忠所在的軍團,而不是法國。只要你效忠軍團,軍團就會給你一個家。每位軍團成員都是你的同袍,不論國籍、種族及教義,你都將永遠展現出如一家人般的緊密團結。因此,當法國政府觸及到法外軍團利益時,法國外籍軍團就有可能做出你想不到的事情……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但是大約是2002年我和大師有一次碰面,我曾諮詢大師關於"膝蓋疼痛"的問題,大師的回答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四個人膝蓋都不好"。注意那時還沒有人攻擊陳拳大師的膝蓋問題。我當時對上邊那句話的理解是:"要想有功夫,"膝蓋疼"的代價應該是免不了的吧!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法國外籍軍團裡的溫州僱傭兵:退伍後幾乎都選擇從商
    編者按:    中國人在國外軍隊中當僱傭兵早已有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法國的外籍兵團。有趣的是,在這支戰功顯赫、成員卻主要是外國志願者的法國軍隊中,溫州籍中國人一度是兵團華人服役群體中的多數。在服役期滿退伍之後,這些久經沙場的溫州人,幾乎所有人都選擇了從商,並獲得了不小的成就。
  • 周至發現清代"教媲竇公"木牌匾
    我與戶主人共同將木匾抬到院子,發現木匾上是路德題寫的"教媲竇公"四個大字。     "教媲竇公"木匾,長232cm,寬101cm。原匾邊框己毀,現僅存匾心,而且左下角殘缺一小塊。木匾四個角各飾蔓草紋圖案。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到最後,身體可能還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沒有掌握好這個"服食"。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注意一下,這裡的天地陰陽已經是後天的陰陽了,不然到後面講先天陰陽的時候容易理解出偏。這個後天陰陽,就是水火。中醫常說,古人以水火立極,就是這個後天陰陽。先天陰陽是乾坤,這個學過易經的朋友都知道。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二(腿部分解)
    關於腳底一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叫"五趾抓地",另一種說法叫"放鬆貼地",前一種說法是要抵抗轉體給腳底帶來的轉向慣性,後者卻是在談一個理想的結果。那麼如何才能在實踐中有效呢?一一隨著身體向一個方向轉動,腳跟隨之,腳趾反向平衡。則既無"腳趾抓地"之僵,亦可得"放鬆貼地"之果,即時刻保持了腳面與大地的完美契合。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