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誕生的國家:如今國內80%卻是印度教徒,曾還是中國小弟

2021-01-08 雨融YUKON

佛教傳到咱們國家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並且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宗教,有著無數的信徒,而這點在世界範圍內也同樣是如此。作為地球上的3大宗教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信徒,是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宗教。而其起源地尼泊爾也曾一度受到很高的關注,雖然在國際上不太出名但在信徒心中有特別的地位,這個勝地還因此出現在不少的電影之中,而且這裡本身還是一座與中國有著深厚淵源的國家,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一下這裡。

先說關於這裡佛教的問題,很多人以為這是在印度境內誕生的,甚至有些人還曾故意讓外人這麼以為,所以還一度造成了這個國家的一些人不滿,但實際上在2500多年之前釋迦牟尼在古尼泊爾境內創立了佛教,此後才慢慢傳遍世界。但也有一點讓人覺得非常不解的是,現在這個國家大部分的人都不信奉佛教,根據資料與數據,這裡80%以上的人都信奉印度教,剩下的少部分才信奉穆斯林和佛教等等,原因相信與這個國家曾經以印度教作為國教這件事情有關吧,雖然現在已經廢除印度教作為國教,但是留下的印象還是非常深遠的。

再來說說這個國家與咱們國家的聯繫,從1769年古尼泊爾實現了統一之後這裡就曾一直向中國進貢,是那時候咱們國家的藩屬國之一。而往唐代的時候看,據說高僧唐玄奘取經就曾到過這裡,當地很多的建築甚至也都有那麼一點點我國古代風格的感覺。到了現代兩國之間關聯也不少,3年前當選這個國家元首的女總統就對咱們國家的文化非常的熱愛,多次來訪。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在咱們國家和這個國家的交界線位置上,坐擁全球10大高峰中的3座,包括珠峰在內,不得不說也是一大奇觀啊。而這個和咱們淵源深厚的國家現在發展得怎麼樣了呢?答案是不太好,如今的這裡依舊是全球最窮的國家之一,全國80%以上的人依靠農業生活,並且還長期要接受著其他國家的援助,咱們國家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這也是這個國家一直盛讚中國的原因之一,但這裡的人們倒是也都過得很幸福,曾一度是這個星球上幸福度最高得國家之一。

雖然說現狀不太好,但是作為一個古老的國家這裡還是有底蘊的,不過這裡有一個比較古老和奇怪的傳統不得不說一下。那就是這個國家所有的女子一生一定會結2次婚,一次是在小時候的「果實婚」,嫁給一顆果子,並且有著集體且盛大的儀式,第二次才是普遍意義上的結婚,這麼看來第一次有些成人禮的意思,但實際上第一次往往都會是在8、9歲的時候進行,這點還是非常與眾不同的。近年來這個國家也開始重視旅遊開發了,尤其是在佛教文化上頗費心思,培訓了不少講普通話的導遊迎接我國的佛教信徒,找人做中餐,在釋迦穆尼的誕生地建造機場、塑像等等,都是為了吸引全球佛教信徒到這裡來,儘管這個國家自己本身沒多少人信佛。

並且境內其實有著非常多的世界遺產,其中的加德滿都谷地就是其境內世界文化遺產最集中的地區,足足有7個,比很多大國的總數量還要更多,可見這個國家文化確實古老深厚。但是非常非常可惜的是,在2015年的時候這裡發生了8.1級的超大地震,導致這裡90%的古建築都毀於一旦,如今去或許只能夠看到一些斷壁殘垣,那些見證過歷史的建築被摧毀實在是讓人心痛。

而在自然景觀上這裡也有看點,位於印度與這個國家之間的奇特旺國家公園就是個自然資源非常寶貴的地方,這裡非常罕見的沒有被破壞過,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面貌。而最可貴的是這裡是孟加拉虎最後的棲息地,以及全球非常罕見的亞洲獨角犀牛的家園,如果可以真希望這樣的地方永遠不被打擾,這些珍貴的物種能在這裡傳承下去。而在2國邊界之間還有一座薩加瑪塔國家公園同樣很重量級,是世界雙遺產,也是一片寶貴的土地。

