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個新聞:「70歲奶奶健身練出馬甲線」上海70歲的陳繼芳奶奶每天進行力量訓練,為了改善自己的脂肪肝、高血脂等,從2019年開始進入健身房,經過一年多有規律科學的訓練,身體的各個指標基本已經恢復正常!陳奶奶說:「老年人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我個人作為一個健身自媒體,看到這則新聞,挺感動的,其實像陳奶奶這類人群還有很多,對啊,老年人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更何況是年輕人呢?看到健身給人們帶來的好處,讓我們變得健康,體型更好,這無疑對自己的人生來說是積極向上的事情。
前幾天我還發布一篇關於中老年人健身的文章, 對於中老年訓練者來說健身不是年齡的問題,下定決心開始改變你就會有進步!
那對於想要進入力量訓練的中老年人來說,應該如何開始?這篇文章就來講一講這個問題,希望可以幫助你現實目標的起點,如果你是個年輕人,那帶著父母一起訓練,這篇文章也可以給你一些指導建議。
因為是中老年人進行力量訓練,在正式開始訓練前做好活動度篩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關節活動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能夠安全順暢進行有動作幅度的訓練,減少骨骼受傷的可能性。
在使用一些自由器械進行訓練的時候,可以因為關節活動度不足,導致無法完成特定的一些動作,那先選擇固定器械進行訓練是非常好的,幫助中老年人適應訓練流程,培養正確的訓練認知,固定器械也是可以幫助塑造肌肉,打造力量的。
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到是否有疾病史,尤其是和運動相關的心血管問題的篩查,對於中老人(60歲以上)訓練者最好去做一個體檢,根據醫生建議,來把控訓練的強度。
如果平時身體感覺良好,那先從低強度的訓練開始,遵循循序漸進的法則,逐步增加重量,訓練量與強度。
在之前文章中,我們提到進行力量訓練前,最好先以常規的有氧訓練為主,進行心肺功能的一些提升,如是說上了年紀的人外在的流失是肌肉的話,那內在的流失就是心肺能力下降,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心肺功能的提升也十分重要,這會為你力量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且有氧訓練的門檻相對較低,散步,慢跑,快走,騎單車這些項目對於大多數人都適合,並且有氧對於心肺能力,心血管健康等慢性疾病帶來的改善更適用於中老年人,在開始力量訓練前先進行1-2個月低強度有氧適應很有必要。
接下來是力量訓練,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與力量的流失是十分明顯的,尤其是下肢力量,定期的力量訓練對於改變力量與肌肉流失十分有幫助,相比於有氧訓練力量抗阻力練習帶來的效果會保持的更持久。
如果你是因為年齡增長,受傷,久坐,疾病等導致肌肉功能的下降,那力量訓練對於你來說都是恢復改善肌肉力量的良好方式,也會幫助你提高其他日常活動的能力,提高整體的生活質量。
更不用說力量訓練對骨骼強化的作用,普遍中老年人都會有骨質疏鬆的現象,這使得中老年人骨骼關節更容易受傷,這是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人都無法避免的,而負重的力量訓練可以幫助改善這個現象,強化骨骼,預防骨質疏鬆!
1.訓練頻率
雖說和年輕人相比較,訓練的大致方向一致,但中老人的訓練要更加小心,或許你有不服老的心態,可能急於求成,會和一年輕人相比較,這種心態是不要有的,放平心態,提升自己就好,我們訓練了為了自己身體,並不是和他人相比較。
對於年輕的新手,力量訓練的頻率會建議從一周三次開始,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這個頻率可以從一周1次開始,再慢慢的過渡到兩次,三次,一周的訓練頻率最好不要超過5次。
2.訓練量與強度
在執行具體的訓練項目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平衡力與柔韌性以及肌力的問題,導致一些動作做不了,可以把訓練起點降低一些。
拿自重深蹲來說,如果標準幅度的自重深蹲完成不了也沒有關係,可以從半蹲,或者扶椅深蹲,靠牆靜蹲等方式進行深蹲訓練,再慢慢的增加訓練量與強度,直到可以完成負重的深蹲。
還有就是在訓練中,適當地監測訓練時的心率,安排好組間休息,做好疲勞程度管理,制定好計劃和訓練量,具體訓練時間,這個是因人而異了但也最好也不要超過60分鐘,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3.安全有序的增加負重
年輕的訓練者可能更多的對負重數值有追求,對於中老年人訓練者為了降低訓練風險,這點不必過多的追求,但設立好階段性的目標,安全有序的增加負重也很有必要!這是提升自身力量與肌肉增長的基本法則。
如果感覺自己訓練良好,可以適應較大重量的訓練,那在能力範圍內,適當的挑戰自己極限,也並不是不可,但一定是在能力範圍內,動作發力模式掌握穩定的情況下。
當然我們追求的是健康,衝擊自己的極限有一定風險,也大可不必去做,一直使用中等重量訓練也是沒有任何問題,這個就看自己個人追求了,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了。
4.腿部訓練作為訓練重點
前面我們提到過,肌肉與力量的流失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步升高的,尤其是下肢腿部力量,俗話說:「人老先老腿」我們下肢始終是承擔身體負重的主要部位。
所以下肢腿部作為訓練重點對於力量的提升會很有幫助,並且進行深蹲這類的複合動作,核心肌群也會有一個提升,核心肌又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5.柔韌性的訓練
隨著年紀的增加,柔韌性也是隨之下降的,用進廢退道理大家都懂,可能越上了年紀越不想動,殊不知這對關節活動度跟柔韌性影響是致命的,關節活動度跟柔韌性的下降是對生活質量帶來巨大影響,過差的柔韌性增加日常受傷機率,年紀大了自愈能力也會進一步下降,一受傷那恢復起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所以重視柔韌性練習很重要,多拉伸身體,有條件可以針對性的上一些瑜伽課程,或者進行一些太極拳的訓練。
不要感覺自己年紀大了,身體機能的退化帶來的心理上的無力感主導著自己,覺得鍛鍊沒有必要,年紀大了不要讓自己身邊的人覺得自己老了。
科學進行健身,進行力量訓練,雖說沒法永葆青春,但對健康水平的提升,對身體素質的提升……這些就足夠了,這也是為兒女減輕負擔一種方式,也是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人生後半段的自我價值。
對於年輕的訓練者,我更希望你看完這篇文章後,可以給自己身邊的親人傳遞健身的理念,讓他們也加入到健身訓練中,讓其獲得更多的健康收益跟生活質量的提高!這對自己,對家人都是一種非常大的幫助!
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歡迎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