雖然我們不知道這裡的人們為何都不信奉佛教,但是對於咱們國家很多人來說都對佛教有著極高的信仰,那麼也可以選擇來這個古老的國家看看。

相關焦點

  • 印度佛教聖地全攻略
    整個印度聚集了許許多多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佛教寺院,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和佛教教徒雲集在這裡。 藍毗尼佛陀出生的地方,因此被稱為"佛祖的故鄉"。釋迦牟尼出生在著名的釋迦牟尼庭園裡,現在這裡有紀念佛祖誕生的寺廟,其中供奉著一塊石雕的釋迦降生圖,廟北聳立著一根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上面刻著"佛祖誕生之處"的銘文。
  •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為什麼在印度隕落,卻印度教崛起?
    佛教和印度教放在一起說,因為他們都發源於印度的古老宗教,但彼此有著不同的思想和信仰。下面介紹下佛教和印度教佛教,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為什麼佛教誕生?為什麼發源於印度而卻發揚於其他國家,在印度卻失落,被印度教取替?佛教都有哪些思想?對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已經無意識的產生了影響。
  • 印度最重要的聖城瓦拉納西,佛祖在此傳教半生,唐僧曾到此取經
    除了先天地理優勢外,穩定的宗教傳播文化才是瓦拉納西走向世界的根本。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創辦佛教後,就耗費了大半生的精力用於瓦拉納西的佛教文化傳播,奠定了佛教文化的基礎。如今,釋迦牟尼首次布道傳教的瓦拉納西鹿野苑早已成為旅遊聖地,吸引了大批佛教徒前來參拜。所以說,今天在中國影響極深的佛教就是通過瓦拉納西走向世界,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主教之一。
  • 被西方吹捧多年「最大民主國家」,印度真信了,如今被加拿大打臉
    在印度與美國正處於蜜月期,且印度對加發出嚴厲警告的情況下,特魯多依然敢於去觸碰莫迪和他的印度教執政團隊的逆鱗,堪稱是一次經典的政治表演。對此英國《衛報》分析稱,加拿大國內有大量錫克教教徒,特魯多的內閣之中的錫克教成員甚至比賽馬場路7號裡的錫克教徒還要多。
  • 講座|「大印度」實驗:印度教徒民族特性和印度東北地區
    印度教右翼認為應當建立一個符合「印度教徒民族特性」(Hindutva)標準的「印度教徒民族」(Hindu jati),進而將印度建成一個「印度教徒民族國家」(Hindu Rashtra)。這種思想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薩瓦卡爾(Vinayak Damodar Savarkar,1833—1966),他在代表作《印度教徒民族特性:誰是印度教徒?》(Hindutva: Who is a Hindu?)
  • 印度最早的佛教交流中心,曾繁極一時,是唐僧玄奘西天取經之地
    雖然在我國各個城市之中幾乎都可以看到寺廟,而且佛教在我國也已經傳承了有上千年的時間了。不過佛教是起源於印度的,在印度境內的寺廟更是多得數不勝數。當初古印度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放棄了王子的地位,在一棵菩提樹下悟道成功而成為了佛祖釋迦牟尼。對於我們來說,早在東漢時期佛教就傳入進來了,當時還修建了著名的白馬寺。
  • 佛教起源於印度,昌盛於中國,造福於世界!
    如上所述,在長達兩千年的歷史時期中,中國傳入了印度佛教三個時期的全部內容,形成了三大語系的佛教。我們從闍那崛多、玄奘(596-664)和阿底峽的傳記及譯經史實得知,大乘顯密經論的原本中國保藏最多,其中不少重要經論,印度本土反而沒有全部流行,如《華嚴經》、《大集經》、《大智度論》等。中國佛教的豐富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為典籍的浩瀚,二為宗派的繁多。
  • 【印度佛教史概說】 第十講 笈多王朝及其後的佛教
    那麼,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分野,也是在印度當時的社會環境條件下產生的,如是的因緣產生如是的結果。在笈多王朝古典梵語也復興了。而且梵文被採用作公用的語文,就是國家通用的語言。這與婆羅門教的復興也是有關的,顯示了婆羅門教的勢力在整個國家普遍地普及了。當時佛教的情況是怎麼樣呢?從《法顯傳》裡面所記載的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印度大乘小乘都頗為盛行。
  • 「最信佛教」的國家不是越南,也不是憲法規定的國教印度
    ,分布在亞洲,特別是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有非常普遍的影響,很多人覺得中國的寺廟已經非常多了,但是所有的景區山上都有寺廟建,所以有保護一方水土的美名,中國確實是佛教文化的中心,中國也是佛教的中心。
  • 恭迎釋迦牟尼佛聖誕,看世界各地佛教發展
    浴佛法會已經成為全球佛教徒最隆重的佛教節日,影響力已經遍布世界各地,有華人地方,就有佛教徒,有佛教徒的地方,就要慶祝浴佛節。 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泰國、緬甸、柬埔寨、不丹佛教信仰人數佔大多數的國家:斯裡蘭卡、蒙古、寮國、越南、新加坡。
  • 印度佛教-犍陀羅佛造像藝術
    佛陀被神化,明顯地發生在古代印度西北部,也就是現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地方,叫犍陀羅。犍陀羅地區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十字路口。公元前426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東徵的時候就侵入過犍陀羅地區。從亞歷山大時期開始,就建立了一些希臘移民城市,而且把希臘化的藝術也帶到了印度。所以一方面是佛教內部的變革,大乘佛教的興起,再一個就是外來影響,特別是希臘的影響,包括希臘以後羅馬的影響,它們共同促進了佛像的誕生。
  • 實拍印度聖城瓦拉納西,當地人每天都去恆河沐浴,如今成旅遊景點
    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與中國、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緬甸等國家接壤。對於印度,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了,「髒亂差」、「不安全」、「火車掛人」、「神奇的國度」是很多人對於印度的印象,說到神奇,不得不說的就是印度這座城市:瓦拉納西。
  • 印度佛教
  • 為何印度放棄了讓人平等的佛教?地位低的人傾向於平等的制度!
    其實印度教的標準太低,三相神的祖先崇拜就是印度教徒,這就好比說中國拜佛=佛教徒,但是在中國拜佛的人通常可能什麼神靈都拜。從各地印度教徒的地方文化差異來看,許多印度教徒也可能是錫克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只是他們在這樣混亂的身份下都被歸納為印度教徒。種性就是階級對立,但是人家印度就是可以讓底層人民甘於奉獻,作賤民,這就是人家厲害的地方。
  • 印度六大宗教
    印度是世界宗教發祥地之一,這樣一個擁有絢麗宗教文化的國度,要找出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印度人,幾乎不可能。印度多年來作為全球範圍內的旅行熱點,靠的就是其獨到的人文特色,而其中,濃厚的宗教色彩和熱烈氛圍,貢獻了不少的分數。 在印度,宗教信仰存在於人們的心中,也表現在日常千絲萬縷的生活場景之中,而表現方式,從來都是濃墨重彩,鋪陳渲染。
  • 明明臨近印度而不是西亞,為何孟加拉國卻是伊斯蘭國家?
    大家知道,古印度文明屬於四大古文明之一;但也許不知道,古印度文明並不在今天的印度,而是在巴基斯坦!古代印度文明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流域,而印度河雖然叫著「印度」之名,實際上93%都在巴基斯坦,在印度的不過5%(還有3%在中國)。
  • 丁丁歷險記的世界之旅:法老的雪茄3
    印度這個與中國毗鄰的南亞大國,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其實是陌生的。很多人覺得那裡是唐僧前去取經的地方,是批量生產歌舞電影的地方,是吃飯離不開咖喱的地方,是遍地瑜伽術士和苦修僧人的地方。這些印象確實都在印度部分成立,但也都不足以描述這個人口已經接近或者超過中國的龐大國家。
  • 曾想加入中國的兩個國家,如今被印度吞併,發展如何了?
    曾經有兩個和中國相鄰的國家,他們都想加入中國,但是最終的結局卻都是被印度吞併,他們究竟是誰?期間究竟有什麼故事呢?大家好啊,我是小志,今天就讓小志陪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其中的故事吧?喜歡小志視頻的朋友,可以在彈幕上扣贊字,支持小志哦!
  • 佛教通史 001-反抗婆羅門的先驅-佛陀的誕生
    在佛陀的同時,在中國有孔子,在歐洲有亞里斯多德,所有的思想家都是在這同一時代出現。為什麼?這個學界一直在爭論,但是大家不知道。總之,第一個大黃金時代的時候,佛陀就出現了。關於這個時候,印度的社會,資料流傳很少。印度這個國家,是對歷史資料保留非常不善的國家。但從遺蹟文物上可以肯定,當時印度的經濟還是非常發達的。這點,大家意見很統一。
  • 尼泊爾學者:是中國人,但印度臉皮厚不肯承認
    眾所周知,佛教雖然誕生於古印度,並非是古代中國的本土文化。然而,在傳入古代中國之後,在千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卻和中華文化產生了血脈相通的聯繫,許多高僧都有著極高的文化造詣。並且許多文學大家也都有著獨到的佛法見解,比如唐代大詩人王維,名維、字摩詰,就源於《維摩詰所說經》,他還有著「詩佛」之稱,那麼為什麼中國文化與佛教文化如此契合呢?